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花甲老汉长安小车九千公里独闯西藏(附31页后记)

 帆带夕阳 2014-05-25



         世界的屋脊、壮美的雪域高原、浓郁的异域风情、神秘的藏传佛教、艰险莫测的路途、人间的圣地天堂。。。。——这些世人眼中对西藏的描述和感受,许多年来越益萦绕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也越益增添了对它的渴望和向往。

          终于,2009年5月,我邀约了两个同伴,乘坐青藏铁路火车第一次进了西藏。在十余天里,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跟随旅游团游览了拉萨、日喀则、林芝等经典线路景点,尽管无法尽兴遗憾多多,但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也着实让我在后来激动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我也从忙忙碌碌的上班族变成了一个退休闲人,更为重要的是,我已迈过花甲之年,年轻人对我的称呼已开始从叔叔伯伯向爷爷老爷爷过渡,自然开始感觉到今后生命的短暂和可贵。

           我热爱大自然,热衷于户外旅行探险,对青藏高原情有独钟,在过去的多次户外旅行包括高原旅行中,尽管年岁不小,但自感还算身手敏捷能自如应对各种自然环境,往往令同行的年轻人羡慕不已,但我知道,这种状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随着人过60,“何不趁着现在体力、精力、财力、时间都具备的条件再走一次西藏?”的念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涌上心头,我开始在心中酝酿筹划。

        恰逢此时也有几个同龄朋友相互邀约金秋自驾进藏。能与志趣相投而又不受旅行时间限制的朋友结伴而行不亦乐乎?自然一拍即合。我知道,对于我来说,这将是我的第二次进藏,也可能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进藏,机会非常难得。特别是,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能在花甲之年与朋友自驾进藏,来他个深度体验挑战自我,意义非凡,或许我还可以以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为终极目标。

         出发时间预定在9月中旬高原秋意正浓之际。按照预先的商议,我们一行4人将乘坐朋友的起亚越野车出行,我自己不用出车,而是担任副驾司机即可。

       谁知到了预定出发日的前三天,情况有变,原定参加并出车的朋友因故抱撼退出,还能不能按计划出发成了问题。我和老友位清不愿放弃这次机会(已采购好路上所需的物资,珠峰边境通行证也已办妥)仍决意按计划出行,位清老友没有车也不会开车,出车和开车的责任自然落到了我的肩上。此时我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开我的1.3升小排量车去,要么借用女儿和亲朋的其他车去,虽然女儿和亲朋愿意提供车辆,但我知道此一去绝非3、50公里,他们的车又不是越野车,路上有什么情况难以预料,万一出什么事也不好交代,还是开已陪伴我两年的这辆小车好了。虽然它排量小,但凭着这些年我对西藏路况和各色进藏车辆路途感受的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多数车能走的路,它也一定能走。当然,为了慎重,我们也根据新情况修订和完善了出行前的准备:首先放弃走川藏线入藏而改走滇藏线(既然已经知道318线新都桥至理塘段几百公里全线大修,6、7、8三个月雨季期间连越野车通过都困难,我们何必自找苦头呢?),因此行程重新编排;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出发前,特地让4S店对车辆进行了认真的维护保养。

       家人素知我心存高远,并不反对我再去西藏,但对我一个人要长时间(我们的计划是一个月左右)开车又没有其他车同行非常担心,特别对我试图闯一次珠峰的期望均认为太过于疯狂。老伴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路上有什么闪失(她有过高原反应的经历,知道如与我同行会成为我的拖累而主动放弃此次行程),女儿女婿则认为我这么大的年纪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要去冒这么大的危险,后来看我决心已定,只好从质疑、劝解说服转而支持和帮助我筹划具体的路线和行程准备。他们一再叮嘱我不要开快车,不要急着赶路,不要走夜路,不要去没有人走的地方,路上不要舍不得花钱吃住,实在不行就往回走;本来老伴已为我备好了盘缠,临行前女儿女婿又拿出一张银行卡让我带上,说是穷家富路;我的两个姐姐和侄子侄女也对我的“壮举”予以祝福和支持(在我进藏期间还经常来电话叮嘱我注意安全)。我之所以能平安顺利完成第二次进藏(只是说不上圆满——原因后面会说到),实在是与家人的理解支持分不开,借此机会向他们深表谢意。

        我们原定9月15日星期六出发,但位清老友看了皇历说是这天不宜出行,而第二天也就是9月16日星期日是出行吉日,实际上我们两人都不迷信,但为了给这趟长途旅行讨个吉利,我们也就顺应一回天意了。

 

        这样,我们就在9月16日这天开始踏上了旅程。

               下面是整个26天行程的路线图:

 在开始正式报道每日经历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出行的有关准备:除冲锋衣裤及四季衣物、常用药品、干粮食品、水果、8磅温水瓶、车用工具及基本施救器材、摄影器材、自己整理编辑成册的厚厚一本路书等物品外,我们还特意带上了两套帐篷及充气睡垫、睡袋、高压锅、户外炉具及两罐高原气罐、两块厚木板(以防陷车自救)。另外我们还为藏族小朋友准备了几十份小礼物(笔与本子、水果糖)。实际一路下来,有的东西带得过剩或并没有机会用上,如睡袋仅用过一次,而帐篷、睡垫、高压锅、户外炉具、厚木板等一次也没有用过(也就是说,全程没有发生过长时间堵在路上或车坏在路上的意外情况)。但我认为,所带的8磅温水瓶很有用,它保证了我们一路随时都有热水喝,这对于高原旅行很重要。

          二、旅行的路线和时间:我们原定的路线和时间是,大约用一个月,从滇藏进入,走山南、上珠峰,然后返拉萨,再穿越青藏线,伺机奔赴额济那或经西宁折向四川若尔盖,再在川西走一遭,重点探访贡嘎西坡后返家。但因旅途中情况发生变化,实际走下来,除从滇藏进入走山南返拉萨是按原方案执行的,其余的路线和内容都自然发生了很大改变,时间也从一个月缩短为26天,“我们”的旅行也变成了迫于无奈“我”独一人的旅行。所以,这一次西藏之行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次刻骨铭心、百感交集而又荡涤和震撼心灵的难忘经历,这也是促使我想把这一次经历在网上发布的动力和原因所在。

D1:   916日贵阳-昆明-大理    当日行程831公里

19:00到达大理古城住进佳居客栈。


       (大理古城外的佳居客栈。标间80元)

 

D2:   917  大理-丽江    当日行程167公里  

 17时进入丽江入住丽江宏慧宾馆(标间60元)。

D3:   9月18日   丽江-束河-中甸-德钦    当日行程369公里              下午1430穿中甸县城到纳帕海景区,1510离开。17时许,到达奔子栏,奔子栏最著名的景点就是金沙江大拐弯,本来是公路边可供免费观赏的天然景观,却被围隔开,进去要150元,大多数人只好选择放弃,我们在附近拍了一下大拐弯的两边,也算是看到了。

(过了奔子栏,金沙江就与214国道告别了)

之后开始翻越白茫雪山,不久就开始爬一段陡坡,此路段由于修路,到处坑坑洼洼满是稀泥浆。从奔子栏到白茫雪山垭口短短53公里,海拔从2100米陡升至4300米,从导航仪上看,公路就像一条扭曲的麻花,在山里绕来绕去,此时,雨一阵雾一阵,道路又太烂,行进十分缓慢困难,还得非常小心。

在离德钦大约五十余公里处,来到一个路口:一上一下两条烂路,没有任何标志,也见不到人可问,该往哪条路走呢?我们观察后决定走下面一条路,结果误入歧途烂路,3公里后走不通只好往回倒,很是生气。2120进到县城,入住县图书馆对面的雪缘客栈。2230就近晚餐毕方回房休息。

 

这一天可以说是人、车都经历了进藏路途的第一次考验,同时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位清开始出现高原反应的不适。D4:   919    德钦-盐井-芒康-竹卡    当日行程269公里

        尽管昨晚到达德钦很晚,但我们还是一早就起来了。看着停在雪缘客栈门口的车因昨天翻越白茫雪山的烂路实在脏得一塌糊涂,在征得客栈同意后,就借助路边上的水龙头,两人自行将车简单冲洗了一下。

 我们从9:05开始守侯,祈祷神山云开雾散,但一直等到11:20始终无缘见到梅里真面目,只好带着遗憾离去。

从飞来寺开始,一路下坡,直到澜沧江边)

1312导航仪提示已进入西藏自治区左贡地区。1412进入西藏自治区隔界河,

1430到达盐井公安检查站(从这里开始逐段查验车辆行驶证件,领取限速放行条,登记车上所有人员的身份证件)。


     检查是严格的,但公安人员态度却十分和蔼(我们在西藏整个行程中所遇到的公安检查站都是如此,值得赞扬)。

 

      打听清楚后,我们从盐井镇新建的旅游接待站左侧一条小路开过去,慕名前往古盐井参观。(古盐井的来由和历史沧桑我这里就不介绍了,有很多资料可查),当地为发展古盐井旅游,专门修建了从盐井镇到古盐井的5公里油路,此路很窄,多数地段仅能容一车通过,且坡度很大,从镇上下到澜沧江边,高差约有300米,但路面铺装很好。

我小心的蹲在悬崖边拍照,外面就是深切的峡谷和奔腾的澜沧江)


         (建在绝壁上的古盐田)


          (古盐井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岁月的沧桑,更有摄人心魄的震撼)

 15点离开盐井。盐井到芒康计110公里,限时2小时半。(其实限时对我们根本没有意义,我们舍不得错过美景,一路不断的停车拍照,饱览壮丽河山,路上所花时间都大大超过限时)。

     15:30到红拉山观景台,海拔4200米。  2020天黑时分过澜沧江桥到达竹卡镇,满街都是小发电机的轰鸣声,原来竹卡镇缺电,晚上要靠自发电解决用电需求。沿路先到镇政府招待所,普通双人房要60元,无热水供应,条件很差,我们跑了一天路,总还是希望晚上能休息好一点,我想起以前曾看过有关驴行记中提到此地有一个临江的度假村,于是向当地人打听,原来就在我们附近(实际上,竹卡镇很小,开车通过全镇也不过几分钟),这样我们就调头来到这家叫作“雪域神泉度假村”的所在,这时天已黑尽,能听见江水在不远处奔腾咆哮声。度假村院子很大,碎石铺地,已停了不少过夜车辆。我们要了板房标间,房价140元,有热水供应,度假村附设有餐厅,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工作人员介绍,晚2300时发电机停止工作,要做什么赶紧提前安排好。我们也就顺应这种特殊环境,首先赶紧将充电器插上,然后赶紧吃饭(肚子早已空空),再赶紧盥洗(虽说供应热水,但其实是太阳能制热的温水),在停电前就进入了梦乡。好在竹卡海拔只有2640,对畏惧高原反应的人来说不啻为入藏后少数低海拔宜眠之地!

           今天我们走完了滇藏线云南段,已进入318线西藏段,根据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与位清讨论对比了一下滇藏与川藏(川西段)险峻、风光、景色的异同,我认为,滇藏线毫不逊色于川藏线,有的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天来的奔波劳累和海拔高差的变换使位清颇感不适,但为心中那份向往,他一直在努力、忍耐、坚持。

      (第四天结束,未完待续,后面的内容将会更精彩) 


D5:   920    竹卡-左贡-邦达-八宿    当日行程304公里

 

       今天的行程是翻越横断山脉起伏最大的路段,从2640米的竹卡出发,直上5100米的东达山,再下到3780米的左贡、4100米的邦达,然后再攀4670米的业拉山,最后又直下到2740米的怒江,全程大起大落,风光无限。是进藏路途中最精彩的路段之一。

     早7:40离开雪域神泉度假村,在镇上小店用早餐,面条12元一碗,价高质差,十分难吃。


                     (海拔2640米的竹卡小镇)


              (东达山风光)1218时到达东达山口,海拔5080,位清到此明显感觉有高原反应:头痛、气短、胸闷、心慌,人较难受。我则什么感觉也没有,与在贵阳没有两样。



       (“藏东第一神山”-即梅里雪山的西坡,山上虽然没有雪,但山体很漂亮)
 滇藏线和318线(指川西-西藏段)盘山路很多,除正在改造和翻修的路段和个别特殊路段外,应该说大部分路段还是很好行车的,我认为甚至比内陆一些老的国道、省道行车还要轻松,主要是因为滇藏线和318线沿途人烟、车辆稀少,坡度缓、弯道半径大,视野开阔,且大部分道路都实现了油路化,只要有一定的驾驶经验再加上小心谨慎,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至于青藏线,那更是一马平川、人、车更少的纵马大道。你把我的游程看完,你就会有数了。

         (我的这一跳,可不得了!因为一跳就跳过了4500米的高度)

大约18时,我们抵达了海拔4670米的业拉山口。业拉山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它的海拔高度,而是震撼世人的99道拐(或称108拐)的险峻,但现在的99道拐经过油路拓宽改造,已变成通衢大道,险峻已不复存在,惟其恢弘磅礴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色仍然深深震撼每一个路人!

 


         (到达4670米业拉山垭口)


         (业拉山99道拐《另一说是108拐》)


       (在暮色中接近怒江大桥)
         19
48过怒江大桥,2050天黑时分到达八宿,住进青年旅客之家,标间150元。
 

D6:   9月21日      八宿-然乌-来古冰川-然乌    当日行程165公里

 

    出来的第六天,原来的行程计划是从八宿到波密,全程245公里,实际行程则大大改变,仅从八宿走到了然乌,仅前进了87公里,然而这并非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而是我们一路上迷恋美景花费了许多时间赏景拍照,而到了然乌后,又折向察隅方向沿湖深入30余公里,整个下午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走近冰川,近距离观察和欣赏冰川上。


         (八宿青年旅客之家)



         (我们所住的标间客房)

10:40我们到达海拔4475米安久拉山口。


  (到达安久拉山口,位清照例振臂拥抱大自然

(我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词句来描述这里的美色,我只好说:上苍的调色板打翻在了这里),抒发豪情)



     (公路上防止落石的网架)

12时许,我们到达大名鼎鼎的然乌湖,两人商议,先不忙进镇,而是直接转往来古冰川去探个究竟。

据有关资料介绍:然乌镇来古村在青藏高原东南伯舒拉岭的腹部,西藏最美的湖泊之一的然乌湖就在它身边,这条因冰川而出名的来古村距川藏公路只有20多公里,周围遍布美丽的湖泊与宏伟的雪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6条海洋性冰川,这样的自然景观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绝无仅有,是我国一个观看冰川的绝佳地点。

       在来古村,你可以同时看到美西冰川、雅隆冰川、若骄冰川、东嘎冰川、雄加冰川和牛马冰川,因为所有这些冰川都围绕着来古村,所以它们被人们统称为来古冰川。


        (路边指路牌)

    因为对来古冰川充满向往和期待,我们也不管眼前的道路和后面的道路如何,毅然转向察隅方向。


     (然乌往来古冰川即察隅方向的道路,我们在图中的中石油加油站加油《93号9.30元)  

 



        (浑浊且也不怎么样的然乌湖,与我们心目中美丽的印象大相径庭)

    (然乌至察隅公路有的地段已铺装完毕,非常好走)

从然乌路口到来古冰川有20来公里路,我们一路走过来,广阔的荒原上渺无人迹,眼观所及四周皆是高山草甸及雪山冰川,让人目不暇接,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此时此刻的感受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如此接近冰川,位清十分兴奋)

 


       


  (来古冰川退行很严重,所谓4500米雪线根本没有雪,有雪的高度估计在5500米-6000米以上)

 

   走出20余公里,公路右侧有一条小路通往远处的冰川,没有明显的路牌标志,我们猜测那就是去来古冰川的方向,但我们见公路前方还有看上去更漂亮的一座雪山,就决定先去看看,于是我们继续开车往察隅方向前进,又走出一、二十公里,直到离那座雪山最近的地方停下。


   (看着很近,但实际上还很远的冰川)

    看着近在眼前的冰川,我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决定要走到它的跟前去看个清楚。位清在此海拔(4600米)已经不太自在了,不敢拿生命冒险,于是留在车上。我换上一双高帮鞋,扛起脚架,带上两台相机外加一台摄象机,揣上一个保温杯,义无返顾地独自向未知的远方进发,谁知这一去来回竟用了两个多小时。


  (壮观的雪山、冰川)

  

    走下公路,趟过小河,翻过两道山梁,离雪山是越来越近了,但要走到它的近旁,还有很远的路。时间有限,也不好让位清在车上等得太久,我只好到此为止了。

(我一个人在4600米的高度朝这座雪山走了一个多小时,要想到它跟前估计还得有一、二小时)

 


  (从200毫米镜头捕捉到的雪山、冰川)

 

   因为一路上没有标志,也找不到人可问,这座冰川叫什么名字不得而知。回来后找地图查了一下,可能是叫仁龙巴冰川,不知道对不对。有知道的请指正。

   不久,从远处走来了几个同样来看冰川的驴友,一问之下,竟然是贵州兴义的老乡,大家高兴之余摆下造型合影留念。


 (与在这里巧遇的贵州兴义老乡合影留念,这位张姓朋友55岁,能到此近观冰川也兴奋不已)


    (在呼啸的寒风中静静地感受雪山的魅力)


   (在高寒的山坡上这种顽强绽放的兰色的小花有谁叫得出它的名字吗?)

  我挖出一棵这样的兰色小花,盛装在保温杯盖子里带回到车上,在后面的旅途中,它一直陪伴我们走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山南的布丹拉山,我又把它种回到高原上。

 


     (这是高原特有的植物呢还是在高原变异的植物,也请知情者给予解惑)


 (另一座叫不出名字的雪峰)


   (雪峰)

   一个多小时后,我恋恋不舍地告别雪山回撤。
    (迷恋于这里的美景,我真舍不得离开了)


   (这样的美景实在难以言表)

  (从有关资料上得知,这种由冰川融水形成的河网叫做辫状水系)
 (然乌至察隅30公里处地貌)


  (苍茫、空灵、渺无人迹的高原台地)


    (金字塔状雪峰)

    回到公路上已是17时, 与位清汇合,得知位清见我独一人徒步进入无名冰川大沟探险一、二个小时不见踪影、不知音信很替我担心,我感到十分抱歉。

   接着我们往回走,到了往来古冰川的岔路口,我意犹未尽又下路左转,准备再进去看看,位清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表示反对。

   往来古冰川的路是一条土路,坑洼沟豁崎岖不平,车子通过不易,走了约2公里,前方见有车出来,相互打招呼,来人说,来古冰川冰雪退化严重,走到跟前也接触不到雪,不去为好,于是我们听从了他的建议,倒头往回走。


   (往来古村道路)


    (远眺来古冰川)


  (展现着迷离梦幻色彩的壮美高原)


  (远眺来古冰川)


   (阴云笼罩下的辫状水系)


  (高原风光)


   (傍晚雪峰上诡异的光影)


    (我从山上带回种下的蓝色小花)

1930我们回到然乌镇,然乌是一个很小的镇子,海拔3960米。这里驴友特多,住宿紧张,很多旅馆都已经住满,我们勉强找了一家小旅馆(号称四川宾馆)住下,60元一个房间,是那种除了一个门外,四壁无窗的隔板房。洗脸间肮脏得下不了脚,厕所门不能销,便池也是破的,又没热水,床板又硬又潮,但我们也顾不得这些,勉强用冷水抹一把脸,拿出睡觉袋钻进去将就一晚。晚11时隔壁又来了一帮男女老少十几名旅客闹哄哄刚住下又嫌条件太差,半小时后又闹哄哄走掉了。晚上大雨下个不停。

 

 ( 第六天内容发完,未完待续,后面的日程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