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三毛的几句名言

 乡村帮 2014-05-31
 1943年3月27日,作家三毛出生。读读她最美的九句话,关于感情、关于朋友、关于梦想。多少人被三毛卷入了随性的喜爱、自然的筑梦的河流中。惋惜荷西,怀念三毛。
读起她的作品来,让我们随她的作品进入到她最真实的世界,让我们会因她的作品慢慢的欣赏她,到最后发现慢慢爱上了她。
 
关于三毛:我的眼中是个性、洒脱、性情中人。
在大家的眼中:
三毛的好,一半在文字,一半在她独特壮阔的生活方式。她满足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幻想——从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到和荷西的爱情。
后来,我自己去过沙漠,我才发现在沙漠生活很大的组成部分是寂寥和恐惧。我看《温柔的夜》里三毛的日记,发现她和荷西的爱情也充满了关于金钱物质琐碎的争吵。
看肖全给三毛拍的照片——她直面镜头,苍白惨淡,不带一丝笑容。也许那才是她真实的样子。
后来三毛自杀,我非常冒昧诛心地猜测,大概也是因为太多读者把对生活的美好幻想投射到她身上,她被我们绑架,太沉,太重了。
一直羨慕用生命去旅行去看世界的人。故鄉在心裡。隨處可紮根。沒有目的地,也沒有企圖心。單純、自在、徹底、勇敢。哪怕有一部分是活在虛構中。比利欲熏心地盤旋在虛榮的社交圈裡,強太多了。
作为一个父亲是律师,自由气氛浓厚,中产家庭成长的女孩,自小偏科严重,数学曾得过零分,被老师画鸭蛋在脸示众严重羞辱,从此在她敏感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自卑、无安全感,对人性阴暗的恐惧,并为她后来悲剧的人生埋下性格的伏笔。
天才都是敏感的,三毛也不例外,近乎神经性衰弱的敏感,特别在她生命中的阳光荷西去世以后,和荷西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从三毛描述看,是最安稳一段时间,几乎过着正常的人生活,跑步,做饭
海明威心酸地提出反对,“我们的书,很可能在不久以后就没有人再看它们。您的《浮士德》将来只剩下古诺的一出愚蠢的歌剧,也许还有这句:把我们带往什么地方去的永存的女性的特点的诗……”
“Das Ewigweibiliche zieht uns hinan”歌德背诵。
“是它,但是关于您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人们将不会停止地喋喋不休地饶舌。”
“您始终没有明白他们谈的人物与我们毫不相关?”
“您切不可说,约翰,在您和大家谈的、大家写的歌德之间毫无关系。我承认您和您留下的那个形象
毛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正因为沉溺于读书,她对于精神上的追求远远强于一般人,奠定了她一生的喜剧和悲剧。在荷西死之前三毛的生活应该是属于喜剧的,想到什么就去做,初中没毕业就独自一人去了国外,在德国,美国,西班牙几个国家求学,旅游,后来又义无反顾地去了撒哈拉沙漠,再后来和荷西搬到了加纳利群岛定居。我非常羡慕三毛的一点就是不管她走到哪里她总是有着非常非。。
作家三毛?很喜欢,是一个很独立,很会生活的女子,一生的主旋律都是爱。无论是受过怎样的伤,无论是经历怎样的坎坷,都不会忘记爱的存在,也不会放弃对爱的寻找。父母的爱给了她最大的理解,荷西的爱是对她最大的相知。因为有这些爱,她是幸运的,这个世界也是幸运的。
我个人的经验是:人的一生会如何?取决喜欢看什么书。看多了纠结复杂的悲剧,自己的过程和结局就离的不会太远,因为那些书和信息载体已经把一些人生选择植入了她的下意识中,三毛的人生极具戏剧性,这是她下意识的选择结果,包括她最后的自杀,有人举出她的种种言论想证明她不可能突然自杀,可这正是她自杀的原因,她选择了戏剧性转折的人生,反逻辑才是她无法抗拒的驱动力(看来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
一个理想主义者活出了理想主义者的生活方式,现实主义者却并不一定理解,特别是现实主义者不能理解信仰、精神追求这些高层次的东西与生命对比起来孰重孰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用哲学家密尔对功利主义的解释,理想主义者追求的都是高级乐趣,没经历过的人是很难理解的。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活出理想主义者自己的精彩就好了,而且三毛的作品还积极影响了一代人,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上,她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她的作品没怎么看,但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个传奇。
因为想写出一些真正自己的看法,故写之前没有浏览上面的一系列答案;
对于三毛的了解来自她写的书,看过一次全集,不能说研究得透彻,但是看了之后总会由这个女性的人生产生非常多的感慨。
她的人生非常的自由,自己想去做什么事情都会去做,不计较多少后果,也没有太多瞻前顾后。这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她会缺钱,会有很多困境,但是无论什么都没法阻止她的再次出发,非常健忘,在困难的时候可能会想,下次再也不这样了,但是到了下次的时候又毅然决然的出发了。
一个矛盾而又深刻的女人,不是作家,而是真正的生活者。
三毛,曾经心中的信仰。她的文字,对于很多痴情的读者而言便是整个世界。在雨季不再来的年岁,感受温柔的夜,讲述着撒哈拉的故事,直到万水千山走遍??是的,每一本书,都承载太多。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很容易爱上她,并宁愿长醉在那个清冷苍凉的世界里不愿醒来。
也许走过了那段岁月,已经不再那么敏感,曾认定此生追随她的故事而去,到头来也只是关于青春的祭奠。只能说,我太世俗,终究落入了凡尘。而三毛和她美丽的故事,是永恒的
我最近受朋友影响看了三毛的散文集,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就是电影的桥段啊,太唯美的生活了,从内心油然而生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想这也是80年代那会儿,为什么有很多人质疑三毛的原因吧。不过反过来想想,我们不能说自己没经历过这种生活,就否定他人也没有这样的生活吧。
 
1.
                  好孩子,
刻意去找的东西,
往往是找不到的。
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 三毛
                                                                                                                                    ——《谈心》
仔细品读着这一句话,里面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性,我们的生活经验也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比如检验了缘分二字的深刻含义:
哲学上解释:时间是运动的。
佛学上解释:有缘千里来相会,有缘相见,可无份在一起。
我的问题:到底还能回去吗?
一是不能回去:
看了上面的回答我的理解就是一旦逝去最好的时间,以后在纠结想找回过去最美好的时光,什么也只能是一去不复反了,因为一切都不能回不去了。
如果不相信,就自己仔细找找、看看现实生活的现实实例吧!用现实的实际实例去检验自己这么理解究竟对不对。
(1)原因可能是伤害
二是可以回去,还有可挽回的余地。
 
2.谈对待时间的看法:
我来不及认真的年轻,
待明白过来时,
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
                    ———— 三毛
一二句都检验了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复返,想要以后不后悔,现在就必须认真的好好的活着。
3. 对自己交朋友的观念之谈:
 
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不错了,
实在不必太多
朋友之乐,贵在那份踏实的信赖。
                                                ———— 三毛
4. 谈爱情:
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
我们有过的美好回忆,
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了。
偶尔想起,记忆犹新,就像当初,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
只是爱你```只是爱你,没什么目的···
5.

我想哭的时候便哭 想笑的时候便笑 我不求深刻 只求简单 

                                                                                                                                                                       ——《流星雨》

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突然闯入你的生活,教会你什么是爱了,然后他就离开了。

我一生之中最幸运的两件事情,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

另一件事,很久很久前有一天,我遇见你...~

开始的开始总是甜蜜的,后来就有了厌倦、习惯、背弃、寂寞、绝望和冷笑...~

这是必然的过渡期 所有的事情都一样...~

也许一些事,只配当回忆。一些人,只能做过客...~

之所以感到孤独,并不是没有人关心,而是在乎的那个没有关心你...~

每当深夜来临的时候,是一个人心灵最脆弱的时候...~

所以试着用左手握住右手,给了自己最简单的温暖;

不会再奢求别人的给予,开始学着自己爱自己……

6.爱自己,相信自己的名言
一个连自己都不欣赏的人,是难以快乐的。

 7.谈理想:
人各有志,但是人至少要有一个理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8.谈读书:(欣赏、品读、学习一下她对读书的态度)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送你一匹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