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员工健康与安全识别控制程序》
2014-06-07 | 阅:  转:  |  分享 
  
《员工健康与安全识别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预防、识别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

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本公司区域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化学品中毒、感染、爆炸事故以及特殊的

气侯(如台风、暴雨洪水等)及不同工作岗位,机器设备操作的风险等紧急情况。

3。职责

3.1安全委员会、生产处负责制订重大事故的应急计划。

3.2安全委员会负责定期对义务消防队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和组织消防演习,发生火

灾时组织救护工作。

3.3安全委员会负责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紧急联系。

3.4工厂救护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抢救工作。

3.5电工负责机器设备维修.

3.6安全委员会、行政部、生产处负责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水灾害时组织抢险工作。

3.7安全委员会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验证。

3.8生产经理负责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

4。工作程序

4.1应急准备

4.1.1公司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由生产经理任组长,安全主任副组长,组员由安全

委员会、生产处、保安、行政部等单位组成。

4.1.2事故易发生单位(车间、班组)成立应急队并落实应急措施。

4.1.3每一年举行一次应急演习,验证应急计划和措施。

4.1.4安全委员会负责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队、医院等单位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管理人

员、,并与消防队、安全生产局等保持联络,以获取安全及卫生方面的资讯。

4.1.5公司内的需要规范操作的工序或工艺,比如厂内运输、电工操作、设备维修、搬

运、等,也必须安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指引》以做好安全操作.

4.1.6电工、厂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领取全国

通行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许上岗从事上述相应的作业。

4.1.7凡在本公司生产场所、车间、仓库等场所作业的各类人员,上班前不准喝酒,

不准带病上班.

4.1.8凡在本公司生产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的人员,都必须分工种按规定

穿戴工作服、安全帽、手套、口罩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1.9生产设备必须按要求配置安全、卫生等防护装置。行政人事部负责发放给员工劳

动时所需之防护用品,如工作衣,工作帽,手指套等,并及时回收废旧用品,并不定时的检查这

些防护用品能否有效的防止工作事故的产生。

4.2.0公司设有急救人员,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急救资格的人员专门负责应急治疗.

4.2应急响应

4.2.1火灾发生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些信息传递给安全处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者代表、

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安全委员会联络工程处、生产处负责人及义务消防队

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灾。

4.2.2若火势不能控制,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立即通知市消防队,报警时必须

讲明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起火物资、公司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4.2.3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

4.2.4其他管理人员参与协助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4.2.5发生工伤事故时,厂内急救人员应马上采取急救措施,若无法医治则应马上送至

医疗单位。

4.3纠正与完善

4.3.1事故发生后安全委员会应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填写《事故调查表》,针对导致意

外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交管理者代表

确认后予以实施,并将《事故调查表》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

验证。

4.3.2由安全委员会组织对本程序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4.4当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涝灾害时,安全处委员会应紧急通知各部门对人员及财产

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安全委员会、生产处等负责组织对设备及化学物品妥善保管或处理,

以尽可能减少因设备发生异常事故、化学物品泄漏等带来的事故后果。

4.5化学品安全使用和识别

具体参照化学品MSDS。对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化学品而造成

危害到员工身体健康的事故应由生产经理协助安全处进行处理,填写《事故调查表》,针对

导致意外事故的原因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将《事故调查表》交事故发生部门备

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相关文件



相关记录

《事故登记表》

《事故调查表》



献花(0)
+1
(本文系ISO资料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