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个懂孩子的父母(尚阳/文)

 心心相印989 2014-06-01

做个“懂孩子”的父母


   内容摘要

本文以经典心理学为基础,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阐述了“培植孩子各个时期优良品性”的管护要点,具有“根本性”、“普适性”效果,做个能够“懂孩子”的父母,是一项扎实的管护孩子的基本功。

 

家长们“望子成龙”是普遍的心理需求,可怎么才能“成龙”呢?各家经验五花八门,有些即使费尽心计、办法用遍,也难能满足父母的最低心理需求。为什么呢?其实是不懂孩子。

怎么懂孩子呢?你首先必须搞明白孩子的品性是怎么形成的?精神学鼻祖佛洛依德认为,人的人格品性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父母遗传;第二是早期经验;第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想一想,三个因素中前两个都属于家庭范畴,可见家庭对孩子人格品性形成之重,可见父母就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作为孩子最早的老师,你懂得孩子么?

首先探讨:孩子生下来为什么会哭?婴儿为什么喜欢抱着、摇着和拍着?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孩子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大约要到一岁半才能稳定下来。

孩子从母腹中第一次来到人间,陌生的环境让孩子产生了不安全感,哭就是不安全感的自然反射。其后,孩子开始认人了,当孩子不舒服时,父母或家人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消除不安全感的重要问题,必要的抱、摇、拍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而舒适,从而产生对环境的“信任”。

“信任”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信任在人格中会形成"希望"这一品质,心存希望,就能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幼小的骨子里就埋下了胆小、懦弱的阴影(潜意识)。现实中,有恐惧感的成人们,如不敢走夜路、睡觉不敢关灯、不敢见陌生人等等,可以断定都是婴儿期不良护理或惊吓埋下的潜意识祸根。

这一时期,“无条件的关爱,持久地满足孩子希望”就是最好的养育。“希望”这种意识,在本质上就是生命的驱动力,培植这种驱动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孩子。

可惜,现代有些父母不喜欢自己带孩子!记住:母爱是唯一的、无法被代替的。要认知到:选择他带或寄养,是父母的第一个教养之误。

孩子在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之后,你知道一岁半到三岁前的孩子又会有什么心理活动呢?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能爬、能走、能说话了,这只是一种表象,重要的是他们有了选择坚持或放弃的意识,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了。这时候大多数父母与孩子会发生些许冲突,也就是孩子第一个心理反抗期的来临。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规范,即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还可以训练他们吃饭,不浪费粮食,不摔东西,等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希望自己吃饭、自己拉屎,当大人不顺他们意的时候,开始用“不”来表示反抗对他的控制,这一时期,对孩子训练良好的习惯是教育的核心内容,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性格形成。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对儿童管控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就是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心理冲突期。

这一时期,培养“自主性与自我拟制能力”是最重要的教育。可惜,现代父母或溺爱过度、娇生惯养,或情绪滥发、严厉训斥,这两极化的教养现象,都是父母的教养之过错。

父母应该清醒:娇惯会让孩子任性起来,严厉会让孩子羞怯起来,两种倾向都是不合适用来管孩子的。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课堂不敢发言,遇事不敢拿主意,更不喜欢文体活动,自我表现欲望较差,这都属于一种害羞心理,是三岁前的家庭不善管控方式造成的,这类孩子,因羞怯或怀疑心理作祟,难能构建起“自信”,这是人性的一种自我埋没。

现实中,任性的孩子也不少,浮躁、虚妄、没礼貌,这种妄自尊大,是又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损毁。

极其需要父母觉醒:营造孩子自主、自信、自控的人格品性,从一岁半就要开始,其意义就是在打造孩子能够成才的那么一种“意志力”基础。

孩子长到3至5岁,又有哪些变化呢?做父母的应该知道,孩子又到了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期。

你会发现,三岁后的女孩子喜欢自己穿衣服、折被子、扫地、自己动手吃饭等等自发行为,男孩子喜欢攀延爬高,还会把自己的玩具拆卸成一大堆零件,这就是有了“主动与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幼稚行为和想象力,甚至认为是胡折腾,那么幼儿就会逐渐萌发内疚和怀疑感,从而使他们倾向于生活在父母为他们安排好的圈子里,主动性大门就这样被关闭了,由于父母的这种无意识管教,培植了孩子长大后难以克服的依赖性格。
    做父母的一定要清楚:当儿童的“主动感”大于“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性品质,一种能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

现实中,对孩子萌发的这种主动行为,多数情况下大人们是给予拟制的,限制孩子发挥,特别是当孩子因“行为不当”而发生损毁家什时,多数家长给予的是呵斥,长此以往,孩子就只能是循规蹈矩、唯唯诺诺了,人的天性中的自主和勇气成分,都被惩罚感、恐惧感所压抑了。

现实中有不少孩子上学,只是习俗性的去学校,因为小伙伴都是这样,在他们看来,上学只不过是“从众”而已,很少有“目的”性品质,假若家长能有意识的在这个阶段培植孩子的主动性,引导“目的”性品质的形成,估计长大后会是天壤之别的效果。

孩子的“目的性”品质,最初是在模仿中形成的,比如,母亲的勤快、整洁、条理、干净、卫生等生活习惯,会深深影响孩子的将来。相反,懒惰、邋遢的母亲,很难让孩子脱胎换骨。

有些父母,夫妻打内战时不回避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目的”品质的方向,极易形成孩子长大后喜欢打架、骂人的坏习惯。

提醒做父母的,在这个形成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对孩子发生的主动性萌芽行为,一定要多鼓励、多赞赏,甚至主动启发、诱导,比如,教孩子拆玩具,让孩子认识玩具的结构;教孩子学下棋,让孩子认识做事的步骤;教孩子开电脑,玩一些有益于开发大脑思维的游戏,(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玩那些枪击动漫游戏)从而培植孩子的“目的”性品质和“成就感”意识,产生什么是“玩得好”,什么是“玩得不好”这样一种初等价值意识。

孩子对“价值”的感觉就是兴趣,兴趣是探究意识的催生力,人一旦形成强大的探究意识,这种追求价值的感觉就会产生一个强大的自我内心世界,长大后,这类孩子始终会乐于去学校、乐于上课、乐于看书、乐于思考、乐于解难题、乐于研究,他们觉得学习和研究是兴奋的、快乐的。否则,就是相反的感觉。

 

不经意间,孩子又到了学龄初期(6~12岁)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步入了学校,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能够获得学习的“勤奋感”,反之,极容易产生“自卑感”。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能力"这个品质,这是构建孩子“自信心”的关键期。

所以,你应该知道,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是这个时段孩子最纠结的心理状态。

因此,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这个阶段的最重要任务。

学龄期儿童,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记忆信息的方式是简单储存方式,没有思维,可以称作“记忆型”,在这个阶段超负荷的记忆,可能会有碍于思维的形成。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小小年龄就送少儿英语、少儿奥数,其实,这些知识大都是记忆类的东西,这类东西在大脑中填塞的太多,必然影响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一定有利于儿童“能力”的提升。

父母们应该思考,过重的课程负担,首先会使孩子感觉疲劳,从而丧失“勤奋感”,发生“自卑感”,产生厌学情绪。这个阶段学业不怎么优秀并没多大关系,但一旦产生了厌学心理,往后就很难有上进心了。

当今的学校,儿童课业过重、过繁,实际是对孩子搞“拔苗助长”!父母应该清醒这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可能对孩子“勤奋感”有些许摧残!

父母们应该觉醒:小学阶段的儿童教育,不应该倾向于灌输那么多知识量,而应该着重于开拓知识面,这时候,让孩子接触一下音乐类、舞蹈类、体育类、绘画类的艺术性熏陶,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会更有益。

笔者见过不少儿童,学龄前就能背那么多唐诗,背三字经、背英语单词很让人吃惊,随后正式上学时,却大都是忘得一干二净,因为不理解的内容,记忆就不会长久,大脑储存信息是有程序的,没有经过思维过程理解的信息,大脑本身就会作为无效信息而清除,同打扫卫生一样,这是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

父母们应该清醒: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但信息不等于是知识,知识不等于是智慧,相信书包轻一点、作业少一点,让孩子愉快一点,孩子就会更聪明。

再请做父母的注意:当今还有一个社会面广而大的“打麻将”习俗,假如为人父母的人,整日坐在麻将馆,孩子怎么会“勤奋”学习呢?这个社会性习俗,对孩子的成长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极需要深刻检点。

夫妻经常吵架或离异,是对这一阶段孩子心灵的极大伤害,孩子的“目的”性品质会受到巨大挫伤,“勤奋感”无从产生,大多数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会产生满腹的“自卑感”和“羞怯感”,心理上会埋下一种“反抗”人生和社会的意识,这是青少年发生可能犯罪的一种原始“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一旦因某种因素而激发,就会导致成“少年犯”。

 

最后,父母特别需要更能懂得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12到18岁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段的孩子,面临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可以做主了的“成人感”意识;另一个是随生理成熟而伴随的性心理萌动;第三个是社会环境对孩子影响的介入。

春江水暖鸭先知,做母亲的首先发觉孩子不太听父母的话了,甚至时有顶撞行为发生。告诉你,千万别为这生气,这是很正常的成长过程,叫做心理的第二个反抗期,这时孩子的意识其实很简单,就是“我长大了,别拿我当小孩”。

更让大人惊异的是,孩子有了异性朋友,时不时还引回家里玩,偷偷上网的事也出现了,无疑,孩子进入了多事之春。

不必烦恼,这是孩子心理步入了人生必经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期。 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

“同一性”是个哲学名词,可能生僻,这里“自我同一性”的意思就是“我是我自己”,“角色混乱”的意思就是“我不是我自己了”,或者“我变化得不像我自己了”。

做父母的,你必须懂得这种变化,从而适应这种变化,改变你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履行更理智的关怀。

对孩子的“顶撞”行为,父母们必须有足够认知,一般发生的“顶撞”,大多是你还以父母居高临下的气势、不够中听的语言伤害了孩子的尊严。你应该知道,尊严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谁都爱听赞扬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当孩子产生了“成人感”时,自然会产生“尊严”意识,进入这个时段,你必须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用商量的口吻和语气,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这里强调,严格避免用难听的刺激性语言骂孩子,严格避免用反面话讽刺孩子。

对孩子的“早恋”情结,你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足够耐心的引导,向孩子要打开窗户说亮话,告诉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随着生理特征的出现,伴随着的心理特征也自然形成了,孩子们开始有了“性别意识”,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心和吸引力甚至爱慕之情是正常的心理活动。同时告诉孩子:这只是青春期的爱情萌动,距离成熟的婚姻关系还有很大的距离,现实婚姻关系中的很多经济问题、责任问题孩子并不懂,这时候“谈恋爱”,还不是时候,肯定是一种“自我角色混乱”的“心理障碍”,别以为这是“幸福来敲门”。

对于“早恋”,千万不要持粗暴的态度,大多数孩子只要给讲明白,都会是理智的。

对孩子面临的社会负面影响问题,恐怕是最令父母头痛的问题。进入这个时期,孩子们的视听面很广,也有了自己的活动圈,迷惘的社会现象和不良的伙伴圈,会让孩子们产生多种迷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性的自我感觉。
    所谓这种同一性的感觉,就是一种持续性增强的自信和忠诚。这个时期的孩子,只要没有负面影响,大多数都会表现得很有魄力和义气。

但必须意识到,这一阶段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这就是孩子自我角色极易发生混乱的问题。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自我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读了这段话,父母们该是恍然大悟了吧,这就是你必须面对的孩子,一个具有了独立思维倾向的孩子,一个在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孩子,一个在追寻人生意义和目标的孩子。

在这个时期,引导孩子的“思维方向”是最重要的工作,你必须为孩子理清“立人”和“成才”的思路。其次,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交际圈,避免与“角色混乱”的孩子为伍。第三,让孩子多接受正面的言教和身传,控制或减少负面影响。

我写有《和青少年谈成长》和《为孩子们理清思路》的文章,对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思考自我、寻找定位或许会有些帮助,建议父母让孩子有机会能一起读一读。

说了这么多,看来,做个懂得孩子的父母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得花些功夫先修炼自己,孔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明一个人达到成熟程度是很不容易的。可等自己成熟了再教养孩子,那黄花菜早就凉了,必须提早“懂孩子”才好。

其实教养的要领并不复杂,这里做个养育程序归纳:

㈠、在婴儿期,无条件的关爱,持久地满足孩子希望,为生命埋下“希望”的种子;

㈡、在儿童期,调养“自主性”,营造“自控”的“意志力”和“探究”品质;

㈢、在学龄初期(小学阶段),培植“主动性”和“价值感”,引导“目的”和“勇气”品质的形成;

㈣、在学龄期(初中阶段),培养“兴趣”,激励“勤奋”,引导“能力”和“自信”品质的形成;

㈤、在青春期(高中阶段),解除认知困惑,疏导思维方向,理清成长思路,培植“自尊、自强、自信、自律”的人格品质,帮助孩子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