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赏析】五绝·送别

 銀花 2014-05-29
 
 

作者:梦里飞花  

蒹葭萋两岸,飞絮送行舟。汉水涛声急,琴台暮色幽。
高山弹有尽,阔海梦无休。江月从今起,清辉逐北流。

赏析

赏析:木月情辉
    是一幅水边送别图,画面感较强。首联写景,蒹葭萋萋,飞絮漫天,渲染出离别气氛。作者有意下了一个形容草木茂盛的字,便与在诗词意象中多用于渲染秋 色的蒹葭苍苍区别开来。飞絮让人联想到折柳相送的典型情景。颔联进一步渲染。朋友随着湍急的汉水越走越远,诗人在琴台暮色中孤单寂寞。一 ,对比强烈,用反衬的手法,衬托出作者的无奈和惜别之情。琴台,表明送别地点是江城,也牵出伯牙子期的典故。这样,高山弹有尽,阔海梦无休,也 就转折自然,不觉突兀。君子喻于义,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不同流俗。所以尽管离别,仍然思念悠悠,无休无止,不会像小人之交,人走茶凉。江月从今起,清 辉逐北流,点明友人是北上,又暗合诗词写作无理有情无理而妙这一悖论。《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 大别,南入于江。汉水本东南入江,诗人却希望辉映在波涛中的月色随着汉水倒流,带着自己的思念,追逐北上的友人。看似无理,实则情深,真是且行且 珍惜啊。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平铺直叙。时间、地点、心情、友人离去的路线图,都是通过场景和情感的描绘,曲折地反映出来。线索明暗交织,暗喻重重,因而加 大了艺术含量。典故运用自然贴切,不涩不晦。语言表述畅达通晓,不故作古奥。虽是古体,但今人读来,毫无坟墓气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饶 有韵味。

稍有不足之处:汉水、琴台、高山、阔海,词性偏近,少了变化。高山弹有尽,这里最好是用流水梦无休来对。由于挤韵等等原因,只好改用阔海。但阔海一词,在整首中有些游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送别这一情景,已经被几千年的诗人反复吟咏。作者要在狭缝中求出路,实非易事。所以,瑕不掩瑜,这篇作品还是值得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