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人书画家余觉

 阅览共享 2014-05-27

 举人书画家余觉

娄国忠

 

余觉(1868——1951),初名兆熊,字冰臣、冰人,号思雪,晚号石湖老人,室名石湖余庄。因喜参禅学,又署三在居士,丧妻后则署颤口孤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代书画名家。

余觉于清同治七年(1868)生于绍兴。他工诗词,擅美术,精书法,尤善行草、楷书。初摹虞世南、褚遂良,继师王羲之,出入颜真卿、柳公权。晚年又潜心汉碑,笔势沉厚雄健,兼及娟秀雅逸,有“二王”遗风。光绪十二年(1886)流寓苏州,十九年与善长刺绣的沈寿结婚。婚后以绘画为主,其妻沈寿所绣图底装饰花纹,均为其绘制。他曾描写自己的婚后生活是“乃至半日废书,半日三绣,余则以笔代针,吾妻以针代笔”。画绣相辅,相得益彰。这样的生活大概过了十年。期间,其妻沈寿绣技日精,名满南北。而余觉的画名亦日噪。他曾说:“余无妻虽智弗显,妻无余虽美弗彰。”二十九年得中清朝最后一科举人后,被委任为农工商部绣工科总理,沈寿为总教习。三十年夫妇俩同去日本考察美术。同年至苏州,购花园住宅一幢,创办福寿夫妇绣品公司,内设同立学校,对外招生。后去天津创办自立女子绣工传习所。两年后又应状元张謇之邀,去南通经办南通女子传习所。民国六年(1917),因家庭纠纷,余觉独自去上海,以卖字为生。九年,沈寿在南通病逝,余觉返苏州。十三年担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讲师,教授文学与书法。此后余觉绘画甚少,专注于书法的创作和研究。二十八年曾作行书长卷参加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

民国二十一年,余觉六十六岁。他把宋代范成大“石湖书院”之“天镜阁”遗址买了下来,一年后建成别墅,自题“觉庵”,又名“余庄”。庄内庭院宽敞,花木繁茂,庄前临石湖,遥对上方山楞伽塔和范成大祠堂,湖光山色,风物宜人。余觉在此居住达十五年之久,日以诗词书法自娱。1951年病卒于苏州西花桥巷。

余觉有石印手临字帖《三在居士临古》(颜正楷、米行书、苏行楷)刊行,又有自传体著述《痛史》传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