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焚香沐素琴 飘渺上云天

 新梦书馆 2014-06-04
 
 
一缕香风,一缕淡烟,
滑过石阶的苍苔,揣着历史的足音,
凝成梅上第一滴消融的雪水,
在最靠近心的地方,悠然滑落…… 


香与烟,渺渺地飘着,连着人心,在心灵的最深处沁出一种情愫,一种香。如若心思果真净静孤持,那香须是沉淀的好。沉在心底,于心相安。于是,沉香即成圣品。且看这“香”字,禾在上,日在下,阳光普照着大地上的青禾,便蒸腾起一份自然植物特有的气息。品香的气息,恰是品自然的气息,进而品人自身原本的气息。贴近自然,贴近人最根本的状态,就拥有了一份真切。因此香最为沉静,与人的心灵最近。燃起一炉香,眼观青烟,心沐香芬,那青烟仿佛有灵,如演如幻。相信那香不只是一缕烟,而是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神借着那一缕烟,聆听了我们的声音。我们就站在此一刻中,不是烦虑是冥想,不是忧患是相忘,不是思纷是专定,在香的绵长空寂中,人世的凡思被悄然超越,心灵的观照由此而生。 

那沉香屑上隐约有起伏盘曲的脉络,似乎就是岁月雕刻出的美丽容颜,犹含着脉脉深情,没有燃烧时它是极含蓄的,甚至连暗香也是难寻。屑起屑落,焚起,香来了,尘落了,一道溶溶的烟雾,舞动在沉睡的心弦上,朦胧行走于花开花落的梦痕,柳心如旧,桃花朵朵,千叠万壑般幽深,令人沉潜其中,而不知岁月流转。 

喜欢沉香,就如同喜欢花开的声音,娇柔的花瓣用尽所有的力气,把一切期待和美好倏然绽放。蓦然发现,原来心灵的最深处,总有那么一个最干净的空间,因为花开而逸散着香气,却又在不经意间将懵懂无知的年纪浅浅忆起。 

喜欢沉香,就如同喜欢听花瓣飘落的声音,像是被冒失的时光轻轻一触,伴随着轻风,飘零起舞,似是袖底掩不住的黄花瘦,幽幽地跌落红尘。吟诗葬花吧,让叹息封存了花香,在莲步轻移间,在回忆的罅隙间,伴着一声声的竹笛,看它妩媚的嫣然一笑,阖上长长的睫毛,安然睡去。俗尘的纷扰掩了,喧嚣退去,淡云柔风流荡在空中。 

钟情于看天边云起云落的从容,看庭前花开花谢最终的离去。焚香遥对星空,灵魂伴着千般的曲调在独舞,就在沉香燃烧的光阴里,在心间留下淡淡的回忆,是无可奈何却又依恋的往昔?是伊人独倚阑干的沉寂?是烛影摇红的落寞和无语?这幽渺如此难测,沉浸其中,慢慢翻拾记忆,于是看清了很多曾经的遗憾,香飘何处,那勾起的却尽是幻而化之的星星点点,在寂寞香气中渐渐消失不见。 

焚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它闻到它,心灵便有了安详平定的力量。一缕青烟,飘飘渺渺,若有还无的淡香弥漫周遭。那烟薄似蝉翼,如绕如行。那烟擎似华盖,如柱如亭。那烟千姿百态,如梦如幻。飘忽不定,馨香远闻。 

晨风月夕中,焚一炉水沉,在氤氲的香气中看清自己。因了那香,生活也变得细腻。那香浅浅地燃起,轻漾成黄昏和清晨的灵芬。在淡淡的香味中入眠,又在淡淡的香气中醒来。轻飘飘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地铺展,又悠悠地合拢,平平静静的心情也如落花微雨般成了生活中独特的那份温存。     

喜欢在细雨霏霏的午后,静静地坐在窗前,看外面那个水洗的世界,让缓缓的香气陪伴着,或者再听一段回旋的天籁,天地间便只余下了沉静,香清淡远,青烟袅娜,如梅疏影横斜,寂寞并优雅,而心灵,也似被香气沐浴过一般,亦透着幽幽的淡然。或者在细细的沉烟中摹写碑帖,雨后寒轻,风前香软,不知不觉中斜阳隐去。     

一炉初爇,香蔼馥馥。提起沉香,总会忆起张爱玲,她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开头这样着笔:“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段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她那样一个如水般的女子却又像雾般迷离,如同一支妖艳的玫瑰牵附在夜上海,用她华美的锦绣旗袍编织出一个个世态炎凉的梦,她就是那个时代的沉香屑,静静地燃烧,弥漫着淡淡的忧郁香气,经历无数个岁月的洗礼,依旧细如游丝般缭绕着。     

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那么一段沉香,像梦一样轻灵柔软。从枫桥夜泊的姑苏到六朝金粉的秦淮,从烟花三月的扬州到晓风残月的西湖,历史埋葬了多少浮华梦,又保留了多少沉香梦。守住并珍惜自己的沉香吧——如庄子,知道逍遥是他的沉香。他是一棵孤独的树,在清风夜色中看守着自己的心灵。他是一粒等待化蝶的茧,在矛盾痛苦中把自己缠绕守望。如易安,就算独对黄花,就算满腹心酸,就算颠沛流离,她依然拥有自己心灵的沉香,尽管尝绿蚁金樽、听琴瑟和鸣已如镜中花、水中月,她仍旧在天地间唱遍婉约的神话。如俞伯牙和钟子期,明白友谊是他们的沉香,丝弦声声,琴音瑟瑟,谱高山流水。沧海日出美,怎比上知音的乐趣,峨眉落雪纯,也不及友谊的无暇。     

静室焚香,倾耳闻天籁,闲中有雅趣,犹如云天逍遥游,自得其乐矣!心生妙莲花,妙哉!妙哉!  
沉香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还是一味珍贵药品。它具有优雅和变化无穷的味道,为诸香之王,上好沉香有“一木五香”之说法。古人就是借助它创造出了奇妙的香道艺术,让人在美好的享受中,放下尘劳,调和身心,回归本真。     

沉香的香气很特别,既没有香水的张扬和刺激,也不像花香那样单一和清浅,让人感觉到温和、质朴、淡然、典雅、绵长,沁人心脾,古代的文人雅士在弹琴时、品茶时、弈棋时、读书时、静坐时,都会燃上一炉香,以助自己静心契道。所谓的“红袖添香夜读书”实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古时,文人雅士无不与琴、香、茶为伴。而香,更是连寻常百姓都离不了的。香文化也经历了从熏香到焚香、再到香席的演变,到了香席的时代,闻香已不仅是一种嗅觉与视觉的艺术,还是一种静心修道的方式。     

而古琴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一向给人以曲高和寡的感觉。它外形优美,声音苍古、雅静,最擅长传达胸臆,抒发情思。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的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琴书记载“浮暴粗厉之气不除,则不得平和淡静之性。能得清淡平和之性,方能悟得琴中之趣。”因此琴家操琴时,要洁身、焚香、宽衣,这正是为了使自己身心宽松、自然洒脱,以求清和自在的心境。  
       
焚香沐素琴,弦外有知音。想来这应该是古代相互投契的文人雅士们聚而论道的一种形式吧。焚香读书,品茗操琴,弈棋插花,诸般雅事,艺术化的生活,醒脑清神,去浊存清,修养心性,皆先人的妙处。如今,香道、茶道、花道、剑道这些纯粹典雅的生活艺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拨开历史的尘埃,亲近古琴、沉香、茶这些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元素,为生命汲取营养,也为传统文化延续一脉香火。让我们像古人一样在逶迤而出的沉香香氛中,聆听古琴空谷幽兰般的音韵,时而激越如飞瀑、时而平和如秋月,感受着如此真实的人间仙境,不禁感叹:属于嗅觉的沉香,与属于听觉的古琴,竟是如此的相得益彰!原来,古人曾经是多么的高雅啊!    

《太平清话》有云:“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这便是古人风花雪月的事吧,任拈一件,随兴遣来,必是雅致。风花雪月,或文或诗,或动或静,自成境界。当更深夜阑,伴着沉香一炉、好书一卷、清茶一杯、古韵一首,禁不得思绪悠远,再添得轻风、微雨、繁星、淡月,那便真真地入了禅境,而不知人间岁月蹉跎矣。        

再回到现实来感知,这才懂得,幸福的真谛,其实不在于外在物质的多寡,而在于内心是否宁静与安详,是否懂得返璞归真。而香、琴、茶正是助人宁静和返璞归真的最佳介质,也是身体和精神养生的绝佳之物。让众多厌倦喧嚣、渴望从焦躁和疲惫中解脱的心灵,自然而然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获得解脱与升华,因为这其中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和谐相处之道。     

今天,我把沉香娓娓道来,只为在您的心底留下一抹馨蕊,让您知道,枕云卧月红袖添香,添的不只是沉香,还是心香。(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