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员”不是直销的重心 销售与市场 第一营销网

 陈大笑 2014-06-05
           作为一种重要的流通模式,直销——准确地说,应是“人际直销”。
           目前,获得直销经营许可的,均为日化、保健品企业。实际上,适合直销的产品及行业领域非常宽阔,从一般意义上说,它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产品含有丰富的,或特殊的知识,需要与消费者进行深入沟通和互动,才能使之为消费者认知和理解。
        第二,产品适用的顾客群,边界比较清晰。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有何特征等信息,是可能得到的,直接接触和交往是可行的。
         第三,产品的价值组合中,包含有主观性的、审美性的、情感性的价值,或者产品的构成,比较复杂,需要向消费者提供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这些特征,既为通过直销,与顾客长期合作,以及顾客感情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同时需要以直销方式,更充分地实现产品价值。
         第四,产品的附加值空间较大,这是直销员获取较高报酬的必要条件,也使通路竞争的焦点,从规模效率转向顾客资源培育。换句话说,只有较大的产品附加值空间,才使直销这种效率较低,但可以深化顾客关系的流通模式,有存在的可能。
         第五,产品的物质形态安全、稳定、体积较小,便于人员携带和配送。
        由此,我们可以拉出一个适合直销的产品清单:体现生活品质和格调的雪茄、咖啡、红酒等食用产品;具有丰富知识内涵的书籍、软件、信息、艺术产品;人机沟通及操作较复杂的数码产品;包含体验价值的旅游、健身产品等。即使家电、家具、服饰等传统行业,也有引入直销进行营销创新的可能。
 
          不过,对于引入直销的企业,未来制约其直销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某种虽不完全合法,也不十分公开,但已长期存在,且具有“本土”特色的直销运作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产品缺少独特性和吸引力,销售实现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直销人员强劲的推销行为,而驱动直销人员的,则是较高的报酬——现实的及未来的,以及人生成功、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因素。
        这种做法的内在缺陷,显而易见:
        其一,在顾客价值方面,缺少优势产品,最终会被顾客所抛弃;
        其二,高强度的推销压力,偏离了职业人生的正常状态,使直销人员不堪重负,其行为不可持续,而企业的直销团队,也就难以稳定;
        其三,较高的直销人员报酬,削弱了产品性价比的竞争力,产品销售变得更加困难,不得不更加依赖直销人员的强力推销,从而陷入不良循环;
        其四,直销行业通行的“培训”、“洗脑”,将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角色,抹上了过多的精神色彩,这一方面容易导致,部分直销人员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使他们的期望,与现实出现较大落差,另一方面,容易引发社会其他群体,对直销人员的排斥,使直销人员得不到尊重。
           因此,引入直销的企业,要想使直销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将营销的重心,从“人员”转到“产品”。在产品受到顾客喜爱、顾客价值确有优势的前提下,直销人员是传递价值的中介和桥梁。同时,直销业务,必须保持理性轨道,以一种在商言商的方式,在竞争中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非法传销,仍然是困扰直销健康发展的因素。由于非法传销的社会土壤,短期内无法彻底铲除,直销的生存空间,也会受到限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不可能成为和分销、直供并驾齐驱的主流流通模式。

本文刊载于《销售与市场》杂志管理版2006年10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