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逐渐被人遗忘的张舜徽先生

 谦谦书生 2014-06-01
今天偶然发现友情小组里面添加了“章开沅小组”。章先生作为华师的老校长,不仅在学界享誉盛名,而且深受学生们的爱戴。而我校已逝“低调的”(不知道这么说合适与否)、被学界严重低估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或许已经逐渐为华师学子所遗忘。

而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张舜徽先生的若干重要论著还未出版,著名学者曹聚仁在其《听涛声随笔》中,就已经把张舜徽先生的经史研究同国学大师钱穆相提并论。在张舜徽先生去世后,思想史家蔡尚思著文指出:国学大师“是指旧时所谓经、史、子、集等部图书都读得多,也研究得深,而且有自己见解的。这同时也可以叫做‘通人’”。认为解放后能称得上国学大师的,“似乎也只有柳诒徵、钱穆和张先生等少数人。”在治学上,张舜徽先生赞赏通入之学,主张走博通之路,因而他不以专家自限,而以通人自励。

作为中国最后一批国学大师中的一员,虽然张先生已经谢世多年,但他对中国学术的贡献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

让我们来唤起一些记忆,或是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他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40年之久,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是我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

1911年,张舜徽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在父亲指导下,打下了文字学的基本功,并大量诵经、读文。17岁后,他离别家乡,到外地求学。开始到长沙,后来到了北京。他的姑父余嘉锡先生,是著名的目录学家,《四库提要辨证》的著者,当时在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任教。张舜徽住在姑父家,因此得以多识通人。当时京城名流学者,如经学家吴承仕,语言文字学家沈兼士、钱玄同,史学家陈垣、邓之诚,金石学家马衡等人,张舜徽都曾向他们求教。几年之中,每天从早到晚,张舜徽都到北海图书馆读书,日有定程。加之有名师指点,他左右采获,受益良多。他后来回忆这几年的求学经历说:“一生读书进展最速,盖无逾于此时。”

1932年秋,张舜徽回到了离别三年的故乡,此后八年,张舜徽一直在湖南各中学任教,同时继续自己的研究。湖南人文之胜虽不及北平,但是饱学之士不乏其人。这期间张舜徽过从甚密之人有曹典球、孙文煜、杨树达、李肖聃、钱基博、席启駉、徐桢立、骆鸿凯等前辈学者。张舜徽虽然年轻,但他严谨的治学方法、扎实的学术功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硕学之士也毫不吝啬他们的褒奖之情。两相激励,张舜徽的学问又更进了一境。

张舜徽逐渐开始受到学术界的注意,1941年,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聘请他为中文系讲师,从此张舜徽开始在大学任教,生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1944年,李肖聃以年岁高迈辞去民国大学(校址在宁乡陶家湾)中文系讲席,力主校方以教授聘请张舜徽代任,于是张舜徽改任民国大学中文系教授。因为当时张舜徽才30出头,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1946年秋,张舜徽受兰州大学校长辛树帜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其时黎锦熙刚好辞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回长沙,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驰函新任院长易价聘请张舜徽兼任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1949年解放后,张舜徽回武汉中原大学任教,两年之后,中原大学并入华中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张舜徽任历史系教授,直至1992年逝世。

张舜徽治学,走的是自学之路。幼年时,由其父亲自授业,后又转益多师。从小到大,未尝到新式学堂上过一天学。

七岁时,父亲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其发蒙读本,稍长即读《说文解字》。16岁后,张舜徽开始研究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并于17岁时撰写了《尔雅义疏跋》,这是他一生上千万字的浩博著作中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张舜徽对文字和训诂的兴趣与功底就是这时培养起来的。

在治学过程中,张舜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读大部头书从不畏难。二十多岁时,他有志于通读全史,就舍弃人世一切习俗之好,在涉览其他书籍外,用百衲本二十四史校读殿本二十四史,每天一卷,花了整整十年,全史校毕,写下几十厚册的札记。这些札记后来虽然毁于兵燹,但校读全史的过程无疑提高了他的史识,打下了学问的根基。他的体会是:“为学而不厚植其基,则无以远大。”

凭着深厚的根基,张舜徽博涉广营,在经史子集四个方面都有不少的创获。刚刚30岁,他便发表了第一部专著《广校雠略》。此后著述不辍,到1992年去世,专著出了二十多部,八百多万字。数量之高,并世学者中实不多见。并有部分遗稿,尚待整理。他曾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乾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以理群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著》;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史,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创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广。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此仅为就其平生著述中较费心力者而言,已足以显示出他治学的求实精神、创造精神和博大的气象。

张舜徽《八十自敘》(转引自“张舜徽小组”):

日月易得,時光如流,入此歲來,而吾年已八十矣。自念由少至老,篤志好學,未嘗一日之或閑。迄今雖已耄耋,而腦力未衰,目光猶炯。聞雞而起,尚擬著書;仰屋以思,仍書細字。有如〈表記〉所云:「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荀子》亦曰:「學至乎沒而後止也。」自惟終始,庶幾近之。余之一生,自強不息,若駑馬之耐勞,如貞松之後凋,雖勉從事,不敢暇逸,即至晚暮,猶惜分陰。因自號無逸老人,所以自概其生平也。

家世學業,祖若父皆喜聚書。兩世所藏,四部常見之籍略備。幼時讀書家中,先君子親授經傳及文字、訓詁諸書。早在童稚,即聞雞而興,嗜學不怠,一生早起之習,實始于此時。年十有七,遽傾嚴蔭,于是負笈出游,求師覓友。及旅居燕薊,博訪通人,公私藏書,得觀美富。弱齡還湘,為中學師,講授之餘,伏案不輟,教學相長,期于積微末以至高大。未幾而倭寇入侵,流離轉徙,生資蕩然。從行惟骨肉數口,舊書一囊耳。身歷百艱,僅得不死。年過三十,始都講上庠,四方奔走,由是歷丁壯迄乎耄耋,以教學終其身。生平無他事可述,講習之外,惟讀書數十年,著書數十種耳。

余之治學,始慕乾嘉諸儒之所為,潛研于文字、聲韻、訓詁之學者有年。後乃進而治經,于鄭氏一家之義,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學、經學為基石,推而廣之,以理群書。由是博治子、史,積二十載。中年以後,各有所述。爰集錄治小學所得者,為《說文解字約注》;集錄治經學所得者,為《鄭學叢著》;集錄治周秦諸子所得者,為《周秦道論發微》、《周秦政論類要》;集錄治文集筆記所得者,為《清人文集別錄》、《清人筆記條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舊書,則于《史通》、《文史通義》皆有《平議》;創立新體,則晚年嘗獨撰《中華人民通史》,以誘啟初學。至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廣。若《廣校讎略》、《中國文獻學》、《漢書藝文志通釋》、《漢書藝文志釋例》、《四庫提要敘講疏》諸種。固已擁慧前驅,導夫先路。此特就平生著述中較費心力者,約略言之。至于薄物小書,不暇悉數也。

少時誦陶靖節詩,即想慕其為人。所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斯又仰止高賢,情符曩哲。加以生長洞庭之濱,處山水清勝之境,觀魚躍鳶飛,天機活潑,以為人生當適性自樂,安能降志辱身,與時俯仰。由是胸懷恬淡,不慕榮利。升沉寵辱,委之自然。平生服膺老莊,有輕世之志。等窮達,壹壽夭。惟視讀書為性命,終其身寄情于卷帙。于世俗榮枯亨困,未數數然也。當余晚歲閉門沉思,獨造《通史》時,嘗取范蔚宗論班叔皮語「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書為楹帖,懸左右以自策勵,亦可以見吾志趣矣。

一生契家而游,旅食四方,患難相隨,艱苦與共,慘淡持家,得以無隕者,厥惟吾妻金詠先夫人襄助之力是賴。夫人幼嫻家教,淑慎成性。及與余婚,孝事衰始,和于妯娌,待人謙和有禮。賢德之聲,聞于鄉里。子女六人,悉自撫育,未嘗雇人以自助。兼為浣濯炊爨種蔬飼豕諸事,一身任之,不以為勞也。其于子女也,不姑息以為愛,不噢咻以為慈,鞭扑不施而教行,鄰近多取以為法。余性疏闊,凡子女教育事,一委之于君。自孩提以至成人,皆由君顧而誨導之。治家尤井井有條,量入為出,雖處困窘,未嘗借貸于人。艱苦歲月中,一家八口,幸免饑寒,又俾余得一志刻勵于學而無內顧之懮者,皆君力也。嗚呼賢矣!

余自一九三一年與君婚後,迄于今秋,適已六十週年。方擬暑退涼生,約集親屬小敘,以為百年偕老之祝,不意八月五日(陰曆六月二十五)親晨,君忽患腦溢血,入院急救無效,竟于八月七日下午四時棄世,終年七十有八。余衰齡喪偶,頓失所依,自此煢煢在疚,痛可言耶!後君之歿三日(八月十日,即陰曆七月初一),為余八十誕辰,因追憶往事,述為此篇。深感六十年中,若無賢妻襄助,吾家亦無以至今日。乃兼敘其懿德多能,昭示子孫。而吾終亦無以報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勤也,可勝悼哉!亦惟拭吾老泪,振作精神,雖勉成吾未竟之業,以不負吾妻所期望于我者,斯實所以報之也。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張舜徽記

张舜徽小组:http://www.m/group/1033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