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长沙药解》(23)

 johnney908 2014-06-07

蜀漆《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注。生川谷。

味苦、辛,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阳胆经。荡浊瘀而治痎疟,扫腐败而疗惊狂。

《金匮》蜀漆散,蜀漆、云母、龙骨等分。为散、未发前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治牝疟多寒者。寒湿之邪,客于少阳之部,郁遏阳气,不得外达。阳气发于阴邪之内,重阴闭束,莫能透越,鼓搏振摇,则生寒战。阳郁热盛,透围而出,是以发热。阳气蓄积,盛而后发,故至期病作,应如潮信。阳旺则蓄而即盛,故日与邪争,阳衰则久而方振,故间日而作。阳进则一郁即发,锐气倍常,故其作日早,阳退则闭极方通,渐至困乏,故其作日晏。作之日早,则邪退日速,作之日晏,则邪退日迟。作晏而退迟者,阳衰不能遽发,是以寒多。阳败而终不能发,则绝寒而无热矣。云母泻其湿寒,龙骨收其腐败,蜀漆排决陈宿,以达阳气也。

《伤寒》救逆汤方在龙骨。用之治伤寒火劫,亡阳惊狂,起卧不安者。以阳亡湿动,君相离根,浊阴上填,心宫胶塞,蜀漆除道而清君侧也。

蜀漆苦寒疏利,扫秽行瘀,破坚化积,清涤痰涎,涌吐垢浊,是以善医痎疟惊狂之病。

洗去腥用。

1 正文

  蜀漆

  (《本经》)

2 异名

  鸡屎草、鸭屎草(《日华子本草》)。

3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植物形态详"常山"条。

4 采集

  夏季采收,晒干。

5 药材

  干燥嫩枝,圆柱形,细弱,叶多皱缩,枯褐色或棕绿色,完整的叶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光滑无毛。体轻而薄,质脆易碎。嗅之有特殊的闷气,味微苦。以无者梗、叶大不破碎,味浓者为佳。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此外,湖北、广西亦产。

6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参见"常山"条。

7 性味

  苦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微温,有毒。"

  ③《药性论》:"味苦,有小毒。"

8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9 功用主治

  除痰,截疟,消癥瘕积聚。

  ①《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

  ②《别录》:"疗胸中邪结气,吐出之。"

  ③《药性论》:"主治瘴疟多时不瘥,去寒热疟。治温疟寒热。"

  ④张元素:"破血,导胆邪。"

10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11 宜忌

  凡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栝楼为之使。恶贯众。"

  ②《药性论》:"不可多进,令人吐逆。畏橐吾。"

  ③《四声本草》:"桔梗为之使。"

  ④《得配本草》:"胃虚,老幼虚弱,二者忌用。""忌葱茗。"

12 选方

  ①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金匮要略》蜀漆散)

  ②治小儿暴惊卒死中恶: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浆水煎服,当吐痰而愈。(《纲目》千金汤)

13 名家论述

  ①《本经逢原》:"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经》治疟,及咳逆寒热,积聚蛊毒,功效与之相类。

  ②《得配本草》:"蜀漆,其气升散,其性飞腾,能开阴伏之气,能劫蓄结之痰,破血行水,消痞截疟。甘草拌蒸。生用性升,炒炭稍缓。"

  ③《药征续编》:"凡仲景之治动也,共活法有三:有胸腹之动,则以牡蛎治之;有脐下之动,则以龙骨治之;有胸腹脐下之动剧,则以蜀漆治之。此为仲景治动之三活法矣。故仲景之方,有以蜀漆配之牡蛎者,或有配之龙骨者,或有配之龙骨、牡蛎者,是又仲景用蜀漆之法也。本论不载此法者,盖属脱误,故晋、唐以来,无有知蜀漆之功者。"

  ④《本经疏证》:"凡药非鳞介飞走,未有云气腥者,惟仲景用蜀漆,必注曰洗去腥,则可见其气之恶劣异于他草木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