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理暴恐事件,唐太宗做对了吗?

 晓沐学馆 2014-05-30

夜犯御营

《贞观政要》记载了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亲临九成宫时,突利可汗的弟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暗地里纠结部众,并支持突利可汗的儿子贺罗鹘乘夜偷攻太宗的御营。事情败露后,被捕获并斩首。

这起直接针对唐太宗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背景,是唐太宗对东突厥的打击。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面对北方突厥势力的侵扰,决意进行反击。贞观四年(630年),大唐军队大败东突厥,唐将李靖在阴山将其残部彻底击溃,唐将张宝相生擒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其所辖领土和数十万部众全部归属唐朝。

此时,大唐王朝才建立12年,唐太宗建了不世之功。面对东突厥大队人马的投诚,唐太宗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中书令温彦博认为,应该将投降的突厥人安置在黄河以南地区,这样做,既可以保留原有的部落编制,作为中原的屏障,同时又不让他们太远离本土、不改变他们的习俗,以便实行抚慰政策。如此,一来可充实空虚的边塞,二来可体现朝廷对他们没有猜疑之心。

秘书监魏徵坚决反对:应该让投降的突厥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千万不可把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南。离京城如此之近,他们的势力会不断增长,必成心腹之患。

以含育之策处置东突厥,究竟是彰显天地之道,还是养虎为患?温、魏两人为此进行了反复辩论。最后,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的策略,将十万户突厥族迁入中原,其中三万家定居在长安;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宁夏灵武县西南)一带地方置顺、佑、长、比四州都督府,安置内附突厥人民,任命突厥本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帅原来部众;又挑选突厥族部分贵族担任京官武职,其中五品以上的将军、中郎将约有百余人。

在京师长安及京师周围居住的突厥人多了之后,就出现了639年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唐太宗的反思对吗

这一事件把唐太宗吓得不轻,《贞观政要》说,唐太宗被这一袭击之后,从此不再信任突厥,并后悔把他们的部众安置在内陆。于是将他们遣送回黄河以北地区,让他们在原来的定襄城建立官署,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此来统率他们。

事后,唐太宗还对大臣们说:“中原的百姓,是天下的根,周边的少数民族,就如同枝叶一样,损伤了根本,却让枝繁叶茂,国家长治久安,是绝不可能的。当初,我不接受魏徵的建议,因而感到劳费一天比一天严重。我考虑不周,差点失去了长治久安的好方法。”

《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有“若徇公情,则此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于后”的治史美誉。他记录唐太宗对边疆民族政策的调整,以唐太宗的反思作为结尾,多半是来应证魏徵的建议的“正确性”,塑造唐太宗虚怀若谷,敢于、善于纳谏,能够知错就改的明君形象。至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改变是利是弊,是好是坏,恐并不在史家吴兢的考虑范围。

实际上,唐太宗反思后所做的调整,结果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将突厥安置在中原,虽然有暴力恐怖事件,但并没有发生大规模叛乱;改变民族政策之后,建立防边的节度使,节度使却纠合边疆民族、包括突厥反打一靶,造成“安史之乱”。在一定程度上说,民族政策的失误,为大唐帝国的加速灭亡埋下了伏笔。

融合才是根本

温彦博是大政治家,他在隋末群雄竞起之际,就早早预测李渊必成王业,促使其投靠的主子罗艺归附李渊,足见他眼光长远,见识非凡。(而他竟然不如魏徵有名,历代史家真是有眼不识明珠。)

温彦博的民族政策充满了智慧,原因至少有两点:

第一,统治者最怕“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或曰“家强而不制,枝大而折干”(《盐铁论》)。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就要弱枝强干,要将地方的权贵势力迁移到首都周围加以防控。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将各地豪富家族共十二万户迁徙到首都咸阳;前212年,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加以监视。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150多年间,汉代前后9次以“徙陵”的名义,大规模地将各地豪强大族与一定财产以上的富户迁移到京城附近。以此办法切掉大尾巴,对巩固汉政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隋炀帝修建东都洛阳后,地方权贵豪强被迁到都城之内,守卫森严,想蹦达也蹦达不成了。

唐太宗作为一个非常善于吸收前人、尤其是隋朝统治经验教训的君主,未能看清这一点,委实令人遗憾。或者说,他虽然懂得枝与干之间的厉害关系,知道不能因末害本,却因为一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就改变自己的民族政策,实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试想,如果仍然采取温彦博的政策,突厥族迁居内陆,实则将这些人“圈”在中央权力的可控范围内,较之对原住地的控制要容易得多。且十万户貌似人多,相对于庞大的中原人数来说,不足为道;即便闹事,这里不是他们的根据地,也只能是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怕什么呢?就算闹成大事,也是在自己家门口闹事,比起在边地闹事,解决起来也容易得多。以当时大唐的实力,还不至于成惊弓之鸟。

将突厥人重新安排回原住地,等于纵虎归山,后来进入守势的唐王朝不得不设立节度使来防御周边民族势力。

第二,采取温彦博的政策,有利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的前提是民族交往和民族认同、直至民族同化。很显然,温彦博的政策核心在民族近距离相处以达到同化,最终达到民族融合与团结的实效。

民族之间同化了,也就少了民族矛盾和冲突,更不会有那么多因此而起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和分裂活动。融合之功虽慢,最具长效;打压之功虽快,却来得快去得也快。

贞观十三年这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虽是一个小事件,却直接导致中央政府民族政策的大调整。此后的封建皇朝,基本上沿袭唐太宗的做法,对边疆民族画地为牢,将民族之间切割成条块,故意制造差异与隔阂。此举非但不利于民族融合,相反成为导致民族分离的温床,无法彻底解决边疆民族问题。

在这一点上,唐太宗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章迪思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