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福东:不能经由暴力狂欢寻找“自身价值”

 指间飞歌 2014-05-31
 

韩福东:不能经由暴力狂欢寻找“自身价值”


来源:华商报

 

因为北京朝阳区奶西村“围殴少年”的一段视频,未成年的暴力行为呈现在了国人面前,逃无可逃,它也唤醒我的一段记忆。这段记忆关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空气中都充满骚动与自由的气息,它时常以曼妙的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和我的亲历与目睹形成反差与紧张,让我忍不住吐槽。

三个少年围殴一个少年,肘击、脚踢甚至淋尿,这让我想起了我少时见过的暴力。在我的家乡,黑龙江省东南角的一个小县城,暴力是贯穿整个80年代的一条线索。所谓的“天龙帮”、“九虎十三鹰”、“十三旗”等,其成员相当比例都是校园中的学生。我读初中的一个表哥,就是“天龙帮”的成员,我家在农村,有很多年就住在他家,以便于在县城读书。记忆中时常有学生家长找上门来,因为他打伤了别人;有时他也头绑渗出血的纱布,那是他在群殴中失利的见证。

我表哥所居住的片区,有很多喊打喊杀的青年,他们团结在一起,成为这个小城著名的古惑仔聚集地。我读小学的时候,有天晚上,这周边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混战,从我所在的学校到居住地,方圆数公里都成为棍棒交加的战场,不断有人受伤,有人躲进猪圈里藏身。亲历者描述的场景给我相当大震撼,现在反倒遗忘了几乎所有的细节,只记得那一夜有令风云变色的刀光剑影。

“十三旗”是由十三个男生组成的团伙,其中不少人和我同届,印象中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已小有名气了。那时,这座小城的帮派已经进入了衰退期,但拿着砍刀或棍棒的青年,仍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们敬畏的“偶像”。

那些在1980年代已经成年的作家们说得不错,1980年代是个叛逆的、自由的、变动不居的年代。而那些帮派少年,大抵是走在潮流前沿的一群人,和更晚些的校园诗人一样。在电影院多看了美女一眼而大打出手的案例,所在多有。虽然和现在的情感开放程度不能相提并论,但因为暴力元素的介入,给1980年代蒙上了特别的颜色。

是因为“文革”武斗遗留的风气吧,普遍的贫困之下人命也变得价值低廉,缺乏好的教育,虽然经历了严打,但198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治安,仍是一团乱麻。在很多作家的笔下,这些负面的带给普通民众日常困扰的1980年代精神,却都被过滤掉了。

几天前,我一个中学同学来北京,我们聊起来从前,包括深夜在舞厅勾搭女孩的那些人,以及最近刚刚被捕的曾参与跨国涉黑杀人的富商。这些都已是1990年代初的故事了,帮派成了明日黄花。

时代的价值在飞速漂移,暴力的魅力早已让位给了掷金的美学。只有那些在家庭或社会的夹缝中日渐边缘化的青年,才最有可能成为施暴爱好者,而施暴仍无力改变他们逼仄的地位。这是一个社会逐渐正常化的表现。

当奶西村施暴少年常某的母亲写下一封信,宣称自己的儿子在五年级的时候沉迷网吧,导致成绩下滑学坏,并劝天下所有的母亲“不要觉得孩子听话而不去管教”。它说明了一个家庭教育缺位的后果。当被打孩童的家长拒绝接受道歉,而另一打人者程某的父亲也厌倦了不断替儿子道歉私了,决定让法律惩戒和教育孩子,它又说明了什么?

家庭病了,社会也病了。时代虽不会再回到1980年代,但在缺乏爱和管教的家庭与社会中,被边缘化的青少年,仍可能踏上经由暴力狂欢寻找“自身价值”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