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话是否含偏见

 介子平 2021-08-02
世间令人拂意、逆人心意之事,真话定在其列。所有说真话讲性情之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语真话者,脑子跟口条同步,真话乃讲真话者的操守。真话者的深刻,最终是真话的深刻,或揭开了久封的隐瞒,或只是道出个常识,却需几分不畏招谤招祸的胆气,胆气本身也一种深刻。是否可做到观棋不语,无争守静,逢人不说人间事,相对枯坐吃新茶?然云生满谷,积郁难平,“一息尚存犹道路,千秋所恃在江湖”,到头来,由衷之言,不系之舟,终是直而不能忍,一吐为快意。

此情不向俗人说,吐也得找准对象。对信任之人,吐露衷肠,对虚假之人,不如缄默。有俗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不屑道:“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听得懂吗?”黄庭坚《书嵇叔夜诗与侄榎》云:“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然俗人未必就是虚假之人,曲高每生寡和之嫌,对俗人,只能待以俗情俗语,定也要有所见解。

群居出生活,独自立思想,悠悠斯世,无可与语,真话者必孤独,卡夫卡说:“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死在嘴上,懒在腿上,真话者的结局,岂止是孤单与凄凉。刘海粟之妻夏伊乔忆傅雷与刘海粟某次争吵,傅雷训斥道:“你刘海粟做人从来不讲原则,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你怎样讨好巴结他们,是你的事,我不管,但你跑来替他们做说客,还要我同你一样投降他们?”傅雷与刘海粟,一个形同隽石,岿然不移,一个翻云覆雨,周旋百端,名节观有异,结局果不同,性格再一次决定着命运。牺牲固然崇高,但要视前提正确与否。

害怕失去饭碗的恐惧,扭曲着性格,故可体谅不敢直言者的违心之言。“你再怎么才华横溢,也未必能填饱肚皮”,但村上春树接着又说:“但只要你拥有敏锐的直觉,就不必担心混不上饭吃。”撒切尔夫人则告诫:“如果你一心只为讨人喜欢,那你就要准备随时为任何事情妥协,最终一事无成。”

一碗饭填不饱肚皮,一口气能把人撑死,忠言本就逆耳,仁言或失口惠,何必非在别人无法接受时道出,使人当面无所容,世间事各有恰好处,保持外圆内方的随和,颜含以柔克刚的悦色,不也挺好。弘一说:“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真话是否也含偏见,尤其是以文对文、隔空争峙时,若是面对面,看着某人说某话的表情,或许会缓下来。当局者旁观者,可换位思考,无欲者有求者,盖另有隐情。一生中的太多烦恼、太多担忧,其实许多并未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