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工厂”远超智能温室

 老刻刀 2014-06-01

植物工厂远超智能温室

——来自花博会的科技解读之三

作者:宋婧

提交日期:2013-10-18

 

    如果说科技是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那么,作为花博会五园之一的江南花都产业园,将是托举花木产业梦的一个重要支点。

  兰花、红掌、凤梨等高档盆花,把这里装扮得明艳如春。温室内不仅实现了自动浇水、施肥,喷雾式的自动浇水系统还能最大程度实现节水。公司董事长计小良说,智能温室现在已经普及,公司真正的法宝还在植物工厂,其中使用的设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以后,植物生产从第一个环节到最后一个,我们的技术人员都可以做到手不触摸土壤,他们只需要按计算机的键盘就可以了。计小良说。

  记者看到正在运行的全自动流水线上,机器正在往分割成上百个小格的花板上播种,随后,这些花苗被传输进冷库催芽。据了解,大约24-72小时之后,发芽的植物被传送到温室里培养。植物长到一定程度,补苗机的拍照系统就会给它们拍照,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检测盆花的冠径、株高、花朵数、花形、花色等,不符合标准的就要被拔掉,然后重新栽培。当植物长大,需要更换大盆时,就会用上自动种植机了。

  计小良表示,现在每天种苗60万棵,是过去的120倍,一台机器相当于100个工人同时工作的量,不仅如此,机器种植还保证了植物的整齐度和成活率。

  今年,植物工厂预计可年产凤梨、红掌、兰花、玫瑰等成品花卉200万株,花卉种苗5000万株,年培训农户1000人次,年产值2亿元。

  除了植物工厂,这里还有台湾蝴蝶兰产业之父李世华的世华花卉,研发养生入药的花卉,利用秸秆生产肥料的花海农业,专业从事盆花、切花、球根类花卉引种的台湾花匠绿工坊,以及致力于水生花卉栽培、通过浮床等技术修复水域生态的文亮绿化。

  江南花都产业园负责人表示,产业园正通过智能温室应用,培育高档盆花新品,示范推广雨水收集、天然气加热、太阳能发电等节能环保技术,并借此调整花卉产业结构,提升花卉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最终带动广大农户参与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着力把花木产业打造成惠及民生的富民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