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三间穴治疗356例小儿咳嗽的临床治验

 johnney908 2014-06-07
 咳嗽是小儿肺系病患中一种常见的症候,也是门诊常见病之一。无论外感、内伤所致之肺失清肃而雍遏不宣者,皆可发生咳嗽,而咳和嗽又有区别,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然而,在临床上二者常兼而有之,故统称之为咳嗽。本人自1987年以来,选用三间穴治疗小儿咳嗽35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临 床 资 
    1、本组356例患者中,男性207人、女性149人;年龄最大9岁、最小60天:2岁以下185人、2—3岁127人、3—9岁44人。病程最长的28天,最短的1天。经药物治疗过又前来治疗的有103人。
    2、本组病例均为外感所致,其临床症状以咳嗽为主,兼有鼻塞流涕,发热或无热,有痰或无痰,痰色或白或黄,或稀或稠等,其中体温升高的患者有114人,37—38度的147人,38度以上的95人。
    疗 效 标 准
    1、痊愈:典型症状全部消失,无并发症出现。
    2、显效:典型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显著减轻,无并发症出现。
    3、无效:典型症状依然存在或稍有部分减轻,反复无常,有并发症出现,或中途转入其他疗法者。
治 疗 方 法
1、取穴:三间。
2、方法:用28—30号一寸长的毫针,以常规消毒,医者以左手按压患儿的穴间,以右手持针快速进针,不用捻转和提插等手法,针深0.5—0.8寸左右,留针30—60分钟。
3、体温高的加十宣、印堂、人中、承浆点刺出血。食欲不佳,食量减少的加四缝穴点刺出血。
疗 效 观察
1、效果:356例患者中,痊愈310例,占87.1%;显效者44例,占12.3%;无效者2例,占0.6%。
2、疗程与针灸次数:356例患者,每日1次,故针刺次数与治疗天数相同。治疗最短的1天,最长的8天。其中治疗1—3次的有128例,3次以上的有226例,平均治疗4次;1例治疗1次后转住院治疗,1例治疗7天后改用其他疗法。
典 型 病例
刘*,男,2岁5个月,库尔勒市阿瓦提农场住新城区。1989年3月20日初诊,主症:咳嗽痰白,咳嗽不爽,咳声重浊,咳有痰声,发热2天,鼻塞流清涕,头汗多,特别是夜睡后,睡不安;昼精神不振,不好动。查其体温39.3度,咽部微充血,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滑,指纹浮红。诊断:咳嗽(邪束肺卫寒咳嗽)。处理:用上法取三间留针60分钟,并加十宣、印堂、人中、承浆点刺出血以退其热。治疗1次而愈。3日后随访。其母告知,自针后咳嗽止,体温正常,未发现小儿异常症状,所以未再去治疗。
体会
咳嗽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是小儿的一种常见肺系病症。本组治疗的主要是由于外感引起的邪束肺卫,致使肺失清肃而雍遏不宣,以实症为多。
三间穴在《针灸大成》所说:“主治… …胸腹满,气喘… …伤寒气热,身寒结水。”而张颖清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全息第二骨穴位群的肺穴,相当于三间所在的部位。其主治肺、心、胸、气管下段、支气管等所发生的病变。选用三间穴,其针刺和留针较躯干的俞穴方便,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小儿脱衣针刺易再感风寒,加重病情的恶化。而且小儿好动不便留针。
小儿服药困难,特别是2岁以下的。上述病历虽无药物对照,但其疗效来看,亦较为满意,有其针刺的优点所在,甚至有些患儿有针到咳嗽即止的效果。
注意事项:本法应排除肺炎、哮喘等病,因其小儿有易于传变、易于恶化的一面。就是再有咳嗽的症状情况下,针刺此穴,也应配合其它疗法,以免发生传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