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桥 曾贵为御道 亦作市井乐土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26
三大市场聚齐五行八作成就商业繁荣地 “天桥八怪”演尽文武说唱戏记录艺场兴衰
天桥 曾贵为御道 亦作市井乐土

    白全福扮演“云里飞”的滑稽戏

    顶碗

    街头耍猴儿栗子

    朱国良、朱国全兄弟表演“双风贯耳”

    关学增在天桥唱北京琴书

    蔡文山表演拉弓

    张狗子等人表演摔跤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杨城)  近日,天桥艺术中心完成结构封顶,预计明年“十一”迎客。去年底天桥复建景观已经完工。消失了87年的天桥,如今又将回到百姓的视线中。“立于桥南,北望不见正阳门;站在桥北,南眺不见永定门”的场景,亦由追忆,变为现实。

    前世:皇家御道,平民百姓不得通行

    公元1271 年, 忽必烈定都大都 (今北京) , 元大都南墙的位置在今东西长安街偏南, 今天的天桥地区并不在城内, 基本属于南郊。当时的天桥地区是一片大水及沼泽, 极富野逸之美, 为当时文人墨客寄托山林之思的所在。

    明成祖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的同时,又在天桥东南修建了天地坛, 在天桥西南修建了山川坛 (先农坛)。每年冬至这天皇帝必到天坛祭天。天子祭天出紫禁城,必须经过天桥,天桥就成了天子必行之路,天桥也与紫禁城连成一体:天子居住的地方为“天庭”。从正阳门往北,经过大明门(大致位于今毛主席纪念堂一带)遂呈现“T”形的宫庭广场,这就是通往“天庭”的“天街” (天街即宫廷广场)。

    天桥是通往天庭的门户,通过天桥,穿越天街,才能进入天庭。为了使天桥更体现出皇家的气派,明朝在天桥桥北的两边,各建了一座六角亭,亭顶用象征皇权的黄色琉璃瓦覆盖,并在亭顶雕筑走兽,亭中矗立着一块方石幢。

    自此天桥便成了皇家禁地,不允许平民百姓通行,两端有木制栅栏封闭。平民百姓步行、骑马或乘轿都要从天桥两侧修建的木桥上通过。

    清末, 在天坛二道坛门的一片空地上设立了刑场,“到天桥去”相当于“被砍头”和“被枪杀”。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之间的马路, 将原来路面上的大石条起掉, 铺成碎石子马路,天桥桥身也为适应马车、汽车通行,将桥身降低, 变成矮桥。1929年, 正阳门外大街开始修建有轨电车, 又一次将天桥变成平桥,但桥栏板仍存。到1934 年, 拓宽正阳门至永定门道路时, 将天桥彻底拆除。由此, 天桥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但是,作为地名保留至今。

    往昔:五行八作,市井平民娱乐休闲

    “北京可以没有三大殿,但是不能没有天桥。”这是老北京人说起天桥的一句老话,可以说天桥地区自形成以来便成了平民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

    早在元代, 天桥地区就出现了零星的贸易活动, 明代在天桥之南的天地坛、先农坛落成之后,商业贸易就发展起来, 在天桥北面的东西两侧出现了最初的三个市, 蒸饼市 ( 饮食小吃) 、日昃市和穷汉市, 都是较初级的贸易活动。后来,天桥市场日渐繁盛,特别是清光绪年间以来,“逛天桥”成为京城百姓和外地来京游客的一大乐事。天桥最吸引人的是三个大市场:公平市场、三角市场和小市场, 都在天桥大街的西边。市场里有剧场、杂耍场、电影院等,鞋帽、百汇、估衣旧货、旅店客栈、镶牙买药、蔬菜瓜果以及卦摊儿、卖艺等几十种行业纷纷来此摆摊设点,使天桥地区集吃、住、玩、购物于一体,繁华至极。

    这些行业中生意最红火的是饮食业,来此地娱乐的大多为穷苦百姓,物美价廉的食品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饮食业便成为天桥生意最红火的行业。据曾经生活在天桥地区的老人回忆,天桥最高档的食品便是炸黄花鱼,制作这道食品的大多是小饭馆,半斤多的黄花鱼,裹上面糊,炸至焦黄,若要买刚出锅的,伙计还会从旁边大铜锅中出一勺卤浇在鱼上,发出滋滋的响声,飘散着阵阵香气,价格仅要一千元(旧币一千即现在一角),其他诸如爆肚杂碎之类只需几百元(即今几分钱)。至于穷人与小孩子爱吃又易于填饱肚子的油炸箅子(类似于油饼,但使用香油炸制,与油饼相比宽而厚,卖的时候,用刀切开按分量卖),一斤两千四百元(今两角四分),一个人绝对吃不了。

    天桥最多的铺户是卖估衣的,有首竹枝词这样描绘当时的场景:“庙集逢期百货围,缎布参茶见应稀。遮阳大伞栏长凳,高歌同声唱估衣。”所谓估衣就是把收购来的旧衣服翻新出售,卖估衣的有背着包袱串街售卖兼收货的,有摆地摊的,还有开店设铺批发的。大约在1935年左右,政府在天桥东三巷搭建了卖货席棚,把卖估衣的商贩全部迁入,最兴旺的时候有五百家之多。商贩虽多,但是所出售估衣的质量堪忧,他们把收来的旧衣服拆洗、贴补、上浆,制作成棉衣棉被,外观上看起来结实厚实,可里边絮的都是旧棉絮。这样的棉衣棉被,既不保暖也不结实,根本用不了一冬。有的商贩怕买主要求检验棉花,特意在衣被四角絮上好棉,在卖的时候特意拆开叫买主检验,看来“黑心棉”并不是这几年才出现,早在七八十年前就已经被用来坑人了。

    除了卖估衣的,卖布头的商贩也不在少数,布头摊的货源,主要来自北京各大布点剩下来的零头或残品,其次是从收破烂的或窃贼手里收购而来,价格可想而知。传统相声段子《卖布头》,把这种生意形容得淋漓尽致。他们做买卖有两大特点,一是声嘶力竭得地吆喝,二是卖布不用尺而用胳膊量。用胳膊丈量的是大块布头,长的可以有两三丈,短的也有一丈多,小块的布头就论块卖了,一两毛钱一块。这种布头虽然比正规布店的要便宜,但买主往往因为贪小便宜而吃亏上当,明明量的一丈五,到家一量仅有十三尺,回去找卖家理论,卖家断然不认账。还有些买主怕不够尺寸,便自带布尺盯着量,但摊贩在掐布的环节上动了手脚,等回家之后再量,依旧不够尺寸。因此,凡在天桥布头摊位上买布的人,原本是为了省钱,最后不仅没省钱,反而还生一肚子气。

    扬名:“天桥八怪”,身怀绝技自食其力

    有句老话叫“天桥的把势——光说不练”,其实这不对,天桥的出名和天桥的艺人是分不开的。

    从清末到民国, 先后出现过三代“天桥八怪”。这三代“天桥八怪”记录着天桥市场的兴衰。早期八大怪,以“穷不怕”朱绍文和“醋溺膏”为代表;中期以民国初年的“老云里飞”、“花狗熊”为代表,晚期以“小云里飞”、焦德海、“赛活驴”为代表。虽然他们起了作践自己的名字,诸如“韩麻子”、“穷不怕”、“田瘸子”、“常傻子”、“花狗熊”、“赛活驴”等,可实际上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含辛茹苦、自食其力的表演艺术家, 像“穷不怕”就以自编自唱著名, 他用来拍板的竹牌上写着“满腹文章穷不怕, 五车书史落地贫”,说出了他坦荡的胸襟。

    这些民间艺人在天桥常年表演技艺,有唱的,有说的;有文的,有武的。

    天桥的唱曲有多种鼓书,其中以说“大书”为主的西河大鼓人气儿很旺。说“大书”就是把演义小说的故事吸收过来,成为有头有尾有悬念的类似评书的演唱,如《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等。其他曲种如单弦、京韵大鼓、梅花调、北京琴书、竹板书等应有尽有。经常是一曲清唱, 便能感动四座,像快书“武松打虎”起首的诗篇: “英雄武艺本惊人, 壮志无成困风尘。不读诗书知礼义,全凭血气保天真。铁骨铜筋无处用,忠肝义胆少知音。景阳冈上留名姓, 从此英名远近闻。”

    在天桥坤书馆演唱鼓曲的女艺人,有被观众称为“三艳”的名艺人,她们是京韵大鼓方红宝、梅花大鼓郭小霞、河南坠子姚俊英。

    此外,如云里飞的滑稽二黄,“大金牙”焦金池和“小金牙”罗沛霖的拉洋片,口含竹哨配音的被戏称为“耍猴栗子”的木偶戏远近驰名。

    除了曲艺以外,天桥最有名的算是评书与相声。最早是露天表演,后来有了独脚棚、板凳,再后来引入茶馆。杰出的有评书大王双厚坪、王杰魁、袁杰英、品正三、赵英颇、段兴云和连阔如等。提起天桥的相声,更出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如单口相声的创始人,有“穷不怕”之称的朱绍文,有相声八德美誉的李德阳、焦德海、刘德智等,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以及后来与他搭档的郭启儒、郭全宝,幼年和青年时,均在天桥演出过。

    文/杨城

    清末至民国初年:第一代“天桥八怪”

    穷不怕 本名朱绍文,据说是相声的鼻祖

    醋溺膏 相声艺人,擅长口技

    韩麻子 单口相声艺人

    盆秃子 擅长用筷子敲瓦盆伴奏演唱民间小曲

    田瘸子 早年因练舞落下残疾,擅长表演杠上二指禅等硬功

    孙丑子 相声艺人,擅长装扮怪模样

    鼻嗡子 擅长演奏小曲,特点是鼻子里插进两根竹管吹小曲,

    腰间挂一个洋铁壶敲打节奏

    常傻子 擅长表演硬气功,招牌是掌劈鹅卵石

    民国初年:第二代“天桥八怪”

    蛤蟆老头 以训练蛤蟆和蚂蚁模仿课堂教学和军队操练闻名

    老云里飞 擅长京剧和表演滑稽戏

    花狗熊 擅长表演民间小戏, 因扮相似狗熊而得名

    耍金钟 擅长绘制比例失调的画, 让游客透过金钟反射能看

    到正常的图像,为新奇杂耍

    傻王 表演碎石、背磨盘等硬功,面相憨厚被称为“傻王”

    赵瘸子 因习武残疾,擅长在一条单杠上进行杂耍

    志真和尚 擅长硬气功表演,僧侣装扮

    程傻子 擅长表演训狗熊和顶碗等杂技

    20世纪30-40年代:第三代“天桥八怪”

    云里飞 “老云里飞”的儿子, 继承父业, 表演滑稽戏,有将耳

    朵壳塞进耳朵眼和用舌头舔鼻子的绝活

    大金牙 擅长拉洋片

    焦德海 相声艺人, 是第一代艺人穷不怕的徒弟

    大兵黄 卖药糖,以骂街的形式招揽生意,因所骂多涉及民生

    和时弊,颇受欢迎

    沈三 擅长摔跤, 1933 年获全运会摔跤冠军, 斗败过俄罗

    斯大力士,名震京城

    蹭油 肥皂推销商贩,只要看到路人衣服上有油渍就主动

    上前用自己的肥皂给人家洗净, 蹭油免费

    拐子顶砖  身有残疾, 行乞时头顶两米多高的方砖跪在地上

    赛活驴 擅长装扮毛驴, 因表演活驴逼真而出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