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图腾》导演让雅克阿诺专访

 王语雷悦读馆 2014-06-02

采访手记

5月25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在京举行姜戎小说《狼图腾》畅销10年庆典暨全球图书换电影剧照版封面仪式,同名电影导演让-雅克·阿诺也从法国远道而来助阵。搜狐文化在第一时间对导演进行了30分钟的简短采访,从《狼图腾》的拍摄谈到以往作品中的世界性精神。从很久以前,阿诺导演就把自己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并且尽情享受着在中国拍摄电影带给他的乐趣与挑战。据悉,电影《狼图腾》有望于年底圣诞节期间上映……

让-雅克·阿诺

非洲“知青”经历与《狼图腾》共鸣

搜狐文化:你应该说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在拍《狼图腾》的时候又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瞬间?

阿诺:我可能前前后后来中国不止20回了。《狼图腾》是在内蒙古拍摄的外景,但后期剪辑工作都在北京进行。10个月的时间里我都在北京的基地进行《狼图腾》的后期制作,所以对这里非常熟悉。影片筹备了6年,因为我们要养狼、驯狼,而拍摄周期大概有一年半。演员们也经历了非常艰苦的拍摄时期,冯绍峰第一天就从马上摔下来了。他们不仅要和蚊子打仗,还要每天和狼在一起,特别是当时的天气环境也非常恶劣,我们的团队在内蒙选景的时候就住在蒙古包里。但这些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美好的经历。

搜狐文化:你曾经说在看到《狼图腾》这本书的故事时让您想到了自己,从而激发了你的热情来拍摄这部电影,那具体是哪些情节打动了你呢?

阿诺:对我来说最奇妙的是这部书让我看到了自己,书中的很多细节对我来说陌生而又熟悉。因为我自己曾也有过同样的“知青”经历,在《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前往内蒙的同年,我从电影学院毕业后被送到了喀麦隆从军。在此之前我完全不了解非洲,但来到那样一片热土,我看到了非洲民众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这样狂野而自由的生活状态让我对自然产生了敬畏,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非洲。可以说这段经历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我不曾去过非洲,我也无法成为现在这样的一位导演。

  《狼图腾》里的故事虽然是个人化的体验但同时也是世界性的,它可以被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来解读,比如有些读者就从中看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小伙子来到边疆之后的生活。但同时,讲述一个城市人来到相对偏远但与自然无比亲近的地方这样的故事则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狼图腾》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小说,也是一部优秀的世界性小说的原因。而这部电影的拍摄中我同样也是秉承着这种世界性的精神来拍摄的。

搜狐文化:当把小说改编成剧本的时候,势必要经过几番修改,而且我们得知在剧本创作中还有中国剧作家的参与,那最后的剧本经过了几次修改完成了最终版?最初您拿到剧本时还满意吗?

阿诺:我拿到小说之后就开始了改编工作,最初剧本的主框架是由我和法国的老搭档商定的,剧本的编写通常需要考虑到它的戏剧化效果和结构安排,所以我在法国完成一部分初稿之后又来到中国寻找本地的剧作家。

阿诺为搜狐文化赠签名版《狼图腾》

  当时我们选择了芦苇作为中方的编剧,因为他是中国最出色的编剧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有一段被下放到边疆的经历,所以他可以深入地挖掘书中那位年轻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为剧本提供一个非常精准的中国视角和浓烈的边疆情怀。

  在后期剧本润色阶段我又邀请了一位奥斯卡级的澳洲剧作家参与,他曾经和导演彼得-威尔以及乔治-米勒都有过合作。所以这部电影的剧本其实是融合了中西方剧作家共同的智慧,既有西方成熟的电影叙事美学,又加入了中国编剧深沉的情怀。在电影中出现的三段对话和一些场景都如实地还原了书中的内容,可以说最终剧本85%还是受原著小说的影响,而剩下的15%则是由中西方编剧共同完成的结晶。

搜狐文化:在这部小说问世之后,遭遇了正反两面不同的评价,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曾经就有一位德国的汉学家怒斥《狼图腾》带着浓重的法西斯意味,你怎样看待这些争论?这些争论有没有影响你对这部作品的改编?

阿诺:如果你过于在意负面评论,那你将永远无法进行创作。我曾执导过的几部电影都遭受过恶评,但10年之后,为这些电影打差评的杂志又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好评。所以我拍电影从来都不会刻意取悦任何人,只是顺从自己的内心而已。如果想用作品去取悦所有人,那结果只能是取悦不了任何人。

  我拍电影只是为了表达我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在拍摄《狼图腾》的时候,我想表达的也正是作者姜戎想表达的东西。虽然书的内容我不可能完全拍成电影,如果要完整呈现书里的故事,可能电影时长会达到80-100个小时,所以我只能挑选其中的一部分来拍。我在挑选这些场景时可能更多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我认为挑选出的情节和场景都是最动人的,而不会刻意去预期评论家的反应。

让-雅克·阿诺

“人与自然”是作品的永恒主题

搜狐文化:因为《狼图腾》的故事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关于这一部分历史其实是非常敏感的,你在拍摄电影过程中有没有因为这个敏感的社会背景而刻意删减一些内容?

阿诺:虽然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文革”,但其实书中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地还是聚焦在了内蒙古,这个地方远离政治中心北京,所以“文革”对它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我们在编写剧本时还是忠于历史背景的,但这个故事的核心其实并不是讲人和时代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搜狐文化:当中影副总裁张强先生找到你导演这部作品时,有没有感觉到吃惊?因为之前你导演的《西藏七日》曾经在中国遭禁,这之后你是怎样逐渐改变对中国的看法的?

阿诺:我其实一直都很想在中国停留一段时间。因为从小我就对中国文化有着神往和幻想。张强先生来找我的时机刚刚好,我当时也正想在中国大陆来拍摄一部关于中国人的故事,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在2012年我接受邀请成为上海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因为我想通过与中国电影人的接触以及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通过这些年我在中国的经历,我觉得现在对这个国家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认识。也正是通过这些年对中国的了解,我才敢回应张强先生的邀请来中国拍摄《狼图腾》,因为这确实是一部拍摄很有难度的电影,因为我并不想用CGI技术或者卡通的形式来表现书中描写的狼性精神。

阿诺出席《狼图腾》十年纪念仪式

  在我看到《狼图腾》的剧本的同时,其实我手上还有一个剧本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作品后来是由李安执导的,但是我在看到《狼图腾》的剧本之后就推掉了《少年派》的导演邀请,拍摄《少年派》必须使用CGI技术,因为你无法把一个人和一只真老虎放在一条船上去实拍。而《狼图腾》却给了与真正的蒙古狼对峙的机会,蒙古狼比其他狼族更凶猛、更危险,但正是这样的危险给了我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之前已经拍摄过熊(《熊的故事》)和老虎(《虎兄虎弟》),而拍狼确实是第一次,这也是《狼图腾》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搜狐文化:有人说投拍《狼图腾》这样的电影是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现在更强盛的精神面貌和状态,你怎样认为?

阿诺:我倒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最兴奋的一点就是《狼图腾》这本书在中国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小说本身的成功,其中渗透出的对环境破坏的忧虑也随着书的成功传播给了读者。因为我本身就对环保问题非常重视,所以我很高兴看到这本书的畅销带动了一批同样关注环保问题的斗士,所以我并没有觉得拍摄这部电影是为了表现中国的“狼性”面貌。大家都知道环保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在过去欧洲和美国都曾经历过环境污染治理的阶段。我欣喜地看到有这么一群人和我一样对环境问题的改善有着同样的渴望,也很荣幸和他们一起战斗。我认为这为电影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视角。我们在内蒙古拍摄期间也尽量采用了能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和草原的方式,而且随行的中方工作人员也都非常小心翼翼地在保护着内蒙草原的生态,这也让我更新了对当代中国人的认识。

让-雅克·阿诺

合拍片犹如美妙的“跨国婚姻”

搜狐文化:通览之前你执导过的电影,虽然更换了故事背景和情节,但是几乎都是围绕着“人与自然”的主题而展开的,同时也有人称你为“拍摄动物的专家”,为什么特别执着于这个主题?

阿诺:这其中其实有一些误会,因为我从业至今只有3部电影(包括《狼图腾》)关于动物,其他的电影都是关于“人性”的,但我确实很喜欢拍摄动物,因为在与动物的相处过程中你反而更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让我了解到我们之间是如此地亲密。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确实和动物在一起的时候我反而更能明白自己是怎样的存在。其实像狼、老虎等等这些高等动物它们的秩序和人类社会非常相近,你在观察它们的世界的时候就仿佛在旁观自己生活的社会,有一种纯粹的感情和交流是可以共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和动物在一起工作的原因。虽然拍摄动物类的电影非常艰难,你要有十足的耐心去等待它们最好的拍摄状态,比如《狼图腾》中的蒙古狼每工作一小时就要休息,但是每拍摄一次对我来说都是历练和挑战。

搜狐文化:你执导的所有电影几乎都是合拍片,在拍摄这些合拍片的时候怎样协调来自不同国家的剧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调度以求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

《情人》海报

阿诺:我其实并不是典型的法国导演,虽然我是法国人,但我从业至今拍摄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英语片,而且大多是与其他国家合拍的电影。因为我一直认为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媒介语言,而合拍片犹如一场美妙的“跨国婚姻”。在《狼图腾》庞大的剧组里,其实只有9个是法国人,负责摄像、剪辑等工作,而电影的配乐家则来自美国,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团队。而之前我去过越南拍摄《情人》,我虽然不是越南人,但最后还是拍出了一部非常有越南风味的电影。

  和我一样跨越国籍拍电影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安。他身上带着优雅的中国气息,但同时他也能拍出很多优秀的西方化的电影,而且电影的风格非常多变。我们导演的任务就是通过小说或者原创剧本去呈现一部作品的世界观,我也并没有感到和其他国家的团队合作有任何困难,而我们的作品呈现的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国度,我想这也正是我们作品的美感所在。

搜狐文化:之前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来华的时候就表达了他对中外合拍片的不满,认为很多中外合拍片受到了各方势力的干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阿诺:我拍电影的时候有绝对的自由,而且我执导了这么多部合拍片,不管在哪个国家,从来也没有遭遇过类似的问题。我至今为止拍摄的电影可以说都是“随心所欲”的,具体到《狼图腾》,在拍摄过程中我和中影之间的合作非常亲密,从剧本创作到选角再到拍摄、后期制作,中方都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可能其他的导演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看法,但在我这里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搜狐文化:在电影企划初期,作为导演要首先确定目标观众,由于您的电影一般都有着跨文化的因素,那你一般会选择怎样的目标受众?具体到《狼图腾》,你又界定了怎样的受众群?

阿诺:我在拍电影的时候可能很少考虑目标受众的问题,我认为我拍摄的电影最终会流传到愿意欣赏他们的观众那里去。我用全力去拍摄一部电影,特别是你付出了真心之后,你的感情自然会传达到观众心里,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坦诚面对自己。就像姜戎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想到远在墨西哥的读者也会对故事产生共鸣,他只是忠实地记录下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它传播开去,最终收获了一批读者。

  以前电影人之间总会有这样的对话,比如有人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剧本”,答案经常是“因为我喜欢”,这虽然听起来很敷衍,但有时候它确实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答复。现在发生在好莱坞的就是太多的市场因素在左右着电影的生产,有很多优秀的电影通常是独立制作,而商业大片几乎都充斥着铜臭味。所以我还是想说:电影人需遵从自己的内心。

阿诺更多照片

文化客厅简介

搜狐文化客厅由搜狐文化、搜狐读书频道于2008年联合创立,是一档网络高端人物访谈节目。 三年来,几百位来自中国各地的文化人、作家及艺术家来此做客,通过搜狐网的平台,与全球华人网友分享了他们对于文化与社会的认识、观点和争鸣。经过几年努力,搜狐文化客厅已经成长为中文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访谈节目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