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状肌综合征三中药方

 太平时光 2014-06-01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8例

   1988年以来,笔者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制川乌、草乌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8岁,平均41.5岁;左侧发病者24例,右侧发病者14例;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25天,平均1.1年。

  诊断依据:①多数患者有急慢性外伤史;②患者臀部及同侧下肢酸胀及烧灼样疼痛,站立及坐时加重;③臀部梨状肌可扪及条索状物,按压可诱发下肢疼痛或麻木酸痛,多伴有臀部及下肢肌肉萎缩;④直腿抬高时,可引发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抬高超过60°,疼痛反而减轻。患肢内旋可诱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即梨状肌紧张试验(+);⑤腰部无畸形及压痛,无活动障碍。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

  2.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

  当归四逆汤加制二乌内服:当归15g,桂枝12g,白芍30g,炙甘草、通草各10g,大枣6枚,细辛、制川乌、草乌各9g.上药加水500ml,浓煎取汁250ml,分2次温服,1剂/d.

  2.2手法治疗

  ①患者俯卧位。术者以捏揉法按摩臀部肌肉,使局部有温暖舒适感;②双拇指重迭,触摸梨状肌,用弹拨法来回拨动梨状肌。弹拨方向应与肌纤维方向垂直;③双拇指重迭用力点按梨状肌部位最痛点,在患者能耐受的力度下,持续约2分钟,然后重力点按痛点2次;④沿梨状肌纤维方向,由外侧至内侧作推按舒顺;⑤ 以揉扌 衮拍法放松臀部肌肉,并将患肢作内收内旋及外展外旋2~3次。全部手法约需30分钟。

  3.治疗结果

  38例经1~2个疗程治疗,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28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梨状肌尚有轻度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6例;进步(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改善)4例。治愈的28例经6月~1年随访,未见复发。

  4.讨论

  梨状肌是位于臀部深层的一块肌肉。坐骨神经大多在其下方或肌腹之间穿出。当梨状肌受损后,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的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等一系列症状,即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甚者为痛痹”。而臀部及下肢肌肉萎缩则为脉络不通,血不荣筋所致。故当以养血通脉、散寒止痛法治之。

  当归四逆汤中,当归苦甘辛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而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而除内外之寒;甘草、大枣之甘,益气健脾,既助归芍补血,又助桂辛通阳;通草通经脉,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加制川乌、草乌,以加强温中散寒、祛风通络之功。川乌、草乌所含的主要生物碱乌头碱,它的分解产物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能麻痹人体神经末梢,对肌肉也有一定的解痉效果。与细辛合用,止痛效果尤佳。川乌、草乌、细辛属峻猛之品,有一定毒性;甘草、白芍乃甘平和中之品,正可缓解前者之毒性。全方配伍精当,共奏养血通脉、散寒止痛之功。所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故疗效满意。

  手法治疗能增强梨状肌肌纤维的伸缩性,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增加梨状肌的营养供应,解除梨状肌痉挛,松解粘连,从而解除坐骨神经嵌压,达到治疗的目的。

葛根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损伤好发于青壮年,是引起臀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臀癖拜口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性疼痛,甚者破行,多单侧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葛根汤治疗本病25例,治愈24例(臀腿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好转1例(疼痛减轻)。服药最多者21剂,最少者3剂,平均6剂。
【方药】葛根15一30克,白芍30一60克,桂枝6~9克,麻黄3一6克,甘草9一15克,大枣10克,生姜2片。
       加减:酸重者加惹该仁30克,防风10克;
                  刺痛者加乳没各6克,延胡索10克;
                  臀部可们及条索状物者加鸡血藤15~'50克,当归10克;
                  腿软无力加鹿衔草20~30克,淮牛膝10克,杜仲10克;
                  阳虚者加附子6~9克;气虚加黄茂18~30克;
                   舌红、苔黄、脉数者去生姜、桂枝,加黄柏10克,忍冬藤15克。
       刘xx,男,23岁。1987年5月4日诊。半月前下梯时不慎扭伤右髓部,翌日起右臀部疼痛,向大腿、小腿后侧放射,行走不便。检惠三渔梨状肌部位压痛,可触及条索状隆起,承扶、委中穴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诊断:右梨状肌综合征。用上方-------。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层,起于第2、3、4 骶椎的前面,经过坐骨大孔进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尖。该肌把坐骨大孔分成梨状肌上孔及梨状肌下扎。臀部的血管和神经大部分都经过这上下两孔进入或穿出骨盆,坐骨神经总干也大多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图62。所以梨状肌急、慢性损伤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常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病因为下肢闪、扭的,髋关节急剧外展、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或由蹲位变直立时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或局部受寒引起肌肉痉挛等的刺激或压迫该肌穿出的坐骨神经,均可引起臀部及小腿疼痛。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有扛抬重物或下肢扭、闪的外伤史。主要症状是臀部疼痛和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有放射性疼痛,可因劳累或受冻加重。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跳脓样”剧痛、夜不能眠,自觉息肢变短,走路跛行。检查:患肢内旋抗阻力试验阳性,梨状肌体表投影有明显压痛,腰部无压痛,日久臀部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穴位:秩边  下髎  环跳  殷门
    操作步骤:
    l.病人俯卧位
    (l)点按秩边,下髎、环跳、殷门,每穴约2分钟。
    (2)推法。医者掌指着力,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从小腿至腰骶部反复直推5-7次。
    (3)滚揉法。医者两手前臂交替着力,沿病人臀部至腰骶部,反复滚揉3分钟。手法由浅渐深,主要放松臀大肌及臀中肌。
    (4)拨法。医者两手拇指交替着力,着重在骶骨侧旁及大转子尖端附近的最痛点处拨动5-7次。拨动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垂直,手法要轻重相兼,由浅渐深,以病人有明显的酸痛或串痛感为宜。
    (5)抖拉法。嘱病人两手紧握住床头,腰部放松。医者两手握住踝上,做对抗牵拉,同时作上下左右抖动5-7次。
    2.病人仰卧位
    (1)点按风市、阳陵泉,每穴约半分钟。
    (2)屈伸法。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踝上,另一手前臂插入腘窝部,屈伸髋、膝关节5-7次,同时嘱病人屈伸时用力蹬空。
    注意事项:
    (1)急性发作时注意休息和局部保暖。
    (2)经穴按摩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直至症状消失。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变异或损伤,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以一侧臀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病因病机

  梨状肌综合征多由间接外力所致。

  急性扭伤如闪、扭、跨越、反复下蹲等动作及慢性劳损均可致伤。腰部遇有跌闪扭伤时,髋关节急剧外展、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或髋关节突然内旋,使梨状肌受到牵拉,均可使梨状肌遭受损伤。有坐骨神经走行变异者更易发生。

  梨状肌的损伤可能为肌膜破裂或部分肌束断裂,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肌肉痉挛,肥大或挛缩,常可压迫、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臀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久之可引起臀大肌、臀中肌的萎缩。

  某些妇女由于盆腔炎、卵巢或附件炎等波及梨状肌,也可引起梨状肌综合征。

  治疗

  常规疗法

  1.理筋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先按摩臀部痛点,使局部略有发热的舒适感,然后术者以双拇指相重叠,触摸钝厚变硬的梨状肌,用力深压并用弹拨法来回拨动梨状肌,弹拨方向应与肌纤维相重直,对较肥胖患者力度不够时,可用肘尖部深压弹拨。弹拨10~20次后,再做痛点按压。最后由外侧向内侧顺梨状肌纤维走动方向做推按捋顺,两手握住患肢踝部牵抖下肢而结束。手法每周2~3次,连续2~3周。

  2.药物治疗:急性期筋膜扭伤,气滞血瘀,疼痛剧烈,动作困难,治宜化瘀生新、活络止痛,可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加减;慢性期病久体亏,经络不通,痛点固定,臀肌萎缩,治宜补养气血、舒筋止痛,可用当归鸡血藤汤(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桂圆肉6克,白芍9克,丹参9克,鸡血藤15克)加减;兼有风寒湿痹的,可选用独活寄生汤(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宣痹汤(防风6克,苍术6克,桂枝6克,制川乌 3克,制草乌3克,络石藤9克,当归9克,薏苡仁30克)等加减。

  3.针灸治疗:取阿是穴、环跳、殷门、承扶、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泻法,以有酸麻感向远端放散为宜。针感不明显者,可加强捻转。急性期每天针刺一次,好转后隔日一次。

  4.封闭疗法:泼尼松龙两毫升加1%利多卡因两毫升,用长针头沿臀部压痛点做深部封闭。每周一次,2~3次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平衡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1.臀痛穴(BP-UE1)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外侧,肩峰至腋皱襞连线的1/2处。

  2.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3.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针尖向腋窝方向呈45°角斜刺两寸左右。

  4.针刺特点:腋神经支配区。

  5.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6.针感:酸麻胀痛或向肘关节放射。

  7.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小针刀治疗

  1.定点:以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向股骨大转子尖做垂线,即为梨状肌的体表投影。在此投影范围内寻找压痛点、硬结及与梨状肌肌纤维走行一致的条索状物作为进针点,用甲紫做一点状进针标记。

  2.操作:患者俯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小针刀垂直于局部皮肤,刀口线与坐骨神经走行一致,快速刺入皮肤达皮下组织层,然后缓慢深入,当出现第2个突破感,患者有明显酸胀感时,表明针刀已到达梨状肌病灶部位,此时需将针刀刀体做“十”字型摆动3~4下(钝性摆动剥离,可避免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患者出现非常明显的酸胀感或向下肢的放散感即可。出针按压3分钟以防出血,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外敷治疗点。每5天治疗一次,两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两天。

  预防调护

  急性期疼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将伤肢保持在外旋、外层位,避免髋关节的旋转动作,使梨状肌处于松弛状态。疼痛缓解后应加强髋关节及腰部活动和功能锻炼,以减少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

 
-

中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研究进展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肥厚,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以及解剖变异,引起以一侧臀部酸胀、疼痛,伴大腿后侧或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动受限等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常有下肢损伤,或慢性劳损史。在梨状肌走向位置上可触及条索状肌束,或梨状肌压痛明显,患侧臀肌可有萎缩、松弛。直腿抬高试验60。以上疼痛明显,超过后疼痛反而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疼痛加重。梨状肌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因猝然外伤致局部气血瘀滞,或因肝肾不足,复感风寒湿邪,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而引发本病。治疗以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为原则。本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中医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现笔者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药物疗法
    l.中药内服法。急性损伤者,治宜化瘀生新、活络止痛,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慢性损伤者,治宜补气养血、舒筋止痛,代表方剂为当归鸡血藤汤。兼有风寒湿痹者,可选用独活寄生汤祛风胜湿汤宣痹汤等  侯氏等 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55例,治疗1~2个疗程后,治愈44例,好转8例,未愈3例,治愈率为80%,有效率95%。刘氏等   自拟三藤活络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总有效率为91%。方中丹参、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海风藤青风藤、安痛藤、独活祛风散湿,通络止痛桑寄生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檀氏  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温经解表之功。梅氏L5]运用石氏逐痰通络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52例,治愈41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
    2.中药外治法肱骨外上髁炎外治药物多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活络之品。王氏等  采用中药熏洗治疗23例病人,痊愈15例,症状明显减轻5例,无明显效果者3例。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秦艽、独活、伸筋草桃仁桂枝苏木、乳香、没药。魏氏等[7]应用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4例,痊愈23例,症状明显减轻21例,有效率为100%。中药熏洗疗法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加上药液的温热作用,可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舒筋活络,消肿止痛。陈氏等  应用如意金黄散外敷结合手法治疗47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痊愈42例,显效3例,有效2例,治愈率89.4%。
    非药物疗法
    1.针灸疗法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独特的疗效,具有散寒止痛、行气活血通经活络驱邪散结等作用。临床上常用穴位有:阿是穴环跳殷门承扶阳陵泉足三里等   。尹氏等 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6例,治疗结果痊愈40例,显效2例,好转2例,复发1例,l例转骨科手术治疗。取穴按“以痛为输”、“循经取穴”的原则,取阿是穴、环跳;痛沿太阳经放射配殷门、委中承山,沿少阳经放射配风市、阳陵泉、悬钟。马氏Elo]取环跳、居髂、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采用温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1例,总有效率为90.20%。王氏等    选阿是穴、环跳(患侧)进行扬刺治疗,治疗35例患者,并随机设对照组35例,用毫针直刺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O.05)。杨氏等    取环跳、阳陵泉、申脉采用三刺法治疗41例患者,与常规针刺组4l例进行对比,三刺法组总有效率100%,常规针刺组9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谈氏[133采用齐刺法针刺梨状肌肌肉起止点,治疗36例患者,显效率为86.11%。
    2.针刀疗法。针刀疗法多用于顽固性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利用小针刀可直接松解粘连挛缩的筋膜组织,缓解肌肉痉挛,加强梨状肌周围血管透性,消除无菌炎症、水肿,减少或消除梨状肌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使临床症状得以消除而达到治疗效果。万氏等E14]采用针刀减压术解除梨状肌肌紧张,恢复其生理功能,治疗患者99例,治愈89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单氏朝采用小针刀松解梨状肌的压痛点,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128例,治疗l~3次,痊愈97例,显效19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
    3.推拿疗法。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手法不尽相同,多采用磙法、按法揉法、弹拨、擦法和活动关节法等。推拿手法具有缓解梨状肌痉挛,减轻充血、水肿,松解粘连、硬化,解除压迫的功效。刘氏    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体现而采用对症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共治疗102例患者,痊愈70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8%。李氏等  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深部推拿,后结合拔火罐治疗,共奏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治疗15例患者,治愈13例,有效率为86.7%。戚氏等    采用舒筋法弹拨法、放通法三步弹拨,配合拔伸牵引斜扳法,治疗44例患者,仅1例失效,总有效率为97.7%。
    综合疗法
    黄氏[193自拟中药方口服、外敷,配合局部封闭治疗45例患者,并随机设对照组45例单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濮氏等  采用循经拔罐、温和灸,配合水针治疗患者90例,痊愈64例,显效26例,总有效率100%。刘氏等[21]应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50例患者,并随机设对照组43例单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有效15例,无效O例;对照组43例,治愈1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张氏等曲  采用小针刀局部松解治疗的同时,配合桃红四物汤内服,综合治疗78例患者,有效率为96.1%。肖氏等先对腰腿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进行循经刮痧,后取患者梨状肌最痛处水针注射,治疗1~3次后23例患者中痊愈17例,好转6例。唐氏等  对42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应用推拿、梨状肌封闭、中药溻渍三联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治愈36人,好转4人,未愈2人,总有效率95.23%。马氏  采用针刺、推拿、中药熏蒸综合疗法治疗52例患者,治愈率为73.1%,总有效率100%。
    结语
    中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方法多,疗效肯定,标本兼治,并发症少,同时由于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等特点,患者乐于接受。笔者认为,中医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要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从临床上看,本病以气滞瘀证、肝肾亏损证和风寒湿证较为常见,根据不同证型,治疗或以行气活血为主,或以调补肝肾为主,或以祛除外邪为主。另外还要重视整体与局部兼顾,内治与外治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方面虽疗效确切,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药治疗仅局限于临床病例的观察,缺少科学的、权威的定性定量的客观指标,各种疗法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客观评价方法的证实,远期疗效观察不足等。因此,今后需加强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