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凤栖梧802 2014-06-05

意识流小说专题辅导·《尤利西斯》分析

 (2007-08-10 14:55:30)
标签: 

艺术赏析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塑造了三个“代表着全人类”的典型形象。书题上的“尤利西斯”即主人公布卢姆,是一位现代的庸人主义者。作为生活在都柏林的中年爱尔兰犹太人,布卢姆是一家普通报纸的广告承揽人。他性格懦弱,庸俗无能,安于现状。独生子卢迪幼年夭亡,给他以极大的精神创伤。生活的颠簸,工作的劳累,使他10年前丧失了性机能。他知道妻子对他不忠,在众人面前深感羞辱,也只能沉默忍受。常年来他的生活就如这一天平庸琐碎:除了工作,无非就是起床、洗澡、吃饭、写信、散步。他在街上游晃,无聊之至,只是在猥亵庸俗之中寻找一丝快意,如:他一直用假名写信与女打字员调情;洗蒸汽澡时在池中自窥自娱;在海边听三位少女在岩石上聊天,与其中一位交换纵情寻欢的目光。午夜时分在妓院遇上喝醉酒被人殴打的斯蒂芬,悉心照顾,并带斯蒂芬回家吃夜宵。从斯蒂芬身上,布卢姆感受到了重新找到儿子的精神慰藉。布卢姆作为现代“非英雄化”的“当代英雄”,具有善良、正义的一面。作为一个从匈牙利来到爱尔兰落户的犹太人后裔,对歧视并围攻他的本地人说,他“属于一个被歧视、被迫害的民族”,并指出“侮辱和仇恨并不是生命,真正的生命是爱”。作为犹太人,他不屈服于受人欺凌侮辱,情不自禁卷入到一场为犹太人辩护的政治辩论中去,结果受人攻击,差点挨打。在路上,他向两个处境困难的女人表示同情并给予帮助。在自己极度痛苦之中仍关心照顾受难的斯蒂芬。应该说,布卢姆不是完人,仅仅是千百万普通家庭中养家活口的丈夫,他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对生活的期望,是受压迫的犹太人、爱尔兰人和在苦难中挣扎的人类的集中体现。布卢姆对莫莉的渴望则是一个男人对世俗女人的渴望;对他母亲的企望,是对人世间永远不可能得到的温暖和安全的期望。他既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正面人物,也不是令人憎恶的恶棍;既不是一个悲剧人物,也不是一个喜剧人物。他失去了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渴望摆脱精神的痛苦折磨,这真实反映了西方文明价值观念已面临的崩溃瓦解。从布卢姆身上所透露出来的人性特点,体现了爱尔兰小市民大恶不作、至善不能却不乏善良之举的气质。

  大学毕业不久的中学历史教师斯蒂芬是个愤世嫉俗的虚无主义者。他性格内向,优柔寡断,对现实强烈不满,烦躁不安。追求艺术和理想的失败,使他整天处于懊丧无奈与无聊之中。从小对母亲过分的爱恋情结,使他觉得愧对父亲。为求得父亲理解,他拒绝母亲临终前要他皈依宗教的要求,但并未得到父亲的谅解,他为此遗憾不已。这一天斯蒂芬上完课,无所事事,踯躅街头,思想飘忽,渴望找到一位可以依托自己精神的父亲。晚上他喝醉酒,来到妓院,被两个士兵殴打,不省人事。从救助他的布卢姆身上,他感到那种他长期向往追寻的父爱。另一方面,斯蒂芬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文艺观,思维敏锐,感情脆弱。他痛苦地探索爱尔兰民族前途与社会人生的出路,对爱尔兰遭受英国奴役十分愤慨,同时又对爱尔兰统治阶段深表痛恶。因此他回避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不愿当任何人的奴隶,不管是家庭、祖国,或者教会,他都不再盲目地承担义务责任。他说:“历史是一场噩梦。我正在设法从梦里醒过来。”于是他四处漂泊流浪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与生活道路:沉默、流亡、艺术。

  莫莉,作为一名歌唱家和布卢姆的妻子,则是个肉欲主义者。她是个完全被肉欲本能所支配的人物,充满炽烈的情欲。丈夫的无能,生活的平淡,使她终日沉溺于官能的享乐之中,以此寻求空虚精神和灵魂的安慰。刚刚送走情人的莫莉,当布卢姆告诉她斯蒂芬将加入他们的生活一事后,朦胧中感到一种母性的满足和对青年男子的情欲意识。睡意朦胧的脑海中潜意识出现早年的情人和父亲,展现出自己与丈夫热恋的情景,想起现在的情人和将要住到家中来的斯蒂芬。似真非真,迷离朦胧,充满了情欲的冲动和喜悦。同时在她的潜意识深处,依然怀有对丈夫的浓郁情意,回忆向她求婚的情景,想起丈夫对她的感情以及种种优点,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的人物身上,寄寓了极为深刻的内蕴含义。作品通过三个人物交叉的意识流程及其庸俗无聊的生活展示,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绝望、精神崩溃、无可救药的情状,从而展示趋于沉沦衰亡的爱尔兰整个历史及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幅。英国评论家维特艾伦在《英国小说》一书中论述道:“乔伊斯所展示的都柏林全局是关于一个社会无可挽回的分崩离析,这个社会在罗马天主教会和大英帝国的主宰下受到剥削,濒于毁灭”。同时作者又站在历史的高度,把人物放进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在古今对应对比之下,去认识现代人生、现代社会本质,使作品具有了寓意深邃的象征内涵。《尤利西期》借用奥德赛,亦即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同名英雄作为书名,把古希腊英雄在海上漂泊十年,最后终于返回家乡的故事予以现代化,并反其意而用之。乔伊期在书中精心构思安排了《奥德赛》中相对应的结构模式,把《奥德赛》中的24章缩为18章,对应三个主人公18小时的心路历程,象征性地展示“现代英雄”归家途中竭力躲避或努力征服的障碍和灾难。甚至每个章节和每个主要人名、地名,都用《奥德赛》中的人名、地名来隐喻。充满智慧勇敢的古希腊英雄奥德赛在海上的种种历险,变成了现代“尤利西斯”、小市民布卢姆的都柏林街巷中的无所事事的漫步。奥德赛回家设计勇敢地射杀那群向他妻子求婚的无耻之徒,而布卢姆明知妻子在家与剧院经理鲍伊岚交欢,却不敢去过问,只是龟缩在小酒店里痛苦地想象妻子与别人偷情的情景。这一对比使古希腊英雄精神在20世纪的变得卑微胆怯,猥琐可悲,古代令人振奋的英雄主义让位于现代碌碌无为的庸人主义。《奥德赛》中沉着处理纷乱家事、冒险出海寻找父亲、具有务实主义精神的奥德赛之子忒勒马科斯,变成了空虚无聊,沉溺于内心苦闷、成天逛荡并在酗酒、嫖妓、打斗中寻找刺激的现代独生子斯蒂芬,坚毅务实的精神被虚无主义所替代,务实的行动,被不切实际的对现代哲学、文学艺术理论的冥思所替代。最后斯蒂芬逃避现实,逃避生活,走向流亡。同样,古希腊坚贞贤良,善于思考,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王后潘涅洛帕的形象让位给了现代妻子、轻佻放荡的莫莉,理性的情感变成了内欲主义。乔伊斯在这种古今平行关系的对比象征描述中,在古希腊英雄高大身姿与高尚情操的反衬下,更体现出现代人的平庸卑微。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了人格分裂,猥琐渺小的凡夫俗子。作品从形式结构到情节内容都蕴含象征隐喻意义,小说既是人类社会的史诗,也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历程的展示,也是上帝和耶稣父子关系的描绘;既是作家人生和精神探索经历的自传,又是永恒男性女性观念的现代演绎;布卢姆一天无聊而混乱的街头流浪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象征;6月16日是布鲁姆的生日,早上睛空万里,象征人之初的清纯善美,而后来天空乌云密布,象征人类的罪恶蔓延,最后以黑夜笼罩而结束,象征人类的堕落与毁灭。《尤利西斯》以对现代人庸庸碌碌生活的展示,尤其是对人物潜意识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细致人微的描绘,对他们庸俗猥琐的高度概括,来探索爱尔兰殖民性、岛国性、庸俗性的民族意识,揭示爱尔兰所面临的时代危机,同时也预示人类的危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尤利西斯》是一部西方社会精神崩溃的现代史诗。

  《尤利西斯》同时又是一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史诗。乔伊期在1920年的一封信中就说:《尤利西斯》“是一部以色列和爱尔兰这两个民族的史诗”。乔伊斯宣称自己的美学是“流亡”,实际上作品中无处不体现出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其平庸却爱其弥深的爱国情结。失去祖国、到处流浪的犹太人的遭遇,使乔伊斯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处在异族统治下的爱尔兰的悲哀与不幸。如在第12章中绰号叫“市民”的一个激进分子就愤慨地问道:“咱们这里本来应该有2000万爱尔兰人,如今却只有400万。咱们失去的部族哪儿去啦?”他把爱尔兰人比作以色列人,所以特地使用了“部族”一词。据资料记载,公元前8世纪,由于受外来人侵,以色列人就曾由原来的12个部族锐减到两个部族。而19世纪中叶以来,因饥馑、移民、外来统治等原因,爱尔兰人口由1841年的819万减少到1901年的446万。“市民”接着控诉道,爱尔兰的经济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咱们的贸易和家园毁于一旦这点上,那些卑鄙的英国佬们欠下了咱们多大的一笔债啊!”在《尤利西斯》中包括巴涅尔在内的为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作出贡献,甚至英勇献身者,几乎无不被提及。尤其是第12章中,作者在描绘富于传奇色彩的爱尔兰民族主义领袖罗伯特·埃米特因反英起义未遂、被判叛国罪并当众施以令人发指酷刑、慷慨就义的场景时,大量反笔手法的运用、充分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毒辣,同时也表现了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斯蒂芬谈到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的感受时说;“我是两个主人的奴仆……既是英帝国的奴仆,又是神圣的罗马天主教圣徒的奴仆。”“牛用角伤人,英国人用微笑伤人。”文中借他人之口说:“在丰收的年景,盎格鲁萨克逊人想把老百姓消灭光,英国豺狼把小麦抢购一空,运到里约热内卢去转卖。”表现出爱尔兰人对英国奴役和统治的极大义愤。乔伊斯笔下的布卢姆及其家庭,既是都柏林人贫乏庸俗的象征,也是爱尔兰民族的象征。作者通过类比的模式揭示爱尔兰国内状况的深刻内涵——她被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势力出卖。爱尔兰被出卖,布卢姆家也是如此,他的家庭状况实际上反映了国家的面貌。布卢姆的家被奸夫所篡夺,就像爱尔兰被英国所篡夺,也像夏娃被蛇(撒旦)所出卖,莫莉与鲍伊岚的私通使得布卢姆的家庭遭到破坏。同时作者也传达出这样的象征含义,即这个家庭被外部人侵而破坏的同时,这种结局也是布卢姆自身所造成的,那便是他的理想主义、对莫莉的过分冷淡、生理功能的退化、明知奸情而不敢回家。这种象征,传达出作者对爱尔兰人面对英国统治、当稳了奴隶或唯恐当奴隶而不得的现状的愤慨之情。这就是乔伊斯既不和爱尔兰民族主义结盟也不和英国体制为伍的原因所在,他宣称:“我要使用我认为唯一可用的武器—这就是沉默、流亡、艺术。”

  《尤利西斯》充分展示了乔伊斯独特的意识流创作艺术风格。乔伊斯深受柏格森直觉主义、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他还汲取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经丰富创新,使之更趋完善,将意识流表现推向顶峰。在《尤利西斯》中,人物的生活行动,已让位于意识的显现。人物现实的行为经历,仅作为展示人物心理对过去,现实、未来感受的一条线索。《尤利西斯》中,作者充分展示“心理时间”,以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空颠倒的手法,把时间限在18小时内,写的却是三个人物的漫长岁月与人生经历。乔伊斯将自由联想、内心独白作为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引入文学创作。与传统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所不同的是,它不受传统的“形式逻辑”、“联想关系”、“连接点”的制约,具有极大的跳跃性、随意性特点,各种意识无秩序、无关联地任意闪现。主人公数十年的生活内容,在人物的意识流中,过去、现在、未来自由交错出现,彼此颠倒,其联想更具散漫性、自由性。如莫莉早上醒来,看时间早还想再躺会儿,睡意朦胧中的意识闪现是极具代表性的。文中的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是自由跳跃的,没有方向秩序。刚想到中国人早上起来要梳理发辫又想到附近教堂的修女和晨祷的钟声,从羡慕无人打扰睡眠的修女到讨厌隔壁闹钟和鸡的打鸣,从试图重新人睡默数12345联想到了星星,又想到如星状的花朵,进而联想到龙巴街住房中的花纹墙纸和丈夫送她的裙子的花样。莫莉的意识四处飘流,越飘越远,联想自由随意,漫无边际,互不相干,这真实地表现了人物慵懒散漫的心。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上任意行走,随着目光所及的男男女女,思想意识也出现大幅度的跳跃。脚上皱了的袜子,唯美主义者,诗歌创作,去老哈利斯家与人聊天,去修望远镜、失物拍卖,衣帽寄存……这些毫无任何联系的事物,在布卢姆意识中不断涌现,表现人物无所事事、平庸无聊、内心空虚的精神状态。人物突兀多变的内心真实显示,打破了时间的局限而取得了空间的自由,在穿插跳跃、自由联想之中,呈现人物丰富复杂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感受。   《尤利西斯》中人物意识流程的表现随内容性质的不同,其语言文体风格变化多样。如第8章的布卢姆在饭馆吃午饭,主人公的意识流程采用的是模仿胃肠蠕动声音节奏的文体。第14章中采用英国历代散文文体,从最早的盎格鲁—撒克逊文体到近代新闻文体、象征胎儿的成长过程和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作品中还大量采用了倒叙插叙、蒙太奇手法、平行与对比、梦境与幻觉、形象及语言的重复与交错,双关语、反语、神话典故类比、象征暗示比喻等多种艺术手法。如第3章几乎全是斯蒂芬的内心独白。斯蒂芬独自一人徘徊于海滩,凝神遐想。面对阵阵袭来的浪潮,他想到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死繁衍,以及艺术怎样才能成为永恒。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最后吟诗一首,寄托他深沉的忧郁与孤独。第15章中描写了期蒂芬和布卢姆在都柏林花街柳巷时的感觉,其中的场面大多是人物的幻觉和内心独白,即使现实的人和事,在他们的眼中,犹如幻觉和梦境。最后一章中描写莫莉半寐状态,睡意朦胧,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已经模糊,对自己思想的控制已经松弛,因而她的意识已经能够像行云流水一般,不受限制,没有停顿地自由驰骋。长达四五十页不断行、不带标点符号的意识流程中,具有不受思维制约、自由漂浮、模糊不清、随意闪现的梦幻文体特点,成为了意识流小说的精彩片断。同时也使作品蒙上了一层令人费解、晦涩难懂的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