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发展两型农业产业的战略思考

 yzsr273 2014-06-07
秉承民盟一直以来“关注中国农村社会”的优良传统,积极响应中共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建设的号召,民盟湖南省委以“长株潭两型农业产业发展方式的最优选择”为方向,对三市沿湘江两岸乡、镇、区开展调研,就“十二五”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式进行了重点考察和研究。我们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到乡、镇、村进行调研,调研的结果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认识农村?如何看待农民?如何发展我省农业现代化?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顺利往纵深推进的关键因素。我们认为,制定“以转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两型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为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农业产业进行战略定位,更是为统筹城乡发展制定统一的农业产业发展指导纲领。
    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农业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的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长、株、潭三市近郊农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整体上看,三市主宗农业产品稳定增长,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改善,产业动能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形式得到有益的探索,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相关保障在逐步推进。
在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三市都在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型组织方式。
    1.公司化管理,大资本投入,土地整体流转,跨村连片综合开发
    以长沙圣毅园、湘潭马鞍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园等为代表。这种方式主要是龙头企业与政府、村级组织三方共同合作,建立统一的发展战略,首先将土地归整,然后通过引进项目与资本,进行区域性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建成集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
    2.一个企业与一个村合作,土地整村流转,企业带动,特色开发
    以湘潭“盘龙现代农业示范园”和长沙“天泉生态产业园”为代表。企业先进行产业项目的设计,即自带项目,自筹资金,自主建设,将农业产业的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3.主导产业为核心,“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化规模经营模式
    这种方式主要运用于大规模的种养殖,如水稻、生猪、蔬菜等的规模种、养殖和加工,一般是公司带动协会,帮助协会运转,协会服务农民。
    综上可见,虽然不同地方,不同产业,以不同的优势为基础,采用了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一是土地集约化经营,二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三是资本向农业流入倾向明显,四是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换言之,上述方式在组织形态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按照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完成了资本积累,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可以预见,在长株潭,一个实现产业资本、现代企业管理与土地相互结合的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农业的现代化时代正式来临。
    二、农业产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中的困难与原因分析
    虽然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出现,但是,我们看到,在长株潭,更为普遍的依然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新型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出现,仍然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受制于制度与市场不完善等因素的约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存在严重障碍,阻碍了现代农业产业生产要素流动与相互结合的通道。
    1.现有改革措施都没有从制度层面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没有建立,农业生产要素缺乏公平公开的流通市场。
    二元社会与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就是城市按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运行,而农村则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长期以来农业自我积累能力差,农业发展对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但由于城乡的二元结构,导致资本、人力资源、农业技术等要素无法与城市市场同价流动,因此,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条件无法形成。
    2.城市规划中对农业产业的区域定位和产业布局缺乏前瞻性。
    目前普遍反映的一个情况是:城市规划滞后,变动频繁,严重影响农业产业项目的招商与投资。有些农业项目刚投入不久,因为城市规划而被迫放弃,导致投资人损失很大。
    3.农业产业布局与功能不明确。
    长株潭三市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一个大型城市群,城市人口就逾千万,需要建立综合的配套服务设施。两型社会的定位更是要求有高效、安全的食品供应体系。分布于城市群之中的大量优质良田,既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大自然的优良环境,更可以为其餐桌上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农业还是种养殖业,或者休闲旅游业,虽有可圈可点的亮处,但更为普遍的还是小打小闹,这样既形不成规模,也创造不出品牌,根本无法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4.缺乏有效的吸引农业人才机制。
    中共中央自1998年以来一直以一号文件关注农业、农村、农民,但是地方对农业的认识大都局限为“稻谷加稻草”,缺乏“远离城市喧嚣而又经济发达富庶”无所不容的大农业大农村的意识,结果是叶公好龙(农),“只说不做”。由于缺乏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因此,对于如何发展农业就是一筹莫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就是产业化,产业化的过程是将资本、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与土地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农业人才。目前的农业人才匮乏,农业企业经营程度低,城市资金项目难于下乡。
    5.土地流转存在隐患。
    我们大多在思考农村土地如何有效流转的问题,事实却是流转过程和流转之后的诸多隐患亟待解决。“得地则生,失地则死”、“不可复制”的至理让不少“有识之士”借城市化和“休闲农业”定位之机到农村大肆圈地,集体资源通过暗道流入私人腰包,农民承包土地、宅基地、祖坟墓地被强力“流转”,繁华中包藏祸患。尤其是过去与农民签订的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里,土地红线与经营权的土地不一致,给土地流转带来很大风险。
    三、转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推进两型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是农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探索有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不仅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要实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构筑现代农业产业生产要素流动与相互结合的通道。因此,我们建议省委、省政府制定一个以“转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为主要内容的长株潭两型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在长株潭建立一个“全省农业产业现代化示范先导区”,在农业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上先行先试,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素的顺利流通打通通道。为此,我们建议:
    1.确立两型农业产业的战略定位
     两型农业的立足点是要与两型社会相匹配。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发展的规律,两型农业不仅要体现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要求,更要满足“社会和谐”和“环境友好”。因此,两型农业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应该定位于“现代都市高效服务型农业”。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农业休闲和食品安全需要的。所谓服务型,就是指“以服务城市为理念,打造现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配送一体化服务体系”;而“高效农业”则是指通过提供优美的农村大自然环境、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和优质配送服务来提高农业附加值。
农业产业战略定位就如同方向标,会引导相关农业产业项目与资本有目的有选择地进入长株潭,现代农业产业资本的进入,一定会带入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迅速完成农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先行先试,创新长株潭两型农业用土流转新模式
    土地资源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需要合理的利用与开发。在长株潭土地资源有限,更加需要提高配置效率。所以,我们需要:
    (1)制定两型农业产业的统一土地使用战略
    首先对长株潭三市的农业用地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各地农业生产条件、生产习惯、地理土壤特点、景观特征等进行产业布局。并将这个规划写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其次为已经确定好的农业用地制定保护措施。
    (2)建立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土地流转就是土地的流通与转让,也即是一种买卖行为,要让交易公平有效,最好的方式就要将其纳入市场体系。政府处于交易者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保持一个公正公平的立场为交易行为制定规则。而目前的农用土地流转,政府基本上是位于卖方的对立方,因此无法保证交易的公平进行。建议在长株潭进行试点,对农业项目进行公开土地使用权交易。
    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模式,把土地成本与利益公开化,权责更加明确,既保护农民的利益,也有利于现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3.明确政府职责,发挥政府优势
    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形成能够把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分得很清楚,政府的任务就是制定规则,提供服务,政策与资金引导。
    制定规则是为农业生产有序进行提供保障,目前重点:一是改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二是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在提供服务方面,重点有两个:一是创新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通过抓好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期货市场等农服平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建立农业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优秀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进得来留得住。
    在政策与资金引导方面,一是要整合现有各项支农资金,完善支农资金分配与考核制度;二是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培育壮大一批经营规模大、劳动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4.总结并推广现有好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对目前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探索出的好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进行梳理、总结、规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逐步向其他地方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