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朋友

 紫色梧桐318 2014-06-06
 找朋友
                                                                                   作者:林雨 
                          
  世态炎凉,从来都是人们关注与体验的话题。                                                 
    在经济和市场浸漫生活的今天,世事难测人情渐淡更成为许多人的一种抱怨,但抱怨归抱怨,生活里大家的朋友却普遍在加强着,动辄便是“我的朋友怎样怎样”,“这是我的朋友,哥们儿,有事找我,咱有朋友哇”等等。陷入这样的氛围之中感觉很强势。 
       
  但夜深人静之时,寂寞慢慢爬上心头,却时常不知找哪位朋友去托付心事。这时,当然会有“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感慨。于是,“找朋友”便成为每一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交友的渴望,在人情感需求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这种需求的历史非常久远。群居的人类,不论怎样保有独立的自我,都不能也不会拒绝与同类进行交流,并且在生活里有谁会最终选择孤独呢?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对于孤寂的追求,不过是文人墨客自视清高的一时感叹。在真实的生活中,与人交流,交流道不同层次与深度所带给自己的愉悦,会给很多人不同的欣喜与满足。于是,在呼唤独善其身的清高孤寂的同时,古往今来,又有很多颂扬友情与朋友的诗文与歌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与“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一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回响,指导着我们体味朋友,体味寻找朋友。
       
  朋友,一般的理解是“彼此友好的人”。这个宽泛意义上的朋友,数量不受限制。因为生活中做到彼此友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在人的心底,对于真正朋友的渴望却不会停止在这个层面上。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发现人们开始用熟人、同事、合作伙伴或别的一些词汇来说明与自己交往的人,对于“朋友”这个词使用得有些谨慎甚至有些吝啬。我猜想,这大概是择友标准比较高的人群。但同时,也发现另一些把朋友挂在嘴上,不论何时何事何人,都会用“朋友”来打发事情打点关系的人,这些左右逢源的表现,让人感觉出朋友的实用性、多样性与普遍性,挺有意思的。
       
  是的,在现今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交往的普遍增多,人们交友的范围在扩大,择友的标准也不怎么苛刻,“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实用性被更多的人接受者。不但如此,由朋友链接起来的关系网络,还成为一个人实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招聘广告上,我看到“有较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等条件的提示;在工作与生活的真实中,我也知道朋友所带来的很多效益在提升着一些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自我感觉。这使得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友观的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我变得太慢还是生活变得太快。
       
  有一次,约了几位熟人吃饭,说好了席间有事情一起商量。但是去了以后,有好几位是不认识的生人,是被约的熟人带过来的。他们很随意地坐下,根本不理会我的愕然,还大大咧咧地说,都是朋友,吃个饭就熟了。开始,我认为是有人不怎么讲究社交礼仪,但吃过这次饭我明白了,现在的生活里,已经没有了从前交朋友的那些繁文缛节,手续和过程被大大缩短和缩减了。好多见面就熟的人,马上就能成为朋友,并且带着极强的目的来交朋友。虽然,你在心里可以不把这些人列入朋友之列,但或许这些人能成为你很好的生意伙伴和利益伙伴,有时也不能轻易的拒绝。于是,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接受中,我们的择友观变得实际而功利了。
       
  对于交友中的种种功利,我们传统上概念上在排斥,认为唯利是图是小人之为,尽管现在这种排斥也依然大范围地存在。但依我看,这种排斥是以概念为多,实际为少的叶公好龙。在现实的交友之中,很少有人完全摒弃功利来考虑与人的交往。简单到吃一顿饭这样的小事,有时人会不自觉地考虑一下对方的身份、地位和能力,更不要说在另外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了。
       
  在人际关系已经变成资源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已经完全没有必要清高到非两肋插刀的朋友不交的程度。这是从生活实际出发,也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在真实的交友过程中,我们早已发现,朋友不仅仅是彼此友好的态度,还在于相互的辅助与支持。假如一个被视为朋友的人,在关键时刻有能力想帮相助,却没有尽力,这个人便会被认为不够朋友;而有一些并不很朋友的人,可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扶持,这个人做朋友的价值便自动提高了。
       
  我们在生活中追求一种理想。希望所有的人相互扶持与帮助,但是这种状态在人的素质很不一致的生活中是难以寻求的。于是人们缩小范围,在朋友圈子里寻找一种有难相帮的支持。
       
  这样的支持每个人都需要。在今天这种需要虽然变得更加实际,更加功利,却也更加真实。使人在选择与被选择朋友的过程中,很清楚地看清对方和自己的目的。有时这种感觉挺残酷,比方某些人因从事职业或掌握的权力有着很强的利益时,这个人便会被趋之若鹜地结交,而当一个人所附属的权利地位被剥离时,便会产生”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强烈对比。这种残酷的存在,使人更加珍重那些与朋友这个称呼相匹配的情谊与付出。
       
  在不苛求交友原则的前提下,泛泛之交之外,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朋友。这些朋友是深层次的倾诉与倾听者,受权利因素影响较小,在任何时候都会忠诚、无条件地付出。有这样的朋友,才会知道神魔是正的友情。而这样的友情在今天”当官换朋友,有钱换老婆“的世风中,实在弥足珍贵,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寻觅。
       
  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你所想到的人一定是你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一生中不会有很多,这样的朋友通常不会来往很密切,但会彼此牵挂。见面说起话来,一般都是最简朴的家常话,在这些话里体现着知心知情和知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春水中投入一块石子,会有一圈圈的涟漪。圈圈的涟漪就像一个人的朋友,一圈圈地扩大,从核心开始蔓延。一个人的交友能力和水平,是石子的重量。重量越大,荡出的涟漪越多;涟漪越多,形成的辐射越强,交友所产生的效果或者效益也就越明显。

       朋友之情,厚如醇酒;
       朋友之谊, 甘如朝露;
       朋友之交,淡如清泉。
       有朋友的日子,不会孤寂;
       有朋友的生活,不会贫穷;
       有朋友的人,不会胆怯。
       四海之内皆兄弟。生计,需要朋友,心情,需要朋友,情感,需要朋友。
       交不同的朋友做不同的朋友。
       百态人生百样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