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京】捡破烂与缝穷的--卤煮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01

【旧京】捡破烂与缝穷的 - 卤煮 -

捡破烂的

 在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常能看见一些衣衫褴褛的穷人,其中男女老少都有,每个肩上背着一个破竹筐,专门捡拾别人家丢弃的物品。他们一般不以乞讨为生,而是专门捡拾各种废品,卖给收购点,有的人还用火柴(当时称为“取灯”)换取住户家里的废品,市民们称他们为“捡破烂的”。

    捡破烂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来自京郊农村,这些农民失去了土地,在农村又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只能来到北京城里寻找活路。然而到了北京仍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职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些逃荒落难的农民只能以捡破烂为生了。

    捡破烂的人手里拿一根短木棒,木棒的一头穿上一根窝成勾形的粗铁丝,用来扒拉垃圾寻找有用的废纸、碎布。另外还有捡煤核的,将别人家没有烧尽的煤核捡回去,敲掉外面的煤灰后,将中间的煤核用来烧水做饭、取暖。捡来的破烂在每天傍晚卖给专收废品的商人。每个捡破烂的仅能换回一两斤棒子面钱。

    捡破烂既不需要本钱,也不需要技术,于是有许多城市贫民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穷人家的孩子干这一行的也不少,造成这一行当内部激烈的竞争。每当清洁队的垃圾车来到垃圾站卸货,捡破烂的男女老少就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捡拾还能卖点钱的东西,为此常常发生争执,甚至引起打架斗殴。捡破烂的人整天与垃圾打交道,很容易传染上结核、霍乱、疥疮、黄水疮、头癣等传染病。作家许地山的小说《春桃》就是描写北京城里的一个捡破烂的妇女与她丈夫、伙计之间的故事。

【旧京】捡破烂与缝穷的 - 卤煮 -

缝穷的

    旧时北京城里有一些穷苦人家的妇女以代人缝补衣服挣几个钱补贴家用,人们称之为“缝穷的”,其中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也有少数少妇、姑娘。她们一般是在客店、澡堂、茶馆附近摆个地摊,备有包袱皮一块,铺在地上,小笸箩一个,里面放些针线、剪子、尺子、袜板、顶针等物品。她们的主顾都是一些单身汉,像店里的伙计、摊贩、人力车夫、艺人。这些人没钱添置新衣,只能将旧衣服缝补一下再穿个三两年,但自己又不会缝,只能去找缝穷的。从事此业的老年妇女一般手艺比较精细,少妇则能吸引一些好色之徒,干这一行的收入微薄,聊胜于无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