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请多给自己几分钟

 xrj5857 2014-05-30

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时刻,当你迫切急求某一件东西的时候,只要你发现还不错的,只要你还没有睡一觉醒来,你就会非常想要得到它,然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了买下它的决定。

或者,当你特别想要脱离某个环境的时候,你就会马上想要请假,然后上网订机票火车票,逃离现在的地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又或者,当你觉得喜欢某个人的情绪,已经把你纠结致死的时候,你会不会不管刮风下雨,马上飞奔到这个人面前,然后跟TA说你已经喜欢他很久很久了。

停!我想你也应该听过一句话叫做冲动是魔鬼,我不知道你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是你很有可能已经被鬼缠身了。也许你会说,当一件事深思熟虑后,就可能没有勇气去做了,有时候人就需要这样的勇气。

对了,你也说的是有时候,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多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细细思考的。

你会选择么?请深思熟虑

当下的我们最容易被什么影响?网络。各种网络上的文字,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些是谣言,但是当一些谣言写的让你难以反驳的时候,也许你也会被它改变。

尽管网络上很多文字,在给予我们正能量,给予我们很多善意的影响,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示着我们,细化到工作、生活、爱情、亲情、友情等等各个方面。但是也总会有很多不好东西出现,见缝插针的渗透我们的情绪,开始捣乱我们的生活。

你有没有被微信的朋友圈给刷屏——同样的一段正能量的话语/或是比较有意义的新闻等其他内容,被数十个不同的人分享,当你上网查看内容的时候,才发现这是几年前就有的文章。

当我们转发这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转?你的朋友圈的人真的想看到这些内容么?……当你看完后,三分钟内觉得说的太对了、太好了,你想分享给大家,带个头善意的影响身边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你一样觉得这个内容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选择发布的时候,已经在无形之中打扰了别人你都不知道。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分享的时候,我们只注重的事是当下那一刻自己的感受,可是这样的时刻往往是不理智的,在微信上分享文章是小事,也就可能在别人眼里留下不大好的印象。

但是,如果当你忘记了你可能在微信上加了某个好友,但是一时冲动下你的状态却是跟那人有关的时候,你的友谊就会存在危险。如果那人不幸是自己所在公司上层的话,那么可能你的印象就会一落千丈了。

尽管大家可能都小心翼翼的,但说不定某个时刻情绪上涨,就不小心的那么干了。

对于这样的内容,有时候还不如直接编辑文章的题目,发布一下,感兴趣的人自己会去搜索。或者说,发布的内容是你看过之后的感想,说说你已经吸收的东西(发布的内容还需要斟酌)。

 

学会批判性思维,思考正反两面

上文也只是列举的是微信,这一情况,还有可能你一冲动,在淘宝就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一冲动就干了多少后悔不及的事情。

笔者就已经不知道有多少话死在了编辑框里面,无论是QQ、微信等聊天窗口,还是微博、空间等状态发布。很多时候,当我一时冲动编辑了很多内容的时候,回过头来念一遍,然后觉得没有必要,就会删的一字不剩。

处在社会中的我们,做事情有事不能一时冲动,总需要给自己多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后果。先自己正反两方的开始辩论一下,利弊的衡量要牢记于心,尽管可能思考的多了之后,迈出一步就会很难,但是一旦你迈出去了,你的步子也是更稳定扎实的。

倘若,你看到一个地方很美,正碰上你心情不好想出去走走。难道你就能收拾下东西马上出发么?不能。旅游其实还算是一件比较给你时间缓冲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一堆的前期功课,你才能在行程中玩的更加快乐。

你需要定机票/火车票、酒店、景点门票;需要考虑天气然后决定你要带多少衣服;需要考虑在路上的花费是多钱,决定带多少钱为宜;需要想想各方面还有什么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比如夏天天热需要驱蚊水;需要你定好整个时间流程,顺便熟悉地形、查好地图,避免在路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需要指导当地的特色是什么,这样才让这一趟玩的更加的有意义些……

当然,前提是你还需要选择去不去,去,你会有怎样的收获与困扰?不去,你又会怎样?你是否有资金与时间前往?这是我们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旅行这件事的特殊性就是,它已经逼迫你必须留出很多时间来思考这些。

但是其他的事情不一样,淘宝网上买东西,你一冲动可能就刷卡买了,只要你有钱支付。当然淘宝网上还有个机会可以让你后悔而退货,顶多就是浪费个运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一旦决定了就不能更改。

所以,多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多面的思考一下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戳穿谣言的十个给力工具

处于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除了真实的信息之外,还有很多谎言,谣言。很多事情,也不是我们自己多给自己几分钟想想就能辨别的,如何能够去伪存真,分辨出哪些是谎言呢?

迈克尔·舍默,作为《怀疑论者》的杂志出版人,给出了“戳穿谣言的十个给力工具”,即在面对一种说法时我们需要问的十个问题:

该说法的证据有多可靠?

例如全球变暖的怀疑者,在他们引述的资料或数据中,你可以发现他们其实带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性,有选择性地选取有利于他们的数据。而在通常一个科学的实验数据中,你可以从中发现其中的数据误差是随机的,而在全球变暖的怀疑者的研究中则往往不是这样。

 

这种说法的消息源是否也提出过类似的说法?

很多人相信UFO,灵魂,鬼屋,塔罗牌,水晶预测,可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也许在你接受一个占卜师的占卜之前,其实他也给很多人占卜过,而其中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人,他的占卜是完全错误的。

这种说法是否被其他人验证过?

迈克尔·舍默在这个问题上举了在1989年曾经轰动一时的冷核聚变,当时的发明者声称他们发明了可以在瓶子里核聚变的方式,因此会改变世界,然而人们按照他的方法去试验,却没有一个人成功。

它是否符合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当你有一天打开邮件,收到一封你将继承两千万遗产的信,不过需要你先汇一笔保证金给对方。 迈克尔·舍默问道:你觉得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吗?而把这个意思换成中国话就是:天上会掉馅饼吗?

是否有人尝试过推翻这个说法?

其实关于UFO,百慕大三角,金字塔建造之谜等等传言,已经有很多人检验过了,并得出了明确的答案,你只需要去看看他们的研究结果,便自然很清楚了。

该说法是否有足够多并具备质量的证据支持?

神创论者通常会指出一些进化论还未能完全解释的现象来抨击进化论,可这明显忽略了已经发现的上万种支持进化论的生物学证据。

它是否符合科学方法?

在美国有两股研究外星人的力量,一部分是UFO的支持者,而另一个机构则是 S.E.T.I(寻找地外智慧生命),而那些UFO的支持者,他们不做实验,不做科学的数据分析,不去寻找证据来证伪自己的发现,研究者并不接受科学训练;而S.E.T.I则恰恰相反。同样是对外星人感兴趣,但两者的方法完全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

该说法是否提供了正面的证据?

关于大脚野人的传说一直存在,相信它的人一直说大脚野人可能就散布在加拿大的丛林中。可问题是,大脚野人的实体在哪里?也许你会说他们都很隐蔽,根本抓不到甚至也找不到尸体。但问题是,在生物学上要定义一个新的物种,我们至少需要一个这个物种的标本。

这种新学说是否能够像旧理论解释同样多的现象?

经常会有人宣布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可以解释整个世界,并且推翻了牛顿、爱因斯坦等等创建的物理学理论,可问题是,这种所谓的新理论能够解释牛顿力学所能够解释的现象吗,能够解释相对论所能够解释的现象吗。

这种新说法背后是否由个人信念所主导?

许多科学研究中也难免受到研究者的个人信念影响,譬如在气候问题上,会有左翼科学家,也会有右翼科学家,而在《怀疑论者》的杂志中会刊登左翼科学家的文章,也会刊登右翼科学家的文章,当然也会刊登无政治立场的科学家的文章。(资料来源:左岸读书,文/迈克尔·舍默,整理/Neo Wang)

所以,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多给自己几分钟时间思考;面对流言,我们要理智的去选择性的相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