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边,沉默的父子

 月明星空111 2014-05-28
                                           
                                                                                               

海边,沉默的父子

 


台风快来了,海边风高浪急,岸上海鲜大排档里依然坐满食客。每张桌面上都堆满各种海洋生物的壳和啤酒,人声笑语比食物的香味飘得更远。我留意到隔壁那张桌子,桌面上菜不少,人,却只坐两个:父亲和儿子。


儿子大约小学高年级,是父亲可以单独带到海边吃饭的年龄了。他们显然点了能超过实际食量的菜,最远的菜甚至要站起来才能拿到。父亲一只脚踩在儿子凳子上,稍稍侧身向着儿子,时不时给孩子夹一块螃蟹,或者一只大虾。他们埋头沉默吃着,几乎不说话。因为过于安静,在热闹的人群中显得有点突兀。看得出,他们并不谙于食用海鲜,囫囵嚼几口即吐在一边。父子两人神情专注面对菜肴,视线最远就是桌子的边缘,仿佛他们实际上正在用别人听不见的方式说话,交流密集到别人的话语声也无法影响他们。


海鲜差不多吃完,父亲起身,从皮包里掏钱买单。孩子迅速吃完抹嘴,父亲揽住儿子肩膀,走出去。他们始终沉默安静且默契。


我继续吃着。望出去,涨潮了,海浪和夜色一起涌向岸边。


我的思绪也满满地涨上来。


被称作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说:“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然而我此时庆幸这位父亲从头至尾的沉默,仅是和孩子俩人去海边吃一顿海鲜。为何?

平日里我更常见的是这番情景:父母带孩子出去吃,边吃边持续在耳边唠叨:“孩子你看,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多好吃好玩的给你,你是不是要认真学习?……,……。”语言挺丰富,却像是做生意讨价还价,不,是强买强卖。孩子懵懂,连着“价钱”带食物一块吞下去。若是请客应酬,试试看父母敢不敢这么说?


这位带孩子去吃海鲜的父亲,看上去是个生意人,如果非要跟儿子说点什么,可能跟我们大多数人说的差不多吧。这顿沉默的晚餐在孩子日后记忆里,留下的是海鲜的味道、父亲身体压在他凳子上的重量、卡兹卡兹啃开螃蟹的壳、猛烈的海风中父亲温暖的手……这些单纯的记忆不能不说也是孩子记忆里最大的财富。幸好,记忆中没有父亲多余的话。


我们总是过于相信甚至依赖口头语言,以至于忘了,身体语言的力量大于口头语言。所谓“身教大于言传”。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眼里看来,时时都在告诉他(她):我们是这样做的。“身教”暴露了父母真实的想法,丝毫无法像说出的话一样,可以说一套,做一套。孩子时时刻刻感应着父母的身体语言,浸润其中,其作用力哪是口头教训可以比拟的。孩子的现状是怎么来的?“遗传”与“身教”因果相循,一起形成孩子酷似父母的言行。


上天赐予父母一个孩子,无异于赐予父母一次重生的机会,让父母能有最大动力去自省、自正,发现自己性格、行为中的缺陷,与孩子一起成长。然而这个机会太容易被错过。父母责骂孩子,让孩子来承担自己的错误。不如,将多余的教训语言收起来,仅仅是陪伴孩子,然后一起成长。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假期来临之前,自己先看完蒋勋评《富春山居图》,然后带着孩子去山水间寻找名画上的遗迹。孩子看到的岂止是这一幅图画一川山水……?


坐在沙岸上,听着阵阵海浪拍上来,我开始反省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