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百处自然奇观(016)黄山飞来石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6-04

中国百处自然奇观(016)黄山飞来石

最形象的地形地貌之10

 

                    山飞来石

 中国百处自然奇观(016)黄山飞来石 黄山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乃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之外的中国名山。由于山体岩石含有铁(或是其他什么矿物质吧),所以裸露的岩石多呈黄色,山由此而因颜色得名。黄山山峰雄奇险峻,怪石嶙峋,兀立挺拔,气势恢宏,黄山风光奇特秀丽,一步一景,百看不厌,难怪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黄山后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句。

置身于封闭的索道车厢中穿云破雾,宛如漂浮在仙境之中,可从不同方位和角度欣赏黄山秀丽的美景,在云雾中眺望天都峰、莲花峰、佛掌峰等诸多景点,美不胜收,韵味无穷。

从白鹅岭索道站出来,走在用黄山石铺就得整整齐齐的山路。由于有环卫工人的辛勤打扫和游人的爱护,再加上山风的吹拂,山雨的洗刷,黄山的道路是很干净的,不愧为国家级风景区。

 

 

黄山归来不看岳

    第一景点是石笋矼,很多座山形如石笋,拔地而起,昂首向天。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过了石笋矼,一路奇松异石,目不暇接。又爬上一段陡坡,来到始信峰,峰顶有一观景台。站在峰顶,阵阵清风拂过,吹干了身上的汗水,吹散了满身的疲惫。远方目及之处,群山逶迤,风光秀丽。用杜甫咏泰山的名篇《望岳里的绝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形容此地的景色和此时游人的心境,也是十分贴切,毫不牵强的。

 

        黄山归来不看岳

                                               始信峰

 

 

   下得始信峰,漫步到了北海慧明桥,见到了黄山奇松之一的“雨伞松”。这颗松树树干笔直,据介绍其高15米,胸围2米,树冠平整形如雨伞,直径达17米。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个松树原来还有一个典故。20065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问中国考察黄山风景区时,行至北海慧明桥,右边不远处一棵状似雨伞的黄山松引起了他的注意。导游介绍说,黄山松是黄山的象征,比如有名的“迎客松”、“黑虎松”、“探海松”等。安南说:“我看这棵松树特别像一把雨伞,能不能叫它雨伞松?”后来,安南欣然提笔,用英文写下了黄山“雨伞松”,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树冠如伞也是黄山松树的一大特色。由于黄山风大且冬季寒冷,松树要抗暴风御冰霜,所以黄山松长得针叶短粗,冠平如伞,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十分坚韧。

 

在前面的散花坞观景台,右下方的山崖边上,兀立着一尊笔直向天的巨型石柱,下粗上细,犹如一支朝天的笔尖,更神奇的是,在“笔尖”顶部的岩石缝中,竟然长着一颗松树,像是笔尖上开的花,这就是黄山的著名景点“梦笔生花”。据说笔尖顶上的小松树多年前就干死掉了,后来做了一颗仿真的塑料松树来代替。2006年因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来黄山,就移栽了一个小松树到尖顶上去。岩石尖顶上泥土很少,风又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用东西支撑,又是用绳索牵拉,又是给树打点滴,皇天不负苦心人,后来那棵小树真活了,完美的保存下了这一旷世奇景,也给到黄山的朋友们圆了一梦。

 

          黄山归来不看岳

                                           梦笔生花

 

梦笔生花的典故出自《南史. 纪少瑜传》。相传纪少瑜幼年时才智平平,但他非常刻苦用功,终于他的诚心感动了神仙。有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纪少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最终成了南朝有名的文士。他专攻《六经》,善于谈吐,对答如流,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官至东京大学士。

有一对还算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此,对着景物指指点点,又俯下身去对孩子说着什么。想必也是期望孩子像纪少瑜一样,文思敏捷,妙笔生花,乃至金榜题名。其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溢于言表。

经过北海,又顺着山坡拾级而上,来到了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放眼望去,暮色笼罩着远山,云蒸霞蔚,一片朦胧;近处峰峦层叠,草木滴翠,满目葱茏。山岩在霞光的辉映下,金碧辉煌。好一个清凉台,天已近晚,游人稀少,十分安静。侧耳只听见虫鸣蝉噪,归鸟啼叫,山风吹得松林呼呼作响,一阵阵透心的清凉。望着群山,真想像当年打虎上山的英雄杨子荣那样,放开喉咙高歌一曲“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直抒胸中的豪情。

 

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岳

                                             猴子观海

 

随着太阳下山,火红的晚霞慢慢的在天边燃烧起来,给原本湛蓝的天空抹上了一层瑰丽的橘黄色。晚霞中的云朵变化多端,组合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飞翔的小鸟,睿智的老者、诡异的精怪、咆哮的猛兽、绽放的花朵,都在这幅巨大无比的画板上流动着。

黄山归来不看岳

                                          狮子峰落霞

 

不经意间,从山坳里升腾起一片黑色的烟云,一直弥漫到天边。这黑云不像雷暴雨前压城的乌云,它没有那样厚重,也没有那样晦暗。它像是把墨汁倒进一盆清水里,那黝黑粘稠汁液在水中轻盈漂浮,翻腾舒卷,很快扩散开来。它更像是国画大师的一幅水墨丹青,渐渐的蒙在了天边那浓墨重彩的油画上。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吃过早饭,7点钟出发,又开始爬山。经过排云亭,爬得气喘吁吁,来到飞来石。

飞来石是一块高约12米、长约7.5米、厚约2.5米、重约360吨的巨型石柱。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拍案叫绝!细看飞来石略向外倾斜上面石柱的底部和其下的岩石平台豁然分开,与岩石平台之间的接触面很小,有着“风吹云动我不动”的沉稳淡定,似从天外飞来一般,故名“飞来石”。 地质学家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千百万年来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真可谓天设地造。《红楼梦》中片头拍摄的的顽石就是这个黄山飞来石。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飞来石(网友图片)

 

飞来石向里一面的下部刻有两个近1米高的繁体大字“画境”,不知出自哪位大师之手。站在此地,或观日照群峰,或看雾腾云海,确实如临画境,不负此言。

爬上了光明顶,又经过鳌鱼峰、莲花峰和玉屏楼,来到迎客松。

 

黄山归来不看岳

                                              浓雾中的迎客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