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朝印《八十一难经》讲座

 龙行天下之龙一 2014-06-02

郭朝印《八十一难经》讲座  (2012-07-04 16:37:14)
太乙中医的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guochaoyin

因为《难经》是一部概括性很强的中医入门书,是一本学习《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的最通俗的讲义,为了配合青年一代学习了解中医,我准备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经典里是怎样解释医学第二程序的脏象医学理论和实践的。

首先我先来讲一讲学习《难经》这一部经典著作的意义。

    重新翻译和学习《难经》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新的考古学习工作发现,三千多年前成书的《难经》如同西方国家的金字塔一样,在人类医学史上引领着医学科学的正确方向,短小精悍的文字典点医学工作重点,把握住了生命科学前进的方向盘。其中八十一难解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揭秘生命科学规律,涉及医学高科技的论断有三十多篇。当今脑溢血昏迷不治开颅,冠心病不治心脏搭桥、放置支架,肾脏尿毒症不治换肾,肝病不治换肝,古人早在五千多年前科研攻关就设计好了不用做手术的手术方案!生命脆弱、英年早逝,人类活不到五百年,颇具想象力的古人从长寿动物的研究启发之下早在他们的医学实践中设计出了促进细胞活力的生命再生技术。

    新的考古学习工作发现,《难经》作者是参与编撰《黄帝内经》的后人推荐《黄帝内经》更深层次的科学见解的一份内容简明扼要的演讲报告。一本全面解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的通俗读本,一本比较系统介绍包括解剖医学在内的脏象医学查体医疗的讲义。

    人体皮肤上有许多与外界联系的神秘通道,古人以疾病过程中的反应腧穴为“器官”,建立了以皮肤为“解剖”对象的网络结构,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反应腧穴阴阳五行规律为理论基础的脏腑经络理论。从五千年的医学长河中,中国脏象医学理论不断吸收人体解剖医学的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形成了在解剖医学理论基础上的以体表反应腧穴阴阳五行规律为基础的脏象医学理论。到《黄帝内经》成书时代,一个能圆满解释人体一切生理病理现象,能融汇解剖医学等百家之长于一身的中国脏象医学查体医疗方法问世。从此由中华民族创造的能彻底征服一切疑难疾病的气象医学模式在世界的东方出现。

    殷商到西周一段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在世界东方崛起,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各个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黄帝内经》由政府主持编撰,汇集各家所长,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圆满解释生命本质和健康问题的医学巨著和经典。但其中许多临床比较实用的技术,还不容易被大众明白的概念、名词解释,“是动”、“所生病”概念,营卫之气运行,关于寸口脉诊、脉象与腧穴联合诊断的全经络查体医疗,特别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医学数码理论知识,通过“三焦”这个“臣使之官”即人体皮肤这个“器官”的高层医学研究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当时参加《黄帝内经》编撰的后人认真思考后认为需要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读物,需要一种作为提纲携领的教材和讲义,再一次对《黄帝内经》所阐述的的知识内容加以推荐,这就是《难经》问世的时代背景。

    综观《难经》设问解答的内容和排版顺序,可见《难经》完全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和查体医疗的专著,是一册学习查体医疗的讲义。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是脉诊的内容,所以历史上常有人称其为“脉经”又称之为“难经脉法”。提到中医查体,它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该书中把疾病中的自我感受和痛苦,把疾病中的“所苦所欲所喜”,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也都归纳成一定的十二经条款和五脏概念。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水,十二经病候,“是动”、“所生病”,还有所有的穴位反应点病候等。在全身性中医检查中,在一本讲义中,方方面面的涉及到医学高科技的生命尖端科学也都明确的作了讲解。但她无论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看却都是一本完整介绍中医查体的讲义。

    从穴位检查到脉诊检查,在历史上是一种飞跃,当时的学术界已经为之欢呼。为了配合《黄帝内经》的学习,作为一种医学诊断方法,首先需要解释清楚这种诊断方法的机理或者说原理。这就产生了《难经》这本书。《难经》提出了八十一个问题,作为一名职业医生,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难经》第一个问题要提问什么呢?寸口脉为什么能够集中观察全身的穴位反应情况?为什么要单单选择手臂上的寸口部位作为脉诊独取首选的部位呢?

    历代对于《难经》的注释本很多,新中国成立后也出版了许多介绍《难经》的专著。只是由于缺乏对于脉象与腧穴的长期联合诊察,内科医生缺少对经络腧穴知识的全面了解,全科医学教育缺乏中西医学知识的连贯教学,针灸医生分门别类之后缺少深造,逐步让自己陷入“针工”的狭隘圈子之中。千百年来的《难经》翻译注释者以讹传讹,盲目偏信名家注释,使《难经》遭遇了千余年以来的误解和冷落。重新介绍注释《难经》迫在眉睫。

    仔细归纳起来《难经》设问解答的有关医学研究大方向方面的难点有十二大方面:

    第一、人类医学史上第一个开辟医学数码技术的国家主流医学  

    “五俞穴”理论是脏象医学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部分,这是早在五千年以前中国人的祖先在研究人体疾病规律方面首先开辟出来的医学网络数码技术和理论。六十四难归纳《十变》这本书上记载的“阴井木,阳井金; 阴荥火,阳荥水; 阴俞土,阳俞木; 阴经金,阳经火; 阴合水,阳合土” 阴阳经五行符号排列的顺序,阐述了脏象医学网络结构中蕴含的医学数码的一些道理。从解剖学方面已经很难对一些病机复杂的病变做出合理的解释,很难找到一种理想的治病方法。反应疾病的腧穴是有规律可循,从网络数码编排程序上可见一斑。六十三难引用《十变》“五脏六腑荥合为何皆以井为始”这个话题,讲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道理。五脏六腑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然: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诸蚑行喘息,蜎飞蠕动,当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岁数始于春,日数始于甲,故以井为始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五俞穴”不是一个简单的十二条经络的五个穴位,而是代表了经络理论体系中从竖的和横的排列的一个一个“节”的五行符号。网络数码“木火土金水”本身在设计时就跟经络概念融为一体。古人推出颈部肩部腧穴的经络排列位置,在颈部,绕一圈总共是十二条经络,折量点分别用天突、人迎(水突)、扶突、天窗、风池、天柱、风府作标志。在四末,分别以肘膝以下到指趾末端六十六个穴位作为五个标准的定位标志。此处解释了“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庚为金”,所以称“阳井金”、“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所以称“阴井木”的命名道理。其它以此类推。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古人设立阴阳腧穴反应点相互表里关系最有趣的就是配对时始终保持着“刚柔相济”表里相互结合的原则。看起来阴阳概念是对立的,其实是统一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在相生关系中一般人可能认为它们相互济助,其实它们之间却反而存在着一种一方抵消另一方的关系。在相克相反关系中一般人可能认为它们一定是相互克伐,其实它们之间却反而存在着一种相互资助补充的关系。六十五难针对前人对肘膝以下五俞穴的命名和排列顺序做出权威的法定的网络数码命名和排列层面方面的严格规定这些问题,做了这样的回答:出入离合乃万物不变之定律,所出为井,井者,好比一年四季从春天开始,木者,意味着东方和春天到来,万物始生。 所入为合,合者,好比一年四季的北方冬天到了,阳气入藏。其本质是借用五俞穴的有序排列和科学命名的超前思想,从肘膝以下五俞穴的有序排列说明身体环形和纵横层面方面的深层科学奥秘。

    在六十八难这篇文章中还再一次就“井荥俞经合”来说明身体环形和纵横层面方面 “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以及在主治和身体疾病环形反应特征方面的一些规律。古人在应用网络和医学数码技术做出身体环形的和层面方面的设计之后,并原则的给五脏六腑腧穴反应系统确定了“井荥俞经合”体环上下左右纵横网络层面的规定。文章虽然是在说明经络五行阴阳之间在主治方面有一个普遍规律,井穴主要反应心下这一部位一些胀满的病变,荥穴主要反应身体各部位发热这一些病变,俞穴主要反应身体各部位沉重疼痛这一些病变,经穴主要反应喘咳寒热这一些病变,合穴主要反应气机逆乱以及肠炎泄泻这一些病变。其实就人体整个疾病规律来说,已经寓意着全身所有反应腧穴所具有的环形和节段性的基本相同的主治功能。

    疾病过程中所有的反应穴位都是联网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网络关系。大量临床实践可以证实,针刺临床中,如果对甲穴位施行补泻,之后乙穴位和丙穴位都会跟着发生变化。七十九难在谈到刺法时说,“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迎”与“随”主要是想说明按照经络“网络数码”五行“子母补泻”关系取穴治疗(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可以取得“若得”、“若失”的治疗效果。所谓“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比如心病,取大陵穴泻手心主的“俞穴”,就是“迎而夺之”;取中冲穴补手心主的“井穴”,就是“随而济之”。如果操作时针刺手法和取穴得当,补的时候就会有“气来实牢”的感觉,这就叫“得”;泻的时候就会有“气来濡虚”的感觉,这就叫“失”。

    第二、人类医学史上第一个发现人体皮肤器官“三焦”这个“臣使之官”  

   《难经》直接或者间接地称“三焦”为“臣使之官”的篇幅多达六处,并积极地一再向人们推荐人体皮肤这个“器官”的神秘功能和许多重要见解。

八难讲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所谓“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就指的是人体皮肤这个器官。所以更深入一层的解释说,“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所谓“三焦之原”又被称之为“守邪之神”。这是人体靠遗传基因携带的天然的调控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第一次就疾病过程的体表反应腧穴做出“系于生气之原”的解释。作者特别阐明了一种观点:

人生下来,就依托着自然界。皮肤上有一层储备生命信息的网络结构,产生的生生之气对抗着各种病变所产生的邪气。防卫机体的这种气叫卫气,供给运送营养物质循环于血脉之中的叫营气。营卫二气又都受制于一种调控全身神经体液代谢的“三焦之气”。这“三焦之气”漫布全身十二条经络。十二条经络之气发源于三百六十五个每一个腧穴“原点”。有原气才有经气,有经气才有生命。脑髓、五脏六腑无论哪一个系统都靠这一调控系统协调,靠它跟外界取得联系。如果经气枯竭,原气不存,好比说根绝茎叶枯萎。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遇到一个患者没有出现异常脉象,寸口脉平而死者,是它的生气早已断绝的缘故。

二十五难还讲到,人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

这段论述是继《黄帝内经》之后《难经》再一次阐明古人将经络反应系统的“腧穴原点”当作一个器官对待的证据。自经脉理论诞生以来在脏腑经络理论框架形成前,首先出于临床的实用,在经络排列上人们给心脏这个号称君主的内脏多加了一条,就是心包络,就是给心主另外再派出一条别脉。心包代心行使职权,三焦代命门相火行使职权。

前面说过,《难经》当时之所以称“三焦”为“原”者,是说腧穴系统所在的皮肤是生命诞生以来人体自身设置的又一天然屏障和调控系统。

所以作者在文中昭示后人:心主与三焦俱有名而无形。

    三十一难接着讲到,三焦者,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又一次在重点强调反应腧穴这个人体的特别“器官”。脏象医学理论的创立完全是以反应经络腧穴阴阳反应为基础,为临床实际应用而设,“三焦”这个脏器,实际上包含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代表了经络腧穴这个有生以来随身而来的这一天然调控系统。本篇是继《黄帝内经》之后《难经》再一次对“三焦”这个人体的特别“器官”做出的本质方面的比较完整的介绍

    三十八难讲“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又是一次重点强调反应腧穴这个人体的特别“器官”。回答是: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在这一章节,“三焦”被号称为“原气之别使”。其意义就是,三焦是原气的主持,代君主心包络行事,行于诸阳经脉之间。在《难经》成书年代,之所以古人另列出一个“俞”别称曰“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特别增加了“三焦”这个除了神经体液调控系统之外的人体第二调控系统“原气之别使”, 让这个“原气之别使”来主管一身之气。 

六十二难讲到,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讲到,肺者,阳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又一次强调了对这个代表人体皮肤“三焦”这个器官的重视。肺主皮毛,主管一身之气。“三焦”等同于肺,号称“原气之别使”,代君主心包络行事,行于诸阳经脉之间。

“三焦”这个“原气之别使”,“臣使之官”实际上代表了除神经体液调控系统之外的另一人体第二调控系统。所以反复称“三焦”为“原气之别使”。

六十六难又一次利用“三焦所行之俞为原” 解释了“三焦”这个脏器是“虚拟”出来的一个脏器的本来面目。

 所以回答说,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经言“肺之原,出于太渊;心之原,出于大陵;肝之原,出于太冲;脾之原,出于太白;肾之原,出于太溪;少阴之原,出于兑骨;胆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冲阳;三焦之原,出于阳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肠之原,出于合谷;小肠之原,出于腕骨”。心包络代表心脏这个君主之官,在脏象理论中代表了人体“神经体液调控系统”这个“君主”的地位。“三焦”代表了人体“神经体液调控系统”以外这个“臣使之官”的地位。因为“三焦”这个脏器又不是实质的脏器,所以称“脐下肾间动气”。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并再一次揭示了“三焦”这个所谓的“脐下肾间动气”,她关系着人体的生命,关系着十二经之根本的重要作用,所以用“原”这个字眼来形容。“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监理着和调控着人体五脏系统的整个功能。“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不论哪一个反应腧穴都有机会成为“原点”。所以《内经》九针十二原篇指出,“五脏六腑之有疾病者,皆取其原”。 

    第三、从“医学数码”角度“端络经脉”的脏象医学网络数码定位

    《黄帝内经》时期建立的“五脏脉论”的医学思想,具有和谐医学,人性化个性化等特点。首先将人体同天体结合在一体,对所有的凡是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病理生理现象都归纳成为“五行“和”阴阳“的概念。“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取之于自然界的六五之数,所设置的特定符号阴阳五行从此成为纵横全面观察人体疾病的特定定位标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研究进展,数码阴阳五行的网络关系最终演变成竟让全世界称奇的经络“脏象学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体表反应腧穴研究疾病的医学思维方式。

    “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在一些动物和植物的皮肤外表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斑纹,特别是乌龟背甲哪些十分有意义的图案,启发了古人的思维。在《难经》成书的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时代,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开始在人体观察像动植物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经纬线。《黄帝内经》曾讲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上古圣人为了疾病的诊断治疗,设计了一个“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的经络系统。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人首次发明创造了脏象医学理论,发明创造了“会通六合”的经络脏腑阴阳五行网络定位基本标志。

   《黄帝内经》时代采用经络穴位外治的治病方法宽泛到占了整个人类疾病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剩余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才是药物治病的机会。三千多年前创制的脏腑经络阴阳五行数码网络诊断技术已经完善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皮部以经脉为纪”。《难经》二十七难讲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奇与正,“奇”指的“奇经八脉”,“正”指的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提到“六经”和“五行”的概念,张仲景从一个圆的六个角度看待反应于体表的各种疾病反应点体征进行辨证。这就是后来形成的《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在《黄帝内经》之后《难经》作者适时地对“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和按照数学规律所创制的“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等再一次作了全面解释。

   “数码医学”始于脉象、反应腧穴的研究,《黄帝内经》在论述脉象原理时,经常用到“始于一、终于九”这个概念,脉象“浮中沉、寸关尺”九个部位,将人体也划分为九个区域,又称为“九宫”。观察人体的疾病反应,如果集中到一点,是一个“寸口脉”,放大到全身(九个区域、九州),就是一个整体的全身性的经络穴位反应系统。穴位治病在药物治病之先,惯于采用反应穴位治病的神手才能称为“巫”。后世对巫医的诽谤缘于巫医长期对穴位治病原理的封锁。

   《难经》在《黄帝内经》之后,更加深刻的刻意阐述了“端络”经络系统即经脉的深刻含义和网络框架作用。按照《黄帝内经》的叫法,反应穴位叫“腧穴”。腧穴有特异性,各有不同形态特征,所以惯叫它“象数体征”。象数各有一定形态,各带有一定的数字概念。如“五俞穴”中的“井、荥、俞、经、合”一样,都当作数字看待。都有一个特殊的编码,好比ABCDE,运算起来比较方便。“木、火、土、金、水 ”来源于地球自转。从早到午,木能生火,从午到下午,火能生金;从下午到晚上,金能生水。“木、火、土、金、水”都是数字,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更不是迷信。

     医学发展到“数码”的高度意味着医学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致阶段,也可以说是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最早提出的“医学数码”是什么?就是疾病过程中在体表发现的一个个被称为疾病反应点的小点点。这些小点点在《黄帝内经》时代也称为“原点”。这样一个个原点构成了腧穴,一个个腧穴构成了经脉,经脉再派生出来众多的络脉,最后构成一个如环无端的完整的经络系统这样一种理论。古人认为,凡是经络系统每一个小点点都要圈定一个符号。即“六经符号”和“五行符号”。中医的“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就是从这里说起的。

    在《难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难经》作者从“数码医学”的角度出发首先围绕“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做出了一个比较圆满的解答:因为寸口脉能集中观察全身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虚实情况。就寸口脉诊部位的各部位名称、长度二难作者做出了硬性规定。属于阴的“尺内”占的长度是“一寸”,属于阳的“寸内”占的长度是“九分”,尺寸部位这个候诊点的总长度就规定为“一寸九分”。所谓“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这是《难经》作者第一次就《黄帝内经》未曾提出的“尺寸终始一寸九分”等技术规范方面的问题向后人作了解答。

    十八难讲到,“手有太阴、阳明为上部,足有太阳、少阴为下部”,这“寸关尺”三部分候各脏腑的理论是人为想像的还是有它本身的科学道理的?回答是:完全是根据人体科学规律和生物反应原理制定出来的。比如说寸关尺分配各脏腑部位,手太阴、阳明金也,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本篇是《难经》作者继《黄帝内经》之后首先从人体数码医学的角度阐述经络网络结构定位中五行子母相生关系的排列顺序。从此之后,寸口脉三部九候分配脏腑的定位和命名被首先确定下来。

    关于“息数不应脉数”的解答。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从网络的角度,二十一难解答说,“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息数”指的脉象的跳动,“脉数”指的穴位的反应。作者提问说,在寸口脉的跳动跟反应穴位的反映情况不一致时如何理解脉诊的作用?对于临床上病人有痛苦,脉象却很正常该如何做出判断?回答是:在任何情况下这个“本”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反应穴位上。如果在体表查不出反应穴位,证明这个人很健康。

    谈到三部九候分配脏腑的定位和命名问题,《难经》从宏观地角度提出它们反应疾病的一些普遍规律。所谓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对于寸关尺三部的综合主治功能,上部法天,与天相应,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与地相应,主胸膈以下至肚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肚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从网络的角度,临床辨证施治时,通过脉象和网络关系查找到反应腧穴去针刺,效果才会更好。

    关于男人和女人经脉在排列顺序上的解答。十九难从人体数码医学的角度就男人和女人经脉在排列顺序曾做出书面解答,结论是男人和女人经脉在排列顺序和运行时刻上正好相反。经言“脉有逆顺,男女有恒”。因为男女性别不同,男子的生命诞生时辰在寅时,寅时象木,为一个阳的时辰;女子的生命诞生时辰在申时,申时象金,为一个阴的时辰。脉象是一个接收了宇宙磁场“天外”信息而综合反应全身反应穴位变化的信息诊断场所。所以得出结论,阴阳两种性别的人都会有阴阳不同的两种脉象特征。

    谈到“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何以为之”的解答。人身的整个反应穴位是联网的,跟宇宙大磁场也是联网的。二十四难在谈到“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何以为之”时,特意讲到了寸口脉诊不是唯一可靠的的诊断方法的断言。危重疾病抢救应当想尽一切办法,脉诊预测固然重要,但在预测患者病情和生死方面唯一可以预知和靠得住的还是能反应到体外出现在经络穴位上的征象而不是寸口脉诊。比如《难经》作者列举的“肉绝人中满”等好些例子就可足以说明。除了脉象诊察外,从网络的角度,关键掌握住了宇宙大磁场对于危重患者节气变迁时的冲撞,回避时间地点的转移和搬动患者的去向是否合适。

    第四、脉诊查体医疗世界医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全科诊断方法  

    《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强调脉象与腧穴联合诊察的重要论著。所谓“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治病十全九,中工治病十全七,下工治病十全六”。《难经》脉法提倡四诊合参的脉诊方法,在许多处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个别人炫耀“独取寸口”做法提出严厉批评。“色之与脉当参相应”:“面色青,其脉当弦而急;面色赤,其脉当浮大而散;面色黄,其脉当缓而大;面色白,其脉当浮涩而短;面色黑,其脉当沉濡而滑”。在《黄帝内经》时代,“三焦皮部”是古人端络出来的“皮肤这个器官”的代表,尺肤代表了全身的穴位反应。所以古人一再强调,“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

    六十一难以“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为话题,强调了除脉诊之外,望诊观察全身反应经络穴位变化的重要。提示单独凭借某一种单一方法或者说单靠寸口脉诊难以对各种临床疾病作出正确诊断。过去人们多数有片面理解“望而知之是谓神”一句的含义的,只是理解望是望面部气色,实际上古人在这里是想反复强调全身性的经络穴位阴阳反应检查的重要。这个色就是经络穴位上的微细色泽变化。作者有意批评一些人不要片面地炫耀“独取寸口”的神秘。这种观点是很明智的。

    古代的疾病诊断方法很多,但必须全面掌握。对中医脉诊理论中一些人片面的理解“独取寸口”的做法《难经》用一个浅显的道理作了说明,一十四难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古人再一次强调,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搞,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强调“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提示全身的反应腧穴是判断生死的关键。中医脉诊查体医疗是世界医学史上无与伦比的脉诊方法,临床上必须“脉象与腧穴”联合诊察,详细地进行全身各部的经络穴位检查。只有脉诊查体、联合诊察,方可称得上好医生。

    《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次重申脉象与腧穴联合诊察的经典。 十六难讲到,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并详细列举五脏脉象证候参合望闻问切、相互验证、色脉参合的许多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实验方法,向后人再一次介绍了先人应用中医脏象医学理论,临床上坚持科学分析认证,最后提出诊断的正统思想。特别批评了后世“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的混乱做法和倾向。脉象参合穴位反应点以及“声、色、臭、味”全方位的检查才会是一个“上工”高级医生。如果坚持“独取寸口”脉诊的医生只能算得上“下工”普通医生。

    第五、《难经》是又一次重申“脉象与腧穴联合辨经诊法”的经典

    脉诊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为了从操作程序和方法上讲解如何应用寸口脉诊探寻体表反应经络穴位。八十一难讲到一个不结合脉象盲目使用补泻手法使反应穴位实的更实、虚的更虚的严重教训。反复告诫“无实实虚虚”,不要“损不足而益有余”。比如遇到一个“肝实而肺虚”的病人,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需要通过补“金”来“平调”这个“木”。如果说“肺实而肝虚”,肺可能只是“微微少气”,用针者不补其“肝”,反而 “重实其肺” 补肺。这就叫“实实虚虚”。

    寸口脉能集中观察全身的病变情况,这是《难经》二十三难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次重申脉象与腧穴联合诊察以及寸口脉能集中观察全身的病变情况的篇幅。其中有一段文字, “皆因其原,如环无瑞,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十二经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一句说明脉和反应穴位从来都是连在一起的,跟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息息相关。

    脉象与反应穴位诊断自古是连在一起的,合起来叫中医查体。但往往有人会独取寸口而遗弃反应穴位检查诊断。读了《难经》这本书,有许多人会以为《难经》在提倡“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之法,其实《难经》作者是在否定这种“独取寸口”的简单做法。在十二难这篇文章中,作者引用经典的观点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比如针刺时,五脏脉在沉候摸不到脉,用针者采用了补阳的手法治疗;五脏脉在浮候摸不到脉,用针者采用了泻阴的手法治疗,后来患者的病情出现了危急现象。造成这样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作者借此强调了脉象跟反应穴位这种深层的关系,强调了穴位治疗的重要。这个人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心肺气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是谓实的体征用了补法,阴绝补阳,是谓虚的体征用了泻法,泻了不足,补了有余。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出现了危象,完全属于技术操作上的错误。

    “色之与脉当参相应”,这是什么意思呢?第十三难曾就脉诊法则中“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己”作了回答。前人经过长期反复观察发现,面色一般都会与寸口脉象、尺肤部位皮肤色泽相一致。所以在古代的中医查体医疗中,还强调五脏各自的“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皮肤相参合诊断的诊疗程序。如果出现不协调现象,就说明有病变存在。假如色青,其脉应当浮涩而短,假若出现大而缓的脉象,就称为“相胜”;假若出现浮大而散的脉象,就称为“相反”,假若出现小而滑的脉象,就称为“相生”。五脏有五色皆呈现于面部,正是基于这一原理,所以《难经》脉诊理论中才反复强调要脉象与腧穴联合观察通过辨别反应经络进行辨证施治。通过脉象来监测穴位反应点变化是源自古人的发明创造。在大多数危重疾病中,密切注视脉象和穴位变化,适时地有效的调节才不会出现事故。也是研究脉诊的初衷。

    第六、全面阐述把握一个“气场”的反应腧穴调节和虚实补泻理论

    六十九难讲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本篇以“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为话题,来说明“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就是按照中医查体检查发现的反应穴位来进行补和泻的调节。如果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很明显的反应部位,也就是“不实不虚”,就不要刻意去找“盛”和“虚”的部位去调节,就可以直接在这个病变的部位上取穴治疗就是了。

    七十难讲到,在历代有关针刺手法的论述中,经常讲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回答是:这个问题牵扯到一个人体生物钟规律和宇宙大磁场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地球自转到了春夏季节的时候,磁场的极象发生了变化,阳气在上,人气也相应的在上,针刺要随时把握住一个气场,所以还是同样的穴位就应当刺浅一点。地球自转到了秋冬季节的时候,磁场的极象同样发生了变化,阳气在下,人气也相应的在下,针刺同样要注意把握住一个气场,所以还是同样的穴位就应当刺深一点。

    《难经》再次提问:在针刺操作诸多要领方面,还有一种说法,“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这是什么意思?回答是:在针刺操作方面,很讲究“得气”,调气是在施行补泻之先,虽然在春夏季节阳气在上应刺浅,但“必致一阴”要带一个泻的动作。初下针进入浅层,紧接着要深入到深层,有了“得气”感觉以后,必须很快将针起出;虽然在秋冬季节阳气在下应刺深,但“必致一阳者”要带一个补的动作,初下针应从浅层心肺之部开始,有了“得气”的感觉以后,必须再深入到肾肝之部,然后出针。

    七十二难讲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 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本篇以“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为话题,来说明在刺法操作上,要了解人体存在“生物电”这个自身规律,把握好手法,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所谓“迎随”者,就是掌握住人体磁场有一定方向性这个规律,针对病邪反应出来的阴阳体征和逆顺关系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七十五难讲到,刺法上经常说,“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这是什么意思?回答是:这里是要交代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所谓“金木水火土”,它们都是独立的符号,代表了五脏在体表的反应经络穴位这些在网络密集状态下相互反应相互调节的演算符号。在它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之间必须相互保持一个平衡才对。比如“东方木与西方金”的处理关系,木如果要实,就要从金这个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保持平衡。本篇以“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为话题,来说明针刺手法方面的一些原则。“木如果要实,就要从金这个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保持平衡”。并以此类推,“火欲实,水当平之。要从水这个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保持平衡;土欲实,木当平之。要从木这个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保持平衡;金欲实,火当平之。要从火这个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保持平衡;水欲实,当平之。要从土这个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保持平衡”。

    七十六难讲到,什么叫补泻?当补之时,从哪里候气,当泻时,从哪里置气?回答是:按照经络反应规律,遇到当补之时,应从卫部浅层取气、让它得气;遇到当泻之时,应从荣深层置气、让它得气。也就是说,前者,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后者,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要让表里内外荣卫之气得到疏通,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什么叫补泻?具体来讲,就是能使反应腧穴表里内外荣卫之气得到疏通的技术方法。按照经络反应规律,遇到当补之时,应从卫部浅层取气、让它得气;遇到当泻之时,应从荣深层置气、让它得气。也就是说,前者,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后者,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要让表里内外荣卫之气得到疏通,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七、严肃批评“不治未病治已病”不知晓“相传”的做法  

    难经《七十七难》以“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为话题来说明“中工”看见肝的脉象,不晓相传,就以为应当用肝经药,一心治肝,结果效果老是不好。“上工治未病” 看见肝的脉象,知晓相传,就用脾经药“实脾气”,这样才会取得满意疗效。 

    前人曾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这是什么意思?回答是:所谓上工,就是技术好的技术高超的医生。所谓“治未病”,就是说通过脉诊检查发现了属于肝的脉象(包括虚的反应腧穴),这就是“见肝之病”。如果是一个很有经验的人,自然就会想到用补脾的药物治疗。因为查体时往往也能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如果出现了肝的脉象经检查发现反应点一定会在脾经或脾的反应部位上。治疗就应当立即取脾的反应腧穴进行治疗。这就称之“当传之于脾”。

    《难经》之所以这样严肃批评“不治未病治已病”不知晓相传的做法,就是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并从中找到了这样一个称之为“相传”的理论。临床实践发现,当脾穴补实以后,肝的脉象就会随之改变。这种关系就叫“无令得受肝之邪”,一般称之为“治未病”。中工者,技术差的医生,看见肝的脉象,不晓相传,就以为应当用肝经药,一心治肝,结果效果老是不好。对这种做法一般也就称之为“治已病”。“治未病”有多层含义,但此处是在讲脉象理论和穴位反应规律的,以往有许多理解上的错误。作者本意是提醒像中工这样的技术差的医生,看见肝的脉象,不晓相传,就以为应当用肝经药,一心治肝,结果效果老是不好。但更重要的是,在脉诊过程中所有的治则治法中涉及到脉象的都要记住“相传”这个教训。

    第八、倡导针刺“手法补泻”两手密切配合的古典针刺技术   

    《难经》七十八难讲到一个“针有补泻”、“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的有关针刺的补泻的话题。这就是倡导针刺两手配合的原创技术。针刺的补泻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补泻的方法和得到的后期效果是多方面的,所以常说“非必呼吸出内针也”。两手密切配合,大概需要在针刺进针操作之前需要通过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使针刺发挥最佳的疗效。所以针刺之前要求,先以左手循扪按压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势针刺之。当针刺快结束了,随着得气感觉的出现,赶快向内推而按之一下,这就是“补”;随着得气感觉的出现,赶快向外动一下,这就是“泻”。这是历代医家不传之秘。刺法在古代深受重视,八十难刺法上讲,“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是说通过切掐循扪按,左手配合右手,当感觉到有气来至时,再开始针刺;所谓“有见如出”,是说左手配合右手,当针下气至或有轻松的感觉时,才能出针。针刺治病是高级治病方法,不是草率地随意扎下去,一针了事。

    第九、最早联系解剖医学知识建立脏象医学体系的知识宝库  

    脏象医学理论是在古人当时仅有的解剖知识的支撑之下建立起来的,脏象医学发展是在解剖医学比较深入以后进行的。古人早在五千年前左右对胃肠系统等作出的统计数字基本符合实际。比如四十二难对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大概作出的一个基本的统计数字,二十三难用数学的概念解释针刺过程中的“经脉”的具体长度和跟全身的比例,讲解“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等。发明针刺疗法的理论基础“经脉”是诸多反应穴位构成的,生物自身本能地携带的生物电磁特征的众多密集电位点构成了手足三阴三阳经脉。说明尊重知识的古人在阐述脏象医学规律全面地从反应腧穴的角度做出比较合理解释的同时,没有忽视将一些解剖医学方面的知识从连系脏象的科学道理上作出必要的解答。

    古人发现解剖医学跟脏象医学有许多共同的实验结论,古人如果不懂得人体生理解剖知识,就无法创造如此辉煌的脏象医学理论。三十三难采用更具科学内涵的话题向后世作了解答。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生则“肝得水而沉,肺得水而浮”,熟则“肝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沉”道理是什么?原来脏象医学早就提出每一个体表反应腧穴都有两个相对立统一的基本元素,我中有他,他中有我。每一个肝的反应穴位,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属“木”的属性,而包含有“金”的属性。乙角的含义就是庚金的一部分。每一个肺的反应穴位,都不是一个单纯的“金”的属性,而包含有“火”的属性。辛商的含义就是丙火的一部分。近些年来人们逐渐产生了一个共识,发达的西方解剖医学如果想再进一步得到发展,必须回过头来向传统中医学习。对于中医人员来说,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和一切经验医学的东西,向古人看齐,从研究内脏解剖学开始,继而占据医学高科技领域,用大量高科技手段尽快将脏象与解剖医学关系理顺,相信中医会迅猛发展起来。

 

    第十、解决“治标与治本”的关键性技术概念“是动与所生病”  

患者自己的痛苦只是自己能感觉到,医生却反复检查检查不出来在临床上会常常碰到。而另一种也有自己还感觉不到某一部分的痛苦,连针刺甚至也感觉不到疼痛,而医生则可以检查出来,并作为治疗的依据。这就是二十二难提出的所谓 “是动、所生病”的关键性技术概念。《黄帝内经》经脉篇在阐述完各经脉循行和病候之后都要反复提到“是动病”和“所生病”的脉象学概念。

二十二难是《难经》作者认真学习领会《黄帝内经》经络证候学精神实质之后之后又一次就“是动病”和“所生病”的脉象学概念和疾病反应规律向后人作出的深入解答。

经典所谓的“是动病”,是说病变只涉及到“气分”,还处在没有形成体表反应经络体征的阶段,所谓的“所生病”,是指病变已经影响到了“血分”,在体表已经形成了许多反应经络体征。人们常说的所谓在气分的痛苦,就是只是自己能感觉到,医生检查不出来,所谓在血分,就是自己一般还感觉不到自己某一部分有痛苦,连针刺甚至自己也感觉不到疼痛,而医生则可以检查出来。

    标本根结是认识标病与本病的非常重要的技术性概念。在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能将临床病状的各种表现分析解析的非常清楚。过去一般认识上解释为,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没有跟经络反应腧穴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能否正确理解是动病和所生病对急症处理、疾病抢救至关重要。比如说头痛、腰痛、腿痛之类,实事上现在不论中医西医处理病人时基本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大多数人没有理解“是动病”与“所生病”的真实含义。这是脉诊查体医疗中应特别注意纠正的。神经传导受阻而感觉迟钝,常常自己并不感觉有很大痛苦。所谓“气留”是先有气滞不通造成的气机阻滞,会自己感觉气机不畅,所以疼痛不已;所谓“血雍”是后有气机受阻,是指病变已经影响到了“血分”,在体表已经形成了许多反应经络体征。所谓在气分的痛苦只是自己能感觉到的痛苦,医生检查不出来;所谓在血分自己一般还感觉不到,而医生则可以检查出来。所以在解释上常理解为先有气滞不通为“是动”,后有血雍气机阻滞神经传导受阻为“所生病”。

    第十一、大力弘扬依据“神气舍藏”规律诊断疾病的方法  

    三十四难曾提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就是通过“人之神气所舍藏”这个规律创造的一种诊断方法。精神神经疾病相当难治,也难以定位诊断。《难经》在当时仅有的解剖知识的支撑之下,以尊重科学的态度,就“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经言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也? 然: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所谓“人之神气所舍藏”理论,反过来理解就是通过“神气舍藏”规律判断五脏病变部位的方法。“神藏”的概念,引申过来就是“神不藏、神不守舍”的意思。也就是五脏精气衰竭的表现。所以古人反复实践归纳出了“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的结论。如果该患者病变中反复出现了“精神魂魄意志”的不正常,精神恍惚、意识不清、神志错乱,那就要结合某脏所藏做出五脏定位的判断。

    另外一种就是四十九难利用“色、臭、味、声、液”这些太过的释放因子进而判断各种病理改变的病位和病性的方法。《十变》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声言,其液汗;脾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声哭,其液涕;肾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其液唾。利用“色、臭、味、声、液”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的病理改变诊断疾病,四十九难就曾讲过,“病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所谓“正经自病”,指的就是五脏本身本能地容易遭受伤害的几种病,五脏“各有所爱,各有所恶,各有所伤”。“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所谓“五邪所伤”,就是 利用“色、臭、味、声、液”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的病理改变诊断疾病。比如说病中看到患者身体穴位皮肤颜色色青就可判断病位在肝;病中闻到患者身体表面有臭臊气味就可判断病位在肝;病中闻到体内排泄物有过多酸味就可判断病位在肝;病中患者不断有呼喊声就可判断病位在肝;病中患者眼泪过多就可判断病位在肝。

    第十二、运用“阴阳五行”定律预测疾病预后的超前技术

《难经》早在数千年前就创造了运用脏象医学知识,运用脉诊穴位反应点原理,运用“阴阳五行”定律“分经分脏腑”归纳法开展疾病预测的研究。脉息的跳动次数加快叫作“至脉”、跳动次数减慢叫作“损脉”。严重的损至脉会有生命危险。

《难经》运用“阴阳五行”定律预测疾病预后的超前技术,对出现“损至脉”脉的危险,《难经》介绍了“治损至脉”的一些常用法则。所谓 “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难经》作者曾发问说,五脏之积,古代有哪些名称?古人又是如何推算出它们是何年何月发病的?然后很详细地作了解释。这些最早对心、肺、肝、脾肿瘤之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做出发病日期的科学分析论断,对当代医学临床研究和科学发展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脏之积,涉及到肺心病、肝硬化、脾肿大、胃癌、结肠癌及多种消化道肿瘤等。从临床症状上看“贲豚”的症状是喘咳逆气里急,全身肌肉消瘦萎缩,没有一点气力;“息贲”经常出现寒战高烧,咳嗽喘满,肺部膨膨胀满;“痞气”患者感觉四肢困乏无力,甚或出现黄疸,全身异常消瘦;“伏梁”经常出现烦心、心悸、气短等症状;“肥气”患者经常发生咳嗽气逆,有痞块,出现寒热症状。

五十六难在开展疾病预测方面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了一些很重要的疾病规律。有经验的医生一定会认出它们在现在临床上应当是什么病了。判断它的发病根源对于治疗用药应有很大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