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学欧堂 2014-06-02

(06-05原发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

 

欧阳四碑中争议最多又最难以校考的唯化度是也。孰为原刻?孰为最早?人人均可有一套个人化认知,谓之自由心证。化度的情形很像虞世南孔庙碑,关键证据多为孤证,由于不存在近似的参照系,几乎是无法考辨,从而众说纷纭。

所以写起来这个帖子反倒最省力,仅代表个人观点即可。

现世存拓本屈指可数,出版率倒是相当高(基本全经出版过)。先述新中国后的印本:

(一)王偁(孟扬)本:又称荣郡王(南埙斋)本、潘祖荫(攀古楼)本、吴县吴湖帆(四欧堂)本等,现藏上海图书馆,每面六行,行八字。此本王壮弘述“精光四射不可逼视”、“黝黑中透紫光”,会令人误解拓墨浓亮如乌金,王先生所言者乃其古气,实则宋拓本无那般浓墨(后来的一些图录与印本人工调校过甚,同样给人错误印象),原本纸黄墨陈且历经多次重装,目视极旧。印本前后经两次原件摄影,跨度近九十年,面貌大为不同:

最新摄影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特辑《四欧宝笈》原色蝴蝶装仿真册页本,强荐!拓墨还原力超出任何化度印本,未作人为处理,最大化保存了原拓面貌。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前次摄影出版为民国时期黑白版,印有中华书局珂罗版,由于使用滤光片拍摄,对比度显得较高,佳景传承黑白册页翻印最佳。其它翻印者众,较常见者有成都古籍书店、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经典”、“欧阳询法帖品珍”、上海书店“历代法书自习范本”、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中国法书选”、台湾华正书局等,除佳景版、成都古籍版与台湾华正版外,大多将拓芯周边题识裁去,或剪其前后题跋附件,无复全貌。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除摄影的差别外,前后的原本面貌也经翻天覆地之变化,小的补跋、增减印章不计其数,光大变化计有:
- 前增一开叶恭绰跋(亦可能之前为空白开未印)
- 拓本首字“化”经涂描为撇笔不穿(痕迹在新印本中非常清楚)
- 后减去两开吴湖帆手钩失字与褚德彝跋
- 后敦煌本照片和罗振玉跋由原两开(无手书跋文)改装为七面,吴湖帆补书大量跋文
- 后增共九面新跋文,包括罗振玉、伯希和、吴湖帆、沈尹默等

注:此本亦曾为成亲王藏,有成亲王跋并逐行校缺字,需与它本相区别

(二)敦煌本:现分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残册,每面四行,行五字,残字或剪或涂,仅余二百三十六字(文献屡有错记为二百二十六字)。因幅面单薄,单行印本极少,唯见日本书学院出版部所印的黑白册页本,其他大多收于各种合集中,如广东人民出版社《法藏敦煌书苑精华》、日本平凡社《书道全集》、中央公论社《欧米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二玄社《敦煌书法丛刊》、“中国法书选”、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敦煌宝藏》,还包括各种四欧堂本印本后附的照片等等。然论图版之细节力,尚无一可与网络上流传的原色高清电子文件相比。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三)翁方纲审定“原石宋拓”本:

(1)李东阳本:又称顾从义(玉泓馆)本、南海吴荣光(筠清馆)本、成亲王(诒晋斋)本等,现藏日本三井听冰阁,每面五行,行十二字。为翁方纲审定“原石宋拓”中时间最早者,拓本内有破损,填描却极少,同样古气莹然。最佳印本为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选”之原色经折装册页本,极精。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2)大兴翁方纲(苏斋)本:现藏于日本大谷大学,每面四行,行十字,曾被刻入《墨池堂法帖》。为翁方纲审定“原石宋拓”中跋文多者,几乎就是覃溪的一部化度校碑随笔,拓本涂描较重。最佳印本为日本大谷大学《宋拓墨宝二种》套色珂罗版(委便利堂印制),精。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3)王世贞真本第二本:又称吴县陆恭(松下清斋)本、张学良本,近日于匡时春拍拍出,可能现个人藏,每面四行,行八字。为翁方纲审定“原石宋拓”中拓工最精者,字数也最少,残泐字已剪。印本见嘉德2011春拍《少帅墨缘》专场原色图录,略缩小,精。注:此本亦曾为李宗翰藏,列“临川十宝”之一,需与它本相区别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4)丰坊(道生)本:又称东吴王闻远本、繁昌鲍东方本、南海伍崇曜(粤雅堂)本、长白端方(匋斋)本,现藏北京故宫,每面五行,行十字。为翁方纲审定“原石宋拓”中时间最晚者,而因残字余纸未剪,存字却最多,跋文亦夥。新中国后仅见图录披露原色数开(民国时曾有全本印本),期待早日全本原色付印,对研究翁定宋拓体系有重大意义。

(5)马日璐(小玲珑山馆)本:又称朱筠(竹君)本、顾莼(南雅)本、杨氏(海源阁)本,现藏日本宁乐美术馆,每面四行,行十字。为翁方纲审定“原石宋拓”中较早者,曾以之配元人十三跋。日本同朋舍“书学大系”黑白印。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四)文物本:此本来历存疑,每面五行,行九字,存字颇多,考据近于四欧堂本而不全同,或为李祺本之翻刻。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黑白印,翻印自约民国时一石印本,跋文全为从其他化度印本拼贴而来,不可信。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五)直石本:后人临翻本,“李百药”误作“李伯药”,字体已与原石甚远。天津古籍书店“历代碑帖集萃”黑白印,每面五行,行十一字(日本民国时曾有另一直石本拓本出版)

 

欧阳询化度寺碑现存拓本印本的梳理与原石故事自由“新”证

其他下落不明且新中国后未再印之本:王世贞真本第一本(又称蒋春皋本、临川李宗翰静娱室本,属翁定宋拓本体系)、陈栩本(与文物本同一体系)、内府本、日本传本(可能有多本出于同一石),民国时皆有印本,这里暂不赘述。

其他传说原石之本,均未见印本:

- 李祺本(又名十三家跋本):现只跋尾藏辽宁省博物馆,传拓本至“永谢重昏”止,考据与四欧堂本近而不全同,与文物本关系待考。

 

- 缪曰藻本(又名晋王敬德堂本),曾被刻入《海山仙馆帖》,传与李祺本近,待考。

直石本不论,以拓本来看,我个人感觉几个体系的书艺水平排序为四欧堂本、文物本、翁定本、敦煌本,刻制水平排序为四欧堂本、翁定本、文物本、敦煌本。当然,由于敦煌本拓制时间最近其刻制时间,最无法藏拙,更易暴露自身的弱点,再加上本内有填描,早年印本主要依据民国时照片,细节欠缺,可能造成大家批评较多。

历史上的聚讼主要围绕四欧堂本、敦煌本和翁定宋拓本,我也来加一瓢水,凑凑热闹。

根据记载,可了解的是:
- 原石在宋庆历前已断
- 宋庆历时增断
- 南宋初年原石毁

现在可以基本确定的一些事实是:
- 通过吴湖帆之复原,证明四欧堂本为拓自四石,且的确是断石(非断石之翻刻)
- 通过翁闿运之复原,证明翁定宋拓本体系为拓自一未断石(然下部大片石花剥损)
- 通过施安昌之研究,证明敦煌本也为断本,且断处多与四欧堂本相似

难以确定的是:
- 哪本拓自原石?(或者有没有原石拓?)
- 四欧堂本与敦煌本是否出自同一石?
- 原石最早何时断裂?

以下为自由心证,我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
- 四欧堂本最接近原石拓,石花与断痕最自然
- 四欧堂与敦煌本非出一石(可参阅仲威之对校考)
- 原石早在唐(或五代)已断裂

继续演绎:
- 从刻制水平与宋拓时石皮剥损程度猜,翁定宋拓本体系可能为唐人临翻,非宋翻
- 敦煌本可能为残唐五代至宋初间翻,翻后不久所拓

最后这个最有意思,接近YY性质的心证:翁先生论由三石变为四石是靖康时所为全出猜想,造成与敦煌本时代之矛盾一直无法解决。而原石的传说皆本自解缙《春雨集》引范氏跋文,其中有“公求得之为三断矣”一说。“为三断矣”大家都理解成“是三截(石)了”,我却觉得更靠谱的翻译应是“被截断三道了”。范公南山佛寺初见者可能就是三石(两平行斜断为改作砌石时所裁,否则何苦作此规整之断?),后寺僧破最大的中石寻宝,变为四石。

这样就一通百通了:原石早断,翁藏宋拓本唐时翻自未断石,敦煌本后翻自断石(可能是三石),范公访得四石归,四欧堂本很可能为原石归赐书楼后所拓,拓制时间上限为北宋庆历年,下限为南宋初年(入井前后无可考)。

故事至此编完~~~~~ 纯属个人猜想,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