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阶段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源头活水558 2014-06-02

小学阶段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

养成教育是使孩子得益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对于中华民族优良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公德教育也需要落实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实施素质教育,文明行为的教育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培养少年儿童优良的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必然包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平台。目前,在校的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在世博会召开之际,在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文明行为又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一座桥梁。当前全球合作与竞争趋势日益显化。合作也好,竞争也罢,文明行为习惯既是通往世界的“护照”,也是在竞争中赢得胜利的保障。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使行为成为习惯,习惯成就未来。

课题研究的视角与理论依据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明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小学阶段,由于受生活经验、年龄特征、活动场所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文明行为具体表现在学习、卫生、健体、交往、勤俭等几方面。因此我们将本课题研究的文明行为具体界定为:具有小学生年龄特征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体现小学生文明素养的学习行为、卫生行为、健体行为、交往行为和勤俭行为。

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经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训练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个体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行为习惯的培养容易滑坡为枯燥的说教和机械的训练。在以往行为习惯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的:“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容易滑坡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学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这一点特别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自发,自主快乐的制定规范、执行规范,逐步形成自身的习惯。在学校生活中,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在规律,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融入集体生活的要求,克服成长的种种障碍,将着眼点落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行为、卫生行为、健体行为、交往行为和勤俭行为的引导、训练上,使之健康地发展习惯,养成习惯。

行为成自然即为习惯。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个体潜在向往的目标,也是个体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认同,就没有习惯,在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理论为我们的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罗杰斯提出,教育过程是具有生活意义的师生共同的成长历程,是师生共同走向机能充分发挥的过程。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促进者与主体的关系,相互理解、真诚、信赖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其应然状态。核心系于一个信念,即是对人类有机体有最基本的信任,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向积极的、善的、强大的、建设性的方面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做一名人本主义者,怀有一种积极的人性假设,才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真诚、坦白,给学生发展的自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1、儿童的行为由外塑而渐内发,这既是个体逐渐成熟的结果,也是教育引导的结果。不仅要用各种标准来规范儿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同、采纳这些标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成长为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人。

2、班杜拉认为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就会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感到焦虑、羞愧和没有能力。这种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一种期望结构,具有动机的性质。学生自我效能的高低,影响他对任务的选择、投入、努力的大小及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教师应帮助学生保持相对准确但却是较高水平的期望和效能,避免让学生产生无能的错觉。通过给学生布置有相当挑战性但难度又合理的任务,让他们在这些任务上取得成功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往往比说教更有说服力,可利用提高自我效能来促进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3、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可获得学习,因此榜样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在学校教育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树立行为学习的榜样。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我校小学阶段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意志力,优化学生行为训练方式的行动研究。在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进行实践。

课题研究与实践

一、调查研究在校学生文明行为特征

外地来沪学生与一部分本地学生是目前我校生源构成的两大部分。由于生活背景的差异,许多孩子一进学校就表现出行为上的差异。我们就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健体习惯、交往习惯、勤俭习惯五方面对全校一至五年级十11个班级共计28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反映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成因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学生文明行为容易出现的几个特征:

1、小学生的文明行为易出现从众现象。

  小学生可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只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就会有波动,行为表现就会有变化。

2、小学生的文明行为存在着反复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也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会在特殊的环境下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是由小学生不稳定的心理品质所造成的。因此要对逐渐形成的好习惯加以巩固。

3、小学生的文明行为存在着差异性。

  在调查中发现,男学生的礼仪行为普遍不如女生,其根本原因是性格和心理特点的差异。调皮好动、思想活跃的男生要多。温文沉静、端庄恬雅的女同学较多。但这只是性别上的差异而不能定义男生不如女生。但却说明了男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养成要难于女生,要针对男女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除了性别上的差异以外,我们还注意到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主要是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差异。由于智力差异、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的存在,导致学生表现出不一样的文明行为习惯。

4、小学生文明行为存在发展性。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文明行为习惯特征。例如,高年级学生礼貌用语的使用开始出现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不如低年级孩子那么大方自如。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对非常熟悉的人总说这些礼貌用语没什么意思觉得多余,而不熟的人又没有感情基础运用起来又不大自然。但这不表明高年级的学生礼仪行为倒退了,只是在提示我们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在制定的教育内容要细目化。

二、在研究中明确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内在规律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同时,我们对已有经验进行筛选,积累有益于实践研究的有效成果,探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内在规律,推动课题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得出:

1、习惯养成的前提是确立习惯培养的目标并使得学生主体对目标形成认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习惯培养的目标设立是习惯养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习惯培养目标指导下,行为训练才会有效和巩固,才有利于个体的发展。我们觉得在小学阶段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把重点放在时代性和社会性习惯的养成上。要做到在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加强社会公德性习惯的培养。我们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具体培养目标设定为具有小学生年龄特征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体现小学生文明素养的学习行为、卫生行为、健体行为、交往行为和勤俭行为,并加以细化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

    培养目标确立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这样,更能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目标的认同感。我校在确立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前,组织全校学生围绕“迎世博,做文明小市民,我们该怎么做?”进行大家谈活动。孩子们很踊跃,提出了许多细节化的行动金点子。以此为基础,我们制定了校园文明礼仪规范,进而开展“好习惯伴成长”分年级行动,形成学习行为、卫生行为、健体行为、交往行为和勤俭行为五大文明行为习惯细则。整个过程由学生整体参与,目标的设立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2习惯养成过程中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学者指出,注重情感本体的建设,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敏感、丰富的体验也是完整的教育所需要的。人的感情是心灵中最隐密、最脆弱,也是最能由此而被激发的区域。从教师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角度看,教师重视学生感情,使学生得到尊重,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主体养成行为习惯的角度看,在行为尝试过程中所受到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对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导向作用。如果学生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则这种行为就会成为他自身的一种内部需要,他以后在相同情境下就会做出同样的行为,从而内控建构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到快乐,甚或体验到痛苦,那么下次就不会重复这种行为。

3习惯养成是学生主体尝试与体验的渐进过程,提高自我效能可维持意志促进习惯形成。

   习惯的养成是在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育与矫正的,同时还要靠个体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努力才能得以形成和巩固。对于个体来说,习惯的培养是亲身“尝试与体验”的一种渐进的过程:当个体尝到“甜头”的时候,他或她就可能继续坚持做下去,就会信心十足,努力坚持,直至习惯成功养成。这种“甜头”就是一种成功的经验,从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一种期望结构,具有动机的性质。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较之注重提高学生自我效能,可较强维持主体意志,有利于习惯的形成。

4、习惯养成是学生主体在外在引导下的行动实践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以能游泳必须下水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做了精要概括, 其核心在反复尝试、历练和行动实践。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正确行为往往来自于正确的认识,这些认识经过严格训练,并强化成正确行为。但是,一次偶然的行为还不是习惯,要把这些正确的行为不断地进行强化训练,持之以恒,最终才能使正确的行为定型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称之为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首先为他们提供认同的行为标准,创设情境进行行为训练,如果同时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行为就比较容易保持下去。

三、在行动中提炼经验,优化小学生文明习惯培养策略

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知、情、意、行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四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与小学生心理特征相关联,有其内在科学规律。我们以此为导向,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践研究,在行动中提炼经验,优化小学生文明习惯培养策略

1、  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增强习惯目标认同感

   学生是习惯形成的主体,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能力。在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树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引导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目标认知的进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各种方法,增强认同感,为习惯培养建立坚实前提。我校有一位班主任,她所带班级的同学特别有活力,主体意识很强烈。这样一个班级在学校的各项行规评比中,总能名列前茅。这位班主任的制胜法宝就是:相信我班的每一个孩子,和他们象朋友一样交流。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她十分重视习惯目标细则的讨论和制订,调动起学生制订目标的热情,把制订目标作为行为习惯培养的序曲,让学生在自主的讨论中,明确习惯的细节化要求,增强目标认同感,有利于习惯的形成。

2、  巧用评价,深化情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激发意志,以促进习惯形成。

   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校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评价的使用因年级而异,因人而异。巧妙的使用评价,能深化情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激发意志,以促进习惯形成。

   我们将评价分为直观性评价和建设性评价两种。直观性评价,指对学生所表现出来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加以肯定、欣赏,让学生对自身行为产生正强化作用,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从而自发的重复被肯定的行为,逐渐形成习惯。这种评价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和比较内向的孩子。建设性评价,指对学生表现出的行为进行分层次评价,提出具体的改进要求,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该怎样做。在评价中呈现帮助学生养成习惯的阶梯式前进线路,加强对学生行为改变的及时评价,如赞扬、奖励、激励等,以此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进步后的的喜悦,从而自发的重复被肯定的行为,逐渐形成习惯。建设性评价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和比较活泼、调皮的孩子。

3、  树立榜样,扩大榜样效应,激发良好行为生成,以促进习惯形成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因此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榜样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学校里,教师自身文明规范的行为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另外学生个体良好的文明行为也可以成为其他学生的模仿对象。心理学把这种模仿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而孩子们常常模仿、吸收的大多是身边令他喜欢的同龄伙伴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同龄伙伴与他的生活环境相似,这时,他们更可能有交流的话题。就像我们常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里,老师要有意识的树立起学生中的小榜样,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小榜样。扩大小榜样的示范效应。我校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中,坚持每月一评,推荐出各班星级示范员,挂牌表彰,让小示范员们在升旗仪式上介绍自己,推广各自养成为文明好习惯的小经验。在班级中,有经验的班主任开展“手拉手,找朋友”活动,利用小榜样,带动周边的同学共同形成习惯。

4、  关注学生心理,讲究行为训练方法,以促进习惯形成

A  运用正强化,鼓励正确行为

   “正强化与我们日常所说的表扬奖赏鼓励的意义相近,是指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做了某件事(即某种行为),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肯定的答复,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时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小沈是我校一名男学生。这个孩子有个坏习惯经常由于贪玩不完成作业。但是他很热心,很希望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以此来显现他在班级中的作用和地位。(平时他的在校课余时间经常在老师的督促下补回家作业,班级中其他活动他很少有机会参加)。新上任的班主任老师非常细心,发现了这个男孩的心理状态。班主任老师找小沈谈话,约定假如小沈能连续3天完成作业,就请他做3天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安排同学们的午间阅读。小沈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为班级服务,借此提升自己在同学眼中的形象。他如约完成作业,班主任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小沈的进步,并宣布让其担任3天图书管理员。这三天对小沈来说真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三天。因为为了能在中午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他早早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加上他认真负责的管理,赢得了老师与同学的认可,小沈尝到了自己从未品尝到的一种喜悦。班主任老师再次找他谈话,肯定了他的表现,询问他还想不想继续当图书管理员?“当然愿意了!”小沈很高兴。老师提出只要能完成作业,就请他当图书管理员的建议。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的,小沈改掉了不做作业的习惯。

   这一案例中,班主任老师从掌握学生心理出发,运用正强化,帮小沈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B  引进竞赛,激发正确行为

   这一做法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在低年级中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把习惯养成设计成竞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从而形成习惯。我校一位有经验的低年级班主任老师以行规接力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各种文明行为好习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比一比在比赛行程中谁赢得的红花多”等多项比赛规则,让学生在比赛中逐渐形成好习惯。

C  用正向连锁法,训练复杂行为

   正向链锁法是源自行为心理学的训练技术。实施步骤为:确定行为的整套步骤----将步骤的细目化,使得分解的每一步骤都很简单,容易学习,没有挫折----从第一步骤开始,采用正向推进,逐步学习。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训练复杂的行为。

    如在训练“认真完成班级小岗位,养成劳动好习惯”这样比较复杂的行为时,就可采取正向链锁法。在训练早期,老师对每一步骤的正确反应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强,可以逐渐减少,并减少每一步训练中的额外帮助,比如言语指导或动作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小岗位劳动,逐步养成劳动好习惯。

研究成效与不足

在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心血,进一步明确小学阶段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探寻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优化行为训练的方式。研究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参与研究的老师都深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给自己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帮助。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动笔积累下许多生动翔实的案例,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在今后的养成教育的探索中,我们要继续摸索更多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参考书籍:

 1《发生认识论原理》  [瑞士] 皮亚杰著  王宪钢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87  北京

 2、叶澜《教育与研究》2001年第9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实施手册(一)(二)

4、《外国现代教育史》  赵祥麟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