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董氏汇谱》(十二)

 华夏董氏大全 2014-05-30

董氏(仲舒)历史渊源

       少典氏+有蟜氏(安登.妊姒.附宝) -- (长子)炎帝(姜石年.烈山氏.神农氏);(次子)黄帝(姬轩辕.公孙氏.有熊氏).时间约为公元前50世纪(另说:公元前5969壬辰 --公元前5870辛未)。
       黄帝 --昌意 --高阳颛頊 -- 称 -- 卷章 -- 吴回 (祝融) -- 陆终 -- 昆吾(已樊) --廖叔安 -- 董父 (事帝舜) 约前2122 - 2083 豢龙氏 -- 辛有(东周太史) 前770在位 --辛董(晋太史) -- -- -- 董狐
       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王朝,其子启继位后封世子于辛国(陕西合阳东南)。辛氏世代为史官,商末"三仁人"之一。辛甲(辛尹.辛公甲)为原殷臣,曾事纣王,谏言七十五,纣不听。闻周文王昌贤乃归之。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山西上党),成为周朝开国太史...辛甲裔孙辛有继承周朝太史,周平王东迁时在位。辛有派遣他的第二个儿子辛董去晋国任首届太史,辛董赴任后易辛为董,从此以后晋之董正式列入史书。公元前651年,辛有六世裔孙董狐(史书偶称辛狐、史狐)在翼城良狐村诞生。董狐在世七十六年,在太史位凡五十年。晋灵公十四年,他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成就一代良史。董狐公元前575年逝世,董狐就职时官邸在新田(侯马)。
       董狐后裔世系传承如下:
       董狐长子董明,从父亲就职地新田迁居汾阴,后受越国诚邀赴越国任职,迁徙歙州、铜陵。董明生二子,长子董宜次子董像,董像受嘱回迁函谷关为弘农国史官。三世董像生董捷董持,董持受命徙洛邑履职;董捷生董真,真长子董良徙越地清溪任职史官。董良之次子董京生七世董费徙圃山。约公元前275年董狐十世孙董圣生三子:董宁、董康、董泰,他们分别徙长安、关中、开封履职为官,时间约为公元前255年(推算)....
董狐次子谱系断代失传严重,从断谱残系中可理出如下概要:董狐五世孙董安于,又名阙于,.为赵简子鞅家臣,理晋阳宫,公元前517年任石邑(石家庄)郡守,公元前497年任赵国太史。晋定公十五年筑太原城,董安于之子董景仲为赵简子无恤臣,于公元前457年徙邯郸...
       董氏一族由于系赵晋重臣,又为晋十一个贵族之一,被秦汉两代朝廷誉为"族富贵显,忠贞贤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董狐次子十世孙董昭,十一世孙董欣奉遣王翦(及儿子王贲)灭赵遣耕于阳城。后又履职宦游至广川。狐十二世孙董士通生董顺(仁),董顺生董仲舒。斯时,广川集聚了董氏家族四代人口,董仲舒为董狐十四世孙。

       (二).董仲舒简略

        董仲舒先祖肇始,以东周辛有最为客观真实,以董狐昭穆计代最为可靠。然我董氏后裔又多以汉世仲舒辈分为准绳,进行推衍,成为我董氏后裔渊源之祖.
董仲舒,约公元前181年 - 104年(按枣强王桓,刘鸿玉主编《董仲舒记闻》文献)生于古广川,成长于古广川。
      汉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年),被封为《春秋》博士,在京城著文讲授外,应邀去各地讲学访贤。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位居榜首,武帝三次策问,称赞仲舒为"大文",即历史上著名的"贤良对策"。封江都相,扬州北柳巷有董子祠,康熙帝赐"正谊明道"金匾。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疑其与江都王通谋,调离江都回京.降为中大夫,居家著述.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因作《灾异记文》,遭陷害下狱.后被赦免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二次赴江都任相,辅佐少主刘建.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从江都国调胶西国任相.国王刘端.(胶西现为山东高密一带).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不事昏王,称病辞职,结束政治生涯.居家著述.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首次封禅泰山,仲舒古稀之年被任封禅使,随驾御舆左右.
      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病.太初元年(前104年)病故.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从祀孔庙.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追封江都伯.成化三年(1467年)改封广川伯...

       汉景帝时获博士后徙河间,汉武帝时徙长安(官邸在古长安阁老门外一里之董家村).逝世后葬于咸阳兴平茂陵策村(据历史文献与家谱记载:仲舒死后家徙茂陵,其子孙皆为儒学至大官...仲舒生前秩比2500石,在广川封地2000亩,子孙封官加爵不断.元封元年春,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经丞相刘屈氂力奏,仲舒古稀之年被任封禅使议事,随驾御舆左右...董仲舒伴驾有功,秩增500石,子孙加官一等...).
董仲舒,行二,字宽夫(汉胡母生赐字).共生育八子一女.据文献记载,仲舒女名曰董倩盼,乃当时女文学家卓文君得意门生,被汉武帝誉为天下第一才女.董仲舒八子均在不同时期回徙河东,陇西.拜谒董祖肇端之邑,之后'东飞伯劳西飞燕',再别故土,翱翔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董仲舒八子一女:
       1)董贲(加草字头).受汉献王刘德诚邀与父仲舒迁徙河间,成为河间派之始祖.
       2)董符(起).被父仲舒误认为不孝.迁徙至董府庄园之王善有村(现在的枣强县王寿村).
       3)董简.徙陇西后履职赴江南. 
       4)董蔁(彰)与其三弟董简相同,从陇西迁徙江南.
       5)董苕.江都. 
       6)董藻.平阳.汾阴. 
       7)董萭(禹).长安.蓝田. 
       8)董荌(安).陇西.江南.
      女: 董篟(倩)盼.长安. 

      (註:古代活跃在太行山南侧祝融巳姓部落中的惠连氏族继承了制绳取火传统,使用董(蘱)草制绳,于是,董(蘱)草成为董氏家族的图腾.古时, 竹与草字头通用 . )
      (三).鲁北寿光三河董氏祖源追溯
      寿光三河董氏乃仲舒二子董符起的后裔.据枣强县志记载:汉朝王善有仲舒挚友,孤独一人.居住在董氏庄园之王善友村(现王寿村).董符起伺候老人一生.嗣后符起在王善有村(现王寿村)生活了一辈子...现在的王寿村居住着董仲舒二子董符起从河东迁徙回来的后代.他们的始迁祖董志先和已经迁徙到鲁北的三子士能(丹河支)第十世孙与五子士诚(瀰河支)第十九世孙,根据先祖昭穆规则,已经正式启用"符"字作为派衍排辈称谓.据王寿村清.光绪三十四年家谱记载:...吾族世居枣邑城东后王善友村,太始祖仲舒,汉代鸿儒.自汉至今,数千余年,世代递更,天灾人祸不可枚举,前代渊源因已失传.后嗣(尊董志先为始祖.本支系)自讳士敬公叙起为始祖.士明.世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兄弟八位(除长子士明.次子士敬居原先祖遗址外)各居异地...三子士能,自张家庄迁山东济阳县道口,后迁寿光县丹河.四子士安...在章丘康家庄与高唐寨.五子士诚迁居山东寿光县洱河,青州府管辖.六子士新.七子士廉.八子士宽,倶永乐二年迁居山东章丘县张家林,各世其居,瓜瓞绵衍,宗谱传焉.(士廉后迁徙至寿光之溎河村)
      关于董士能与董士贤向鲁北迁徙时的遗族一事相关资料
       1. 根据潍坊地方志资料记载:...桂河董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董士贤奉诏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首迁济南府阳信县.复东迁至青州府寿光县城南卜居,桂河东岸立村...为便于行政,于1984年析为桂河一二三个村委会.二村人口数900人.地994亩...
      2.从现有历史资料获悉:士能士贤由枣强向鲁北迁徙过程中,曾在济阳与阳信滞留若干时期.如士能曾在济阳的董家道口落籍,十数年后复迁至寿光的丹河,在济阳留下了董鼐董鼎两支后裔.这些遗族就是目前分布在济阳董家道口村和曲堤镇董家,乃至商河县的三董家村的董氏一族.据道光十二年丹河董氏族谱讲:...今岁有警佚者居济南府济阳县董家道口庄,敬来丹浒询得始祖士能公墓,参拜之下三坠泪焉.言彼处有鼎鼐二公冢,皆为士能公子...又言,始始祖兄弟八人,士安公居康家庄...曲堤镇董家村家谱说:董氏建谱是道光皇三年,由十三世孙铎生,若愚...修谱.但苦无旧本不得不费斟酌.经访问故老,..大概修谱书一套...山西洪洞县(应为枣强县)境内有前后两王善有村,中间则仲舒之墓与庙存(中间应为张家庄,乃董士能原居所)...皆曰:商河县三董家庄(现人口2000余)与章丘张家林村及我族原系同胞兄弟,共出一派...首世志先,次世士新兄弟八人...永乐初年由直隶枣强迁来...
      3.而在阳信,同样在士贤东迁时将自己的长子留在了那里.他们就是现在的阳信县商店镇与水落坡镇的董家村始祖.据大董家村谱书记载:董久之洪武年间从枣强迁来.又据史料介绍:现寿光桂河谱书第一篇序言撰写者,乃弘治时期进士高平令董琦,他于嘉靖年间从河南巡抚少参致仕回乡.史书记载:董琦,阳信人.
     4 .又据另一支董氏家谱记载:...碑石载:原来从山西洪洞(移民)第一步大部分董氏落籍阳信县,山东惠民地区.后阳信又分三支,第一支迁丹河镇,第二支迁莱阳,第三支迁日照...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唐林乡前王寿村(前王善有村)
      董氏族谱引
      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即如水有源而木有本,族谱之所系者重矣.溯吾家,豢龙赐姓由来已久.惟自汉武帝时,广川仲舒下帷发愤,以贤良对策仕江都王相,而董姓盖显廼.考汉书,江都公徙居茂陵,子与孙皆以学至大官,后世名爵无传.吾固不敢以为狄梁公之确也.然据甘陵郡故城西北有董学在焉,蓨西郡景州西南旧县东北广川镇南董故庄父老相传有董墓,董园.先世土著棘津郡枣强县故壘宵声王善有邨,古广川地址也.但缘金太宗天会四年,河水涨溢淹没城郭(广川县即旧县也).官民庐舍族谱沦落,遂致世系难考.吾祖茔在后王善友村西北二里许,墓虽存而名俱失传.故族昉自讳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八公叙起.吾祖士明之裔住前王善有村.二支士敬之裔住后王善有村.三支士能迁山东济阳道口.四支士安迁章丘县康家庄.五支士诚迁寿光洱河.六支士新七支士廉八支士宽同迁章丘县张家林,各世其居瓜瓞绵衍宗谱传焉
峕 大清嘉庆弍拾伍年岁次庚辰阳月穀旦. 裔孙 德彰敬书. ("族谱引"由前王寿村董俊维提供)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唐林乡后王寿村(后王善有村)
      董氏家谱序
     人生戴履间,实本乎祖以生.天覆地载之中,四海九州之大,凡有血气而为人者,无不本乎祖以生.欲尊乎祖者,莫大于修乎谱矣.谱牒之修,尊祖敬宗之义也.祖宗创业于前,子孙承续于后,代继代,世继世,支派源流永远无穷,岂外于斯谱乎!吾族世居枣邑城东后王善友村,太始祖仲舒,贤良对策,汉代鸿儒.自汉至今,数千余年,世代递更,天灾人害不可枚举,前代渊源因已失传.后嗣后自讳士敬公叙起为始祖.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兄弟八位,二母所生.陈氏生五子:明,敬,能,安,诚;继配朱氏生三子:新,廉,宽.各居异地,具有谱存,兹不备载.此特叙我志先为始祖,吾二世祖士敬之裔:世敬生四子:有.兴.荣.俊.分为四门,下续为五支.始祖以来,惟有谱布,而无谱书.非故为多事也.诚恐谱布倘有不测之事,以至伦次无辨,罪莫大焉.故敬修谱书轮流分存,不惟展阅便易,即有水火盗贼之患,亦可保全无失矣.夫水有源,木有本,源本之义人皆有之.后世子孙,续而修之,将各门之子孙列诸各门之后,庶几世远年湮,家业不致泯没,俾知绵绵瓜瓞,某为某祖之支,某为某祖宗之派,凡我族人尊卑老幼秩然不紊,井然有条,是所望于后人云.
       自金元时遭变失传,故祖坟茔丘虽在,而名皆无考.明永乐二年(癸卯),异地交迁.因土著兄弟八人迁去山东五位,后从张家庄又随去一支,本家剩前后二支.长支士明,生四子:福,贵,广,成.士明墓在村西祖茔.三子广祖墓在祖茔跟穴.次子士敬生四子:有,兴,荣,俊.墓在村西祖茔.三子士能,自张家庄迁山东济阳县道口,后迁寿光县丹河.四子士安,元配赵氏生二子:勤,宗.墓在章丘县康家庄;继配姜氏生二子:鉴,茂.墓在高唐寨.五子士诚,迁居山东寿光县洱河,青州府管辖.六子士新,七子士廉,八子士宽,俱永乐二年迁居山东章丘县张家林,各世其居,瓜瓞绵衍,宗谱传焉.
        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岁次已酉冬至月敬修
        后裔:茂得.纪泰.学孟.殿华.重修.
       王寿村董氏家庙
        清凉江(古称清江)纵贯枣强县东境,由南而北,千年流淌不息.
      《世说新语》载:董仲舒有一位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靠于其父挚友王善有,董符起在此生活了一辈子.据明代《枣强县志》称,确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善有"切音为"寿",后称王寿村,后又演变成前后王寿两村,是董仲舒嫡传后裔聚居地之一,世代居此无变.距位于清凉江东岸的董仲舒故里旧县村五,六里.祭祀往来,自古不绝.如今二村绝大部分人家为董氏同宗.两村谱书俱载,称董仲舒为太始祖.
      昔日,前王寿村有董氏家庙及祠堂,位于村南,始建年代无考.占地20亩左右,四周环以高墙,歇山大门,上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院内有前后殿两座,前殿三间,灰瓦覆顶,饰有脊兽,前出抱厦,花棂门窗.二柱书对联:"书受秦烧十三经重阐奥义,策承汉诏四百载广开文明".门上悬木匾:"汉代鸿儒".大门至前殿,砖铺甬道,两旁翠柏参天,数十株.殿中央有一木阁,高三米,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其内,形如旧县董子祠内石像,头戴九旒冠,串珠以垂,手执躬圭,左右分立一书童.像前供桌,香炉烛台摆列于上.壁饰书画,画彩色,字清秀,其中一幅对联为:"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时有外迁后裔寻根祭祖来此.
后殿为董氏家庙,三间二楹,同样灰瓦盖顶,饰有脊兽,花棂门窗,壁悬家谱(10×6米),前置香案,烛光摇影,香烟缭绕,东西厢房各一大间,西厢房存放祭器,南端一古柏,挺拔参天,树围双人合抱有隙.东厢房守庙者以居,南端有一东向便门,门楣上书"董氏宗祠",对联为"三年不窥园","夜读五车书".
后王寿亦有董子祠一座,始建年代无考,位于前街东段路北,临街面南,围以高墙,歇山大门,门楣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门内照壁,甬道通殿,登阶而上.祠堂三间,上悬"慎终追远"匾额,黑地金字.出厦,花棂门窗,二柱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灰瓦盖顶,脊似龙背,饰兽,殿内绘壁,太始祖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中央,左右各立一童.像前置长方供桌,上摆香炉烛台.院内古柏数株,苍翠葱郁,枝桠盘曲,如龙飞凤舞.祠东侧悬挂一铁铸古钟,高五丈,围九尺,敲击声闻数里.
除夕,前王寿将族谱悬挂于家庙内,后王寿将族谱(8×3米)悬挂于祠堂内.悬挂之前先将当年故去者名字写上.供品盈桌,一应俱全,香烟袅袅,烛光煌煌,数只各异的灯笼挂于柏树,奇妙多姿,上香老者不断,三拜九叩,祈祷自语.初二上坟回来,两村凡董氏子孙齐聚于家庙和祠堂,先拜太始祖董仲舒,再拜已故先人,最后按辈份依次相拜.拜毕将当年新生男性载入谱书.故两村董氏族人某属某支,某为某后,一目了然,世代有序.
上老坟祭祖(明代先祖董志先墓),两村分别进行.后王寿正月初九,前王寿正月初十.祭祖隆重,双套骡马大车数十辆,任人乘坐,只有抬食盒(盛供品)者步行.锣鼓喧天,爆竹声声,神枪轰鸣,纸火烈烈,在吹鼓手吹奏的乐曲声中,由司礼者主持,一齐叩拜.然后面向西方,意对长安下马陵董仲舒墓,行三拜九叩大礼.祭毕回村,吹鼓手各于两村棚内吹唱一天,三里五乡前来观者如潮,犹如庙会.
      前王寿董子祠与家庙,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土改时拆除,旧址已建村民新居.后王寿董子祠则于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拆除,砖木用于打井.古钟先移于小学内,供报时之用,后于1958年大炼钢铁被毁.
每年一次伙会,后王寿每年正月初二上坟回来后即餐,前王寿则在农历十月二十日.伙会这天,凡董氏族人,都可到宗庙内领取一碗肉菜,一斤馒头.伙会费用由家庙地产收入中开支.会首(理事)每年初推选一次,操持当年宗祠事宜.
      祖坟茔,地敞道宽,柏树数万株,庄严肃穆.四十年代土地改革中树木被两村董氏族人平分,每户五株,之后陆续伐掉. ("后王寿村谱序与董氏家庙".摘自枣强 王桓,刘鸿玉主编《董仲舒记闻》)
      董志先后裔董士能二子董林嫡孙(丹河董文通支十七世孙)董迎三书写的谱牒渊源:
       据祖籍族谱考证,我董氏祖先 世居古广川枣津郡枣强县前王寿村(原名:前王善有村).确系汉代名儒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先祖之后裔.一九四八年以前,前王寿村有董子庙,董氏祠堂.祠堂分前后两殿,前殿供有先祖董仲舒塑像.后殿供有董氏族谱.前王寿村东北十八华里处有董学村,是先祖仲舒教学之所.在前王寿村正东十二华里处有董故庄村,原名董子故里.是先祖仲舒公诞生圣地.先祖曾任江都王相,遂徙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数世达官显爵.前王寿村东北八华里处有旧县村,该村的西南角有先祖董仲舒石像,高丈余,重数吨...
金太宗天会四年(1126),江水泛滥,淹没城郭.官民庐舍倾塌殆尽,族谱书付之东流.遂致宗族世系难考,族人家世详情难述...
      元至正四年至十年(1344 - 1350)严重水旱灾害持续六年之久.大饥荒刚过,又染大瘟疫流行,灾区人民死亡过半.山东河北两省首当其冲.至此庞大家族史记又遭中断.我太始祖志先等家人幸免于难.继而励精图治,繁衍生息.原配陈氏生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继配朱氏生士新.士廉.士宽等兄弟八人 ,先后都成家立业.至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岁在癸卯,人地不均,异地交迁.除长支士明公仍住前王寿村,次支士敬公住后王寿村外,先后迁入山东六股.奉牒四支士安公迁居章丘县康家庄和董高唐寨两村,太始祖志先墓在董高唐寨.五支士诚公迁居青州董家庄.士新,士廉,士宽三公同迁章丘县张家林.惟士廉公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又奔东土,在寿光东南距城四十华里的溎河村安家落户.枣强谱书与溎河谱书所述史实一致,惟名字有异.可能士廉公到溎河后更名为士贤.部分后裔已散布于昌乐,潍县,安丘,诸城等地...
       我三支士能公原住枣强县张家庄,在前后王寿村之间,于明永乐四年(1406)初,迁济阳县董家道口.含辛茹苦惨淡经营,至永乐十三年(1415),留鼎鼐二公固守基业,亲携雪,林,会等三公选迁仓颉圣地寿光,定居丹河村,至今已成望族. 
       公元一九九一年重修. 二OO六年抄本 
       寿光市稻田镇丹河村 O六年七月八旬龄十七世孙 董迎三抄录.
       青州谭家坊镇董家村 董士诚三子董珍号崙峰家谱序言:
       董氏家谱序
       董姓者,豢龙氏也,汉朝大儒董仲舒之苗裔焉.居广川府枣强县两广新集庄.宗族繁多不及备载,唯有我始祖讳士诚者,自洪武二年兄弟三人奉母迁至青州府益都县东北乡,离城四十里洱水之右范疃园子庄居住.兄弟事母耕织为食聚首数年.太祖母故去,葬于河山寺南,洱水涯西.茔碑一座,地半亩,记载详明遂析筹焉.长公士贤移居溎河,人才众盛,富贵共昌.二公士能,移居丹河.文武并见,功名迭出.唯三公士诚,移居洱左,立产业,世务农桑,教子孙嘗读诗书懼宗祀之无所.茔田立右憂宗派之失守.谱著晰清.
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岁次丁酉正月 榖旦 ("董家村"家谱序由谭坊董廷琳提供)
       寿光田马镇溎河村董氏墓志
       按族谱:有明洪武年间,始祖兄弟三人,自阳信迁至青郡,分处三河.长讳士贤居溎河,次士能居丹河,俱属寿光.三讳士成居洱河,属益都.据阳族谱系出广川,即今直隶之景州也.董子祠在焉.而山东德州亦名广川,不知孰是.据丹河碑记,则云:阳信董氏系直隶枣强县籍,统俟考稽.墓中有百余冢,世远年湮.始祖冢不能复辨.雍正年间,栽松树约五百株,兹汲立碑,以志其概.聊寄水源木本之思于万一耳!
溎河董氏始祖讳士贤之墓
      十代孙 裕先. 永吉. 玉圣. 十一代孙 大仪.大成.大冲.大蕴.大魁.率
      十三代孙 长泰暨九支众孙顿首 仝立.
       历世碑文
       始祖讳士能公行二,兄弟三人.明洪武间迁居寿邑.长祖士贤公居溎滨,三祖士成公居洱涯,我祖居丹浒.相传与阳信董氏俱系直隶枣强县籍,迄今十余代矣.椒聊实衍,丹桂根深,奕奕书香.虽分土以别井,绵绵世泽,洵异派而同源,修家乘于此时,庶免子孙失序之憾,识宗支于他日,尚存兄弟孔怀之思.谨勒石以志言,母教数典而忘祖!
     乾隆三年岁次戊午月建癸亥 朔 日
     十一世孙董学唐约族人 公立.
      赐进士弟 诰授中宪大夫湖广湖南长沙等处地方布政使司督理粮储道按察使司副使翰林院庶吉士学习 国书加四级记录六次 十二代孙 思恭 谨志子觐午 书丹
     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岁次甲午三月 谷旦. ("墓志与碑石"等史料由溎河董日俭董浚溪提供)
又,据枣强县唐林乡前王寿村家谱记载:
     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年弍月十四日,四世祖董士安后人:十六世,董巨川;十七世,董连珠;十八世,董云祥.由山东章丘县城西北五十五里董高唐寨村前来王善友村祭祖.
       公元一九九三年五月,始祖董士能后人,山东寿光赵庙乡西庞村,二十世后裔董梦泉来信叙谱写史,并言始祖董士廉由山东章丘县迁居山东寿光县溎河后改名董士贤.
***本文可供(冀)枣强董氏.(鲁)济阳,章丘,寿光,昌乐,安丘等地董氏后裔修谱时参考.全国相关董氏群体亦可借鉴.
撰文:董孝忠 (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理事)
附丹河董氏世系派衍 --供董氏族裔寻根问祖对照.

始迁祖:董士能 --董雪 -- 辅 . 纥. 辅 --歧.三支绝.
董林 -- 文广.文德.文通.
三世:文广 --江.洪 -- 领.守然 --九 -- 读.菊.依.崇. --天.羲.询.谦. -- 孟吉 -- 梓 --光前. -- 伯朋 
-- 荷. --若松. -- 沅浦 -- 春官(十八世).
文德 --恂.-- 绅. -- 九.-- 松整. --显. -- 天.-- 和.瑞祯. -- 旺德.瓒奇 -- 可训. 惠 -- 长城.进 --喜 --
香 .-- 善儒 (十八世).
文通 -- 渊 -- 纯 --对策 -- 火字旁字 --法.奋.猷 -- 治 -- 大泰庚范文白 -- 沚汶学福起六廷希 -- 可继
开 -- 树基来进德善 -- 相文绪 -- 孟运升 -- 心康 -- 祥与 -- 治春 -- 晓涛.
十世:文白 -- 廷 -- 仁 -- 惠业清明兆来中魁(十三世).
十一世: 廷希 -- 云可 -- 糹部字.士本善光 -- 谦玉 -- 庆令维 -- 应闻 -- 显成 --全冠 -- 金生
-- 军昭.
十三世: 士 -- 宝瑞 -- 训和茂遇 -- 友寿 -- 炳炘明纪 -- 金增福堂 -- 跃建洪锡华銮 -- 孟俊完欣
-- 文晓.
十三世: 兆 -- 德 -- 允 -- 清风富介 -- 若天玉如.
十三世: 来 -- 春令忠信良 -- 湘泽习复 -- 凤彦鹏恭 -- 茂贞乐润 -- 文清守勤 -- 海法晓 -- 欣春 俊
十三世: 怀 -- 埙箎 -- 方 -- 祥.
十三世: 魁来 -- 衢亨金钦 -- 源 -- 祥.
十三世: 中 -- 钦 -- 源 -- 祥伯 -- 永振章 火字旁字.
十三世: 士立千秋九河于 -- 春清廉隆奇 -- 源茂鸣善方 -- 玉步祥长 -- 明纪同宜永宏 -- 俊
建金国升福少家 -- 春文新启 -- 立华振三与兴祥孝润寿庆良好 .
六世: 射策 -- 炳 -- 起岩 -- 楫 -- 骈 -- 作耕 -- 一 -- 文 -- 振 -- 福 --清 -- 与年.
六世: 汉臣 -- 鹏博奇荣 -- 孔昭.
六世: 汉官 -- 现奇 -- 茂猷际熙 -- 治 -- 元葵竹 -- 培学春 -- 继宗子良 (十二世)
六世: 汉官 -- 恺 -- 太岳 -- 盘 -- 大 -- 学 -- 先 (十二世)
十三世: 三点水旁.美光树毓 -- 鸿--五源 -- 友 -- 章云贞 -- 堂书官升天同 -- 锡桂文兴新
亮 -- 升星 -- 俊明 -- 海.
十三世: 芳在岷峨毓 -- 鸿之三远慎文.提土旁 -- 成安斯佩超峰华甫津锦修兴文彦春亭
-- 一长元临川克兆泰云之銮光启永清之绪 -- 五与象树.
十三世: 淑 -- 光枝永广亭悦世德炳维 -- 建宗津兴忠伦祥涛保生志帅文锡庆 -- 凡晓兴祥
光君华立江阳永 -- 学守民华海洋. 以下少一支.
五世:綵 :--汉佐 -- 维.蟾秋 -- 有 -- 慎书世王字旁 -- 金字旁.三点水旁.白字旁加各字
佳 -- 存木志师车举仁 -- 永 一 明宗理 --崇景秉立本河济芳实 -- 鸿万进三为俊相
轮振凤亭 -- 思作献池年然太好启官 -- 经绪治廼传从道 -- 与香善德兰庆.
六世: 承策 -- 灿瑛 -- 凤 --世 -- 保 -- 仁 -- 多 -- 立.
六世:画策 -- 维 -- 端价佺 -- 宗先世 -- 玉怀中 -- 尚忻 -- 言字旁 -- 龙文 -- 三点
水旁.华 -- 草字头.林 -- 俊荣国凤 -- 茂善,走字旁 -- 德振 -- 向春星志法 -- 祥
小学.
六世: 汉相 -- 维 -- 允有 -- 建珍远世 -- 其美唐率庄宁骥驯 -- 芝绪荣绩端德 --
兆盛金长安 -- 祥济来九有景孟 -- 一殿 -- 月 -- 丕 -- 占 -- 化 -- 学 -- 志.
六世: 传策 -- 镛镇 -- 有 -- 世 -- 佳 -- 存 -- 理 -- 济 -- 凤 -- 官 -- 道 -- 庆 -- 福.
四世:菽 -- 邦福 -- 乐善 -- 芝兰 -- 有 -- 安 -- 昌 -- 和 -- 南 -- 开 -- 灿常 -- 广光 -- 良 -- 晓玉.
四世: 芳 -- 邦旭 -- 可正 -- 湖哙升遂治普 -- 阳国肃士印春 -- 祚.王字旁(十八列).宽阔广 --
嗣克新 -- 汾学如曰 -- 智文武宗毓 -- 圯之继起 -- 勀正鸿 -- 怀禄吉有增 -- 训绪 -- 民 与
-- 升祥永大 -- 言 -- 醒成.
二世三公:会 --在 -- 陆慨 -- 軘国礼 -- 台色恩旺 -- 养祥奎 -- 良尽玉 -- 治天吉.
九世: -- 治天吉 -- 思九盛可 -- 振持王字旁.在天 -- 秀耳旁字.迨一三点水旁
字 泉和冠.
十三世: 冠泉和三点水旁字 -- 法守风奎书堂 -- 连建嘉至 -- 恩平 -- 中显绍光.
十七世:中玉亭绍 -- 胜存益 -- 志成兴华杰 -- 新港强金俊涛.
二世四公:二三世失.四世:循谦 -- 艾庄 -- 允佃成 -- 谷识靠 -- 赏显明延长 -- 天.
九世: 天 -- 三点水旁字.修身 -- 辐紳苞安咸成 -- 玉林云冠 -- 景
十三世:景云冠振 -- 田成绍 -- 光林乐 -- 国象 -- 三华 -- 月效 -- 云兴 -- 永 -- 海.
丹河董氏世系派衍出自士能十七世孙董迎三数年苦心撰写的《丹河董氏族谱》.族谱洋洋万言分上下两册,分前言.前历次续谱序文.各支系昭穆派衍.族人迁徙外地实录等等,详尽明晰.具有重要史学价值.在此,本人表示十分钦佩.为丹河有如此宝贵财富而高兴.同时对董迎三长辈致以谢意.
由于谱系庞大博厚,摘字中漏错难以避免.尤其在十七世以后,名字大多带有任意性,因此重字处处皆是.读者阅读时应注意纠正.

鲁北明代卫所考察录 
--- 董氏(寿光)渊源研究资料库之一
撰文 董孝忠
前言


     (这是一份历史资料的汇总,只是从文史中获得的初步成果,其完善与考证有赖于今后更多挖掘工作.)
    本文为解释我董仲舒五十七世孙,元代元帅董俊一支后裔渊源中若干"之谜"而撰写的历史背景资料.董俊一支派衍极其庞大."九门"后裔除了两支绝嗣外,尚有七支族群传承于世.他们在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绝大多数以武官战将而称雄于世。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其众多的支派源流相互间分割,封闭,出现许多不应有的人为桎梏,为统一我董氏谱系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以(山东寿光为轴心)资料收集汇编成文,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使各族裔能从中得到相应的历史印证与启发.
    鲁北一线,地处渤海湾南缘.东起威海西至天津,海岸线约700公里.这一地带(纵深为胶济铁路以北)分布着董氏族裔30余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与明代移民抑或军屯卫戍部队迁徙相关.为了清晰显示我董氏族群在鲁北一线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生活状态;为了使每个族裔的派衍分布得到客观可靠的印证,本文将分数次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汇编撰文,阐述历史发展轨迹,供我董氏同宗"寻根问祖"参考.
    一. 卫所制在山东设置与演变
    从史志上获悉,明代前后山东莱州辖区西部至昌邑.但实际上,明代前期莱州的统辖区域已经伸延至天津沿海一带,成为渤海湾南部军事要塞.直至青州左卫改为天津右卫后,以上隶属关系方正式分为津莱两地.从地理方位看,莱州以西的海岸由于黄河口的泥沙不断造陆运动,形成一个向渤海凸出的脊背,从而将渤海分成莱州湾与渤海湾.这种独特的地理面貌,造就了军事战略上的地位差异.山东北部沿海(不包括半岛部分),由于海水河水相混,入海口上下河道摇摆不定,大面积滩涂因无法耕耘而失去生存条件,人烟稀少.倭寇"觊觎非此地也"...这就形成了一个数百平方公里的真空地带.而在胶东地区,由于人烟稠密,倭乱频繁发生,军事上就成了防御重点.从现有的海岸图我们清晰看到,天津静海以下至东营河口,除了建有赵家堡,范家堡,关家堡,徐家堡,杨家堡等十五堡军屯及几所孤立的军营之外,向西纵深近百里方有黄骅与海兴两个小的村镇.可见当时海岸宽阔与荒芜.
    随着山东统治机构重点西移,洪武初组建的青州卫改都司左右卫,永乐二年将青州左卫改成天津右卫,组成天津三卫(指挥梅满儿,传十二世,至明灭亡),指挥所改设在静海.原洪武五年青州归登州营时,指挥佥事朱兴建设的30个军屯5600官兵防区,部分移交天津卫.青州在洪武中期,省布政使司从青州府移治济南府,不久都指挥使司也迁至济南.从此,青州府作为山东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宣告结束.
明代曾建制三种军事体系.一是卫所兵制;一是巡检司的设立;另一个则是备倭都司制。卫所是正规军,其职责是保卫国防,并受制于国家的调遣;巡司是地方军区,也就是警察部队,它受制于地方政权领导;而备倭都司则是海军(水军)或海军陆战队,是专门对付倭寇的一种特种兵部队,由于战略的需要,它受制于中央皇统.洪武中期,明政府始在山东沿海先后设立卫所,当时有九卫十一所,它们分别是: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任城卫,平山卫和雄崖,夏河寨前,浮山前,王徐寨前,宁津,灵山后,百尺崖后,金山左,海阳,奇山等十四所(沿海岸设立巡检司24处).卫所的设立,必需调派大量军队驻守,事实上就构成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进而形成北方边境地区庞大的军事移民社会.卫所军士皆别立户籍,叫军户.卫所军人的家属必须随军,称为"军余"或"舍丁".军士退伍或死亡,从家属中勾补.若无家属,则从本籍族亲中勾补...明代前期,本籍军户一般不在本地卫所从军.这就造成了军籍超长距离移民,构成明代移民特别一篇.莱登两州情况颇为相似,号称地狭人稠,然而此地区接受的移民到不少,都以军户为主.两府在洪武末年共有明军将士53760人,合计军籍人口16万.扣除当地人充任者,军籍移民约有13万.据《登州府志》附录《乌撒考》记载:永乐二年朝廷曾将乌撒卫的大批汉族军士和军户调往山东.经查《威海市志》...安徽泗县董旺一族(指挥佥事)落籍于卫内或周围村庄.《 牟平地志》...董家疃之初董友后裔在此居住...元代库库楚封宁海王,领地包括大部胶东地区.从云南掠来大量人口.这些人口相当一部分原为北方南逃百姓...他们有意将迁徙时间定在明初...又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五年六月癸卯,参政何真收集广东所部旧卒三千五百六十人,发青州卫守禦;《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六年七月山西布政使何真...寻召集旧部兵校二万七百七十七人并家属送京师.又记载: ...十七年润十月致仕布政使何真复召集广东旧所部兵三千四百二十三人送京师...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收集土豪一万六百二十三人...
    据《筹海图编》记载:洪武时期在沿海地方及长江两岸共建有54卫99所353巡检司997烽堠,军队总数40万左右舰船1000余艘...设卫原则是: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5600人为卫,1200人为千所,112人为所,所以下设总旗2,小旗10.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与之相应的领导体系则为:都督- 正一品;都同知 - 从一品;都佥事 - 正二品;都指挥 - 正二品;都指同知 - 从二品;都指佥事 - 正三品;指挥使 - 正三品;指挥同知 - 从三品;指挥佥事 - 正四品;正千户 - 正五品;副千户 - 从五品.
   为了有效地组织沿海卫所军队进行防海备倭斗争,明政府在山东,扬州,金山,浙江,福建,广东六省设总督备倭都司,各省专置按察副使一员,负责巡视监察海道.为提高水军战斗力,靖海将军吴祯练军海上...政府从山东都司周彦言,建立总寨于宁海卫与莱州卫八总寨,共辖小寨48.(明史兵志二)
    青州所辖寿光县沿海只有六十公里,但纵观寿光县域,军事遗迹却比比皆是.而这些军事遗迹大都又与唐太宗的东征相关.据唐史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朝鲜盖苏文政变,新罗求救于唐,十八年七月唐朝正式出兵东征...贞观十五年太宗言:高丽本四郡之地,吾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击,取之不难也.(青州春秋时期称莱子国,晋为东莱国,宋复为东莱郡).于是,本着唐太宗的这一战略方针,贞观十八年(644)11月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率战舰五百艘,士兵43000人,自莱州泛海趋平壤.陆军由李世续率领步骑六万征辽东合围并进.海上从辽东半岛登陆.间有船毁事故而不断返回莱州者...唐以后各朝代大致沿用营(寨).堡.屯建制(大明立国后,山东都指挥使司下设登州,文登,即墨三大营,11卫,14所,20巡检司(后设),243墩,129堡).如明代每千户所建一总堡(一卫五个总堡).百人以上为大屯,立屯长副屯长各一人;五十人以上为小屯,立屯长.大堡所隶屯数永乐二年是4 - 5屯;永乐十二年为5 - 7屯(或4 到5所)为一堡.寨一般指的是水军城堡,用于备倭.铺则是驿站,就是目前的兵站驻地...通览寿光村镇历史,可清楚看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现有村镇,是唐 - 明代的历史遗迹,只不过明代利用了唐以来的建制旧址而已.
    寿光周边设有以下巡检司:青州西南有颜神镇巡检司.临淄东南有淄河站巡司(后废).寿光偏东有广陵镇巡司(永乐四年建制).乐安东北有高家巷巡司;西北乐安镇巡司(又东北有塘头寨百户所.永乐间塘头营始设百户所,据东营市史料,百户所首领为苏百户,就是现在的东营的沙营村始迁祖,曾营救过朱棣性命.朱棣赐御影于塘头营,文武官员只要路过塘头营,必须下轿下马拜御影...).诸城东南有信阳镇及南龙湾海口巡司.掖县西南有海沧巡司.北有柴胡寨巡司.平度西南有亭口镇巡司.潍县东北有固堤店巡司.昌邑北有鱼儿镇巡司.胶州东北有古城镇巡司.南有逢猛镇巡司.登州有八个巡司.滨州利津东北有丰国镇巡司.沾化东北有久山镇巡司.武定海丰阳信北有大沽河口巡司.乐陵西偏北有旧县镇巡司...
    于关隘要地设置的巡检司,为地方行政机构,是为补充卫所力量不足而设立的地方武装部队,归属州县指挥.其编制有正副巡检,带领差役兵负责捕盗查奸,缉拿走私,并有点丁粮,防倭等重任.史书称,控贼于陆,控民下海.军事任务为主,佐以行政权,并有通判等官职.编制人数约130余人(相当一个连队)并统一设有城堡(规格约一平方公里.千户城堡规格约2 - 3平方公里.如史料记载:莱州卫在府治(掖县)东南.洪武三年置,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马埠寨备禦百户所,在府西二十五里,砖城围二里...).
    附:天津卫情况.天津的设卫和军事防务的加强在明朝开国初期.大将徐达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七月进攻元都北京系由天津渡海河,然后夹河而进,大破元军于河西务...在明建国三十一年后,燕王朱棣(明成祖)与其侄朱允炆(惠帝)争夺天下,由通县起兵,顺沽河直趋直沽...始赐名天津...朱棣迁都燕京(北京市)后,鉴于天津东邻渤海,北倚长城,西北距京师很近,是保卫京师的东南大门.进一步引起明朝廷再视.永乐二年(1404)令在天津设卫.嗣后又设天津左卫,改青州左卫为天津右卫,统称天津三卫,此为天津设治之始.明弘治三年(1490)增设山东按察副使一员...永乐二年,始在静海县小直沽筑天津卫城.三卫的衙门后后来兵备道,都察院衙门均设往卫城内.这三个卫的驻兵经常在两三万人,指挥以上的军官四五十人,兼负看厂,造船,运军粮等差.除此,还设有武清卫,梁城守御千户所,崔黄口营,海防营...屯田,漕运,制盐戍守士兵达万人以上...崇祯间,青县守军往往沿海南行过博兴,在控制区哨探军情...
    二. 山东寿光自然村落的历史背景
    寿光,历史古老,人文地理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许多多耐人寻味地典籍故事.由于寿光地处莱州湾南岸,与辽东半岛相对峙,因而在军事上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地.如前所述,唐朝东征朝鲜,就显示出其独特的地理价值.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而使今天的寿光遍地辉映着历史的光彩 -- 布满县域每个角落的唐营要塞古遗迹.这里既有古国君王的都邑,也有重臣名宦的故里;有运筹帷幄的军事基地,也有辎重军火和船舶的制造作坊;有屯兵留营的里户,也有通讯驿站的屯堡铺寨...纵观今日的寿光,处处古迹给人留下了"俨如一个综合大兵营"的印象.笔者抱着探赜索隐精神,饶有兴趣地,试着择其几例与董氏渊源相关的焦点史料,给出以下几点诠释.
    村民移民史的探讨:笔者查阅了寿光市979所村镇中的900个村庄建制历史资料,获得如下结果:
    1.移民村共计363座,占900个村庄的40%.如果加上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村子计算,远远超过50%.其中洪武年间从洪洞迁入的村庄140所;从枣强迁入的村庄96所.永乐年间从洪洞迁入的村庄21所;从枣强迁入的村庄30所.还有36所村庄是从枣强反迁洪洞后复又从洪洞迁来寿光的.另外有全国各地39处移民也是在洪武永乐间迁徙到寿光的.在这些村庄中有留营屯兵村38处;马厩村6处;辎重兵器船舶制造所11处;驿站3所;探马营与哨所侦察兵部队4处;军事基地一处;还有达官武将佃户村3处...这些村庄虽然名义上是唐王东征时的营堡,但处处却反映着明代的鲜明特征.每个村庄的家谱似乎毫无例外的书写着"明洪武(或永乐)年间来自某某地"
    2.寿光沿海有两处颇为重要的关隘要地,就是北部的广陵镇和海边的羊口镇.史载:广陵,永乐四年(1406)十二月十八日设巡检司;安乐镇巡司东北有塘头寨百户所.后者设置时间显然早于广陵镇巡检司的设置时间.从编制上我们知道,所与司的建制均为150人左右.就是说,明代这两处机构共有兵员300人,加上他们的军籍户,这里的总人口超过千人以上,当时也算是一个较大的人口集聚地了.
    3.实际上村镇人口分布远非如此.这就牵扯到广陵南北两个吴姓村庄的渊源.广陵村北小营村,原名吴家营.据吴氏家谱记载:吴氏祖上军籍屯户,江南乌龙江人.始祖吴种活,明初随军征北,立下战功.驻徐州.明帝裁并实行军屯,于青州寿光瀰河下游安家,累世繁衍...经查,位于东营广饶的中营,东营,西营皆为吴氏后裔,他们是一个祖源的分支,族群十分庞大.如果追溯其先世渊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朝开国元勋吴良吴祯兄弟(江国公,海国公).吴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最后落籍在青州病故.这可能是寿光吴氏和东营广饶吴氏落籍三地的先祖渊源吧...广陵南的张家屯,始祖张玉字君德.辉县人.明初被授予金带指挥.永乐四年随朱棣扫北,最后落籍寿光.是一个典型的军籍户世家...以上两处人口也是组成广陵镇的主要成员.
    4.寿光西部化龙镇张屯,也是一个地道的军户世家.据其家谱记载:太始祖张君仁,原籍南京广德州平县人(现在的安徽省广德县)明洪武间就职千户.永乐年间,随棣北征,为世袭指挥.正德十三年,奉地五千六百亩为民...(笔者按:若调研其祖源,很有可能东西两个张家屯是一个祖源).
    5.寿光董氏,在寿光900多个村庄中其族群虽不十分庞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而闻名于华夏,就显得尊贵望重.元代董俊一族,八门忠烈.进入明代,这些驰骋疆场的武士们为明朝的定鼎奠基;为一代新政权的建设,作出不懈地努力,立下汗马功劳.据文史资料,明清两朝代董氏光总兵一职就占有27位之多.将军,参将,兵部(科)给事中,指挥佥事等中高级将领进入史册的人数就有几十位...寿光董氏聚居村共有16个村庄.其中最大的一支董氏乃元末董志先后裔.他们这一支董氏共有八子数十门之多.在寿光落籍者为其二支(五门);五支和七支(三门).总人口约二万余人(如果加上外徙者,数字会十分庞大).稻田镇丹河系与王里瀰河系以及溎河系分别为董志先的三子,五子,七子,通称三河董氏(济阳,阳信商河,高青,青州均有分支).追溯其渊源,他们是西汉武帝时代名儒董仲舒第二个儿子董符起的后裔.广陵,王望,董家营等村庄的董氏除尚未查明者外,绝大部分是董俊后裔,基本上都是武将的后代,他们是随从军事调动来到寿光进行屯垦戍边的.
    三. 明(清)时期董氏军职人员概况
    元、明、清三个朝代,虽然在推翻原政权建立新政权的过程中进行着激烈的战争和杀戮,但从改朝换代程序上看,各朝代沿用的体制政策等都惊人的相似。明继元制,清继明制,甚至在各朝代军职人员的队伍中,大量的涌入先朝旧官宿将,就是说,朝代之间的战争宛如一场游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到最后出现在战场上的重要人物却出奇的是新朝旧将的更替而已。
    元朝开国将领董俊,生有八子。从史书上看,有五人身居中央高层。嗣后,这一家族连续五代继承中央要职。甚至元朝灭亡之后,明朝上层毫不例外的重新启用董俊后裔担当重要武将职位。清朝也亦然。这一事例说明元明清三朝代,在战争中厮杀的主将中董俊后裔占有很大比重。可以准确的说,元、明、清甚至更早些,武将文臣的任职,除了新生者外,大多数是旧臣宿将,是延续着先代的轨迹代谢着,走着。例如《中国明朝档案总汇》记载:...原方国珍部将,万户,黄岩人董均信洪武元年归附,并已入籍为民。洪武十八年(1385)仍被取除所镇抚。又如:洪武四年二月(1372),元朝辽阳行中书省平章刘益,派右丞董尊,以辽东图奉表归降明廷,兵员十三万。明廷为表嘉其诚,设辽东指挥司,兵员皆为原故元将士...本着上述思路,下面,将这一时期的董氏名将汇总罗列于后,仅供同宗寻祖认宗时参考(事迹任职等项目从略)。
    董俊一支:董俊,当年在世夫人五.李氏、王氏、张氏、杜氏、王氏、生子九子:文字辈:炳、蔚、用、直、毅、振、进、忠、仪;第三代士字辈:元、珍、选、秀、亨、贞、楷、桓、廉、表、特、良、恭;第四代守字辈:乍、正、礼、谦、恕、悫、思、懋、敬、绪、约、续、绍、绅、紘、缨、义、游、政、柔、弘、中、庸、格、逊、简、诚、让、训;第五代敬字辈:铸、镇、铎、镛、鉴、铨、镕、镗、珪、璋、瓛、壁、琮、球、玉、珎、瑛、琇、钧、珸、钊、戚、钥、辖、鉉、燧、镌、镐、鐄、饼、镣、钺、缓(仲吉);第六代武字辈:武祖(祖臣),下同,宗、世、续、尧、仪(德仪)、傅(德傅)、谦、赞、渊、第七代尉栋,尉枢、史料共记载九十六人。
董俊一支称谓只是摘自“藁城南大章董氏的祖事”这部谱书,是由董俊后裔在一九五一年于本土整理书写的(他们整理出如下四十八字世系图:文士守敬.武尉秉诚.祖肇中山.荣发元廷.风云际会.景胤繁隆.职列将相.位及宫卿.臺各垂勋.青史标名.流放百代.华表可宗).但董俊后裔族群实在是庞大而繁博.从家乡藁城走出去的后代人,往往将家谱名字改成字或号,有意无意的隐讳自己真正的名谓,尤其在朝代更替时期更是如此。所以各地的董俊后代家谱变动十分频繁而复杂,这为续谱工作带来很重压力,如江苏睢宁董文忠的后裔在士字辈之后,突然改用字或号续谱....造成与南大章董氏家谱脱节错位.赣榆董氏在其家谱中出现“颜成”“守中”等名字,但他们却是同辈关系?颜成是董文忠的字,是守中的祖辈,怎么变成同辈了?使人不解。又如河北文安县朱家务董氏族谱记载:董俊后代连续五代为武将。第六代董良辅奉旨迁霸县,十一代董冀北;十三代董继德;十四代董守业,守信;十五代董宪周,董明魁(董海川);德魁...均没有按照南大章的字序排列。
董俊后裔绝大多数人以武将为职,只是进入明代以后,官职变得不甚显赫罢了.除了董俊后裔以外(以上只列出董俊在本土的名人,不含远离本土在全国各地的历代董俊后裔),董氏任职武将文臣的人员也不在少数,下面重点介绍一些史料上有记载的名人(极有可能其中有董俊后代).
    1.董博霄 磁州人 字孟起. 元末明初与毛贵在南皮战斗中殉职.本人为儒生,后人为此而感叹不已.2.董养性 乐陵人 昭化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 3. 董伦 恩州人 字安常洪武中大学士陕西参议事云南.4.董镛 建文时御使. *董镛 字孟声仁和人,任永丰知县卒.这一位董镛乃明代著名武将,兵部尚书于谦的岳父,他儿子 *董兴为广东总兵,史载:兴长垣人,正统中为右参将,后进都督同知,进右都督,后分督京营,封海宁伯,终宣府总兵. 5.董匡 番禺人 字总辅 永乐间御史,性介特. 6.董严 临清人南宫教谕.
7.董山 三卫都督(异宗). 8.董璘 高邮人字德文 英宗官修撰. 9.董傑 泾县人字万英号五城,沔县知州.河南布政使,终右副都御史. 10.董威 威县人 江西布政司参议转参政. 11.董撲 麻城人 字汝淳 重庆知府 参政. 12.董旻 乐平人 字子仁 兵科给事中,历吏科给事中,石臼知县,四川参议. 13. 董圯 会稽人 字文玉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14. 董越 宁都人 字尚矩 成化进士 ,使朝鲜,南京工部尚书,谥文僖. 15. 董宣 字继善 上元人青田训导. 16.董燧 字兆时 号蓉山 临川人南京刑部郎中. 17.董琦 字天粹 阳信人,高平令,世宗时分巡河南,晋少参. 18. 董毂 澐子字石甫,安义汉阳二县知县. 19.董相 嵩县人,御使嘉靖间终副使. 20.董传策 字原汉,华亭人,刑部主事,万历礼工二部侍郎. 21. 董份 字用均号泌园,乌程人,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22. 董旸 繁峙人,以战功累官游击,兼镇国将军.嗣子一元,一奎皆仕至总兵都督. 23.董邦政,阳信人,知六合县,按察使佥事,禦倭寇苏州府同知. 24. 董鲲 字少漠 宜兴令,御使. 25.董澐 字复宗号罗石,海盐人,游会稽. 26. 董学 字愚斋,海宁人,御使 27. 董一奎 宣府前卫人,官都督佥事,震三边,勇敢为著...28. 董其昌 字元宰号思白,父汉儒,南京礼部尚书(实为山东莱阳人). 29. 董基 字巢雄,掖县人,刑部主事,终南京大理卿(有军事天才,训内廷军三千). 30. 董汉儒 字学舒,大名开州人,湖广按察使,宣大总督,天启间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31.董樾 字子亨,宁波人,贵州参议,四川副使. 32. 董应举 字崇相,闽县人,天启官太常,河南道御使,(主理天津至山海关屯务)工部侍郎. 33. 董嗣成 字伯念,乌程人,历礼部员外郎,家世贵显,重气节. 34. 董一元 奎弟,宣府苏州总兵,镇延绥,征辽东,左都督. 35. 董尽伦 字明吾,合州人,清水知县,调安定,守蒲州抗敌,城获全,后擢重庆,孤军深入,中伏亡. 36.董汝瀚 字子匯号西缜,青州人,建平知县,户部员外郎,盐天策诸仓及搉钞淮关...晋正郎. 37. 董钦承 字在公,别字靖庵,会稽人,兵部主事. 38.董文骥 字玉虬 号易农,御使,外迁陇西道. 39. 董笃行 洛阳人,给事中,左副都御使. 40.董守谕 字次公,户部主事. 41. 董含 字闽石号蓉庵,华亭人,观政吏部.42.董学礼 广武人,明花马池副将,李自成擢总兵.湖广提都. 43. 董振秀 平原人 福建副使,守建宁获粮数万斛. 44.董良橚 字尧封,山阴人,武进士,官参将. 45. 董三策 江宁人,武进士,官游击将军. 46. 董卫国 湖广总督. 47. 董讷 字兹重,号默菴,左都御使,总督两江,改督漕运. 48. 董宏毅 字士超 号任庵,奉天人,累官都御使. 49. 董建中 字正度,娄县人.湖北荆门知州. 50. 董芳 陕西咸宁人,湖广提督. 51. 董基诚 阳湖人,大兴籍,开封知府. 52.董恂 江苏甘泉人,户部尚书. 53. 董榕 丰润人,许州郑州知州,吉南赣宁道巡抚. 54. 董尔利 岫岩通判. 55. 董国光 延绥巡抚,籍滕县. 56. 董学成 蓟镇巡按御使. 57. 董懋中 会稽人 尚宝卿. 58. 董俊 会稽人,籍涿州,隰州知州. 59. 董元 礼部主事. 60. 董恬 大理寺少卿. 61. 董象恒 华亭人 浙江巡抚. 62. 董复 常州人 定州牧(知府). 63. 董子行 陕西巡抚. 64. 董豫 会稽人,刑部主事. 65. 董方 漷人,通州,刑部尚书. 66. 董纶 上海人,监察御使,子董恬(前述),子董忱肇庆知府.子董怿锦州知府.67.董子和.通州将军,与董方为伍.68.董光宏.字君谟,嘉靖(1564)分守河汝使者.69.董曾.字贯道,董旭弟,无为知州.70.董纪.上海人,字良史,以字行,更字述夫.江西按察使佥事.71.董子莊.乐安人名琰.洪武茂名知县.72.董复昌.洪武间丹阳县令.73.董尊.辽东都指挥使右丞.74.董守宏.景泰三年册封硫球王使臣,兵科给事中.75.董纳(清)礼部侍郎,兵部尚书兼右都御使,出任两江总督.76.董城.长治荫城人,元末明初户部尚书.
另据无锡资料:1.董世杰.嘉定元年(1324)知州.2.董守思.元统二年(1334)威州知州.董元儒.万历二十九年(1601),副都御使.
    以下为总兵官: 1. 董学友.肥西人,徐州镇总兵(董凤高侄). 2. 董凤高.肥西人,总兵. 3. 董继舒. 平凉人.宣化甘肃总兵. 4.董光甲.河间人,河北镇总兵. 5.董一元.宣府人,辽东总兵. 6. 董义.总兵. 7. 董芳.建昌总兵. 8. 董英. 浏阳总兵. 9. 董天成.凉州总兵. 10. 董志义.陕抚练国事总兵. 11. 董一奎.董一元兄.宁夏总兵. 12. 董福祥.甘肃总兵. 13.董大本. 定海总兵. 14. 董学礼.凤翔总兵. 15. 董履高.正定镇总兵. 16.董垣信. 南雄总兵. 17. 董兴. 广东总兵. 18. 董浩. 义阳关总兵. 19. 董健. 总兵. 20. 董建强.衢州总兵. 21. 董天弼. 总兵. 22. 董占元. 直隶总兵. 23. 董开庆. 东莞总兵. 24. 董大用. 福建总兵. 25.董南斌. 建昌总兵. 26. 董元镇.黔总兵. 27. 董果. 漳州镇总兵,后调台湾总兵. 28. 董用文. 保定总兵(殉职). 29. 董节. 蓟镇游击将军. 30. 董大胜. 参将.(闵行). 31. 董方. 安平协千总.32. 董志宁 字幼安,鄞人,兵科给事中.清兵入浙,拒降.鲁王监国大理寺评事,后全家殉职...
     以下是流坑董氏明代武将名录: 1.董日隆. 柳州千总升广东桂林府守备. 2.董大程. 北直蓟辽前军守备. 3.董裕. 刑部尚书. 4. 董敬承. 北京金吾卫正千户. 5. 董君静. 北京义勇右卫正千户,江西江营中军指挥把总. 6. 董燧. 南京左军都督府经历司经历. 7. 董咏. 北京留守左卫经历,进阶征仕郎. 8. 董南灿. 杭州仓大使,彭县山水关巡检. 9. 董自性. 毅武校尉,管军千户. 10. 董道明. 武略将军,帐前统帅. 11. 董方敬. 增城巡检. 12. 董定得. 吉州司法参军. 13. 董重光. 兵部侍郎. .. 以上乃收集到的一百余名与武官有关的董氏名录,极不全面,遗漏处在所难免.为了节省篇幅,每人的具体事迹已被删除.

董仲舒世系

         浙江富阳董氏:

    (1)1董仲舒(广川)2简3光国4英5机6宣7融8蕃9承10和11允12恪12奉(建康)13微14元15彭16明德17谦18大年19伯奇20皙21能22伦23伯仁24保一25元(吴宁)26祥27崇28忠29文亮30铧31立32正33荣(萧山)34十四35十七36会七37宗本38遵诲39三七40三九41保义42千四(浦阳)43万七44文三45正二46惠二47礼三48黻猷(富阳)49逵。
  (2)1董仲舒2禹生3胜4勖5骀6敏7彝8陵9忠10宣11安12孟13龚14仁15宏16允17起18微19阳20並21均22兴23世安24普25萧26义27瑶28熙29迪30体道31敌32衢33略34九龄35暐 36楹37行远38仁琬39毓40彦41宗狐42晋43溪44居中45道46桓47晱48痊49权50球51仲52律53洪54昱55风56福海57恒58京59起俊60敏61宗本62遵训63祈64正-----72逵
     江苏铜山董氏:1仲舒2茗3静?4育5裕纶6黯7宏8建9简10惠楫11伯槎12章13纯14和15允16季棠17善18期洽19治中20化琪21越22迈23文清24本正25威伦26尚素27毅28显29仲英30梁31孝岐32庐33信伟34长溪35洁吾36幽37德刚38超39可梅40凌41全祯42晴43孟祥44际45恭46金辰47震48键49适50汉51佳52光前53存诚------59士选

     董氏网友们对董仲舒至董晋世系疑问?

   1。仲舒七子禹生二子:胜、滕, 胜生勗, 勗生四子驷、骀、骥、驿。骀生敏, 敏生彝, 彝生陵, 陵生忠,五世至勇[三国时期,董仲舒十三世孙董勇任武将徙驻瓜州(甘肃安西)], 七世至立(二十世孙董立履职徙荆州), 十一世至道信(南北朝时期三十一世孙董信道之玄孙迁徙至蔡州), 四世至九思(隋唐之交时,仲舒三十五世孙董九思回归河东虞乡定居),二世至仁琬(仲舒三十七世孙董仁琬从京城徙河中),仁琬生文礼,文礼生伯良,伯良生晋[唐中期出董晋(仲舒四十一世孙)]。
   2。董仲舒→纶→晕→宣→吉→燮→春→贤→承→和→允→昭←挺←瞻顾←舜宾→初晨→敷→源→合→休羡→伯元→豹→应谷→复初(伯良)→晋(仲舒二十四世孙)]。
   3。仲舒二世生宣(字少平),宣生崇,崇生钧,钧生黯(字叔达), 黯生永,永生仲,仲生和(字幼宰),和生二子:允(字醴昭)、袭(字元代),袭生昭(字公仁),昭生二子:奉(字君异)、寻,奉生遇(字季直),遇生景道(字文传),景道生养(字仲道),六世至阳、洛生、绍、徵,阳生纯,纯生常,常生京(字威辇),京生炼,炼生频,频生景珍,景珍生仁琬,仁琬生文礼,文礼生伯良,伯良生晋(仲舒三十二世孙)。
   4。一世 仲舒
   二世 綸
   三世 翬
   四世 宣
   五世 吉
   六世 春
   七世 黯
   八世 鼎
   九世 變
   十世 椿
   十一世 承
   十二世 和 
   十三世 允
   十四世 昭
   十五世 挺
   十六世 顧
   十七世 久道
   十八世 初旭 
   十九世 奉
   二十世 浚
   二十一世 京
   二十二世 休
   二十三世 微
   二十四世 伯仁
   二十五世 龍
   二十六世 賓穀
   二十七世 澓古
   二十八世 普
   二十九世 梃
   三十世 贍
   三十一世 舜賓
   三十二世 初晨
   三十三世 敷
   三十四世 源
   三十五世 弇
   三十六世 休羨
   三十七世 伯元
   三十八世 豹
   三十九世 應穀
   四十世 澓初
   四十一世 長子晉 次子申 幼子玉

董仲舒及德州的后裔

孙建功

      德州在古代称“广川”,两千多年前,这块灵秀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影响深远的大儒,他的名字叫董仲舒。汉武帝元年,董仲舒受到汉武帝召见,他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因首篇专谈“天人关系”,史称“天人三策”。他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等。以神学思想宣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等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大为高兴,从其所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天人感应”为历代帝王所尊崇,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董仲舒也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关于董仲舒的籍贯,《史记》中称:“董仲舒,广川人”。中国古代有广川国、广川县。《史记》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认为:《史记》中“广川”应为广川县。董仲舒是广川县人,这个观点早已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历史上的广川经历了两千年沧桑巨变,疆域名称变化频繁,根据有关的地方志记载,广川的大概范围就是现在的德州、景县、枣强一带,这也被很多史学者所公认,毋庸置疑。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研究“董子文化”热潮。河北省景县、枣强先后自称是董仲舒的故乡,景县建有“董仲舒路”,枣强建有“董仲舒艺术碑廊”。但是,都因证据不足,让人难以信服。 
   
   德州在明代正统六年(1441年)曾挖掘出“董子读书台”遗址和石刻,“其石白碧如玉版,其字古劲如琅书”。这怎么解释呢?难道是明朝人在五百年前就预料到后人会争论董仲舒的籍贯吗?两千多年的历史巨变,董仲舒出生的村庄早己被埋葬在厚厚的尘土里,既然缺少让人信服的证据,再爭论董仲舒的籍贯也没有什么意义,为何不另辟蹊径去寻找一下董仲舒在“广川”的后裔呢?史料记载董仲舒在西汉就“徙家茂陵”了,若是能在养育他的故乡寻找到他的后裔,岂不是很有意义吗?德州、景县、枣强皆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这一带在历史上屡经战乱和瘟疫,人烟屡次几乎灭绝,特别是明代的“靖难之役”,一百万多万大军在这一带进行血腥拉锯战,人民死伤惨重,“十不存二三”。现在的居民85%是移民而来。目前,分布在德州地区的董氏很多,若是想从他们当中寻董仲舒的后裔,无疑于大海捞针。笔者长年从事地方历史文化和民间家谱研究,受益匪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志书和民间家谱中寻找突破点。2009年3月,有幸借到一部始创修于明代万历二年(1574),屡次重修,民国24年又一次续修的《德县志》,志书中详细记载:“(德州)小西门曰广川,广川者,汉县也,出广川门,渡运河通景县路,景县南有广川台,又有董子祠,凡董子故迹在景县南,则在德州西北之地,两邑有之.....”。志记中“广川”、“董仲舒”、“董子读书台”、“董子祠记”、“广川桥”、“繁露书院”等等,记载多达几十处。更让人惊喜的是在《人物志》中还发现了董仲舒后裔董鉴道及董瑶林的传记,照录如下,与读者共享。
   
   《德县志卷十、人物志》董鉴道记载:“董鉴道,字德新,号文波,汉广川伯仲舒之裔也。先世居浙之会稽,曾祖良橚,康熙丙辰(1676)武进士,直隶蔚州路参将。祖士燫国子生,父理著太学生,遊幕山左入德籍。鉴道己未恩贡,侯选直隶州州判,天性友孝,读书贯通大义,尤敦尚廉洁之风,屡躓名场,绝意仕进,闭门研经,刻苦自励,事亲能先意承志,虽中裙廁牏,必亲为浣條,无稍间。教养弱弟至***,犹指授不已,常谓人曰:吾一日不读书,自觉有愧于心也。尤爱读<<春秋>>、<<繁露>>曰:此吾先人之著述,岂可忘祖德乎!后学一经指导,率皆成名。居邻永庆寺,寺内有修筑事,拟请有重望者理之,敦请再三,不出,僧环跪恳求,始允其请,其审于出处多类此。家教尤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有华原柳氏之风焉。年七十二卒,子上淳附贡生,上溏军功六品,均能守家学。
   
   县志中明确记载了董鉴道是董仲舒的后裔,董鉴道的曾祖董良橚原在浙江会稽居住,康熙丙辰(1676年)考中武进士,任直隶蔚州路参将。祖父董士燫是国子生,父亲董理著是太学生,落籍德州,并指出董仲舒后裔在清代又返回德州的来龙去脉,这是董仲舒后裔返回“广川”定居的重要史料记载之一。
   
   《德县志卷十、人物志》董瑶林记载:“董瑶林,字瑞芝,别号柳湖,文波后裔,为邑名士田雲石先生高弟。清宣统已酉(1909)拔贡,博通经史,喜书能文,而性方鲠,狷介自持,世不与谐,而亦不乐与世谐也。平生羡慕管幼安、陶元亮之为人,淡泊自甘,不乐仕进,选拔后竟不赴朝考。频年授徒以自给,亦一时隐君子也。好饮酒曾不及醉,最爱古砚,常于旧书肆中求之,获名砚数方,朝夕观赏,轮换磨墨,日书端楷以自娛。民国二十二年县长李公倡修县志,聘为副纂,并分撰人物志稿。是年冬,猝得暴病,功未竟而赍志歿,惜哉。” 
   
   董瑶林是董鉴道的后裔,清朝拔贡,是民国时期生活在德州的一名文化人,他平生羡慕东汉末年的管宁和东晋的陶渊明二人,喜欢过隐居生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德县县长李树德倡修县志,聘董瑶林为副总纂,并分撰人物志稿,董瑶林是德县文献委员会委员,也是县志的实际负责人,民国二十二年冬天,县志还未修完,董瑶林患急病猝死。查<<德县志>>修志姓名表,他仍是名列副总纂。董瑶林病故之后,他的子孙和董氏族人仍在德州居住,若是能找到<<董氏家谱>>查阅一下,再与董瑶林的后裔和族人进行坐谈,不但能将董仲舒后裔在德州的分布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而且还可能有更重要的收获,因为董鉴道和董瑶林都有很多著作传世。这样以来,无疑会对德州研究董仲舒文化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董宣

董宣,生卒年不详。字少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初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等职。不畏强暴,惩治豪族。任洛阳令时,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仗势杀人,被湖阳公主包庇。董宣拦住湖阳公主的车,令奴下车而杀之。公主诉于刘秀,刘秀令其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拒不低头。刘秀令人强按之,也不能使其俯首。京师豪族贵戚莫不畏之,号为“卧虎”。

《后汉书 酷吏列传》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禽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从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困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