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年节----北京人的文化(11)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29

第十章  冬至祭典消寒会

 

寒衣节

 

    农历十月一日,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令,俗称寒衣节,又称十月朝、冥阴节。“朝”之意与“晨”相当,作白昼解。据传寒衣节是上古新年的遗俗,即寒衣节本是上古的年节。《荆楚岁时记》说:“十月朔日,家家为黍曤,俗谓之秦岁首。”据近来学者考释,则认为寒衣节是周朝腊日节的遗俗,是先秦时代的新年。它在当时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直至近现代,民间仍有在农历十月一日过节的习俗。

    寒衣节作为古代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它首先是一个重要的祭祀亲人的节日。这是因为,东周时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农历十月便成为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月,那时的腊月也就在农历十月。《月令粹编》引《道经》说:“道家以十月一日为民岁腊,三万六千神煞,其日赦罪,祈求延年益寿。”《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载:“是月也,大饮丞。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孔颖达疏说:“腊先祖五祀者,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显见,当时每届秋收完毕,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先祖和祭祀天宗、公社、门闾等活动。地主官还要亲自慰劳农人,让他们出猎禽兽,安排宴饮,使百姓得到娱乐与休息,故《礼杂》载子贡说,当此之时,“一国之人皆若狂”。

    到了清代,寒衣节被称为鬼节。河北《万全县志》:“是日(十月一),各家供祖,夜送纸,一如清明、中元。城隍末次出巡。因清明、中元及本节所作之事,皆关系神鬼,故皆谓之鬼节。”《嘉靖隆庆志·卷八》载:“其祭扫也,清明中元下元谓之鬼节,则携酒果肴馔纸烛,男妇俱诣其祖茔行礼焉。”清代风俗诗人彭蕴章在其《幽州风土吟·花花曲》中写到了当时祭祖的情景:“清明中元十月朔,短辕犊车上冢哭。纷纷陌上纸钱飞,豆泥骨朵沿风俗。”

 

送寒衣

 

    十月一日后,天气渐渐寒冷,需要添加冬衣。幽明同此情,由阳间推及阴间,便要送寒衣。在民间,送寒衣成为寒衣节祭祖的最突出的特点。《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十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富,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每到节期,人们都要祭扫祖先坟茔,在坟前焚化寒衣,或在晚间祭祖后去门外焚化。

    在我国,送寒衣习俗由来已久。《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当时汴梁(今开封)的情景:早在九月下旬,“即买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十月一日,宰臣已下受衣著锦袄,三日,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外车马,亦如寒食节。”《武林旧事》也说:“……是月谴使朝陵,如寒食节。都人亦出郊拜墓,用绵球楮衣之类。”据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明朝宫中自冬至节开始,宫眷内臣都换穿阳生补子蟒衣,房中则挂绵羊太子画贴。到了清代,据《帝京岁时纪胜》载:“十月朔,孟冬时享祭宗庙,颁时宪书,乃国之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燕京岁时记》也说:“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送寒衣。”这种祭祀活动,实质上是周朝腊日祭祖先和祭宗庙活动的遗风,而送寒衣之祭,则是这个节日中的特殊祭法。它可能与周代“九月寒衣”的传统有关。

    所谓的“寒衣”,一般是五彩纸剪成的。新丧人家则送白纸寒衣。在宋代是一种锦袄。《梦粱录》载:“十月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曰‘授衣’。其锡锦花色,依品从给赐。百官入朝起居,衣锦袄三日。”《武林旧事》说:“是日御前供进夹罗御服,臣僚服锦袄子夹公服,‘授衣’之急也。”

    清末民初,老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照例要给亡故的祖先“送寒衣”。北京人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纸店去买衣纸,这是用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一般是一张纸破成三条或四条。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则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则印上红色图案(一般均为牡丹、菊花、蝴蝶的连续图案)也有用素色纸的。总之,只是象征性的东西。有的把这些寒衣纸剪成衣裤状,有的不剪,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化。还有的更为讲究的富人,则是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无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一并装在包裹内,供罢焚化。作为祭品,寒衣用彩纸作衣冠等致祭,后来改用纸包袱并书死者姓名替代。《帝京景物略》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清张英《渊鉴类函》云:“旧俗刻板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即以出售,农人竞以(十月)初一鬻去,焚之祖坟,名乐送寒已。”

人们又是怎样送寒衣的呢?宅府门第,送寒衣前,在祠堂里设奠;一般人家则将包裹当成主位,在堂皇上设奠。多以三碗水饺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鲜果品、满汉糕点、冷荤热炒,均无定例。焚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次序行四叩首礼(谓“神三鬼四”)。祭罢,或送坟地,或在门口焚之,老丧一律不举哀。简单一点的方法就是把寒衣带到坟茔烧化,或者晚上在门前烧化。庄重一点的要作封包,把寒衣、纸钱等装在包里,包封写上收寒衣人的姓字、行辈以及寄发人等,如同现今的寄信或寄包裹一样。《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风行这一习俗:“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寒衣好向孟冬烧》曰:“寒衣好向孟冬烧,门外飞灰到远郊。一串纸钱分送外,九原倘可认封包。”其注云:“十月朔纸烧于门外,曰烧寒衣。指钱银碇作大封套,上写其祖先某某收拆。”

    民间则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悲惨故事,并形成了十月一日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在这寒风料峭的日子里,妇女们都亲手缝制新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作古,就用纸剪成寒衣,到坟头挂起来,祭祀一番,然后烧给死去的亲人。“十月初一烧寒衣”世代相传,成为民间祭祀亲人的风俗。这一习俗在当今仍有传承,而且在新时代有了新发展。人们所烧化的,除了寒衣之外,更增添了许多现代的物品。在纸钱方面,除了国币,还有外币,好让祖先也到外国去逛逛。纸钱的面额也日益巨大,有千、万、亿等。至于现代化的彩电、冰箱、收录机等,也要依样画葫芦地糊弄一些,让先人们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是送寒衣之俗在现代的遗留,应当以更文明的方式予以替代。

 

敲太平鼓·吃豆制品·酿冬酒·作暧炉会

 

    敲太平鼓

    旧时的北京,十月朝还有敲太平鼓、吃豆制品、酿冬酒、作暧炉会等习俗。

    敲太平鼓是上古新击鼓的遗风。清代此风较盛。《燕京岁时记》载:“太平鼓者,系铁圈之上蒙以驴皮,形如团扇,柄下缀以铁环,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咚咚然,环声铮铮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帝京景物略》则说:“元夕童子挝鼓,旁夕向晓,曰太平鼓。今自十月有之,不心在元夕矣。”

    吃豆制品

    十月朝吃豆制品也是一种古老习俗。在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当时作赤豆粥的习俗:“十月朔日,家家为黍曤”,其注说:“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其按语中说:“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日死,为人厉,畏赤小豆。故作粥以禳之。”直至清代,人们固定地此日吃豆泥骨朵。据有关专家考证,此食原为十月朝的祭品,即现今的豆沙包子。古代只在十月朝吃它,如今已成为四季常备的食品。

    酿冬酒

    十月朝制冬酒。在《诗经》中就有记载。汉代仍有十月酿酒的习俗。到唐代,人们崇尚在十月饮滋补药酒,药酒常以鹿骨、枸杞、五匣皮、糯米等酿制而成,有御寒、补虚、强身、延年之功用。近代,有些地方依然保存着这种古风。《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江苏苏州一带在十月朝时,“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清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曲,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其酿而未煮,旋即可饮者,名生泔酒。”

    作暧炉会

    “暧炉会”则是自宋代始兴的十月朝习俗。《东京梦华录》载:“十月一日,有司进暧炉炭,京师沃酒灸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啖,作暧炉会。”此时,人们邀集亲朋好友,聚集在炉旁吃烤肉、饮酒、十分热闹有趣。暧炉会的习俗在唐朝即已出现。《开元天宝遗事》中有暧寒会的记载,但时间不在十月一日。此风一直到明清时仍颇盛行。清人的竹枝词描述了这一别有情趣的习俗活动:“严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

 

颁历

 

    旧时,十月初一日钦天监颁历,《燕京岁时记》载“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皇历即“宪书”,亦称“通书”。清末民初,市面上贩卖所谓“大本新皇历”,上面印着《大清光绪全序通书》、《中华民国全序通书》。

    《通书》日历以外的部分谓之“序”,有的序多于正文,罗列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等。最多的有所谓“七十二序”,将家庭通用“尺牍”、联对、请贴、谢贴、呈文、诉状、民间偏方、九九消寒图也一并附上,成为一本家庭实用手册,故自称“万事不求人”。一般的所谓全序,据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载,大致包括:本年几龙治水;本年几日得“辛”;几人分“丙”;张天师祛病法(从初一到三十日病者应用的符箓);诸葛亮马前课;国币六十四爻;周公解梦图,如“梦乘龙主大位”、“梦星入怀生贵子”、“群鱼出水终得方”等;眼跳法、耳鸣法、心惊法、肉跳法、耳热法、喷嚏法、鹊雀叫法;七十二番症图说;九星流年照命图;关圣帝君六十四爻;春牛图。

    辛亥革命以后,增加了当代伟人像、文明结婚仪式图等。日历部分的表头上有火车表(仅站名顺序)和诸神、佛圣诞日期表。日历每表以阴历为单位,每月标有值月干支,如“正月大建。癸酉”。下边是月占,如;腊月“岁暮宜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最好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该表是竖用的,每行一天,上端为阳历。依次是“喜神方位”。下边便是阴历日期,每天都标有值日的天干、地支、五行(双值日)、二十八宿,此外,还要加上“建、满、平、收、危、除、尾、定、执、成、开、闭、破”等字样,以便鉴别日子的吉凶,中间大格是“宜”做某项事情;下边小格是“忌”做某事。人们买来“通书”后,首先用朱笔在封面上写上;“灯下无忌,夜观大吉”。这种“通书”一直发行到1949年。

 

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冬至在《尚书·尧典》中称为“日短”。在天文学上,冬至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这一天,我国所处的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位置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作为一个节气,过了冬至,各地气候将进入最寒冷的时节。因此,人们常把冬至作为寒冷时节到来的标志。

    俗话说:“冬至大似年”。作为一个节日,我国古代的人们一直是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从许多朝代的冬至习俗都可看出有庆祝新年的意味。周代就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为正月。据传,先秦君王每逢冬至,都不过问国家大事,听五天音乐。百姓也可在家作乐。至少到了汉代,冬至就是个公定节日,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汉代帝王也于这一天在宫内听“八音”。汉以后,直至明清,无论是官方不是民间,冬至作为一个物定的节日,都是很热闹的。古代的冬至节有祭天、祭祖、拜贺、食百味馄饨等习俗。

    沈约的《宋书·礼志》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也。”有人因此就称冬至为“亚岁”。到唐宋时,这一习俗尤为盛行。每到这一天,人们穿着新衣,全家团聚,治酒备筵,以示庆贺,官府放假,称为“亚岁”。唐朝李绰的《秦中岁时记》也记载:“冬至,赐百官辛盘,谓之借春。”除了在冬至赐臣下外,官中也于此日受外邦进贡。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开元二年(公元730年)冬至,交趾国曾进贡一株“避寒犀”,甚受唐玄宗的喜爱。

    宋人注重冬至的程度,远超过其他的岁时节庆。《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时,甚至在冬至前后三天商店罢市,垂帘饮酒赌博,称为“做节”(见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南方甚至有句俗话说“肥冬瘦年”,可以为这种现象做一注释。

    元朝的冬至,由太史院向宫中进次年的历书。宰相并率百官入宫朝贺。士庶人家则往来贺节,互赠礼物(见《析津志·风俗》)。

    自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起,冬至开始放假三天。据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明朝宫中自冬至节开始,宫眷内臣都换穿阳生补子蟒衣,房中则挂绵羊太子画贴。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一般认为,冬至后,要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尽春来。有人便发明了“数九九”的歌谣来打发漫长的冬日。

 

祭天祭祖

 

    冬至日祭天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活动。早在周朝,天子就选在冬至日举行郊祀的典礼。这和冬至时值阴阳交替的时机有密切的关联。《礼记·郊特牲》载:“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因为日属阳,夜为阴。冬至后白日渐长,阳气勃发,所以是祭天的最佳时节。同时也因为阳气始生,须安息静养,所以又有冬至忌出游的说法。《易经·复卦象传》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施不行,后不省方。”冬至祀天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国事大典,一般在都城的南郊祀天。《史记·封禅书》载:“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据《梦粱录》载,冬至节时,“太庙行荐黍这典,朝廷命宰执祀于圜丘。”直到明清这际,它还是“国之大典”。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在民间,冬至日则有祭祖的习俗。据《四民月令》载,冬至日祭祖之礼与元旦相同。汉朝的冬至行事也添加了祖先崇拜的成份。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十一日,冬至之日荐羔。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斋、馔、扫涤如荐豚。其进酒尊长,及修谒剌贺君、师、耆老如正日。”这是说,汉朝人在冬至以羔祭水神玄冥及祖先,以酒进奉尊长,并在冬至这天准备“谒剌”。谒剌的作法是将竹木削薄后,再于其上书写姓名。至于“贺君、师、耆老如正日”则可以看出上古以冬至为岁首在习俗上的残留。在清代,不论贫富,家家都在冬至拜祖先,偶而也有悬挂祖先遗像的(见顾禄《清嘉录》)。南人在京宦游者,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有的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贺冬

 

    古代冬至节的主要活动是贺冬,即互相拜贺。就岁时拜贺而言,除了新春拜年,就数冬至了。并且拜年只是新年习俗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拜贺对于冬至来说,则冬至的习俗无不与拜贺有关。《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貌岸然长,故贺。”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故值得庆贺。《梦粱录》亦说:“十一月冬至小雪大雪气候,大抵杭都风俗,举行典礼,四方则之为师,最是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送馈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姻,加于常节。”而在宫廷,帝王要接受朝贺,官员们互相拜贺。《梦粱录》又说:“此日宰臣以下,行朝贺礼。士夫庶人,互相为庆。……官放公私僦金三日。车驾诣攒官朝享。”因而在节日里车马喧嚷,街巷拥挤,来往不绝。《武林旧事》载:“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杂拥杂遝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在明清之际,虽曾一度废止,但清代以后直到近世,仍有冬至之俗。

    清朝皇室于冬至日祭天,次日百官上表朝贺,是一年当中相当重要的典礼。据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当时的“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这种习俗,又称“拜冬”。拜冬的时候,不论男女,都会穿上新衣来互相拜揖。南方人则有在冬至拜墓的习俗,称为“挂冬”(见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先冬至一日亲朋之间就以食物相馈赠,提筐担盒,往来不绝于道,称为“冬至盘”。节前一夜,称为“冬至夜”,人家设席饮宴,称为“节物”。归宁娘家的女儿,在这天一定得回到婆家。据说,冬至夜若留已嫁的女儿在娘家过节,那会使两家都发生不吉利事情。

    冬至节礼拜尊长、献履献袜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这种习俗的主题是孝敬尊长。冬至日的礼拜尊长不同于居常的昏定辰省,一般要铺排家宴,向父母尊长行礼。《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十一月冬至节……拜父母尊长,设家宴。”此外就是媳妇给公公婆婆献履献袜,这正是“履长”的本义。冬至时节,日光照射逐渐北移,气候已届酷寒,晚辈就要考虑为年老的长辈御冬增添衣裳。献履献袜,不仅表达了媳妇对舅姑的一便孝心,也是她们呈现女红才艺的好时机。正因为这种习俗与社会的伦理取向相一致,所以得到了社会的鼓励,其礼俗行为也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早在汉朝,就出现了在冬至献履袜给尊长的习俗。崔寔的《冬至袜铭》就记载了这项习俗。而在魏晋之时,这种习俗已形成并广为流行。《太平御览》引魏崔浩《女仪》云:“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曹植曾作《冬至献袜颂表》,文中云:“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供袜,所以迎福践长。”其后,这种仪俗一直盛行不衰。唐段生式《酉阳杂俎》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帝京景物略》曰:冬至日“惟妇制履鞋上其舅姑”。清《熙朝乐事》载:冬至“妇女献鞋袜于尊长,亦古人履长之义也。”由上古至近代的献履献袜、礼拜尊长仪俗的历史线索来看,可以说冬至节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

    冬至节还是传统的尊师节。这一天,有许多和学校相关的习俗,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礼拜、宴请老师。就行礼的顺序来看,拜师是排在礼拜尊长之前的。河北《怀安县志》云:“冬至,祭先祖。冬至前一日,馆徒为师具馔,宴衎尽欢。次日,衣冠拜师,师亦命酒。次贺家长,次及岳家,外戚亦往拜之。”反映出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传统。

    冬至作为一个尊师重教的民间节日,除了拜师的节俗外,还有拜圣、请教习、学馆放假、烧字纸等习俗。拜圣和拜师的目的一致,圣指所有老师、学生的最高老师,即“大成至先师”孔子。河北《固安县志》记云:“冬至日,行释菜先师礼,悬像或设主,师生以次肃拜。奠献毕,敬撤象、主,则跪焚之。”最早的祭孔之礼十分朴素,是“礼之轻者”,叫“释菜”。有时候也用稍重一些的礼,叫“释奠”,有牲牢币帛等供品,但没有迎尸北下的诸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敬惜字纸。这是一种传统的信仰习俗。字纸就是写过字的纸。读书人视字为神创之物,对字纸格外崇敬、爱惜。在旧时,写过字的纸绝不可随意丢掉,而要收集起来,等到一定的时机,比如冬至日,才烧掉。学馆等处还有专供焚烧字纸的亭阁。对于这种敬惜字纸的习俗,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作过精辟的分析:“因为文字是特权者的东西,所以就有了尊严性,并且有了神秘性。中国的字,到现在还很尊严,我们在墙壁上就常常看见挂着‘敬惜字纸’的篓子。”《燕京旧俗志·岁令篇》载:“惜喜会系于平时糊制极多数之竹胎纸糊小篓,分送各街门、商店、住宅,请将费用有字之纸,收存篓内,不得抛弃道途污秽之地,只佣雇专役多人,身著黄布背心,大书‘敬惜字纸’字样,肩荷巨筐,分赴各处,收取此种字纸。”

 

冬至馄饨夏至面

 

    在北京,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谚。其意是说,冬至宜吃馄饨、夏至宜吃面。面与馄饨都是面食,在我国分布很广。有的的地方不吃馄饨,而尤喜饺子。故又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俗谚。为什么冬至日要吃馄饨、饺子?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载,人们相信:“冬至日,作馄饨为食,取天开于子,馄沌初分,人食之可益聪明。”

    在北京,冬至节的传统食品,多吃馄饨或水饺。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馄饨,年发   ’之说。”南宋时,馄饨也用来祭祖。富贵人家讲究新奇,还有在一碗馄饨中,作出十几种口味的,称之为“百味馄饨”。百味馄饨就是一个盘子中放着十数种不同馅的馄饨,显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做到。明清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帝京岁时纪胜》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冬至吃馄饨与中国人的宇宙从原始的浑沌状态中演化而来的传统观念有关。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燕京岁时记》说:“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这是因为,中国上古的历法以冬至为正月。冬至常被视为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是天地开降之时。因此,古人把冬至当作天地开辟的纪念日,在冬至日吃馄饨以示纪念。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

    冬至的应节食品,南方多吃汤圆。大约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就在元宵节吃汤圆。明清以后,江南人也在冬至以汤圆祭祖、祭灶。顾禄在《清嘉录》卷十一里记载这种汤圆的作法如下:“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菜、果、豇豆沙、芦菔丝等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其中汤圆还分大小,有馅而大者称为粉团,是晚上祭祖的供品。无馅较小的是粉圆,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全国各地也有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冬至食俗。例如湖南人过冬至,会杀鸡宰猪,把肉阴干,称为冬至肉。俗话说“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杭州人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鱼头、鱼尾,放在米缸里过一夜,第二天再拿出来吃,称为“安乐菜”,俗语说:“吃了安乐菜,万事都顺遂”。常州人则吃一种隔夜的热豆腐,有句话说“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块热豆腐。”

    除了固定的节日食物以外,古人也有在冬至进补的习惯。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抵御严冬,身体会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热量。因此,以高热量的食品进补,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一般而言,冬至进补的食品以肉类为主,再加上各种滋补的药材炖煮。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冬至可说是个打牙祭的好机会。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准提高,吃得又好又讲究。因此,冬至进补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备受重视了。

 

数九仪俗

 

    冬至以后,已是农历十一月的中下旬,我国北方地区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进入寒冬季节。一般认为,冬至后,要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尽春来。在这寒冷而又沉闷的冬季,人们创造出数九九和画九九消寒图这一我国独特的民俗活动,以消磨这段难捱的时光。

    所谓数九九,也叫九九词,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冬至日开始,也有从冬至后一日开始,每隔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个九天,合计八十一天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在整个冬季,这九九八十一天,天气较寒冷。九九以后,天气开始回暖。在这寒冷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九”。这一时期的天气也相应的称为“数九天”。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已有数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唐宋时此俗已很流行。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岁时杂记》,鄙俗自冬至之次日数九,凡九九八十一日。里巷多作《九九词》。又云:‘九尽寒尽,伏尽热尽’。”宋代大文豪苏辙《冬至》诗中写道:“似闻钱重柴碳轻,今年九九不难数。”明朝宫中,冬至节司礼监印刷“九九消寒”诗图。清光绪14年刻本河北《东光县志》载:“至数九歌词,则自唐以来,颇著载籍。如陆泳《吴下田家志》、周遵道《豹隐纪谈》、杨慎《丹铅总录》、王世贞《宛委余编》、冯应京《月令广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并有夏至、冬至数九两篇,大同小异。”

    九九消寒歌的内容多以描写冬日景象为主,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传行,北方地区流传更广。明代有一首流传甚广的九九消寒歌如下:“一九二九相逄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一种竹制管乐器);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穷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中华全国风俗志》在记述苏州一带冬至节风俗时说:“俗从冬至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而寒尽,名曰连起九,亦曰九里天。”也有的写道:“一九至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咽暧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奶阴是;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什脚睡,蚊虫蟆蛹出。”

    现今数九九这一习俗在全国各地仍颇盛行。人们还按各地的农事物候和风俗,编排出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没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除了数九九以外,也有人取九个九划的字组成一句,以描红的方式,每日描上一笔,描完九个字就寒尽春回了。比较常见的诗句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幸保幽姿珍重春风面”、“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璜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此种方式虽显雅气,但无法表示阴晴雨雪。

    九九消寒图形式很多,一般是在纸上画成九栏,每栏绘成九枚铜钱,每钱代表一天,旁边标明日期,这样正好九九八十一天(如从头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起,则至来年的三月十二日止),每天用毛笔根据“上画阴,下画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进行涂抹。明清以后,民间风行画以梅花为图案的“九九消寒图”的习俗,称为“雅图”。《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人家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素梅图,开始是家家自画,每日将一个花瓣上色,九九尽时将全图的花瓣涂满。后来,由于此俗的盛行,店辅中有现成的素梅图出售。除画一枝素梅并刻有数九九的谚语外,还常附有一副对联,“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等等。在明代,还有妇女晓妆染梅的习俗。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中涉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尽,变作杏花,即暖回矣。”杨允浮在诗中写道:“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消寒图还有另外一种画法,即将八十一个圆圈排列成九行,每行九个圈。自冬至起,每天涂一个圈。在涂圈的时候,还可考虑当天的天气状况。《燕京岁时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九九消寒图,可以作为分析气候的珍贵资料。

    数九九与画九九消寒图,既可以计算九九日数,也是一种有趣的消寒娱乐活动,因此受到我国人民,尤其是妇女们的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