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年节----北京人的文化(10)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29

第九章  重九登高赏菊花

 

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又被称为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易经》说:“以阳爻为九”。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汉末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重阳的名称,早在三国时期即已出现。《西京杂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一诗的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扉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由此可见,至迟在东晋初年,已有“重九”之名了,自汉魏以来,重阳节已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了。

    在人们的观念中,重阳节是尊敬老人、祝福老人的节日。重阳时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特别是要向老年人敬献菊花酒,传说喝了这种酒能使老人健康长寿。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此俗。到汉代,逐渐盛行。《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嫁给平民为妻。一次她谈起:“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续齐谐记》则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在北京,后世的重阳节也成为女儿节。凡有出嫁的女儿者,都备名酒、糕点、水果去接女儿回家,谓之“归宁父母”。

    唐代则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已、重阳为节令。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李泌奏请皇帝批准民间中和(二月二),上巳(三月三)、重阳这三天为三令节。得到批准,诏令百官都可于三令节休假一天。于是唐人过重阳的风气更盛于前朝。据《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杰作《滕王阁序》就作于重阳节。阎伯屿的女婿吴子章在重修过的滕王阁大会宾客。吴子章颇有文才,阎想藉机夸耀一番,便命吴事先作好一篇滕王阁序,淮备于宴会中提出,假充为其即席之作。宾客皆知其意,所以当主人拿出纸笔请大家作序时,人人都很客气地推托。只有王勃因不知个中情由,毫不客气地接过来就开始动笔。都督心中甚怒,便退席进入内室,命令小吏等王勃写一句,马上报一句。开头几句,都督还批评他了无新意。可是当王勃的功力逐渐展现,他也不得不微微点头。等小史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忍不住拍案叫绝:“此天才也!”王勃从此一夕成名。

    宋代人过重阳,仍以赏菊为主要活动。平日居住城中的人大多趁此机会到郊外踏青。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岗、独乐岗等地,更是许多人宴会聚乐的场所。各禅寺也在这一天举办斋会。南宋宫中则从九月八日起就开始重阳节。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载了当时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炫眼”的景象。

    元明以后,重阳习俗无大变化。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不过,明代过重阳时,父母都会将已嫁的女儿接回家过节,称为“女儿节”。

    《帝京岁时纪胜》又记载了重阳“辞青”的习俗。重阳时已是深秋,草木绿意不再。此时正是赏看红叶的好时节。明代京都人好于重阳至西山赏红叶,或洗温泉。也有人携带酒菜,到郊外痛饮终日,称为“辞青”。

    到了近世,每到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即使在今天,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登高

 

    在古代,重阳节活动内容很丰富,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已有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风气大盛。《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九月九日,士家工产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齐人月令》载:“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将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据《晋书·孟嘉传》记载,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少年即负有才名。后来担任桓温的参军,颇受桓温的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在龙山大宴幕僚,饮酒作诗。正当大家酒酣耳热,诗兴勃发之际,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把孟嘉的宫帽吹落于地。孟嘉本人却毫无察觉。桓温看到这个情形,便秘令孙盛作文加以嘲笑,孟嘉回来一看,就提起笔来,从从容容地作了一篇文章来回答。由于他才思敏捷,文词华美,文章写成之后,四座莫不叹服,当天的宴会也极欢而散。

    唐代重阳饮宴赋诗的风气,朝野皆同。德宗、穆宗、宣宗都在此日大宴群臣于曲江池,并命群臣作诗以进。从南北朝到隋唐,新兴的重阳习俗不止是饮宴赋诗,还包括了动态的骑射围猎。《南齐书·礼志》载:“九月九日马射。或说云秋金之节,讲武习射,象汉立秋之礼。”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也酷爱骑射。到了唐代,骑射之风仍然盛行。王溥《唐会要》卷二六记载:“贞观十六年九月九日,赐文武五品以上射于玄武门。”

    唐代,一些著名的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到:“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在北宋,登高之风依然盛行。《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悉台、梁王城、观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万历皇帝曾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民间也争相效仿,每逢重阳,人们就带上酒具、茶具,到香山或灵显宫、报国寺等处登高宴乐。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到了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早期以登西直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八大处等地为多。《燕京岁时记》载:“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大刹等处。”五塔寺,原称“真觉寺”,因寺内建有金刚宝座塔,上有五座小塔,俗称五塔寺,寺内石台高五丈,有石阶蜗旋而上。法藏寺有弥陀塔,高十丈。西便门天宁寺殿宇虽破,但塔犹存。因此处地势高,不但可以远眺,且可赏菊。据清人李静山《增补都杂咏》诗云:“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这两处都是登高的好去处。阜城门外的钓鱼台,即今玉渊潭公园,也是游人如织的地方。当年的钓鱼台,丘陵土山,迂回错落,景致幽雅,清静怡然,颇具原始森林的风貌。城南的陶然亭等处,三五亭台,小丘环抱,浅溏芦花,也是人们登高的理想去处。清代《燕台口号一百首》(佚名)载:“登高大半上窑台,便到陶然亭上来。四面轩窗开洞远,西山一角望崔巍。”在这三五亭台、小丘怀抱、浅塘芦花的地方登高游览,当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称此举为“辞青”。

    南北朝时的重阳习俗,除了登高以外,还增加了野宴之会。主要是以松枝、松塔儿烧起火来,围坐一起吃烤肉,饮白酒、菊花酒助兴。文人墨客有即兴吟诗作词者。宗檩《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陶渊明此日“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的重阳,正适合全家人一起登高望远,饮宴赏菊。《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赏菊

 

    重阳赏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魏紫姚黄,清芳幽香,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色彩。赏菊就成了文人雅士最喜好的重阳习俗。菊花虽比不上牡丹的富丽及玫瑰的娇艳,却以其淡雅的风姿使人倾倒。在一片萧瑟的秋景里,惟有菊花一独秀,代表了坚毅不拔的个性。晋代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一位菊迷。他在隐居时,经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常对菊花自言自语:“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到宋代,赏菊成为一时之盛举。届期,无论皇室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菊花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宋代周密的《乾淳岁时记》中说:“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目,且点菊灯,略如元夕。”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赏玩。”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并举办各种名目的菊花会。人们来来往往倾城出动观看菊花,热闹空前。据《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当时较受欢迎的几个品种如下:“其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各个酒家还以菊花扎成门廊,以招徕顾客。清代,也要举行菊花大会,热闹空前。位于西便门的天宁寺,地势较高,登高远眺之外,另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赏菊。

    与赏菊相关联的,老北京还有栽种菊花的习俗。在旧时的北京,家家户户都在重阳节前后栽种菊花,俗称“九花”,尤以丰台地区为盛。当时菊花的品种极其繁杂,其中最名贵的当属黄金带、白玉团、旧朝衣、老僧衲等。富贵人家,把数百盆菊花,堆成“九花山子”,缀成吉祥字样。有的茶楼酒肆,把自己栽种的各种奇异品种的菊花,堆成“山子”或“塔”。现今的北京,每逢喜庆节日,总要在广场、街头铺陈花坛,或用鲜花铺成吉祥图案、吉祥词语等,可以说是这种习俗在当今的延续吧。

 

饮菊花酒

 

    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又一重要习俗活动。汉代已有此俗,《荆楚岁时记》、《西京杂记》等记述了有关内容。据南朝宋檀道鸾的《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重阳,陶渊明家中无酒,很惆怅地到院子里采了一大把菊花,无聊地闲坐。这时忽然有个白衣人手捧着酒坛子前来拜访,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为了结交陶渊明,特别遣人先送礼致意。陶渊明大喜过望,马上开坛畅饮一番,过了一个痛快的重阳节。

    据说古代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在重阳时节,采下初开的菊花和清翠的枝叶,与黍米和在一起酿制,酿成后一直保存到第二年重阳节饮用。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则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年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燕京岁时记》中称重阳赋诗饮酒是人生的一大快事。《燕京岁时记》还推荐了另一种京师仿制的“良乡酒”:“其味醇,饮之舒畅,但畏熬不能过夏耳。”据说,以良乡酒佐食糟蟹,味道十分甘美。民间俗信,饮菊花酒可以令人长寿。从当今医学角度看,菊花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益身体健康。重阳佳节,在登高赏菊之余,饮上一杯甘甜、健身的菊花酒,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

 

插茱萸

 

    在古代,重阳节插茱萸之俗风行。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系常绿叶小乔木,分吴茱萸和食茱萸两种,都可以入药,但以吴茱萸功效较佳。吴茱萸树高丈余,叶阔厚。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紫黑色果实。可入药,其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等功用。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佩带茱萸可以防蚊虫叮咬。古人把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称“辟邪翁”。每逢重阳节,人人都要佩带。这种习俗在汉代已出现。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荆楚岁时记》中说:“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到唐代,此俗流行很广,并且被大量写进诗文中。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万楚的《茱萸女》也写道:“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妹。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裙。”宋代插茱萸之俗不如以前流行。宋代以后,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开始衰微,而直接作药用。明清时,用袋装茱萸以避毒害。如今,插茱萸的习俗已不传行。

 

吃花糕

 

    重阳节吃菊花糕是节日的一项重要活动。重阳节吃糕,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应时节时食品。重阳花糕的起源,据《南齐书》卷九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历史上重阳糕经历了多次变革:汉代称重阳糕为“蓬饵”或“饵”,还说吃了可令人长寿;唐朝时称为“麻葛糕”或“米锦糕”;宋时叫“菊花糕”、“重阳糕”;清朝时则称“花糕”。从民俗意义上看,“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万事皆高”之说。重阳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意义独特。

    重阳吃糕的习俗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十分流行了。《唐六典》记载:“膳部节日食料,九日麻葛糕。”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则记载了另一则重吃糕的逸事。唐人袁师德有一次重阳节到朋友家作客,主人请他吃糕,他推辞不吃。后来,人家才知道,他的父亲名袁高,为了“糕”与“高”同音,所以不肯吃糕。又如刘禹锡曾作九日诗,由于六经中并无“糕”字之典,所以不敢用“糕”字,被宋祁嘲笑:“刘郎不敢题糕字,空负诗中一世豪。”从这几件事,都可以看出唐代吃重阳糕的风气颇盛。

    到了宋朝,重阳糕的花样逐渐增加。《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的是“狮蛮糕”:“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馈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飣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四引《岁时杂记》载:“民间九日作糕,每糕上置小鹿子数枚,号曰食禄糕。”这是取“禄”、“鹿”谐音的好口彩。而宋朝宫中重九祭祖先时,则令公厨在糕上作几只小粉象,称为“万象糕”。民间则在重阳这天天将亮时,以一片糕搭在小孩的额头上,口中祝祷:“百事皆高”。

    南宋时,重阳糕的制法又和北宋不同。《武林旧事》卷三中记载“菊糕”的作法是:“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当时还流行着一种重阳节上市的小甜点:“又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庶霜梨橙玉榴子颗,名曰:‘春兰秋菊’。”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宋人讲究精致美食的风气。

    明朝宫中,从九月初一起,就吃花糕。到了重阳节当天,还要吃“迎霜麻辣兔”、喝菊花酒来过节。《宛署杂记》第十七卷中描述的花糕是:“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这是因为重阳节后正是枣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用它来做花糕的材料。花糕蒸成后,还要迎回已嫁的女儿回来吃糕。

    除了制作精细的花糕外,小孩们在这天将酸枣捣成泥,做成枣糕,连同火炙脆枣、糖拦果干,线穿山里红一并拿到街市上叫卖(见《帝京岁时纪胜》)。

    晚清的花糕制作方式,更见精致。比较高级的一种,是以糖面为原料,中间夹上各色细果,或为两层,或为三层,内容各不相同。较遍的一种,则仅在蒸饼上点缀一些剁碎的枣栗细丁。有人还会在花糕上再做两只小羊,以迎合“重阳”(羊)的意义。

    京师的“重阳花糕”极盛。据史籍载,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也用于馈赠,颇具礼俗意义。《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帝京景物略》的记载则特别生动有趣:“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识。”《燕京岁时记》则说:“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花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析津志》等均有记述。

    可以看出,花糕的样式主要可分为三种:一是用烤炉烤制的酥饼,中间夹有枣栗等果品,分糙细两种(这种糕点一直沿袭到解放初期);二是用发面蒸制的蒸饼,中间也夹有枣栗等果品;三是用江米和黄米面蒸成的粘糕饼,上“金”下“银”,中间夹有果品。其中后两种花糕,都插着五色彩旗,作为标识。到民国时,花糕仍很流行,多是夹馅印双羊,取“重阳”之义,制作较简易,节日期间市集有售。人们买去,供于佛堂、家祠,或馈送亲友,以为礼品。如今在北京民间,重阳节吃花糕之俗仍有传行。

     重阳节的登高、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吃菊花糕等习俗活动,反映了人们健康向上的乐观生活心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因此,这一民俗活动在我国流传甚广,许多少数民族也过此节。现今各地仍有上述习俗在传行,并且更加突出尊老敬老的内容,甚至称此为老人节。这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当今的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