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碉堡--马营海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01

碉堡

 

 

现在别说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找不到碉堡了,想看碉堡只能在那些描写战争的影片里找,还得是描写国内解放战争的影片。抗日时期日本人修的是炮楼,比碉堡高大,是砖木结构,碉堡是用水泥筑的,比炮楼结实结实。

小的时候朝阳门外护城河的东岸就有碉堡,还不止一个。据说是傅作义为了抵御解放军进北京修的,由于北京和平解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几个碉堡外墙的颜色是水泥灰,墙壁很厚,足有三十公分,呈圆形。除一侧有个进出的门外,其余三侧只有射击口。射击口的尺寸大概是40*20公分左右,里小外大梯形状,从里面往外看视野很开阔。我想假设在这个射击口放上一挺重机枪,子弹充足的话,阻挡个千八百人不成问题。

由于碉堡的墙壁很厚,而且是水泥浇筑,别说子弹了,就是一般的炮弹炸上去也没事。如果碉堡布局合理,火力搭配得当,称得上固若金汤。要想让它无法射击,除非像黄继光那样用胸膛堵住射击口。

每当到我们出城要逮蚂蚱时都要路过这几个碉堡,也都要过去看看。但进去的时候很少,里面太脏,已经成了路人解决内急的场所了。

如果站在碉堡顶上往远处看,四周的地形要比碉堡低,碉堡周围挖有壕沟,从碉堡出来只要把身体略为弯曲,从远处根本看不见你。

我出生时北京已经解放了,没能体会到战争的感觉,但遗留的碉堡让我知道了战争的一些情况,也明白打仗是件很残酷的事情。与钢铁水泥相比,人的躯体是懦弱的,根本不堪一击。机关枪一扫射,有多少人也得送命。为了争夺政权,牺牲了多少年轻人的生命。

同学中有住在朝阳门一带的人应该记得这几个碉堡,他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它位于护城河的东岸,周围到处杂草丛生,环境很脏,一片狼藉。如果不是专门去寻找,碉堡会默默地卧在那里,显得那样残破和毫无生气,让人想不到它在战争中的凶残和威风。

现代化战争已经不需要碉堡了,各种先进的武器甚至会让你在毫不知觉的情况下丧失生命。在导弹面前,不要说碉堡,就是再结实的钢筋混凝土设施也不堪一击,一颗钻地炸弹都能把地质构造给改变。

一将成名万骨枯,不管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死去的都是那些年轻的士兵,战争的残酷是没上过战场的人不能理解的。为了某种目的谁都会喊叫要打仗,问题是谁去打,怎么打,打得赢打不赢?这个问题我不清楚,也回答不了。我只知道,死去的士兵,都是老百姓的孩子。他们,都没有去国外上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