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吃饭兴趣就是这样被家长破坏的

 好好爱我吧 2014-06-01
 



【育儿知识】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就是这样被家长破坏的



刚走进这家小饭店坐下,就被旁边一桌发出的声响吸引了目光。旁边一桌三人,爷爷、爸爸和小孙女,正在等上菜。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正看着眼前IPAD里的动画片咯咯大笑,旁边的爸爸更忙碌,手里拿着一根很大的手写笔在手机屏幕上划来划去,这年头玩游戏的装备好高端啊。

过了一会开始上菜了,爸爸继续低头打游戏,一旁的爷爷顾不上自己吃,先往孙女嘴里喂饭。前面几口还算顺利,没一会小女孩开始抗议,爷爷喂饭的手挡住了她看IPAD,小女孩开始不停地推开爷爷的手,爷爷有点生气了,“吃完这一口再看,要不然就关了”。

一旁的爸爸见状也终于放下手中那支手写笔,对女儿吼起来:”再不吃我就没收IPAD”,小女孩委屈地大哭起来,嘴里的饭也掉出来撒了一地。看孩子大哭,两个男人有点着急,继续哄着“不没收,还可以看,但也要吃饭,不然就不给看。”终于,双方妥协,接下来小女孩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完成了吃饭的任务。

这是前两天我在一个饭店看到的一幕,不由地感慨: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就是这样被大人破坏掉的。从这一幕我几乎可以判断,这样的情形也许天天都在家里上演。为什么这么说呢?

把电子设备当成交换条件让孩子反感吃饭

看小女孩熟练使用IPAD的手指,可以断定孩子在家一定也经常玩。有些家长说,IPAD上有很多不错的应用,孩子可以边玩边学啊。

的确,那些应用很好很不错,“还可以开发智力”,但这不等于说就可以把它交给孩子随便玩。我观察PAD上的很多儿童应用,画面动感,声音刺激,而且也有很强的互动型,而正是这种互动性会让孩子上瘾,就像我们大人很多时候离不开手机一样,因为手机能给我们反馈,我们期待下一秒会有什么变动发生,而对孩子来说,这种强烈的互动性会让孩子的眼光一刻也离不开屏幕。

给孩子玩这些互动游戏,无疑是给孩子吸精神鸦片,放下电子设备,孩子对身边的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而一旦大人强行要求孩子停止,孩子马上就有很强的逆反心里。

你想一想,自己正玩得带劲,突然家人让你立即停下来开始吃饭,你会是什么心情?你会坦然接受吗?而一旦家长说:“吃完饭才能看”,这更让孩子发觉是吃饭妨碍了我继续玩,必须完成吃饭这项讨厌的任务我才能重新获得玩的资格。

这样一来,即便是再好的美味佳肴,孩子吃到嘴里也索然无味,因为他打心眼里反感吃饭这件事,又怎样让孩子从吃饭这件事里获得乐趣呢。儿童还没有完整的理性认识,对孩子来说,只有兴趣才是做一件事情的动力,不像我们大人可以凭借理性去克服枯燥和无趣。

而我更担心的是,孩子在适应了这种动感紧张的画面和声音刺激之后,你让他如何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一动不动的书呢?而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贻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

凭什么你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可以玩手机?

家庭教育有三个核心要素,家长的榜样,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在生命初期,孩子几乎就是在复制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而如果家长在吃饭的时候仍然抱着手机打游戏,你有什么资格让孩子放下游戏开始吃饭呢?

喜欢王人平的一段话: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你习惯打骂孩子,就别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尊重孩子,我们起码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孩子,家人应该是平等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谁都没有特权。自己不喜欢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别做,要让孩子认真对待吃饭这件事,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

喂饭是这样剥夺孩子好好吃饭的权利

爷爷刚开始上菜就忙着给孩子喂饭,自己一口都没吃,可见老人真心疼爱孩子。可老人的溺爱很多时候却成了毒害。孩子生来就喜欢探索,吃饭其实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听到美妙的音乐是一种乐趣,但如果是自己的手指尖弹出来的美妙音乐,这种乐趣是不是更甚呢?欣赏一副艺术作品是一种享受,但如果是自己参与的作品是不是更有成就感?对孩子来说,喂饭也能吃饱肚子,但自己用小手吃进肚子里,是不是吃得更开心呢?

有些年轻家长会说,我也知道不应该喂饭啊,但家里老人总要喂,没办法啊。不客气地说,没办法是你不愿意想办法。

我家小拍一岁的时候,我妈妈也喜欢喂饭,理由也和你家的一样,吃得满地都是,还没吃进嘴几口,喂着吃又快又干净,孩子又吃得多,被我反驳之后我妈就说:“等她大一点你看我还喂不喂”,亲爱的老妈,孩子习惯了喂饭不会突然哪一天就伸出双手说我要自己吃饭,就像老爸习惯了你拖地之后,不会突然哪天变得勤快,拿起拖把拖起地来?习惯是个可爱又可怕的东西。

苦口婆心的奉劝几次之后情况有好转,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每天下班就往家跑,一定要赶上和孩子一起吃饭,看我在旁边,老妈也不好意思再喂,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吃得越来越好,我们几乎没喂过饭,追着喂的情况更是从来没发生过。

吃饭是人的天性,很多时候孩子不爱吃饭,根源都在大人身上。每个孩子的身体都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只要大人不把吃饭当条件,也别把吃饭“太当回事”,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好好吃饭并不难。


作者:爱读童书的妈妈小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