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谷历史典故3

 数字人生6688 2014-06-04

华陀命茵陈

三国时期,那时阳谷城东殷家庄有一陈氏孤寡老妇,面色腊黄,干瘦如柴,四处求医,久治不愈,医生说:“你所得之病,无良药可治,除非遇上神医华陀”。

  说来凑巧,华陀云游四方,到了阳谷,见路旁有位老妇,华陀见状,诊断为黄疸,诊断明确,确无良药,于是华陀四处寻药。此时正值春季灾荒,病人家无粮米,只能靠挖野菜充饥。待华陀再来此地时,陈氏妇人奇迹般地好了。华陀非常惊异,便问她这些天以来都吃了些什么?陈氏妇人就把吃野菜的事说了一遍,华陀仔细分析病人是吃米蒿才好的,于是将米蒿入药,并为纪念殷庄陈氏发现此药之功劳,谐音定米蒿之药名为“茵陈”。阳谷至今有村名为“华陀庙”。

华佗庙

  今阳谷博济桥街道办事处有一村庄,名叫“华佗庙”,传说东汉末年,此地本名“吴泗坡”。当时村民宋六之母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奄奄一息。适逢神医华佗行医到此,被宋六请到家里,为其母医病。华佗施以针药,使之转危为安,速获痊愈,因而医名远播,求医问病者接踵而至,不绝于途。华佗精心治疗,无不应手而愈。

  后来,曹操患有头痛病,华佗建议开颅治疗。曹操疑其有加害之意,逐将其下狱害死。华佗遇害的消息传来,人们深感悲痛,便在他曾经住宿行医的吴泗坡村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称“华佗庙”。每逢清明节和仲秋节,四乡百姓均来祭奠,至今仍有此风俗。

斗虎店的传说

  阳谷县城西南约五十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斗虎店(原属寿张县现属台前县)。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条东西大道从这里经过,商人,游客来往不断。有户姓王的父子俩,在村头开了个小店,生意兴隆,买卖可观。

  可是有一天,小店西边十多里处的丘岭地带来了一只猛虎,时常拦路伤人,闹得路断人稀,晚上都不敢出门。从此,王家的生意也就萧条下来。王家的独生儿子叫王俊马,看到猛虎如此伤害行人,便下决心为民除害。这天,他问爹爹:“什么能斗得猛虎?”爹爹说:“老虎是兽中之王,谁能斗得过它!” 王俊马又问:“那么马能斗过吗?马会踢弹扒咬。”爹爹道:“也可能行。” 王俊马听了,想道:“我如果是匹马该多好啊!准能斗败老虎,为百姓除害。”夜里,王俊马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总是想斗虎的事,朦胧中,只见一位白胡子老头推门进来了,他站在床边,手捋银须,对王俊马说:“孩子,你真想变成一匹马去为民除害吗?” 王俊马说:“老爷爷,我真想变成一匹马去斗猛虎,您就帮我的忙吧!”老人说:“要帮你,也不难,可有一条,你如变成马,就不能变回来了,你后悔吗?” 王俊马说:“只要能斗败老虎,我绝不后悔!”老人笑着点了点头说:“勇敢的孩子,这我就放心了。”说着,他从袖筒里取出一颗血红的珠子,对王俊马说:“你把珠子吞下去,就能变了。” 王俊马接过珠子,老头就不见了。他一口把珠子吞下去,只觉得浑身热乎乎地,便又睡着了。

  第二天,王老汉见儿子没起来吃饭,便走过去推开门一看,儿子不见了,却看见一匹大红马,“咴咴”地朝他叫。王老汉心想:儿子从小爱马,不知把谁的马给牵来了。他见马一没有坐鞍,二没有笼头,怕丢失了。便拿来根绳子准备把马拴上。那马极通人性,不踢不咬,却不让拴。“咴咴”地叫了两声跑出门去。老汉忙去追赶,把马捉住,让它在院子里撒欢。老汉又弄来好草精料,让马吃饱。一直到天黑,儿子也没回来。

  深夜,王老汉起来给马添草加料,却见马不知什么时候跑了。他找了半夜也没到。第二天一早,王老汉又去找马,只见红马浑身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进院,便扑腾卧倒,就再也起不来了。直到天黑,马才起来吃了点草料。

  半夜里,马又跑出了村子,飞快地朝西奔去。王老汉在后面一直追了十多里路。这时,听到老虎的吼声和马的嘶叫声,他借着月光望去,只见丘岭下那马正和老虎斗得难分难解。老虎蹿来扑去,要咬马的脖子,那马掉头闪开,回身一蹄正中老虎的前腰。老虎痛得怪叫,转身又扑过来,红马慌忙闪开,又回一蹄。王老汉看得清楚,老虎和大红马斗了一整夜,不分胜败,天一亮,只好各自回去。老汉知道了底细,等马回到店里,就赶紧给马擦汗刷身,喂汤加料。

  第二天夜里,马又与老虎拼搏起来,它看得清,瞧得准,等老虎扑过来咬它的脖颈时,它把头一扬,来了个泰山压顶,没等老虎缓过劲来,就把老虎的头皮咬住了。它用前蹄狠命地朝老虎身上猛抓,只抓得老虎皮破毛脱,鲜血淋淋,没了力气。它把口一松,转过身来,猛地朝老虎的耳门踢去,那老虎惨叫一声断了气。大红马也耗尽了最后的力气,瘫卧下来。王老汉见老虎已死,急忙喊人把马抬回店中。大红马歇了一会,挣扎着站起,眼含热泪跪在王老汉面前。王老汉和在场的人们都不知是咋回事。马好像很着急,泪水顺着面颊流下来,它向前爬了两步,把头伸到王老汉怀里。王老汉抚摸马头,发现马的耳朵后有个黑痣,忽然想起儿子说过的话,顿时醒悟。他一把搂住红马,喊道:“儿啊,我的乖孩子!”

  时隔不久,大红马死了,王老汉和乡亲们非常悲痛,为了感激它为民除害的功绩,人们为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入葬那天,方圆几十里远的群众和过往游客,都流着眼泪,参加了送殡的行列。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大红马,就把庄名改为“斗虎店”。

祝口的传说

  “祝口”即祝家庄,曾名“竹口”,谐音为“猪口”。传说寿张县治曾在此。当时的第一任县令姓蔡,百姓称蔡大人。蔡大人到竹口不久就死掉了,当地老百姓说:“菜(蔡)入猪口”不就让猪吃了吗。第二任县令是康大人,和蔡大人一样的下场,因为猪不但吃菜也吃糠。第三任县令姓丁,到任后不久就乌呼哀哉了。人们想:猪不吃钉子呀,丁大人怎么会死呢?后来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原来竹口镇有一个小村名炉里。钉子入炉里不就熔化了吗?

凤凰台

  阳谷县西南部祝口村附近,旧有佛塔一座,人称“祝口塔”。塔前有土丘,称“凤凰台”。传说明朝末年,塔上有一长巨蛇盘踞,残害过往行人。地方官府不思剿除,反令当地百姓按户轮流为大蛇祭献猪、羊等供品,以饱其口腹。时间既久,大蛇更加贪暴放肆,每于夜间化做美貌女子,迷惑青少年男性,中其圈套者皆被吞食。乡民无不谈蛇色变,为避祸全身,纷纷离乡背井,远逃他乡外地。此事为栖息在凤凰山上的百鸟之王凤凰得知,便飞来祝口塔前,几经浴血奋战,斗杀了作恶多端的巨蛇。人们深感其恩,便在祝口塔前筑起一座高大台基,称之为“凤凰台”。

阿城镇的城岭子

  在阳谷县阿城镇驻地西北2公里处,有一片高丈余、方圆近百亩的土堆,即当地人所说的“城岭子”。这里是春秋时期齐鲁会盟的柯邑,是三国时期东阿王曹植为官的古东阿旧城址,著名的“晏子治东阿”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阳谷轶闻趣事4

         古东阿旧城址

  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作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而名闻诸侯。以一部《史记》被后世奉为“千古文章之主”的司马迁,对晏子推崇备至,竟佩服到甘愿为他当车夫的地步(据《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春秋时期的齐国,经过桓公和管仲时期的励精图治,已成为诸侯中举足轻重的大国。晏子担任上大夫后,虽然他辅佐的三代君王灵公、庄公、景公,没有桓公那样的雄才大略,但齐国能够迅速中兴,日渐强盛,靠的就是晏子的旷世之才。

  晏子之才,首推雄辩,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不辱使命,雄辩四方”。有关晏子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如“二桃杀三士”、“出使狗国,故进狗门”、“小人出使小国”、“桔生淮北则为枳”等,晏子凭自己的智慧给历史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也由此成为雄辩和不辱使命的象征。

  事实上,千百年来,晏子一直是作为一个贤相的范本而倍受尊敬的,而身为宰相,仅靠雄辩是远远不能胜任的。宰相必须时刻考虑普通百姓的利益,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拥戴,也才能让政令畅通。而百姓的利益往往与国君的利益相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宰相靠的就是谏的智慧了。

  作为千古名相的晏子,其谏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他以“踊贵而履贱”(踊是断足之人穿的鞋子,履是健康人穿的鞋子)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传为佳话,而著名的“晏子治阿”的故事,则更显示了千古名相政治才能。

  据资料记载,齐灵公二十六年任齐卿,齐景公时,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由此,齐景公知晏子贤,用为相,任以国政。

  晏子善辞令,多所谏净,颇有政绩,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与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同为齐贤相,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将他们并称“管晏”。汉代刘向也把他和管仲相提并论(《晏子春秋》)。孔子对宴子评价也很高,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因此,晏子堪称 “明圣”。

阿城发现乾隆十六年的圣旨

阳谷轶闻趣事4

  乾隆十六年颁发的圣旨,在阳谷县阿城镇陶城铺西铺的魏老汉家中发现。该圣旨总长230厘米,宽31厘米,两端为木轴。因年代久远,目前只剩一端还有木轴。该圣旨质地为黄色特殊丝绢,正文为满汉两种文字,从右向左竖排书写,字迹十分清晰。汉字为小楷,端庄秀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卷,行文干净利落。落款日期为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印章为红色方形。

  据清代档案记载:魏湳原任浙江江山县知县,后因故革职。乾隆六年由于原邯郸知县方宏礼调任他职,任命魏湳为邯郸县试用知县,乾隆八年经吏部尚书张廷玉批准予以实授。魏湳在邯郸县做知县时,为官清廉,治理有方,颇有政绩,卸任后朝廷为示嘉奖,于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颁发圣旨,册封其为文林郎,因其祖母教导有方,封为孺人。魏湳将圣旨珍藏,后告老还乡(现在的阳谷县阿城镇陶城铺),将圣旨传给后人。

  魏老汉说,圣旨传到他手中已经十代了。一辈一辈往下传时,上辈人都会嘱咐后代精心保管。“文革”期间破四旧时,他们将圣旨埋在地下,才躲过一劫。

神医任风子的传说

  在阳谷县,关于神医任风子的许多传说广为流传。

  且说这任风子走街串巷,治好了无数黎民百姓的疾病。他治病分文不取,并且不请自到,哪里有病人,他用手摸摸、用嘴吹吹,病人就痊愈了,真是“手到病除,妙手回春”。

  一天,任风子见到一支出殡队伍正在抬着一口白棺材往前走,很多人哭得死去活来。任风子看见棺材里滴出鲜红的血,便紧追几步,向前喊道:“你们停停,棺材里的人还没有死呢!”众人一听,打开棺材一看,任风子见一产妇衣衫不整地躺在里面,原来是因难产而死的。只见任风子手执银针对准穴位扎了下去,不一会儿,孕妇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低的呻吟。任风子笑着说:“好了,快给她脱下裤子吧。”几个妇女面面相觑,但想到人命关天,便当众把孕妇的裤子扒了下来,只见孕妇一翻身,一位男婴降世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包好孩子,领头的又安排人把棺材往回抬,却没有人注意到救命恩人已经不见了。

阳谷轶闻趣事4

         张秋任风子庙.jpg

       阳谷轶闻趣事4

        张秋任风子墓碑.jpg

  任风子让人起死回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十里八乡,每天找他看病的人不计其数。但任风子四处云游,行踪不定,见到他的人极少。要拜他为师、恳求他收为徒弟的也有不少人,但他一概拒绝。后来有十几个人,下决心要来拜师学医,死活不肯回去。

  任风子说:“学医要不怕苦,要听话!”众徒叩头称是。

  任风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你们跟在我后边,不要嫌累!”画圆圈是怕他们迷失了方向。一开始,任风子在前面走得慢,后边的人大摇大摆地还跟得上。渐渐的,任风子越走越快,后边的人只好一溜小跑地往前赶。开始是平坦的地,慢慢走到坑坑洼洼的地方,稍不小心就会摔跟头,有少人磕破了腿、摔伤了脚。

  后来,任风子简直像飞了起来,大家只看见一个影子在前面晃动,却怎么也跟不上了。剩下的几个人连气也喘不上来,一直不停地往前赶。任风子是仙体,不累也不饿;徒弟可是个个肉眼凡胎,焦头烂额,又累又饿。

  就这样走了两天两夜,徒弟们实在走不动、也爬不动了,任风子便停了下来。只见任风子走到一块石头跟前,“叭!”的一声,不知怎的,石头上出现一滩稀糊糊的东西。

  任风子说:“饭在石头上,你们吃了就不饿也不累了。”徒弟们走近一看,像一滩稀粪,谁也不去吃,也不说话,只是在石头旁徘徊。约过了一个时辰,任风子说:“你们不吃,我可要吃了。”说着,不紧不慢地把那滩稀糊糊的东西吃了个精光。

  最后,徒弟中有一个叫王三奇的,用一个手指头在石头上蘸了蘸,往嘴里一放:“好香啊,好甜啊!”他还想再吃,可是已经没有了。任风子说:“你们吃不了苦,也不听话,各奔前程吧!”徒弟们什么也没学会,也只好一个个散去了。其实,任风子让他们吃的是仙药,但他们都没有仙缘。只有王三奇那个蘸了仙药的手指头能给人治病,不管人身上哪里有病,用一个手指头摸一下便能好。

孟西园一针救二命

  孟翰,字西园,阳谷南街人,生活于清康熙,雍正年间,医术精湛。传说他开始应诊时,曾接连碰到过不少身患绝症的人,治疗后相继死去,所以人们都讥讽他“不学无术”,“庸医害人”,不也前来就医。孟翰自叹时运不济,空怀绝技而不得施展,心中异常苦闷。

  有一天,孟翰因事外出,偶遇一伙送殡的人迎面而来,急忙避居路侧,却见有鲜血从棺缝里滴出,心知有异,急忙赶上前去,拦住众中一人说:“棺中所抬何人,患何种病症而死?”内中一个回答说:“是一临盆孕妇,因难产而亡。”

  孟翰说:“适见棺中有鲜血滴出,其人未必真死,但求开棺一视,或者还能救活”。丧主闻听此言,半信半疑,但见孟翰态度诚恳,且救人心切,便让众人将棺盖打开。孟翰近前为孕妇切脉,见其尚有微息,便于身边取出银针一枚,按穴位刺下。待取出针来,孕妇果然复苏,并于棺中顺利产下一男婴。丧主惊喜交加,感激涕零,众人无不惊惊叹。

孟翰一针而救活两条人命 ,名声大振,慕名求医者日多。孟翰精心诊治,多所全活,遂成一代名医。

古阿邑

  在阳谷县城东北20公里处,今阿城镇王庄村西。现存长达250米、宽近30米、高14米的旧城垣,呈东西走向,当地俗称“古城岭子”,系城墙的东南角,在其北约2公里,还有两段残存的墙址。

上溯至距今四五千年以前,据考古鉴定,此处属龙山文化遗址。在古城址漫步,仍随处可见残破的原始陶器碎片。

  春秋时期这里称“柯”,战国时称阿邑,是齐国西部边陲的大城市。在这里曾发生过曹刿劫盟、晏子治阿、烹阿大夫、子奇治阿等多次有历史影响的事件,上演过多次有声有色的轰轰烈烈的故事。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681年),鲁庄公和齐桓公会盟于柯,曹刿持剑相从,劫持齐桓公订立盟约,收回失地。

  晏婴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晏子治阿有功,后来被任命为宰相,齐国大治。

战国时期,也有两个有名的故事。一个是齐威王时,即墨大夫大有政绩,阿大夫不然,但二人在朝廷上的舆论却正好相反,威望派人实地考察,阿大夫是厚礼贿赂走后门,即墨大夫不然,于是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

  另一个是齐宣王时,派了一个18岁的年轻人子奇当阿邑的地方长官,子奇请老年人谋划,亲自下去了解情况,救济百姓,毁兵铸犁,奖励生产,没多久,阿邑便出现一派兴旺景象。

  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史记》记其“生阿鄄之间”,《辞海》、《中国地名大辞典》都只写其为阳谷人。阿城、张秋、迷魂阵等地的孙膑庙、孙膑营、孙膑阁等,以及民间流传的关于孙膑的故事传说,说明了孙膑在这一带的活动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秦汉于此置东阿县,直至魏晋时期,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章甘围田荣于东阿,杀楚将薛公。三国时,陈宫欲取东阿,寿张令程一至东阿约令枣袛据城坚守,保全了曹操的根据地。后来曹植封东阿王于此,死后葬于鱼山。

赵店选美留遗恨

  “张秋镇,分两半,当中夹着运粮船。”这首传诵千年的民谣,饱含着张秋人民因受益于运河而产生的自豪感,在张秋和阿城两镇中间的运河岸畔,有一个赵店村。

  明朝建立之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运河沿线也再度形成一个经济隆起带。清朝乾隆当皇帝后,觉得春风得意,便登舟南下一展盛世豪情。谁知他一进阿城地,便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产生了兴趣,遂立即下令停船,决定在这里游览两天。说来也巧,第二天便是赵店庙会。赶庙会的人中,花花绿绿的姑娘占了不少,个个柳腰桃面,如花似玉。穿着便服的乾隆皇帝,坐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偷眼姑娘的姿容。忽然,他的目光不听使唤了,死死盯在了一位买手镯的姑娘身上。只见这位姑娘背直如笔,腿长似鹤,瘦而不枯,纤而不弱,有一种秀颀的美质。等这位姑娘买过手镯,转身扬头看一下傍午的太阳时,乾隆又看见了她那勾魂的眼睛和迷人的脸蛋。差人一打听,原来这位姑娘就住在距赵店仅有一箭之地的魏家楼。显然,皇帝是看上了这位姑娘,后经手下人一阵张罗,这位美女便进宫成了魏娘娘。

这位皇帝本来已有一位爱妃,姓李,是一位漕运大臣的掌上明珠。皇帝这次张秋之行,她都一直紧随其后。魏娘娘的出现把皇帝的心从她手里夺走,使她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一下子就把魏娘娘置于死地。她把自己的委屈和愤恨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当然向着自己的女儿,决定伺机加害魏娘娘。

  这天,雨雾微薄,魏娘娘觉的亲临树下仰视桃花含露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于是招呼两个丫头撑着伞,便向御花园款款走去。这时李妃恰好串门过来,在半路上远远看到魏娘娘,真是差一点没有气晕过去。她折身拐进一个太监屋里,呼啦拉舀了一盆凉水,发着恨撩了两把脸,根本顾不得擦拭一下,就把水盆端定在手,叉腿等在门后,专等着魏娘娘的到来。太监伸出头一看,马上明白了一切。魏娘娘朝中无人,太监还能向着她吗?等听到“哗!”的一声,眼看那盆洗脸水飞到门外时,魏娘娘早已提着彩裙,蹬着两只夹鞋小脚,像只落汤鸡一样在水洼里慌不择路了。李妃这时哪里还有火气?只见她笑得捂着肚子,跟拍掌而叫的太监一起追到门外打起转来。“丑大脚!丑大脚!”魏娘娘羞涩的跑出去老远了,太监那刺耳的声音还直往她的耳朵里钻。那年代,女人的脚是隐秘之物,怎能轻易让外人,尤其是男人瞅见呢?若让男人瞅见,你丢一辈子人不说,自己的丈夫还认为你不守妇道哩。魏娘娘预感到大祸就要临头了。

  魏娘娘提裙的事很快传到皇帝耳中,乾隆询问怎么回事,太监道:“小家碧玉,缺乏教养。”乾隆闻言大怒,喝道:“如此轻佻这还了得,给她打一件铁裙子穿上,看她还提不提!”这吼声真如晴天霹雳,使听者人人不寒而栗。皇帝金口玉言,谁敢不听,谁敢不从?魏娘娘被打入冷宫,用一幅四人抬来的铁裙子死死锁住,从此想出出不来,想坐做不下,活活变成了一个遭受特殊刑罚的囚徒。寒来暑往,每天以稀粥养命的魏娘娘,终于抵抗不住严寒的威逼,在她穿上铁裙子三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她敞着两只无神的眼睛,迎着从窗缝里灌进来的股股风雪,独自走出了这个忌妒丛生的人间。

  魏娘娘被迫害致死后,李妃兴奋异常,特意做了一桌好菜以示庆贺。皇帝虽余怒未尽,但免不了有时也心生疑云:魏娘娘生性娴静,从不张狂,怎么就在那一天当着李妃的面提裙子乱跑呢?是不是另有原因?魏娘娘是自己亲眼看中的女人,入宫以来也深得宫中好评,确实有许多可爱之处,如果冤枉了她,她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

  皇帝把李妃传到身边,询问魏娘娘当天亮脚的整个经过。李妃胡编乱造,破绽百出,皇帝越听越生气,断定李妃其中有诈,当即交由宗人府审理。宗人府连夜来报:魏娘娘于赏花途中提裙,纯系中了李妃泼水的毒计所致。

  皇帝听完汇报,真是悔恨不已。事已至此,他还能做什么呢?也只能赐死李妃,厚葬魏娘娘了。因魏娘娘进宫时间短,又没生儿育女,不能进入皇家陵园,只好迁往山东老家安葬。因为魏娘娘喜欢赏花,皇帝便特意在她的坟丘附近设立了三处花园:一处专植梨树,开白花,象征皇帝的哀思,称梨园;一处专植桃树,象征着魏娘娘的美丽,称碧桃园;另一处百花并植,开杂花,象征着世态炎凉,称花园。乾隆赵店选美也留下了终生遗憾。

古柳树的故事

  在阳谷县广泛流传着一则故事。很久以前,古柳树村还是一片沃野,这里的人们男耕女织,过着太平日子。在这片沃野的中心地带,长着一棵大柳树。

  清同治年间(1862-1874),捻军配合太平天国军队在曹州一带反清、抗满。清政府派亲王僧格林沁率骑兵镇压,率兵过此村时,忽然看见古柳树的树枝都伸开了,挡住了的路,兵不能行,疑为神树,遂整衣参拜,兵才能行,因此对附近村庄也不敢骚扰。当地居民认为,古柳树是吉祥之物,遂易村名为“古柳神树”,后简称古柳树。当地人的方言把“古柳树”叫做“咕噜份儿”。

十里井的故事

  明洪武初年,山西移民定居在十五里园镇十里井,因方圆十里仅此一井,故定名为十里井。也有人说十里井在张秋镇西正好十里的地方,取此村名。

  十里井村位于阳谷县东约十五公里。相传明朝原为一寺院,寺内的主持僧是当朝皇叔。禁令方圆十里村民不准修井,吃水须往寺院汲取,借此井横行乡里。时有一清官将此事奏明皇上。皇上说:“真是一霸。”此时身边太监低声对皇上说该寺主持僧乃皇亲,想来想去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便说道:“罢了,罢了。”其意是不让再奏。这位清官即“谢主龙恩!”将“霸”、“罢”谐音为耙地的“耙”字(霸、罢、耙三字谐音),用耙将该寺的主持僧耙死,为民除了一大害。

寿张东西影唐的传说

  寿张古有张公艺,郓州寿张(今属河南省台前县桥北张)人,九世同居,从北齐至隋及唐,历代有慰抚旌表,唐麟德中,唐高宗登泰山祭天,路过寿张,到张公艺家,问以治家之道,张公艺书百余“忍”字以进。高宗深受感动,赐以缣帛(缣帛一种光洁细薄的丝绢,古代把重要文件书写在光洁而细薄的丝绢)。当时随唐高宗来的兵士随从驻寿张东五里处的符家路口村(今台前县孙口乡),唐高宗住符家路口村以东的程岗村。为纪念高宗,寓“东影(迎)唐王西影(迎)兵”之意,符家路口村改名为西影唐,程岗村改名为东影唐。至今地名依旧。

  另据传,唐高宗得知张公艺九世同居,人多家业大,很不放心。因恐其造反,就假托上泰山为名特意去寿张私访。当时,唐高宗把带来的官兵隐藏在周围村庄里(现在台前县的东、西影堂两村,即由此而得名),自己装扮成道人模样前去访问。高宗问张公艺治家的秘方妙法,他一口气写了一百个“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赠缣皂”(《旧唐书》)。随后,张公艺带领高宗参观了他的家庭。家中有共同吃饭的食堂,听鼓声集体吃饭;有做衣服的房子,全家人的衣服、鞋袜统一制作、统一领取;全家的孩子统一管教,有出门探亲的妇女无论谁家的孩子,抱起一个就走。高宗为他全家和睦,又十分义气,赞不绝口。张公艺说:“我家不光人义气,就连我家养的狗也与别家不同。”他又带领高宗参观了他喂狗的地方。全家一百只狗,有一条不到,其余九十九条全都等着不吃食,只到等齐才吃。看后,高宗十分吃惊。最后,高宗想试试张公艺当家的本领,就递给他两个梨,看他怎样处理。张公艺便叫家人用石臼捣碎,然后放在水缸里,让全家人都尝到了御赐梨的滋味。

  后来,高宗又来过寿张张公艺的家,他告诉张公艺:“你家这种办法很好,应该让各地的家庭向你家学习效仿,以淳民风,以正国风。”于是就把这个家庭拆迁到十九个地方。九百人大户的团结和睦之局被分拆开来,九百人大户的繁荣昌盛之局不复存在,高宗从此再也不怕张公艺造反了。

张秋镇铁牛铁鼠的传说

  历史上屡遭黄河水患的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有一只镇水的铁牛,有“铁牛铁鼠”避水的传说。

阳谷轶闻趣事4

            张秋戊己山铁牛.jpg

  大运河开通以后,来往的官船、商船首尾相接,络绎不绝,船从南来,过了黄河就是张秋镇,张秋镇一派繁华。

  明代,有一年秋天黄河陡涨,人们都跑到了大堤上抢险防患。忽见东堤外平地涌出一股泉水,水柱喷出来,有一丈多高。人们忙用柴草沙石来填堵,堵上什么冲走什么,水势不减分毫。

  据说,原来的“戊己山”是一座十几丈高的土山,山前有一座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的古庙,叫“显惠庙”,是张秋镇的八大景之一。明朝张秋工部郎中谢肇制在《登戊己山感事》中写道:“龙潭东注后,禹力至今存。水怪庚辰镇,山形戊己尊。云帆千里目,桑万家村。莫问前朝事,古城有狼痕。”

  相传在很早以前,张秋本是一个几百户人家的小村镇,叫“涨秋口。”有一年入夏,阴雨连绵,月余不停。一天,黄河冲破堤坝决口,在镇东北角涌出一个深潭。潭中央喷水如注,并有蛟龙上下翻滚,很快淹没了十几个村庄。女巫说,这是海眼,是蛟龙在搅动海水作怪。阳谷县紧急报到兖州。兖州知府不敢怠慢,火速上报朝廷。周世宗皇帝柴荣降旨,命正在东阿一带治理黄河之患的宰相李谷来涨秋口察看水情、灾情。

李谷率众来到涨秋口,马上组织兵丁民夫挑石弄土堵塞深潭,但是奋战月余没有结果。他心中万分忧愁,白天黑夜在潭边苦思冥想。

  一天傍晚,忽见一白发银须的老人向他走来,李宰相急忙上前施礼求教。老人笑着说:“有铁牛铁鼠在此,何必求我!”言罢,不见了踪影。李谷知是仙人点化,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日傍晚,李谷在潭南的一个篱笆门前经过,听一老妇人喊铁牛!铁鼠!回家。一会儿,便在树林中走出一对男女孩童,看长相不过十一二岁,二人抬着一根丈余长的黑铁杵,嘴里喊着“奶奶”走了过来。李谷心头一亮,立即想到治理深潭和蛟龙就应在这二位孩子身上。

  次日一早,李谷带着随从进了篱门,向老妇人请教治水之法。此时,两个孩子说:“不就是堵海眼治蛟龙么!没什么难的。”铁牛对李谷说:“大人可准备柴薪千担,土石万方,另率领两万人役在潭边等候。”

第三日凌晨,李谷就率众在潭边等候。辰时刚到,只见铁牛扛着黑铁杵,铁鼠扶着老妇人来到潭边。面对汹涌的潭水和时隐时现的蛟龙,二童显得特别的镇静。他们来到李谷面前跪下叩头:“大人,我们要去了,准备好了吗?”“孩子,一切准备妥当。”二人又回头拜别奶奶,然后转身目视深潭。

  蛟龙突然从深潭中跃起,水柱也旋转着沽沽喷涌。铁牛急忙喊道:“妹妹,快!”二人抓起铁杵向水中冲去。蛟龙见铁杵刺来,张开血盆大口咬住,二童乘机上跃,压在铁杵的另一头上。铁杵刺进了蛟龙的喉咙。蛟龙摇头摆尾挣扎着,渐渐向水中沉去,二童仍紧紧压着杵头不放,也慢慢地陷入到蛟龙的口中。

  人们被眼前的场面所惊呆,好一会儿才发现潭水停止了喷涌,水面一片平静。李谷立即命令两万人一起行动,向潭内抛柴捆、投石、填土。傍晚,深潭被填平,但是军民的劲头仍然十足,不顾劳累和饥饿,掌灯夜战,到次日中午,已经在深潭上筑起了一座十几丈高的土岗。为了纪念铁牛、铁鼠二位神童,人们铸造了“铁牛”、“铁鼠”。直到今天,人们在张秋运河边还能见到铸造的“铁牛”、“铁鼠”。

  戊己是十二天干的第五和第六位,表示中央,纳甲易将八卦与天干、五行、方位相配合,戊己为土,取“戊己居中,震覆四方”的意思,土岗被人们誉为“戊己山”,直到今天。

人们痛惜地呼唤他的名字,在泉水涌出的地方堆土为丘,称之为“戊巳山”,又在这戊巳山下铸了铁牛和铁鼠。当地人称为“铁牛上树”,用来纪念那位保全乡邻牺牲自已的英雄少年。

  最近,在运河东一户村民的房后发现一尊铁牛,这头牛就是传说中的铁牛,其作跪立负重状,背上的痕迹应是为安置石碑所设。果然,在其不远处躺着一块石碑,上书“戊己山”三个大字,是出自明代治水名家万恭的手笔。看来这铁牛也应是明代的无疑。

景阳冈与李谷治河

李谷学禹居山岗,脚蹬大堤面朝阳。

亲手绘下好风景,万人歌唱李宰相。

……

  如今,在阳谷提起景阳冈,人们会给你吟诗讲解一番景阳冈的来历和武松打虎的故事。

说起“景阳冈”的来历,要从李谷治理黄河开始。

  相传很久以前,景阳冈一带是一条绵延几十里的丘陵,能叫上名的就有九岭十八堌堆,其中最大的是东沙堌堆和西沙堌堆。而在这两个堌堆中,又数东沙堌堆最大。当时这里是人烟稀少,常年杂草丛生,林木茂密,古树参天,是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飞禽时常在此栖息。丘陵外,河流纵横,水波荡漾,若站在高出,能隔河看到水泊梁山。

  有一年的秋季,这里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大雨。大河满,下河流,平地一片汪洋,真是水天相连。临近的张秋黄河大堤屡次决口,洪水大涨,迫使这一带的老百姓不得不搬到这座最大最高的沙堌堆上来住。人们站在堌堆上,眼望自己的家园毁在洪水之中,一个个叫苦连天,令人心酸。

当时,皇帝听到这里遭遇如此严重的水灾,便派宰相李谷亲临修复自阳谷到张秋的大堤,消除隐患,解救百姓。

  李谷带领十万人马赶到这里,便不分白天黑夜的干了起来。他们人挑船装,一股气挖去了九岭十七个堌堆,终于把大堤修好,驯服了洪水,使东沙堌堆上的黎民百姓得以脱险,而宰相李谷却因劳累过度病倒了。

  皇帝看到李谷带兵呈报的奏折,心里真是又高兴又惋惜。高兴的是李谷治水有方,爱民如子,终于把大堤修好,解百姓倒悬之苦;惋惜的是这位国家栋梁之才劳累成疾,命在旦夕。为了褒奖李谷和十万将士的治水功勋,探视李谷的病情,皇帝便由京城起驾,来到了张秋镇。尔后,在地方官员的护送下,亲自登临东沙堌堆。正当皇帝欲给李谷贺功行赏时,不料李谷气绝身亡。百姓不愿离开这位救他们出水火的好宰相,一个个披麻戴孝,哭于李谷灵前。皇帝见此情景也甚为感动,随顺从民意,将李谷的遗体头北脚南安葬在东沙堌堆之上,并赐御碑一块立在墓旁。碑文写道:

李谷学禹居山岗,脚蹬大堤面朝阳。

亲手绘下好风景,万人歌唱李宰相。

立碑卧地根基重,世世有人祭灵堂。

宫廷均识英气在,名流千古万人扬。

  当地的黎民百姓为了纪念李谷宰相,纷纷提议要把东沙堌堆重新题名。大家想了很多的名字,但是又都不如意。后有一人细观碑上的题诗,头三句尾字倒念,感到“景阳冈”三字很有气势。一经提出,大家都表示赞同。从此,这东沙堌堆就改名叫“景阳冈”了,后来就演变了村名,一直到今天。

  李谷(903—960)字惟珍,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27岁举进士,先后在五代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为官。后晋天福年间,擢监察御史,历任开封府太常丞、虞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等职。开运元年(944年),他随后晋出帝(石重贵)征契丹,任枢密直学士,加给事中。开运二年(945年),出任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后为契丹所俘,连拷问6次,皆不屈。后汉初,任左散骑常侍,不久掌开封府,迁工部侍郎。乾祐年间。郭威西征时,李谷任西南面水陆转运使,后改任陈州剌史。后周广顺初年(951年)。加户部侍郎。不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当时,官府禁牛皮法甚严、违者处以死刑。李谷计算出每年所用皮革数后,规定每10顷田每年向官府交一革,多余的皮革,允许百姓自己使用。他还奏请废除屯田,实行按州县纳税、服役的制度。广顺二年为东京留守,掌开封府事。显德元年(954年),加封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后从世宗征太原,师还,晋升司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年,黄河缺口,李谷奉命率10数州民工抢堵。按时完工。显德二年冬天,后周议伐南唐,以李谷为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庐、寿等州府事。后周恭帝即位时,进封赵国公。李谷为人厚重刚毅,善谈论,与韩熙友善,时称“朴(壬朴)能荐士,谷能知人”。建隆元年卒,赠侍中。传见《宋史·李谷传》

七级镇落凤滨

  传说清乾隆年间,鲁西一带大旱,赤地千里,禾稼尽枯。适逢乾隆皇帝出巡,沿运河一路南来。山东巡抚国泰预知此事,即命乡里掩盖灾情,夸示政绩。乾隆皇帝巡行至阳谷县七级镇以北,察知其伪,传旨追究山东巡抚国泰欺君害民之罪。当时国泰之妹为乾隆皇帝嫔妃,随侍在船,闻知其兄获罪,恐怕受到株连,便于泊船之处投河自尽。后来,当地人就把她投河的地方称作“落凤滨”,地址在七级镇会通河东岸。

黑龙除霸

  张秋镇东约一公里金堤之下,有一深潭,名黑龙潭。传说很久以前,潭边全是茫茫碱滩,附近穷苦百姓终年辛勤耕作,仍然不得温饱。潭中黑龙见百姓们困苦不堪,乃大发慈悲之心,每于春秋干旱时发大水入运河,人们引水灌溉,原来的碱滩逐渐变成良田,年年五谷丰登,穷苦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的恶霸财主“白眼狼”见碱滩变成良田,便生霸占之心,硬说潭畔土地都是他家的产业。穷人们不服,将此事写成状子,告到县衙。县太爷受了白眼狼的贿赂,当堂将潭边土地判给了“白眼狼”,并把告状穷人各打四十大板,赶出县衙。

  自从穷人们输了官司以后,潭中便常听到黑龙的叫声。百姓们念其发水灌田之恩,纷纷持供品到岸边祷告。有一天,“白眼狼”闲得发慌,也带了帮家奴打手,到潭边看热闹。但见潭中波涛翻滚,天空阴云四合,金光闪处,一条黑龙跃出水面,伸爪捉住“白眼狼”然后腾空而起。人们仰视天上,只见有点点污血落下,从此便不见“白眼狼”的踪影。

  黑龙除掉“白眼狼”后,便一路风雨雷霆,下了东北,在山东人的帮助下,战胜了白龙,占据了一条大江,人称“黑龙江”。此后如有山东人在江中捕鱼行船,黑龙便格外加意护佑,至今江中各种船只启航时,还习惯先问一声有没有山东人。而船中水手或乘客即使都不是山东人,也争相回答说:“有”。据传如此便可保证航程中一帆风顺,

  • 做第一个评论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