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考前抢分必备:解答选择题十大妙招(下)

 龙溪舟子 2014-05-28
【地理】考前抢分必备:解答选择题十大妙招(下)

 

6.区域定位法

  有些选择题特别是读图选择题涉及的内容我们并不完全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判断出该区域所在的位置,再判断所叙述的内容是否正确。

  【例6 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 日数等值线图(单位:天),读图完成(1)—(3)题。

图片
 1)导致图中①②两地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

2)乙地日平均气温≥10 日数多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A.纬度低       B.冬半年受海洋气流控制    C.海拔低           D.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

3)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                       D.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

  分析   根据区域图进行空间定位,再根据区域特征对试题进行判断。(1)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位于我国东北部,乙位于欧洲西南部。①地为东北平原,地势比同纬度的邻近地区低,故气温较同纬度的两侧高;②地为比利牛斯山脉,地势高于同纬度的邻近地区,故气温较同纬度的两侧低。选A。(2)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偏北风影响,气候寒冷;欧洲西部终年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较高。选B。(3)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小;两地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选D

  7.排除法

  较复杂的选择题因涉及的地理事象较多,一时难以作出正确选择,可以把选项与题干条件逐一对照,将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缩小判断范围,然后根据题干的其他条件在缩小的范围内再逐渐淘汰选项,最后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

  【例7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图片

1)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2)关于图示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域广大,水资源丰富                   B.太阳能丰富,风浪巨大

C.蒸发旺盛,海陆间水循环活跃        D.狭长海域,重要能源通道

  分析   单看选项很难作出判断,需要逐个排查才能得出答案。(1)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之下,D错误;①为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故BC错;玄武岩形成过程中,由于岩浆冷却速度较快,将大气中的空气分子一起凝固在岩石中,之后气体挥发,留下气孔构造。选A。(2)红海轮廓狭长,水域面积狭窄,风浪小,且位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周围河川径流注入少,海陆间水循环不活跃;红海是波斯湾石油运往欧洲的重要通道。排除ABC,选D

  8.代入法

  当选择题涉及面较广,或者是做题感到无从下手时,不妨先假定某一选项是正确的,然后把它放到条件中去检验,进而逐一排除,确定正确选项。

  【例8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读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

图片

1)下面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不平衡           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3)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浙江省          B.重庆市         C.河南省         D.上海市

  分析   分析此题组需要用到代入法,把每个选项逐个代入到题干,再加以判断分析。(1)图中反映的是外来人口情况,而不是“常住人口”,A错;由图可知,外来人口中青年人口所占比重大,人口流入对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缓解作用,C错,B正确;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不可能超过本地人口,D错。选B。(2)在迁移人口中,丁年龄段为04岁婴幼儿,丙年龄段为2529岁青年,有不少婴幼儿随父母生活。选C。(3)浙江省人口基数大,其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不可能达到39%;重庆市、河南省迁出人口应多于迁入人口。选D

  9.优选法

  有的选择题中四个选项可能都与题干相关,做题时要通过比较优化并抓住 “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关键字。【例9 下面为2013年我国东部某市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回答(1)—(2)题。

农产品品种

粮食

蔬菜

花卉

农产品产值比重(%)

13

51

36

1)影响该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市场和交通     C.政策和劳动力           D.土壤和水源

2)该市在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的战略,与此战略最不相适应的农业类型是

A.园艺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观光农业

  分析  1)由该市农产品产值构成表可知,其农产品主要是蔬菜和花卉,影响这两种农业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选B。(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从事粮食生产,显然不符合“城郊农业”的战略要求。选C

  10.前后呼应法

  地理选择题多为题组,做题时要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前题可能成为后题的条件,后题可能成为前题的信息。若对前题难以判断,可考虑后题与前题之间的关系。

  【例10 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完成(1)—(3)题。

图片 

1)图中自然带①②③可能依次为

A.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

C.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2)甲地自然带形成的原因为

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B.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3)图中①自然带分布反映了

A.纬度地带性              B.干湿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分析   可从第(3)题入手,①位于西高止山西侧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非地带性的表现。③位于西高止山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带。②为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热带季雨林带。故第(1)题选A,第(2)题选B,第(3)题选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