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茶文化“喝样子”--杨启瑞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28


     宁静致远整理            杨启瑞 文

    [转载]杨启瑞谈老北京茶文化-- <wbr>老北京“喝样子”

                [转载]杨启瑞谈老北京茶文化-- <wbr>老北京“喝样子”  

 

     在过去,咱老北京茶庄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早晨,开门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喝样子”,由店内老师傅与负责质量的师傅.库房负责加工拼配的老师傅一起把进来的茶叶样品统沏一遍,尝一尝哪家的质量好,香气是否浓郁,看茶的鲜灵儿度,喝出来的口味是否纯正?

[转载]杨启瑞谈老北京茶文化-- <wbr>老北京“喝样子”

    我记得自己学徒的时候,早晨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着煤球炉子,把水烧开准备好,把沏样子的碗冲洗干净,茶叶样子摆好等我师傅来,师傅来了,负责把茶样儿分级排列好,什么福建的、浙江的、安徽的、广西的、四川的、云南的、苏州的各种茉莉花茶按级别排列摆好进行对比,一级茶和一级茶比,特级茶和特级茶比,还有三种茶一比的,两种茶一比的,摆好后用铜秤盘、铜秤砣、紫檀木秤杆的戥(deng)子按照等级排列依次按份儿约好,倒在不同的样子碗中,并拣去茶叶样子里的茶梗儿、老片儿,花干等杂物,这些准备好之后便可以沏了。

    要从低档茶往高档茶沏,沏样子的时候不要沏的太满,先沏多半碗,再从头碗往后续水,水也不要太满,等上三五分钟,就请师傅来“喝样子”,一般情况下,都是我师傅开汤先喝,首先他用勺子把样子碗上漂起的浮沫撇掉,将叶底搅合起来,轻取一勺放到鼻间,闻一闻茶汤香气散发的程度,放在唇边,舌头顶上牙膛向里吸气,口中会不自觉发出丝丝的声音,轻轻地呡嘬一小口,至于茶真正味道的配比,只有有经验地(老)师傅才能品咂的出来,我站在一旁耐心看我师父“喝样子”,接着几位师傅轮流来喝。第一遍喝完了,把茶汤凉凉再喝一遍,喝样子讲究的是热喝味(香气鲜灵度),凉喝口(滋味),凉了喝完了我就用开水沏第二遍,我师父同样像以前那样喝茶,直至第三遍喝完,可见其对茶品的认真程度。

    每位师傅都会对每碗茶样儿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和感受,哪一碗的香气不足;哪一碗的不禁沏;哪碗有些透兰,把每一碗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讲出来归纳分类,合比推选出最好的茶和次一级的茶。

    每天,我也跟着学“喝样子”,起初我用小勺不习惯,茶汤很烫,有时候也会不小心把嘴烫起了泡,喝完了站在一旁静静地听他们讲的份儿,学徒吗!就是这样![转载]杨启瑞谈老北京茶文化-- <wbr>老北京“喝样子”           

   有时,师傅们也会为一个茶样儿所沏出来的观点不同,而相互争执起来,直到争的面红耳赤,也分不出上下高低,只能再沏,再喝,再比,直到看法大致相同为止。

  其实,师傅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对茶叶事业执着的追求,更是为了茶庄买卖兴旺发达,挑选出好的茶叶原料,为更准确地抓住茶的品质以及老北京人喝茶的口味。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茶庄的品牌意识与经营理念。

    过去咱老北京“喝样子”的碗也是很讲究的,用的是景德镇青花白瓷碗(就是咱家吃饭的大小碗)沏上茶样能看出茶汤颜色的深浅,叶底老嫩,其叶形的整齐度,干看湿瞧都很方便,可见对茶的色泽成色要求是很严格的。

   两位师傅尤其是在进货收货方面更是认真负责,并在供货商厂家面前总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袖里袖外配合的相当默契,把价格降到最低且挑选出质量最好的茶叶入库。

   师傅教导我说,只要样子喝准了,价格拿住了,慧眼识茶,才能确保加工拼配出成品茶的质量一致,要能做到过口不忘,过眼不忘,过脑不忘把自己喝过的样子。从所属地,产出价格、级别、胚型、香气、口感、滋味、批量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为今后开单子(拼配单)打下基础。

    喝样子没有什么窍门儿,只有认认真地喝,仔细.反复揣摩,推敲,才能喝准确,“喝样子”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那要坚持天天喝。

  “喝样子”一年四季都要喝,外行人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差事儿,但要是天天“喝样子”就会成为一件最乏味最枯燥地事情,尤其最难受的是在伏天“喝样子”,本来伏天就热,湿度又大,一间屋子里的案子上,开水沏就十几碗茶样子,可想而知有多热,前胸后背都起满了痱子,只有到立秋以后才能慢慢的褪下去,要想有过硬的本事和对茶叶的认知理解与把握,只能坚持,所以我的师傅与茶庄在当时可谓名噪一方。

   鲁迅有一篇名为《喝茶》的文章,其中说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传,其高.洁.清雅风格的体现,情趣尽在其中,正是“茶客行其道,亦可雅其志。

      每一种好茶的出现,凝聚了其背后多少人辛勤的汗水与智慧啊!

      茶做为一种茶文化已经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

[转载]杨启瑞谈老北京茶文化-- <wbr>老北京“喝样子”

[转载]杨启瑞谈老北京茶文化-- <wbr>老北京“喝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