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来》:篡改情节虚构宽恕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5-25

《归来》:篡改情节虚构宽恕

  观影记

  □维罗【北京语言大学教师】

  之前看过一个标题,说张艺谋拍《归来》,是告别了商业电影,和知识分子达成了和解。后来又看过一个标题,说张艺谋是代表知识分子,和“文革”达成了和解。然而看完这部电影,再清晰不过,张艺谋不过是和自己达成和解罢了。

  《归来》篡改了《陆犯焉识》的所有情节,那原本是一个前半生放浪不羁爱自由的留洋归国公子哥与小脚太太的故事。学成海外的陆焉识,因为那点骄傲的文人气,和政治上的极端幼稚,浩劫一至,没什么悬念就被丢进了大西北。严小姐煞费苦心,让陆少爷在风沙粗粝的农场里开始惦记冯婉瑜。这个有点好看的小女人被冷落了半辈子,从来没有赢得天之骄子由衷的垂青,但那份上海旧式女子温婉的韧性,在风花雪月难再寻的大西北突然成了一切传统美德的化身,替孤独的陆教授编造出了一个精神上的古典地母温柔乡。陆焉识的回家之旅,在严歌苓的笔下是一个浪子的回头,一场爱情迟来的觉悟,更是一个失去家园的才子的寻根之途。

  到了《归来》,小洋楼被改成了胡同街道,秃黄油变成了大馒头,包办姻缘的上海小家碧玉变成了同窗读书的北方知识女青年,前尘往事更是一笔勾销,只剩下一个归来的老人。而这个老人归来的唯一意义,是代表所有人,与所有人握手言和。他擦干净了的面孔依然白净,穿上黑大衣弹钢琴的时候依然是那个风流倜傥的陆教授,他慈爱地宽恕了弑父的丹丹,顺便也替自己被凌辱的妻子宽恕了方师傅,那个甚至从来没有正面出现过的人,在这部电影里唯一的纯粹的“恶”的化身。

  除了“陆焉识”和“冯婉瑜”这两个名字,电影唯一与原著保持一致的情节,就是无助的女人曾为了救自己的丈夫而委身恶棍。张导自己修改了自己的历史记忆,略去了一切血腥的苦难,他脑海里的“文革”最后就只剩下吴清华的美丽大腿和淫乱别人家庭的方师傅。而当这个得知真相的丈夫气愤地去造访凶手时,方师傅的妻子气势汹汹地冲出来,大吼着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也被伤害了,我的丈夫是好人,陆焉识便那样心有戚戚地沉默着离开了。冯婉瑜,那个真正的受害者,甚至根本没有露面,她老年痴呆了。张艺谋化身陆焉识,代表了一切被侮辱与损害的人,与那段历史里所有的地狱达成了和解。

  “我们不是历史的车轮,我们是车轮下的活人”。“在历史的错误里,每个人都是遍体伤痕的受害者”。听着耳熟吗?伤痕文学过去那么多年,非常遗憾,占据中国主流话语的他们依然只肯停留在这里,既没有直面的勇气,更没有反思的能力。如果一段历史有罪,那历史中的人能有多清白?如果施暴者在半个世纪后依然只懂得顾影自怜,那什么能够阻止噩梦的重新上演?过去惯有的思路,是将历史打造成一个骇然的恶魔,呈现个体在风暴席卷中的茫然无辜,而这一次,甚至连风暴都被掩藏起来了。

  朋友说,归来是地狱归来,张艺谋不敢拍地狱,人间真情自然也就不会动人。然而我其实有点怀疑,他到底是不敢,还是早已力有不逮,眼界、思想与创作力都已委顿。十年的浩劫,被他拍成了110分钟的浪漫剧,一个化作望夫石的女人和一个cosplay唤醒爱人记忆的男人,如此温柔多情的手想爱抚的是谁割下的伤口?

  我们只看见了一个漂亮天真的小女孩,为了一点虚荣心,让自己的父亲受了一点小罪。三年的劳改而已,一个镜头的切换就水到渠成。劳改的农场上初生的小马驹带来了春天的微笑,改造归来的知识分子依然风度翩翩。在一个连方师傅都是受害者的故事里,谁会不再原谅这个小女孩?

  影片的最后,很多年以后,一家三口在雪花中,等候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父亲。其实我猜,冯婉瑜已经爱上了那个和气的读信人。丹丹长大了,孝顺体贴地站在爸爸妈妈身边,她知道自己被宽恕了。廉颇老矣的张艺谋躺在功成名就的黄金榻上,大概也正在喃喃自语:我当年也是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原谅我了。

  那些别人的父亲,别人的妻子,原谅你们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