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一集 师生情重

 锺村老人 2014-06-04

 第十一集  师生情重

【时间】1668年——1669年,康熙七年(戊申)——康熙八年(己酉),

【地点】1.北京密云白衣庵, 2. 紫阳书院。

石涛,27——28岁,

何红梅28——29岁,

曹钰(章淑琴)13——14岁,

喝涛,47——48岁,

曹鼎望,51——52岁,

梅清,46——47岁,

施愚山(施闰章),51——52岁,

曹寅,11——12岁,

康熙,15——16岁。

【新增人物】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刑部主事。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纂修明史,官至侍读。闰章工于诗文。其文宗欧阳修、曾巩,诗与当时山东的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施闰章一生游历甚广,但是最引起诗人兴趣并集中地加以赞美的,还是离诗人故乡不远的黄山。他为官刚正不阿,因之屡遭罢职,先后乡居多年。康熙十一年(1672)诗人居故乡,秋日游黄山,写下了《黄山游记》和诗歌多首。其中有《白龙潭上桃花源作》、《书炼丹台侧指月庵》、《登莲花峰顶》、《黄山吟赠曹宾友》、《送歙州江允凝游芜江》、《中秋夕坐光明顶看月歌》、《黄山怪松歌》、《画松歌为梅瞿山作》等。

1】一年一度的木兰围场围猎正在进行,天刚破晓,参加围猎的八旗劲族陆续走了营帐,集结在看城附近。布围的行动由黄族指挥,以红旗和白旗为两翼延伸围拢,蓝旗压阵脚。两翼撒开的范围,最初有三四十里长。当两翼的红旗和白旗合拢以后,在黄旗的指挥下开始缩小包围圈,最后,达到人并肩,马并耳的程度。第一道包围圈设好后,还要设第二道重围,以防野兽逃脱,谁让野兽跑了,谁就要受到惩罚。

狩猎活动开始,康熙带着他的曹寅首先跨马上阵追逐野兽,扈从的王公大臣和神机营,虎枪营将士紧紧尾随。

 木兰行围期满后,在张三营行宫举行盛大的庆功宴飨会。

2】在木兰围场围猎回归时,少年康熙非常高兴,带着他的佩笔侍从曹寅,骑着马,后面跟着一群侍卫,还有供皇帝乘坐的桥车,康熙年少气盛,不愿意坐车,只愿意骑着马与曹寅边走边谈笑。

康熙:“曹寅,我们经过密云时,到密云白衣庵转转,去看看一个人。”

曹寅:“皇上要去看谁呀?”

康熙:“看父皇驾崩时出家的宫女何红梅。我小时候出痘子时,是她来看护我,守候在我身旁很多天。”

曹寅:“为什么她来看护您?”

康熙:“因为痘子很容易传染,而她说自己幼年得过痘子,不怕传染。而且她很细心,皇祖母就让她来看护我。她对我像一个大姐姐,她要出家,我还哭着挽留她呢。”

曹寅:“为什么非要出家?”

康熙:“一个老宫女,留在皇宫里也是很没有意思的。她是和硕公主孔四贞从桂林带来的,已经找不到亲人,非要出家,我们去看看她吧。”

3】白衣庵的静虚知道了康熙要来,连忙带领全寺尼僧在寺门口恭候。看到康熙一行人到达寺门前,连忙跪接。

静虚:“贫尼不知皇上驾到,小庵没有准备,望皇上恕罪。”

康熙:“嗨!不要这样,我们路过这里,随便来玩玩,主要想来看看红梅姐,红梅姐呢?”

静虚:“红梅,你陪皇上在这里休息,我去给皇上准备一些素餐。”

红梅眼眶里含着泪水,拜见了康熙,哽咽着说:“皇上还记得奴婢。”

康熙:“朕怎么会忘记你,那时要不是你,朕小命恐怕早已经没了。”

红梅:“皇上这么说,要折杀奴婢了。”

康熙:“这几年你打听到你父亲与弟弟的消息了吗?”

红梅流下眼泪:“没有,也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康熙:“不怕,不会的。”康熙指指曹寅说:“你记得孙妈妈吗,他是孙妈妈的儿子曹寅,我刚把他从江南调来当差,做我的佩笔侍从;他父亲在江宁任织造,他在江宁玩了好几年哪。等他长大一些后,我派他一个江南的差使,让他替你在江南找找,会找到的。”

曹寅:“红梅师太,你父亲与弟弟叫什么名字?可能在什么地方?”

红梅:“我父亲叫何亮,弟弟小名阿长。我不知他们会在何处,很可能出家做了和尚。”

曹寅:“等我有机会到江南去,我一定替您打听打听。你弟弟有什么特点吗?”

红梅:“我与弟弟分开时还很小,是了,我弟弟有一个特点,他的手指比较长,小名阿长就是这样来的,还有,他有画画的天才,小时候就很会画画。”

曹寅:“行,有这些特点就很好;也许他现在就是一个和尚画家了。”

红梅:“那就好了;我很害怕他已经不在人世了。”红梅不好意思地擦掉眼泪,换了一个话题:“曹公子,你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一个人到京城来当差,不想念他们吗?”

曹寅使了个眼色,回头见康熙正在认真听静虚讲白蛇故事,就轻轻地与红梅说:“怎么不想?可想他们呢!他们都在江南,我一个人在京城;我家是包衣,皇上非要我来当差,我不得不来。”说着眼圈都红了。

红梅也几乎要留下眼泪:“我与你差不多,孔四贞公主非要我做她丫鬟,我只能离开老家,否则,我也许能和父亲、弟弟在一起。你做佩笔侍从是干什么的,也是侍卫吗?”

曹寅:“不是侍卫,做侍卫我还太小了一点,我就是随身带着纸和笔,皇上要我记什么,我就赶快替他记上。”

红梅笑了一笑:“那,曹公子,你可得把替我找父亲与弟弟的事给记上。”

曹寅:“一定一定,忘不了。”

4】紫阳书院,石涛在给一些人讲学。听讲的约有十多个人。其中有一个清秀的少年,年约有十四岁上下,他是曹鼎望的公子,名唤曹钰。石涛是曹鼎望邀请来讲学的。

石涛:“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会。至落笔时勿促迫,勿怠缓,勿陡削,勿散神,勿太舒。务先精思天蒙、山川步武、林木位置。不是先生树后布地,入于林出于地也。以我襟合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自脱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

学生甲:“先生,‘务先精思天蒙’的天蒙是何意?”

石涛:“浅近地说,天蒙就是天地万物的灵气。”

曹钰:“先生是不是说:‘一定要胸中有画,画才能显于纸上。’”

石涛:“对,曹公子所言极是。我多次给大家讲的一画之法,意思就在于此。”

学生乙:“先生,如何能做到胸中有画?”

石涛:“要做到胸中有画,就要拜山河为师,多观察自然景物。”

学生甲:“是不是要准备一个草稿本,在观察自然景物时先在草稿本中描画一个轮廓,作为画的母本?”

石涛:“注意,我说的是拜山河为师,不是把师描画下来。我曾经说过‘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意思是说,如果山水画创作只求表面“形似”,那么,‘画必似之山必怪’,山川万物这个老师,就会因为徒得其外表形相而抱怨嗔怪;相反,如果山水画着力表现客观自然景物的神态和内在生命力,那么,‘不似似之当下拜’,山川万物就会因为表现了它的本质属性而欣喜若狂、俯首称谢。”

5】石涛带着学生在观看新安江边山景。

石涛:“大家看,山脉纵横有动势.有时又静静地潜伏着,山像拱揖有礼,山亦缓慢温和地转弯。山之环聚中彼此守着严谨,山之虚灵中表现出智慧,山之纯净秀色中有文气,山之蹲跳中显出勇武,山之峻厉中见惊险,山之高直逼霄汉,山之浑厚表现其宽宏,山之浅陋也不遗忘于巧小。”

曹钰:“先生,您说的山仿佛是一个君子,是有灵性的?”

石涛:“曹公子说得对,您看山的时候,就要把山看成一个君子,仿佛它有仁、礼、和、谨、智、文、武、……等人格。”

6】紫阳书院,石涛在桌上摊开了一张纸,拿起笔在笔洗中把笔峰理好,曹钰在旁边替石涛研磨。

石涛:“曹公子,您该回家了,曹大人会惦记您的。不用替我研磨,我自己来。”

 
 

曹钰:“先生唤我曹钰就是了,我想看先生画画,我很想看先生心中的新安山水是什么样子的!与我看到的是不是一样?”

石涛:“那您也摊开纸画一张,看我们两人心目中的新安山水是不是一样。”

曹钰:“不,我不能画,我心中没有装下新安山水。”

石涛吃了一惊:“那您心中装下什么啦?”

曹钰红了脸,轻轻地说:“我、我装下了一个、一个对着山水指指点点的——先生——你!”

石涛:“啊!┄┄

曹钰:“先生,说真的,我很愿意一直替您研墨,替您摊纸,替您洗笔,看先生画画,您愿意收我在身边做您的书童吗?”

石涛更吃惊不小:“啊!这怎么可以!我是一个穷和尚,您是曹太守的公子,怎么可以?曹公子,我过些时候还准备去黄山,我一定通知您,我们一起去黄山,向黄山学习。我认得您父亲就是在黄山。”

曹钰:“我真想与先生一起去游黄山,

曹钰看石涛画完了‘新安山水’依依地与石涛告别回家,曹家用人在外面替曹钰套了马车。

7】讲学完了后,石涛回到了敬亭山广教寺,他与喝涛在广教寺驻锡。广教寺背靠敬亭山,风景优美,寺门有双塔,故俗称双塔寺。喝涛与石涛来广教寺后,努力对广教寺做了很多修缮工作,并在寺周围种了不少松树。这天,天气晴朗,石涛看见喝涛又在种松苗,也拿了一把锄头,与喝涛一起挖起土来。梅清与施愚山一起来访,石涛与喝涛连忙迎接进庙堂。

石涛:“欢迎梅兄光临,这位是?”

愚山:“在下施愚山,久闻石涛上人大名,蒙梅兄引见,三生有幸。”

梅清:“愚山兄早欲来访,因一直在京供职,恰值回乡小住,特约一起来此一游。广教寺经你们兄弟一番修缮,果然已经面貌一新。真是‘门前一双塔,将为两师表。’”

喝涛:“好说好说,蒙本寺住持让我兄弟在此驻锡,爱此敬亭山风景优美,想在此多住一些时候,做点修缮工作,也是本分。师弟陪两位坐坐,我烧水泡茶去。”

愚山:“听两位禅师口音,似是湘西人氏。”

石涛:“是的。施公曾去过湘西?”

愚山:“顺治八年辛卯秋,我奉旨去桂林定南王府给定南王孔有德颁旨,在桂林逗留了几天,定南王府规模宏伟,风景优美;据说本是前朝靖江王府。”

石涛听施愚山提起靖江王府,想起惨死的父母,不觉一阵心悸,默然不知如何答话,喝涛连忙回答说:“是的。听说定南王就驻留在前朝靖江王府。”

愚山:“敢问石涛上人,因何年纪轻轻腾入佛门?”

石涛:“嘿!”

喝涛:“我弟出娘胎,带着胎毒,经高僧游说,不入佛门,不好养活。又值兵荒马乱,我只能带幼弟入佛门求生活了。”

施愚山满腹狐疑,但不好多问,只好转移话题。

愚山:“石公兄弟二人在此热衷于种植松树,是否具有黄山松的情结?”

石涛:“确是如此,游黄山回来后,对黄山美景,常萦回心头,特别是黄山奇松,挥之不去,我与师兄在此种松,确有此情结。”

梅清:“来,拿纸笔来,我来涂鸦一幅《石公种松图》,作为此次聚会的纪念。”

8】不一会儿,梅清的《石公种松图》就出现在纸上。施愚山沉吟了一会儿。

愚山:“怎么样?我来给画上题几句可以吗?”

梅清:“当然、当然,你不说也要你题。”

施愚山拿起笔,题上:

梅翁石公皆画松,倔强不与时人同

石公飞锡腾黄岳,万松诡异罗胸中

梅清:“好,好一个‘石公飞锡腾黄岳,万松诡异罗胸中’,待我回家安顿好家事,我们一起再去黄山一游,怎样?”

愚山:“再去黄山,可一定要携带我这老朽啊!”

石涛:“梅兄定下日子后,请梅兄约一下曹太守的公子曹钰,他在紫阳书院学画时,曾表示很想与我一起去游黄山。”

梅清一听有些诧异:“什么?曹太守的公子曹钰?”

石涛:“对,曹钰。”

梅清:“我知道曹太守有三个儿子,曹钊,曹,曹鋡。没有曹钰啊?多大年纪?”

石涛:“我看最多十四岁,比较瘦弱,眉目清秀。

梅清思索一会儿,猛然醒悟:“啊,肯定是他义女章淑琴。”

石涛大吃一惊:“什么?他义女章淑琴?”

梅清:“你记得么,康熙三年,我们一起坐船从武昌来到九江。同船有个小姑娘夜里很伤心地哭泣,她就是章淑琴。”

石涛:“怪不得我总觉得有些眼熟,而且作为少年男子,有些显得瘦弱,原来她是女扮男装。她不是跟她叔叔回家了吗,怎么会变成曹太守的女儿了呢?”

梅清:“说来话长。小姐回老家后,刚巧她老家骛源闹土匪,土匪杀了她叔叔一家,把她掠走。

石涛:“土匪杀了她叔叔全家,怎么她能幸免?”

梅清:“因她当时身着男装,土匪喜欢男少年,可以作为小土匪教养。幸好曹太守率兵剿灭了土匪,解救了13名被土匪掠走的少年。曹太守在遣散这些少年时,发现她是个姑娘,而且知书达理,已经无家可归;曹太守与夫人很喜欢她,就把她认为义女,曹钰这个名字大概是曹太守替她取的,曹家习惯把女儿名字也与儿子一样,他的儿子的名字都是金字旁的。

石涛:“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9】与梅清、施愚山聚会不久的一个夜晚,石涛在院子里来回度步,久久不能安下心来,一会儿想起施愚山说起的靖江王府,痛惜自己悲惨的命运;一会儿想起曹钰,眼前出现了曹钰的音容笑貌。

【回放】

靖江王府幼年的朱若极与何红梅荷花池边玩耍。

【回放】

曹钰红了脸,轻轻地说:“我、我装下了一个、一个对着山水指指点点的——先生——你!”

石涛:“啊!┄┄

曹钰:“先生,说真的,我很愿意一直替您研墨,替您洗笔,替您摊纸,看先生画画,您愿意收我在身边做您的书童吗?”

石涛(画外音):“我怎么成了个和尚!我怎么成了个和尚?”

石涛回到自己房中,拿出纸和笔,要画一个自画像,一边喃喃地自语:“我要画一个真正的自己,有头发、有胡子,穿着普通人的衣服;我决不把自己画成和尚。”

石涛画好了自己的自画像,在旁边题了一首诗:

双幢垂冷涧,黄蘖古遗踪。

       火劫千间厦,荒烟四壁峰。

       夜来曾入定,岁久或闻钟。

       且自偕兄隐,栖栖学种松。

【响起了画外音,是该诗的白话解释】:

两间小房子在冷冷的水涧旁边屹立,

枯树上的新芽显示了过去战火的遗迹。

无数的房子在战火中消失,

被战火洗劫后的的山峰像孤零零的四面墙壁。

夜夜我用入定的办法使自己平静,日复一日听到钟声响个不歇。

自从我与兄长隐居后只能用学种松树来使惶惶不安的心绪平息。


 

 

      (第十一集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