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转:【案例研究】康师傅控股股价60倍增长带来的震撼与思考

 特立独行的刺猬 2014-06-04
【案例研究】康师傅控股股价60倍增长带来的震撼与思考
2014-06-02 天天观察

  
98年进入康师傅做业务。由于处在市场一线,康师傅的有序、强势、紧张对我锻炼很大,现在想起还心存感激。

10年的不同快消品公司经历后仍然非常认可康师傅的管理,直到现在进行些许股票投资尝试,看到康师傅控股2001年至今已经涨了60 多倍,还是感到了深深的冲击和震撼,如果当初以辛苦打拼的8万存款买入自己认可折服的公司,早知道股票投资的原理:好公司、好价钱、长期持有,加上以后的收入,现在已经基本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甚至提前退休。

没有如果,有的只是反思和总结:
重新认识股票买卖的实质:卖股票就是买公司。
好股票早买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事。
长期持有的价值。时间的玫瑰?
快消品行业是永不落幕的朝阳行业,确定性更容易判定。

大隐隐于市,好公司就在吃喝拉撒睡的庸常里需要留意与眼光。

快消品好公司的标志:行业第一;市场潜力巨大;卡位效应;毛利可观且有规模效应;可做品类延伸撬动另一个两个巨型市场;管理到位。这几乎是快消品巨头的共同特征。

康师傅控股对照:89年外资外逃时逆向涉足方便面市场是大陆方便面的拓荒者,方便面营收呈现百倍增长,接着延伸到饮料市场,在总量第一前提下,实现不少单品行业绝对领先,收购百事可乐大陆业务强化饮料巨头地位。真真正正行业第一。

市场巨大:方便食品和饮料在大陆是太平洋级的市场容量,足以孕育世界级巨头。

卡位效应:统一来大陆晚了几年时间,这个在台湾原本生产方便面的资本雄厚的企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追赶之旅,不乏创新,但康师傅控股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除了先发优势卡位效应之外,统一的本土化问题到现在没有解决也是问题的核心。

毛利与规模:30%的毛利随着规模的放大,利润急剧放大而且规模又反过来形成护城河,呈现成长上的正向加速循环-----快消品崛起范式,倏忽间,巨头崛起危乎高哉!

品类延伸:做市场仿佛开山石,第一个品类的成功尤为重要,仿佛撬杠,深度切入,建立支点,撬动地球!----品类延伸。支点是网络信誉品牌和利润反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当年区区百万美金来大陆闯荡的家族企业就这样成长为千亿市值涉足快餐、油脂、连锁卖场的商业帝国!大陆企业中的海天味业需要留意。

管理到位:无论是当年麦肯锡当年通路精耕的策划(花费上百万美金),还是最成功的本土化能力(集团副总裁到本人辖区认真走访,在一家10平方小店告别时,对着一位穿着邋遢文盲(恕我不敬)口吃不清的老板,毕恭毕敬标准的鞠躬动作和发自内心的感谢之词其震撼程度与我来讲仿佛电击一般,是我瞬间明白了何为专业、敬畏、市场精神。本人离职时有未了补贴未清,曾经置信天津总部,没想到副总裁亲自过问,耐心作答,又一次震撼!),同种同文,日美浸染,市场经济历练,康师傅控股管理首屈一指。

也许,这篇小文仍然脱不了事后诸葛马后炮的嫌疑,但是,反思总是带来重新认知的机会和如此flesh的眼光和感受获得强化茉莉观察的视角,修补自己的思维框架。


因为方便面增长乏力,饼干萎缩下滑,经过60多倍的增长,康师傅控股也许将进入平台期,再突破需要观察,但饮料业务不容小觑,其他业务成长应该积极留意。基于同样的原理和框架,统一企业中国在大陆的未来,同为大陆台资企业三杰的中国旺旺头角峥嵘可能再次上演康师傅控股的奇迹,都值得我们观察和思考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