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破主力意图

 粤荥阳 2014-06-06
看破主力意图 1 1 ? ? ? ? ? 讲课提纲 
1、股价循环波动规律 
2、年线下方操作策略 
3、主力出货手法介绍 
4、选股原则 2 2 股价循环波动规律图 年线下方的股市特征 ? ? ? ? ? 久盘必跌 60日均线——一线封喉 警惕十字星 假阳线真阴线 熊市别碰基金重仓股 
? 1、久盘必跌——熊市不是跌个不停,而是横盘一 段时间,再跌一次,横盘一段时间,再跌一次...... 熊市就样一步一步沿着台阶往下走。
应对策略 
① 如果有套牢的股票,要趁盘整的高点割 肉清仓。 
② 横盘整理的股票,不管走势多么漂亮都 不能买。 ? ③ 雪崩式下跌的股票,什么时候出来都是 对的。
2、 60日均线——一线封喉
  60 日均线是一条很重要的中期均线,识别 中长线主力资金离场的信号 。60 日均线没 走好,大资金就别急着进去,散户几秒钟 就可建好仓,难道还害怕踏空不成。 
顺市场者昌,逆市场者亡。所以在熊市的 下跌途中,主力也只能顺势做空,如果他 想和市场作对,硬把股价拉抬到 60 日均线 之上,那他举重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 在下跌途中,60 日均线牢牢地封死了股票的上涨 空间。 
? 3、警惕十字星 
熊市反弹途中出现十字星,是暗示涨势结 束;下跌状态下出现十字星不是“暗示跌 势结束”,而是“一波跌势已经结束,下 一波跌势将要开始”。 
? 4、假阳线真阴线——熊市中阳线是假的, 应该逢阳线卖出;阴线是真的,应该逢阴线 回避。 
在熊市下跌过程中,大盘也收了不少阳线, 有的阳线甚至涨幅还挺大。无奈兵败如山倒 ,这些阳线根本没法阻挡熊兵下跌的步伐, 股指随后还是跌破阳线,并创出新低。而熊 市中的阴线,就好似屋漏偏遇连夜雨,更加 速了大盘的下跌。
5、熊市别碰基金重仓股 ? 基金重仓股在熊市中多杀多,跌起来更凶。 
基金在熊市中为了各自利益,一看形势不利就 夺路而逃 。在股价炒高后,获利了结就是基 金最希望做的事情。 
?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远离基金重仓股。 30%跌幅 二、常见出货手法招式 
 出货第一式:分时走势--开盘急升出货 
每天的分时走势组成了股价的短线、中 线和长线趋势,中长线趋势无法左右,但 短线的以及当日的走势是很容易受到大资 金或大筹码的拥有者的影响,对这种短线 行为的分析有助于对中长线走势的把握, 不过,这种走势很容易让人忽视对全局的 认识。 
14 开盘十五分急速拉升,随后逐波回落, 在均线以下运行,主力急拉出货无疑。 
15 15 世纪光华(000703) 世纪光华(000703) 早盘急升出货 
16 16 ? 出货第二式--尾市急升,吸引跟风盘 ? 第一种:在收盘最后几分钟时股价出现异 常的放量拉升,股价的变动呈跳跃波动, 这种尾市拉升的手法只是市场投资者短时 间的需要,有时可能是为了粉饰帐面利润 ,有时是为了引起市场关注,多是一种信 心不足的表现。这种手法在股价大幅上涨 之前一般不会出现,在股价主趋势完成以 后才比较常见。 
17 17 收盘前十分钟急升至涨停,第二天 出现经典出货形态,主力无心恋战 
18 18 万好万家(600576) 万好万家(600576) 尾市急升出货 
19 19 ? 第二种,量价配合非常完美,出现正常的价涨量 增,此时股价流畅上扬,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让 人赏心悦目的上涨,成交量也呈现极有规律的持 续放大,因为主力要在有限的资金量下实现股价 涨幅的最大化,所以在时间上多选择收市前半小 时内完成整个拉升,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涨势非常 强劲,上涨已迫不及待。这种尾市的急升主要是 主力为了吸引市场投资者参与,集中资金和筹码 在短时间里交易,做出极具实力的股价形态。 
20 20 价升量增,尾市一气呵成的拉升,目的一是避 开接手大抛单,二是引人注意,吸引跟风,此 时表示主力无心恋战。 
21 21 ? 分时走势——不想吸货的拉升要堤防 不想吸货的拉升大多出现在大资金被套 的股票中,这类股票主力非常被动,如果 大盘能突然趋好,这种股票会迫不急待的 拉升,但必定是不想吸货的拉升。 
22 22 主力无心吸货 
23 23 准油股份(002207) 准油股份(002207) 不想吸货的拉升 破位后加速下跌
 24 24 选股原则 ? ? ? ? ? ? ? ? 缩量震荡——小盘股; 突发利好——次新股; 调整时期——庄股; 波段急跌——指标股; 调整尾声——超跌低价股; 牛市确立——高价股; 休整时期——题材股; 报表时期——“双高”股(高价、高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