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兴蒙

 七里山人 2014-06-01

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兴蒙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0日 进入社区 来源:  点击:1次]

  

  在白阁、下村,上点年纪的老者都会穿着当地的传统服饰。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印象中的蒙古族长衫演变成了老人口中的“三叠水”或“两叠水”服饰。

  据史料记载,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平滇,大理国亡。此后,部分蒙古士兵便留在了通海兴蒙,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蒙古士兵和他们的后裔逐渐从游猎民族转向农耕社会,同时也渐渐融入到了其他民族的生活当中。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750多年后的今天,还留有什么我们可以追寻的人文印记呢?

  建筑上的民俗

  兴蒙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乡中的白阁、下村是第二批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这是两个相连的村落,对于外人来说很难分清它们的区别。

  行走于村中,老宅子的样式看上去和当地汉族宅院并没有太大差异。刻有木雕纹饰的屋檐下,同样会发现很多汉族村落中可以看到的石礅和石级。贴在门上的对联和门神画像,不时会随着初夏微风的吹拂摆动。门内,一座屏风挡住通往宅子深处的视线。坐在木制或土制屏风前的老者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当记者问及当地历史,老者们很肯定地说:“这个地方已经有750多年的历史了,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蒙古族。”

  其实,人们对于蒙古族的第一印象就是蒙古包,但在白阁、下村,记者所看到的全是汉族样式的宅院。这些蒙古族人来自于哪里?在汉族样式的宅院中能否找到蒙古族的传统印迹?

  据史料记载,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十万灭大理国征服云南后,建立了元政权。1276年,为了加强统治,元政府将云南的统治中心从大理迁到中庆(昆明),并在一些战略重镇或交通要道驻屯军队。据有关史籍估计,当时驻扎在云南的蒙古军有10至20万人。而距离兴蒙以北不远的曲陀关,就是一个军事要地。

  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政权后,沐英等率军30万进军云南,元军失败。数以万计的蒙古族官兵,除少量由明朝调往外地,多数则落籍于当地。由此推断,很大程度上,现在生活在兴蒙白阁、下村的蒙古族后裔,就是以前驻守在曲陀关的蒙古官兵。其后,他们改变了自己传统的居住习惯,建起和汉族人相似的房屋。据当地老人说:“我们蒙古族的木、石、泥工的技术,都是从鲁班师傅那里学的,因此,每年农历四月初二,我们都要过‘鲁班节’。相传,这天是鲁班向蒙古族传授《木经书》的日子。”

  记者注意到,当地这些和汉族相似的房屋外墙上都绘有一些相同的纹饰,人们也可以在传统的蒙古包上看到类似的图案。虽然当地村民无法解释这种纹饰的寓意,但在他们看来,它是民族的象征。或许,人们在屋墙上绘制图案,就是要体现蒙古族与生俱来的豪迈和对自然的崇拜,而这也成为当地看似相同的建筑中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印迹。

  延续的服饰

  穿梭于村落间,不时会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老者从身边经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穿的服饰已和他们原来的传统服装有了很大变化。

  当地老者告诉记者:“几十年前,男子们穿长衫,腰间扎带子。现在,男子服饰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到了节日,才有人穿蒙古族服装。”特别是对于妇女服饰,老者们更是津津乐道:“我们这里的女子衣服既不同于其他民族,也不是蒙古族的传统长袍,而是穿两件或三件长短、颜色不同的衣服,我们将它叫做‘三叠水’。第一件是贴身衣,为高领,袖至手腕,衣长到臀;高领特别讲究,要用五色丝线和金银彩线绣成;衣边、袖口镶有花边。第二件无领,比第一件稍短一些,袖口里面也镶有花边,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关节以上,露出来的花边与第一件相连。而第三件则无领无袖,是一件齐腰褂子,褂子上有的钉着36个银扣,有的是6个较大的银花。裤子则多为青蓝色。”

  据了解,以前当地姑娘穿衣服时,腰间还要扎一条布绣的腰带,叫做“达波”,是姑娘手工是否到家的象征。在衣着穿法上,因年龄不同也有所区别。村民禄永芬说:“没有出嫁的姑娘穿‘两叠水’的衣裳,出嫁的妇女穿‘三叠水’,老年妇女则不穿小褂。在头饰上,年少时期的姑娘会戴一顶凤冠帽,两股发辫绕在帽头上,辫尾扎红线,叫做‘喜毕’。婚后,就用青布包头,这叫‘撮务施’。”在村中,记者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多为上点年纪的老者和少数妇女,稍微年轻点的姑娘则会以时尚为主。“现在,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基本不兴这些了,她们的衣着跟汉族的基本一样。但对于我们这些老人来说,祖上的传统还是应该遵守的,至少不能忘。”禄永芬说。

  如果说,“三叠水”服饰是由蒙古族传统服饰改进发展而来,那么,今天依然遵守衣着穿戴规矩的老者们则成为了这种发展的延续。

  演变的习俗

  据记者所知,旧时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家中只要有人上山砍柴,估算着快回家时,家人都会前去接应。这种“接柴”习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还能在玉溪的很多村落中看到。但记者在白阁、下村两个村了解到的“接柴”习俗,却和我们了解的不一样。

  通常在汉族的村落中,由于上山挑柴是体力活,一般是年轻人干。如果很晚不见年轻人回来,长辈才会抽空沿着年轻人回家的路去帮助挑一程。而当地“接柴”的不同之处在于,只要有人外出砍柴,家里必须有人接。比如,弟弟去挑,哥哥去接;妹妹去挑,姐姐去接。总之,不去“接柴”的家庭会被人们看成是互不关心、不懂礼貌的表现。那么,当地这种“接柴”的风俗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村民奎如远说:“以前砍柴的路程比较远,要去到河西背后很远的山上,一般都是天一亮就带着冷饭上路,要到下午五六点才能回到家里。旧时上山挑柴,还常常会遭到埋伏在山里的土匪抢劫。为了能使亲人顺利归来,要不就结伴同去,要不就到半路上去接,慢慢的就形成了我们的习俗。”据了解,解放后人们上山砍柴虽不会发生什么事,但“接柴”仍然被延续了下来,成为当地人家庭“团结友爱”的规矩。

  随着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饭已不再依靠柴火,“接柴”一词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这并不等于他们遗忘了祖上传下的规矩。在村内采访时,记者会时常碰到很多热心指路的村人,或是带路、或是倒水,对陌生人大都没有太多戒备。或许,他们正是用这种方式诠释着祖先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之道。(记者 顾世丹 文/图)

编辑:刘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