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丰凯美瑞尊瑞长测】凯美瑞尊瑞长测(12)号外:车展看凯美瑞-安全篇

 昵称247661 2014-05-28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这是8月底的成都车展上的广丰凯美瑞展台。当时我就想详细写一下这个展台,因为这是我近年见到的厂家展示一款车总体设计、技术最到位的一个展台设计。留到现在,正好结合我们的长测,可以让大家把凯美瑞这款车看得更深入一些(这里我和大家一样都是看客,看了之后感受如何,大家可自行评判)。

这个展台面积很大,但所有展示都是围绕新凯美瑞各方面的技术展开,包括用解剖车展示安全结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发动机解剖、底盘解构、座椅、油耗、隔音科技等。由于项目多、图片多,我会分上下两篇介绍,这篇先看看关于安全的内容。

展台上摆放了两副白车身(所谓白车身就是没有安装底盘、动力和内饰的车身,其实也就是轿车的骨架),一副是用来展示混合动力结构的,另一副则展示撞击保护结构。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上两张图可以看到凯美瑞车头的框架构造。两根纵梁的前端比较粗壮,因为前端其实是大型的吸能盒结构。两个纵梁的下方有一根U形横梁连接,强化横向结构。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纵梁的前方会安装防撞梁(上图黑色部件)。凯美瑞的前防撞梁采用B形高强度钢,以螺钉固定于纵梁上,是常见的做法。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红色和橙色表示最高强度的部分,这些部分是最难变形的,它们也起到向后传导撞击力的作用。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这张图可以看到凯美瑞的车底板,中央的凸起为了容纳变速箱、排气管等,但到了后座的位置该凸槽明显降低。这是凯美瑞能实现车内后座全平地台的秘诀。与一些欧系车相比,凯美瑞的车底板中央没有设置高强度纵梁,它的车底构造刚性主要是靠两条外侧纵向(门槛位置)和三条车内横梁来实现的。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这里可以看到凯美瑞的车门防撞梁,前后门各有两条,兼顾到高低位置。有人说管状侧防撞杆的刚性不如冲压成形的宽片状防撞杆,此说法纯属无知,因为管状梁更容易靠原材料实现高刚性,凯美瑞的管状防撞杆抗拉强度就达到了有些惊人的1800Mpa(坦克都很少用到这么高标号钢材)。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这是混合动力凯美瑞的尾厢,可以清楚看到电池组的位置和大小,并且完整地被钢板包裹起来。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凑近看,电池组上有清晰的中文安全说明。这个部分即便对车主如我们也是难得一见的。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这是一个知识展板,讲述的是为什么有的车的车门手指按下去比较软。基本上说的是事实,大家可自己细看。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这是一个不太多人会关注的细节:发动机舱盖的内部结构。凯美瑞采用了网状骨架,可以将撞击行人时的负荷平均化,而且在剧烈碰撞时,盖板会从预设的凹槽弯曲,避免插入驾驶舱。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再来看看新凯美瑞的10气囊系统。七代新凯美瑞除了2.0和2.5G两个车型没有配备气帘和后座侧气囊,其余车型都配足了10个气囊,我们的尊瑞是全系标配10气囊,最低配版也不例外,这一点很值得表扬。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这张图可以看到两个亮点:一是前排双膝部气囊,别说同级车,环顾全球,目前开发出膝部气囊的厂商也没多少个。二是前排座椅的侧气囊是分上下两个部分的,这可以对腰间和盆骨部位提供更到位的保护。

凯美瑞长期测试安全剖析

后座侧气囊在同级车里也不是很普及的装备。另外帘式气囊覆盖到C柱很接近后座头枕的位置,可以给后座乘客的头部提供保护,大家可以对比其它厂商的帘式气囊,有一些只能覆盖到车窗位置。

这集先写到这里,下一集我会继续写新凯美瑞展示的动力、底盘、隔音等技术。

颜宇鹏
2012年10月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