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7a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复习
2014-06-06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复习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2、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准备随时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

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在许多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判断,在科学研究中还经常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3、人体感官对事物的观察具有局限性。

第三节(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03米

1毫米=1000微米=103微米1微米=1000纳米=103纳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00000微米=1000000000纳米

1米=101分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科学记数法的运算公式

10a×10b=10a+b10a/10b=10a-b1/10a=10-a

3、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要进行估读。

使用刻度尺前要先看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4、估读是在最小刻度值后再加一位估计值。去掉最后一位估计值就是有效值。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选正确:选择具有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放正确: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

看正确: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读记正确:数值一定要进行估读,然后写上单位

6、刻度尺中刻度的总长度就是量程,最小一格的长度就是最小刻度值。

量程: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最小刻度:也叫分度值,指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7、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以累积求平均法(注意有效位数)滚轮法以直代曲法等

特殊测量方法:

①化曲为直:②累积法:③平移法:(会选择工具)

8、出现误差情况:

刻度尺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会有热胀冷缩现象)。

人为因数也会影响刻度尺读数的不准确

——拉紧刻度尺时会使读数偏小;没有拉紧刻度尺时会使读数偏大。

?

第三节(二)体积的测量

1、测量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用刻度尺,测量液体的体积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小石块)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2、.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为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为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3、测量液体的体积用量筒和量杯。

量筒和量杯都没有0刻度线。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密下疏。

4、量筒的正确使用

选正确:选择具有合适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的量筒

放正确: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看正确: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5、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和量杯

a.特点:量筒和量杯的刻度都是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无零刻度。但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下疏上密。

b.注意事项: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时,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胶头滴管配套使用。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如果仰视,读数偏小,如果俯视,读数偏大。

6、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直接测量法:体积=底面积×高

液体的测量:量筒和量杯,胶头滴管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间接测量法:排水法

7、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排水法

①???估计量取水的体积V1(=固体的体积)②把固体加入液体中读V2③读数=准确值+单位,V石=V2-V1。

特殊测量方法:------漂浮的固体(蜡烛、木块)体积测量法

①针压法V蜡烛=V蜡烛+水-V水:②沉降法V蜡烛=V蜡烛+石块+水-V石块+水:

8、出现误差的情况:

①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②???量筒读数时,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向量筒中注入水20毫升的水,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时读数为10毫升,则倒出的水的体积〈10毫升。俯视时读数为10毫升,则倒出的水的体积〉10毫升。

???向量筒中注入水,仰视读数为20毫升的水,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时读数为10毫升,则倒出的水的体积>10毫升。

⑤???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的误差-----先测固体和水的体积,再把固体取出后,读水的体积(固体的表面会有水珠,使水的体积偏小),固体的体积偏大。

?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要准确的测量温度,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他们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4、温度的常用单位是oC,读作摄氏度。温度还有其他一些单位。

5、体温计的构造: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特别细且弯曲,阻碍了水银的下降,必须依靠用力甩水银柱才能回到玻璃泡中。这就是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进行读数的原因。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水银柱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要使体温计水银柱下降,必须依靠用力甩。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摄氏度到42摄氏度,最小刻度值为0.1摄氏度。

7、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估计被测物的温度,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测量范围(量程)的温度。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是测量液体的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与容器底。

(3)??测量时,要等温度计里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与液柱中央相平。如果是凸面,要与凸形液面中央最高点相平;如果是凹面,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点相平。

(5)??记录读数,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为负数。

?

甲:-4oC读作:零下四摄氏度

乙:16oC读作:十六摄氏度

?

?

?

读数时等到温度计中液面高度没有变化时,再读数,温度计要放在待测物里读数,视线要和温度计内液面水平;记录读数时,数据和单位要完整,注意温度是零下还是零上。零下不要漏掉“-”号。

8、温度计不准确的调整方法-----

例1:测冰水的温度(实际温度是0℃,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t1=-2℃),测沸水的温度(实际温度是100℃,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t2=96℃),用此温度计测的某杯水的温度为t3=47℃)

解:这杯水的实际温度=(100℃-0℃)÷[96℃-(-2℃)]×[47℃--(-2℃)]=50℃

例2:某同学自己制一只温度计,刻度在0℃时水银住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住长25厘米。用这只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住长12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解:这杯水的实际温度=(100℃-0℃)÷(25-5)×[12--5]=25℃

第五节质量的测量

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还有吨、克、毫克等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000毫克

3、保存在巴黎国家计量局内的质量标准物是国际千克原器。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决定。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地点,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

5、实验室常用的质量称量工具是天平。

6、天平的主要构造:认真看书

7、天平的使用方法: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左物

----右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仪器还原

(1)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平衡。

(2)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被测物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注:放砝码前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从大到小放置砝码。

(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放入砝码盒内,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最左端,两个托盘放在同一侧。

8、正确称量: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天平的读数: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游码+单位

错误:右盘放物体,左盘放砝码。天平的读数:物体的质量=左盘(砝码)-游码+单位

9、天平的调平:

①称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调节螺母的方向与指针的偏向相反。)

②???称量时,通过调节砝码、游码或加减药品-------

(1)称已知质量的药品,先调整好砝码和游码,后加减药品;如指针偏左,则通过增加药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如指针偏右,则通过减少药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

(2)称未知质量的药品,先把药品放在左盘上,后调整好砝码和游码;如指针偏左,则通过增加砝码或游码向右移动,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如指针偏右,则通过减少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

10、质量误差:

①砝码破损时(砝码的实际质量偏小),读数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大。

②砝码生锈时(砝码的实际质量偏大),读数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

?

第六节???时间的测量

?

计时器的发展(了解)1、表圭和日晷;2、滴漏(水钟);3、火钟;4、沙漏(沙钟);

5、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6、近代机械钟;7、电子钟和原子钟(最准确)。

燃香、沙漏、日晷、节拍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四季的更替等等,为什么能用来计时呢?——在自然界,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1、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还有小时(h)、分钟(m)、日(天)、周、月和年等等。

2、时间单位的换算:

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1天=24小时=86400秒

1年=365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秒=1000毫秒

1小时=3600秒,1天=38400秒。

3、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公转一周是一年。

4、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也叫秒表)

5、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时刻是瞬时时间中的某一点,例如9点。而时间间隔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例如课间休息时间是10分钟。

6、电子停表读数=1′01″01机械停表的读数=1′01″1

?

第七节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意义: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

2、科学探究的步骤及其作用: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

所学过的国际单位有: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



献花(0)
+1
(本文系呀呼呼勒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