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盲检查图》是一种伪科学,是对色盲色弱者的臆测(转载)

 妙殊音 2014-05-29
自相矛盾、以偏概全,主观臆测,断章取义、肆意夸大的《色盲检查图》是一种伪科学,应废除其在色觉体检中的地位!【附图(见文章最底部):①鸡?羊?②眼镜】
  《色盲检查图》是一位叫石原氏的日本人发明的,至今我们全国各地普遍使用的《俞自萍色盲检查图》、《贾永源色觉检查图》、《王克长色觉检查图》等与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图形上有所改动,页数增加罢了。其绘制方法完全一样。用这种检查图检查的结果武断地说某个受测者是“色盲”,而另个受测者是“色觉正常人”是不科学的。如果用其检查结果来执行升学、工作、办驾照的规定就会形成一种严重的社会歧视。

  从炮制《色盲检查图》开始,到今日,科学还没有真正对“色盲”现象给出称得上科学的合理解释科学家对“色盲现象”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许多研究者都是步《色盲检查图》发明者的后尘,没有离开这个伪科学的基础,我们在这方面能够称得起专家的人就令人生疑。说《色盲检查图》是伪科学是有充分根据的:
  一、该图无法合理解释客观存在的事实,即被该图定为“色盲”的受测者,都能辨别各种色彩,他们的色彩世界同“色觉正常人”同样丰富。而设计者和其他研究者只能用凭空设想的色盲分类来自圆其说,说有的轻,有的重,这种没有任何客观数据能证实的东西来搪塞。

  二、从有该图那一天起,直至今日“色盲”没有科学的定义,其分类也是极其混乱,无科学根据,只是研究者的主观猜测。该图发明时,只对色盲进行了大量的主观描述,这些描述只是依据“色觉正常人”对“色盲”的色觉进行的主观臆测,肆意夸大。根本没有对“色盲”给出科学的定义,而后人,多数也是绕道走,以为通过色盲检查图检查出来的就是“色盲。”

  三、该图的绘制方法是一种骗人的小把戏。科学地说是采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该图的绘制方法采用了将受测者的色彩辨别能力偷换成对色彩明暗度的感知程度。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科学至今也不能证明对色彩明暗度感知程度不同的人对色彩的观察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色盲检查图的检查结果根本不能证实受测者的色彩辨别能力如何,其检查结果是无意义的。

  四、该图在偷换概念后,利用“色盲”同“色觉正常人”对色彩明暗感知程度的不一致,采用“色盲”感知到的明暗度大致相同的若干颜色组成一个图形(或数字),再用“色觉正常人”对色彩明暗度感知大致相同的若干颜色组成一个图形(或数字)混在一起,诱导“色盲”读错。该图中都用了什么颜色所有的受测者(含所谓“色盲者”)都能说清楚,但读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例如《俞自萍色盲检查图》图号35就武断的说读为“鸡”的受测者是“红绿色盲”,而读为“羊”的受测者就被捧为“色觉正常人”。其实只是利用部分受测者潜意识地循着明暗度来观察。而看成“羊”的人是把“羊嘴、羊背、羊腿、部分羊臀部”的深绿色区域和“羊身体”中的浅蓝色区域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按理说他们是蓝绿色不分的“蓝绿色盲”和“明暗盲”才对。而看成“鸡”的人是把明暗度比较接近的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混合在一起看,按理说他们是“明暗感正常“和“红蓝色盲”才对,而不是“红绿色盲”。显然色盲检查图是名不符实的,不符合现实实际的。它检查的是对明暗度的不同感知,而不是色彩辨别能力。如果你问这些《色盲检查图》的设计者:为什么读为“羊”的人是“色觉正常人”,而读为“鸡”的就确定他们是“色盲”,将结果调过来不行吗?现实生活中还有“羊”和“鸡”都能看出来的人,另外还有“羊”和“鸡”都看不出来的人。他们应定为“色觉超人”,还是定为“半色盲”呢?任何设计者都回答不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掉到《色盲检查图》最初设计者玩把戏时设下的陷阱中了。如果强要回答,他们只能说:因为读为“羊”的人多,读为“鸡”的人少,两者到看出来的人和两者都看不出来的人更少。这也能叫科学吗! 另外,《俞自萍色盲检查图》居然有自相矛盾之处。举个例子:看图号35被判为 “红绿色盲的人”居然可以看出图号24的标准答案“眼镜”。(标准答案是“色弱、色盲人都不到眼镜,只有色觉正常的人可以看出来”)。另外《俞自萍色盲检查图》和《王克长色觉检查图》、《贾永源色觉检查图》、《汪芳润色觉检查图》等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之处。被《俞自萍色盲检查图》判为红绿色盲的人,再去看《王克长色觉检查图》则程度大为减轻,最多是“红绿色弱”甚至是“色觉正常”。另外,《俞自萍色盲检查图》的绘著者俞自萍女士在该书前言第12页中写道——“红砖的颜色,在红色盲者看来是土黄色的,但因人们都称它为红色,所以他认为他所看到的土黄色就是“红色”;同样,绿色的草坪,在他看到的是黄色的,但因大家称它为绿色,他也就认为这种黄色就是“绿色”,并且认为他所见到的颜色与别人所见到的颜色是相同的……”。——这根本就是没有临床调查(或是缺乏广度的临床调查,在《俞自萍色盲检查图》的前言中,作者丝毫没有提及临床一事,而《王克长色觉检查图》的前言第5页中作者提及了该图做了万余人次的临床试用,对于这样一本没有临床的图谱,居然成为了卫生部规定的色觉检查标准本,不得不让人匪夷所思!),以偏概全,主观臆测,断章取义、肆意夸大的一派胡言!!如果我说为什么“所谓色盲者”可以清晰分辨交通红绿灯呢?并且轻松地把“黄灯和绿灯”区别开呢?你不是说色盲人眼中的“绿色”是“黄色”吗?为什么“所谓色盲者”可以清楚的分辨“青苹果”和“黄苹果”呢?为什么大家指着身边任意一种颜色让所谓色盲者分辨,绝大多数“所谓色盲者”都可以正确无误的说出答案呢???

  五、至于对明暗度的感知程度,科学实验已经证明“色盲”所感知的色彩明暗度同照相机拍摄的是相同的。即“色盲”所感知的色彩的明暗度是真实的。而“色觉正常人”所感知的色彩明暗度同实际物体的色彩明暗度不一致。根据这一发现,在二战中美国人选择“色盲”做轰炸机的投弹员。色盲检查图只能起这个作用。根据这一发现完全可以证实该图是伪科学,但是一些研究者却走到它的反面,他们没有否定他们的研究所依赖的这个检查图的伪科学性,而主观的猜测“色盲”只能识别黑白,不能识别颜色,走到闭眼不看事实的邪路上去。

  六、“色盲”的分类完全是为了掩盖色盲检查图的伪科学性,而主观臆造的。有人将色盲分成十几种,但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却根本找不到例证。有些人现实一些将其分为三种,即全色盲、红绿色盲和色弱,说它“现实”只是色盲检查图能分出后两者,但该图是伪科学的,这个分类也无意义。世界上根本没有“全色盲”,只有盲人可以兼任“全色盲”,许多色盲是受这个检查图之害的结果,小的时候就说某个孩子是“色盲”,他对认识颜色就失去了信心,中断了对认识颜色的学习过程导致了“不认识”颜色的这个结果,而根本不是什么色盲。红绿色盲和色弱的区别实际上也不存在。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在明暗的感知略有差别罢了,或检查时的光线条件不一样,而更重要的是认识明暗度不需要学习,而认识颜色却需要一个
  很长的学习过程,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认识十几种颜色就算是了不起了。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人说他是“色盲”他这辈子就不认识几种颜色,因为他丧失了认识色彩的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