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锣鼓土

 谦谦书生 2014-06-01

      

 

我的娄底,我的家(二十七)

 

 
  湄江一带,同其他地方一样,农耕时唱歌助兴,主要表现在挖“锣鼓土”。“锣鼓土”属换工形式,集中劳力,突击挖土,为赶季节种植作物,或为开荒,或为挖大片熟土,这在古老的农耕时代,是以村峒、氏族集中劳力挖土劳作的一种形式。它一般由主家组织上十人、几十人的健壮劳力,先架锣鼓于山上,人们排成一字长蛇阵,齐听锣鼓声下锄,从下往上挖,先慢后快,争先恐后,密锣紧鼓,吆喝震天,鼓点稍慢,大家稍稍喘气。循环往复,既除疲劳,又增工效,在敲锣击鼓中,还配合山歌,乃至部分仪式。梅山地区的安化、新化、城步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其古俗。这里土(田)少山多,除种水稻外,还种大量杂粮,如玉米、红薯、荞麦、豌豆、黄豆等。劳动中架鼓安锣一般一到几人,其乐师又为歌郎,挖土、薅草中,他(们)边敲锣鼓边唱歌,其歌为《挖土歌》,内容包括安神、开工、休息、抽烟、打中餐、收工、送神诸内容。还有即兴编唱的各种山歌,如赞歌、情歌等。
  
  锣鼓师开始是唱《安神歌》,先在地上插三根香,烧一叠纸,敬奉山神土地、太白星君、张五郎等神灵,再边敲鼓击锣边唱歌:“打响锣鼓惊动神,惊动山中土地星,主东有许多金子银子来安慰您,我管阳来你管阴,保佑锣鼓场中数十人。”
  
  “清早来,到山场,来到此方立坐坛。上坛立起三十三天王母殿,下坛立起翻坛倒洞张五郎,立起土地公婆有坐坛,保佑我们男女老少得安康。”
  
  唱完此歌,各人拿好锄头,在薅土、挖土处找好位置,排好阵势,等锣鼓师打响锣鼓,高唱《开工歌》,大家共同举锄挖土,锣鼓师边打边唱,为劳作者鼓劲加油,其中视机而唱,调整节奏,指挥进度。见谁进度快,便即兴编几首鼓励诗段;见谁进度慢,他便上前使劲敲锣击鼓,也即兴编一段,鞭策他迎头赶上。大家与锣鼓师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到中午时,大家共同就餐,边吃边对唱《中餐歌》。一天完工后,准备收工,到此时,鼓师还要唱《送神圣歌》:“鼓也停来锣也停,锣鼓丢在九霄云。来有三声喊,回时喊三声,大喊三声转回程。”
  
  此种劳作形式,是一种非常完整的生活组织形式,其劳作歌词,相当优美,而且程式化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构成,决非一朝一夕。它是源于梅山峒蛮远古时代,人丁稀少,山间野兽多,为了赶上生产季节的合作生产形式,衍流到今,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