分享

土肥工作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老刻刀 2014-05-24

土肥工作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字体:宋体|雅黑 字号:T|T

20110706日 来源:四川日报 评论0

  “照今年的长势,亩产可以达600公斤,比往年增产80公斤。”623日,看着自家地里快要收获的玉米,广安市广安区枣山镇插旗村村民陈中银一脸喜色,“以前种地的观念是‘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现在根据农业部门测土后开出的‘方子’测土配方施肥卡,地里缺什么补什么,科学‘配餐’,不仅节约肥料而且实现增产。”
 
  在广安,像陈中银一样,受益于土肥工作开展的农户还有很多。

  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介绍,近年来,广安市按照“因地制宜、全域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高效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节水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土肥工作,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升级,为全市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全域推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春节返乡后,岳池县朝阳乡川主庙村29岁村民蒋小林,打定主意明年不外出打工了。同时,他还做了一个决定,在当地承包50亩地搞种植。

  “以前贫瘠破碎的山坡地,现在已变成了连片的良田沃土,蓄水池、便民路、‘U’型渠布满每一个山头,田土阡陌纵横,渠系四通八达,稻田可以全程化实施机械操作。”很显然,从家乡的变化中,蒋小林看出了发展的机遇。

  “这就是土肥工作发展取得的成效。”岳池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的10580亩高标准农田中,曾经有70%属于中低产田。经过连片整体改造,“望天丘”成了“高产田”,粮食增产、排水灌溉、农机使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全域推进是广安土肥工作发展的一大亮点。按照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原则,与全市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相衔接,打破行政辖区界线,全域推动土肥工作发展;坚持以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重点、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支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规划建设了全市土肥工作示范区、重点区,以点带面、以线带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比学赶超,推动土肥工作健康发展。

  如今,在广安每个区市县都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片,以乡为单位整体推进,全市建立示范农户1万个,带动10万农户,落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以上;在华蓥市利用沼液沼渣建成土壤有机质提升示范片近5000亩;在广安区观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武胜县飞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分别打造了面积达600亩和500亩的水肥一体化示范片……

  王建军认为,通过坚持大面积、大示范、大样板,全域推进土肥工作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广安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数据显示:2010年,广安市改造中低产田土11.16万亩,超目标任务31.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21.36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258.1万亩;有机肥施用总量达到510万吨,采取节水生产面积4.1万亩,分别增长4.2%12.8%

  量体裁衣 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在电脑触摸屏上点击分区图,找到自家田块的位置,运用查询功能,立马就能给自家的田地开出施肥‘方子’。”日前,在广安区代市镇岳庙村农资连锁店,村民王永生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新奇地体验了一把网上的“开诊问方”。

  对此,王永生大发感慨,这套系统对于自己承包种植的130亩辣椒而言,相当于有了个免费的施肥“专家”指导,而且可以按照“专家”开出的“方子”,就近在农资店里购买肥料。

  广安市农业局局长郑洪涛介绍,不管是土肥技术的推广,还是土肥技术的实际应用,广安市通过开展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突出组装配套关键技术,使其发挥出了最大效应。

  事实上,广安市聘请了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的专家教授,选调全市优秀的土肥技术人员组成土肥技术专家顾问团,根据广安土壤、地质、气候实际情况,组装配套符合广安实际的关键技术。

  以中低产田土改造带动耕作制度改革、作物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改进、种植结构改变和生态环境改善,广安市每年实施面积近10万亩。

  服务优质粮油产业区,广安市在渠江、嘉陵江、大洪河流域、浅丘、沟漕、大坝等重点优质粮油产业区全面施行测土配方施肥“五有四定”,即有包片领导、有专家指导、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效果对比田、有固定标识牌,定地、定时、定作物、定施肥量,面积达510万亩。

  结合广安当前大力发展柑橘和蔬菜产业的实际,利用幼龄果园种植绿肥,利用农闲水田发展细绿萍,大面积开展秸秆还田、农家肥还田、食用菌生产废料还田等多种利用方式,提升土壤有机质,助推了产业发展。

  节水农业在大面积与现代农业基地同步发展。大面积上重点抓好了秸秆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实施面积达31.8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重点抓好了塑料管道输水、喷灌和水肥一体化,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0.41万亩、0.16万亩。

  三个结合 土肥工作与农业产业“比翼齐飞”

  2008年底,天津业主李松满不远万里,来到华蓥市阳和镇祝家坝村发展优质葡萄基地4000余亩。“除了优质的政务环境外,这里的地理环境很优越,尤其是土壤优良。”李松满如是解释当初的决定。

  华蓥市利用华龙柏山村、高兴凤家垭村、阳和祝家坝村等沼气建设集中区的沼液沼渣,建成土壤有机质提升示范片近5000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2.29%,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增加了0.49%

  “葡萄对土壤要求较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后,能增强作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促进作物生长,还能活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提高作物的吸收和利用率,提高产量。”李松满说。

  同李松满一样,受当地通过土壤改良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吸引,大批省内外企业来华蓥投资葡萄产业,现在已建成优质葡萄园区2.5万亩。

  而通过土肥工作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2010年,广安市建成粮油作物高产示范基地68.30万亩,采用麦玉豆新三熟种植模式为主的大豆示范基地11.50万亩,连片建成特色经济作物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2个、2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个。

  与此同时,广安坚持土肥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广安市省、市、县三级示范片已建成农民新型聚居点80个,建成村级活动阵地135个、卫生站63个、农村书屋86个、便民超市43个、健身小广场162个。

  此外,土肥工作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2006年至今,农业四大主导产业飞速发展,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增长500元以上。

  “土肥工作分别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结合,形成了土肥工作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分管农业的广安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肖雷认为,土肥工作于广安现代农业发展而言,无异于 “筑巢引凤”。筑好“巢”、引来“凤”,现代农业发展也将随之“舞动”起来。反过来,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将推动土肥工作更好地开展和推广。

  目前,建成以主要交通干线为重点的五大带状优质稻基地和两大“双低”油菜产业带,面积分别达到94.9万亩、3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全覆盖。80万亩柑橘“八大产业带”,节水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以有机质提升为重点的土肥技术在155万亩“五大菜区”得到全面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