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山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

 海中第一人 2014-06-03

黄山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文  试 

说明: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古人有句老话叫“年前节后,防火防盗”。然而,近来不少地方火灾频发,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一场大火尤其令人触目惊心。其实,古人很早已有防火意识:老话说的“防火防盗”即是将防火放在了首位。在防火方面,古人还形成了独特的防火文化。

中国最早的防火理论“防患于未然”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在“防患于未然”思想的基础上,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从小处做起”的观点:“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焚。”所谓“”,即迸飞的火星,整句的大意是,堤坝再长,蝼蛄蚂蚁打的洞能让其溃决;房子再大,从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星能将其烧毁。言下之意,防火不能疏忽大意,哪怕是一,占、点漏洞都要及时修补。虽然韩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喻做人做事的态度,却透露出了先秦人对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到了汉代,古人的防火思想已非常成熟,强调把灾难消灭在萌芽状态,《申些·杂言》记载的“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在建筑上安置“厌胜”之物镇火,就是古代所谓的“防火厌胜术”。也是古代在民俗信仰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如今在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上仍能看到。最典型的是北京紫禁城,每一座宫殿上都有防火灾的厌胜之物。如太和殿上的屋脊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龙形物——古代建筑学上称“正吻”或“大吻”,其设置即是出于镇火减灾的设计和考虑。设置厌胜之物是古代大型建筑上必不可少的设计,为古代建筑界广泛采用。

其实,所谓厌胜之术毕竟是一种仂术。安置了正吻的紫禁城,并没能禁绝火灾。有学者统计,到1949年前,紫禁城共发生大小火灾73次,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太和殿先后被烧过4次。

在建筑物上设置厌胜之物,本质上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防火文化”,古代十分盛行的“五行防火术”,便是这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于“门不带钧,阁必有水”,这在皇家建筑防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古人喜欢在门上悬挂或书写匾额,以标明其名称。所书匾额中的“门”字,最后一笔往往不带钧,如果对照字典,这写法明显错了。实际上,这是古人出于防火的愿望有意写的。古人认为“门”字上的钧与“火”有关,带钩即带“火”,此后皇家建筑上“门”字一律不带钩。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此更深信不疑,还曾因此杀人。

除了“门不带钧”,还有“阁必有水”,这是基于五行“水克火”原理而衍生出的防火文化。浙江最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得名,就是此理。“天一”,是传说中能够生水的星宿,“天一生水”,以求防火。说来也怪,天一阁建好后从未出现火患。实际上,这不是阁名防火,而是整个建筑的防火设计合理,防火措施到位。乾隆皇帝修建《四库全书》的藏书楼时,便仿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建藏书阁,分别收藏7部《四库全书》0 7座楼中6座名字里带水,分别是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文汇阁。只有建在镇江的文宗阁没“水”,这是因为文宗阁建在金山上,近江,不缺水,不然就“水漫金山”了。

无论“厌胜防火术”还是“五行防火术”,显然都缺少科学依据,但其背后反映的却是古人强烈的防火意识。古人虽迷信,但不糊涂,明白杜绝火患要靠制度。所以从商周时期起,中国已开始了“依法防火”。《韩非子·内储说》记载,殷商时有“殷王法”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防火法规条款。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厌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和殿上的屋脊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龙形物——古代建筑掌上称“正吻”或“大吻”,其设置即是出于镇火减灾的设计和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B.《申鉴·杂言》记载“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厌胜之术恰恰是古人在“戒”上的具体表现。

C.厌胜之术是伪术,本质上是一种迷信,虽缺少科学依据,但其背后反映的却是古人强烈的防火意识。

D.“门不带钩,阁必有水”是古代十分盛行的“五行防火术”的具体体现,朱元璋更深信不疑,曾因此杀人。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老话说“年前节后,防火防盗”,古人将“防火”放置首位,说明古人很早的时候对防火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了。

韩非子“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嫖焚。”从中可以看出对防火的重要态度就是“防患于未然”。

C.被学界认为记载于《韩非子·内储说》殷商时“殷王法”上的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是中国最早的防火法规条款。

D.“防患于未然”是中国最早的防火理论。到了汉代,古人的防火思想己非常成熟了,更强调在萌芽状态中消灭灾难。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一场大火暴露出现代人防火意识的淡薄,在这方面,古人做得比现伐人好。

B.厌胜之物镇火、“门不带钩”、  “阁必有水”等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阁必有水”依据的就是“水火相克”的原理。

C.从放置《四库全书》的7座藏书楼的命名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着的防火文化,寄予了古人美好的愿望,好的阁名利于防火。

D.文章揭示了古人在防火一事上的清醒认识:“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策,  “戒”却是“防”的可靠保证,必须制度化,在这点上,古人也做到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墨子》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伸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谬。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豁,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选于治官。不能为茬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注释①堪:通“湛”,浸染之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染于苍则苍                苍:深青色

B.宗庙破灭,绝无后类        绝:全然

C.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    淳谨:敦厚谨慎

D.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    比周:结党营私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舜染于许由、伯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

B.此五君者所染当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以其行理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以“必择所堪,必谨所堪”,结束全篇,言辞恳切。墨子悲天悯人,淳谆教海,告诫要交友得当,国君要用人得当。

B.《所染》篇以染丝为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亲信和朋友,以取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

C.《所染》文气贯穿,前后的说理具有一致性。所举基本都是正反两例,将圣王和暴君,贤臣和奸佞基本相对。

D.墨子将国君比作丝,将臣比作染料。有良臣辅佐则“染当”,“染当”则顺天理而行,顺天理而行则可“功名敞天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偿。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5分)

2)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5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出塞(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8.试分析诗歌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4分)

 

9.全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并简要分析是如何刻画的。(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1       ,(2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3       ,(4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5         ,(6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乙】(1)征于色,发于声,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3)州司临门,                                            (李密《陈情表》)

4            ,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6)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周邦彦《苏幕遮》)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德国】赫尔曼·黑塞

我在这幢房屋边上告别。我将很久看不到这样的房屋了。我走近阿尔卑斯山口,北方的、德国的建筑款式,连同德国的风景和德国的语言都到此结束。

跨越这样的边界,有多美啊!从好多方面来看,流浪者是一个原始的人,一如游牧民较之农民更为原始。尽管如此,克服定居的习性,鄙视边界,会使像我这种类型的人成为指向未来的路标。如果有许多人,像我似地由心底里鄙视国界,那就不会再有战争与封锁。可憎的莫过于边界,无聊的也莫过于边界。它们同大炮,同将军们一样,只要理性、人道与和平占着优势,人们就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无视它们而微笑——但是,一旦战争爆发,疯狂发作,它们就变得重要和神圣。在战争的年代里,它们成了我们流浪人的囹圄和痛苦!让它们见鬼去吧!

我把速幢房屋画在笔记本上,目光跟德国的屋顶、德国的木骨架和山墙,跟某些亲切的、家乡的景物一一告别。我怀着格外强烈的情意再一次热爱家乡的一切,因为这是在告别。明天我将去爱另一种屋顶,另一种农舍。我不会像情书中所说的那样,把我的心留在这里。啊,不,我将带走我的o,在山那边我也每时每刻需要它。因为我是一个游牧民,不是农民。我是背离、变迁、幻想的崇敬者。我不屑于把我的爱钉死在地球的某一点上。我始终只把我们所爱的事物视作一个譬喻。如果我们的爱被勾住在什么上,并且变成了忠诚和德行,我就觉得这样的爱是可怀疑的。

再见,农民!再见,有产业的和定居的人、忠诚的和有德行的人!我可以爱他,我可以尊敬他,我可以嫉妒他。但是我为摹仿他的德行,已花费了半辈子的光阴。我本非那样的人,我却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我虽然想要成为一个诗人,但同时又想成为一个公民。我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和幻想者,但同时又想有德行,有家乡。过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不可能两者兼备和兼得,我才知道自己是个游牧民而不是农民,是个追寻者而不是保管者。长久以来我面对众神和法规苦苦修行,可它们对于我却不过是偶像而已。这是我的错误,这是我的痛苦,这是我对世界的不幸应分担酌罪责。由于我曾对自己施加暴力,由于我不敢走上解救的道路,我曾增加了罪过和世界的痛苦。解救的道路不是通向左边,也不是通向右边,它通向自己的心灵,那里只有上帝,那里只有和平。

从山上向我吹来一阵湿润的风,那边蓝色的空中岛屿俯视着下面的另一些国土。在那些天空底下,我将会常常感到幸福,也将会常常怀着乡愁。我这样的完人,无牵挂的流浪者,本来不该有什么乡愁。但我懂得乡愁,我不是完人,我也并不力求成为完人。我要像品尝我的欢乐一般,去品尝我的乡愁。

我往高处走去时迎着的这股风,散发着彼处与远方、分界线与语言疆界、群山与南方的异香。风中饱含着许诺。再见,小农舍,家乡的田野!我像少年辞别母亲似地同你告别:他知道,这是他辞别母亲而去的时候,他也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离开她,即使他想这样做也罢。

11.请分别说山“农民”、“游牧民”、“流浪者”在文中的含义。(5分)

 

12.“我”在告别农舍的时候,表现出了各种复杂的情感,请简单梳理一下。(6分)

 

13.请简要分析文章以“农舍”为标题的作用。(6分)

 

14.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流浪图,前方“散发着彼处与远方、分界线与语言疆界、群山与南方的异香”。请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探究文章所蕴含的主旨。(7分)

 

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箴言   折桂   签裤脚   分庭抗礼

B.账号   装潢   顺口溜   俯首帖耳

C.炭烤   崛起   偕夫人   功亏一篑

D.撺掇   扶养   集结号   奉为圭臬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剧作者的匠心,就在举重若轻地把一些似不相涉的情况在第一幕交织起来,构成此后进展的导线。

B.警方日前捣毁一制假窝点,随行记者发现这家店铺里从劣质食品到假名牌家电应有尽有。

C.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是通衢大道,坦荡如砥,可真实的人生既有一马平川,也有崎岖小径。

D.现如今,人们的交通法规意识淡薄。在路上,我们都司空见惯了违章驾车的情况。

1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     

A.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间,就是下班之后卸去一身的劳累,把自己关进书房,秉一盏温暖的灯光,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邀游。

B.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21日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推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18.猜谜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别解”基础之上的带有文学性质的文字游戏,是一项益智活动,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开动脑筋,猜两个成语谜。(4分)

示例一:十五不出门(打一成语)    谜底:望而却步

解析:“十五”又称“望”,“却步”扣“不出门”。

1)谜面:十六始展眉(打一成语)    谜底:     

示例二:哑女告状(打一成语)    谜底:不白之冤

解析:“白”解作“说话”,“哑女”扣“不白”,“告状”定有“冤”情。

2)谜面:仰泳比赛(打一成语)    谜底:     

19.下面是贵阳龙场阳明精舍依圣园中的一副对联,顺序已经打乱,请重新排列。(只填序号)(6分)

①山中明月 ②伴人观鸟迹 ③五千年往事胸中翻滚 ④依圣学安立 ⑤天元正始道在是 ⑥林下清风 ⑦照我读麟经 ⑧九万劫洪荒性里收尽 ⑨赖王心断截 ⑩知体培根命归焉

上联:                 

下联:                 

202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了这样一则来自重庆的感人故事:11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位穿着单薄、身体瘦弱的七旬聋哑老人,来到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董永才家门口,好心的董永才将其收留,而老人这一住便是11年。11年里,老人与董家人同吃同住,成为亲密的一家人,直到去年12月,老人才被奉节的亲人找到接回老家。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请在论坛上发表留言,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得体,不少于80字。(5分)

留言: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圣经》有曰:爱你近旁之人。有人亦云:若缺少对自已的爱,博爱也无法实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黄山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1C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与文意不符;B“厌胜之术是古人在‘防’上的具体表现”。D朱元璋对“门不带钩”这一点深信不疑。)

2C(以偏概全,“学界”应为“有学者”。)

3DA“古人做得比现代人好”于文无据。B“也不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应为“缺少科学依据”。C“好的阁名利于防火”没有依据。)

二、(33分)

4B(绝:断绝,动词)

5CA.介词,被/介词,在……中;B.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染”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名词,表处所或地方:C.连词,因为;D.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6B(应为“天子、诸侯、大夫、士”)

7  1)这四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不当,结果身死国破,被天下人羞辱。列举天下不义可耻的人,必定要称这四王。(为、偿、举、必各1分,句意明确1分)

2)所以善于做国君的,在选用人才时费尽心思,而在办理公务上轻松安逸。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耻辱。(论、逸、逾、然各1分,句意明确1分)

8.(1)“寒”字暗示了战事持续之长,战情之酣,酣到“忘我”的境界。(2分)

2)写出了战场的空旷寒冷,突出了战争之惨烈。(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9.诗中刻画了一位威武自信、浴血沙场、豪情盈怀、不畏牺牲、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2分)全诗不着一语直写人物,而是通过玉鞍战马、带血战刀的侧面描写及城头战鼓、月下沙场的烘托渲染来刻画将军的形象。(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10.甲: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乙:(1)而后喻(2)余独好修以为常(3)急于星火(4)鹿门月照开烟树(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梦入芙蓉浦

三、(24分)

11.农民:指有产业的和定居的人,忠诚的和有德行的人。  1分)

游牧民:是背离、变迁、幻想的崇敬者。(2分)

流浪者:是一个无牵无挂、身心自由的理想状态的人。(2分)

12.①对自由自在的“游牧者”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

②对家乡的依恋不舍之情;

⑧对博爱、和平、内心充盈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战争和封锁的厌恶痛恨之情。

④对曾施暴自身,不敢走上解救之路的痛苦悔恨之情。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就可得6分,共6分)

13.①“农舍”象征着温馨的故土家园,象征着固守某一形式的安定生活。化抽象为具体,更为形象。

②告别“农舍”就是告别温馨和固定安逸的生活方式,暗含着“我”的依恋不舍之情。

③结构上起线索作用。文章始于“农舍”,终于“农舍”,以告别“农舍”来勾画“我”的心灵之图。

(每点2分,共6分)

14.(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流浪图:翻越一座座群山,越过一个个国界,经过不同的国家,去追寻理想的生活。(2分)

2)作者就是借这幅图景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1分)

3)作者认为:人应该追求这样一种生存境界,它不是一定界线中的和平与安定,不是对某一种形式的“忠诚”和“德行”,而是没有国界的爱和欢乐,没有空间“边界”和内心桎梏的世界大同。这是最理想的生存境界。(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B(“账号”应该为“账号”)

16AB“应有尽有”多用于好的方面;C“一马平川”不是指平坦;D“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

17CA搭配不当B表意不明D一面对两面)

18.(1)喜出望外(2分)(2)背水一战(2分)

19.④⑦③⑨⑤/⑥②⑧④⑩(6分)

20.参考示例:(1)恻隐之心,让董永才留下了在寒风中流浪的老人;而善待他人、及人之老的情怀,则让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用两代人的博爱与坚守,不求回报地赡养了流浪老人11个年头。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有爱却绝不狭隘,有情却总能坚持。

2)一个充满善意与孝道的社会,从来不缺乏温度:一个懂得坚守与坚持的社会,从来都充满力量。让所有老人都幸福,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也是国家强大的情感与力量源泉。

3)中国人的温情和善意从来不会只封闭在小家庭这个小圈子里,我们推崇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有,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中国人是这样修身齐家,中国是这样与世界共处,因为这是我们不变的价值观和情怀。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五、(60分)

21.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不仅染丝如此,国家也有“染”。舜被许由、伯阳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染,汤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王于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义之人,必定要称这四王。

夏桀被干辛、推哆所染,殷纣被崇侯、恶来所染,周厉王被厉公氏父、荣夷终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毅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不当,结果身死国亡,被天下人羞辱。凡是提起天下不义可耻之人,必定要称这四王。

齐桓公被管仲、鲍叔牙所染,晋文公被舅犯、高偃所染,楚庄王被孙叔敖、沈尹茎所染,吴王阖间被伍员、文义所染,越王句践被范螽、文种所染。这五位君主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被氏柳朔、王胜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强所染,吴王夫差被王孙雒、太宰鳍所染,知伯摇被知国、张武所染,中山尚被魏义、偃长所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礼所染。这六位君主因为所染不当,所以国破家亡,身受刑戮,宗庙毁灭,子孙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凡是提起天下贪暴苛刻的人,必定称这六君。

大凡人君之所以能够安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而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当。所以善于做国君的,用心致为于选拔人才。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上述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治国要领的缘故。所谓不知道治国要领,即是所染不得当。

不仅国家有染,士也有“染”。一个人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慑于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兴盛,身体日益平安,名声日益光耀,居官治政也合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即属此类(朋友)。一个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体日益危险,名声日益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即属此类(朋友)。《诗经》上“一定要选好染料,一定要慎重对待浸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