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入人体体验器官功能】

 音乐人吧吧小丝 2014-06-08








【走入人体体验器官功能】

图文:网络     编辑:小丝

 

在“心脏”里可听到“怦怦”的心跳声。(摄影/萧紫薇) 


 
参观者得从张开的大嘴爬进去参观。(摄影/萧紫薇)



这是放大的人脑内部。(摄影/萧紫薇)

 
 
“肺部”会不断发出如鼾声般的呼吸声。(摄影/萧紫薇)


你对维持生命的各个器官的功能和运作了解多少?老实说,谁都没有亲身体验过人体器官的运作实况,即使科学家和医生也只能通过X光片、内窥镜或扫描,得知这些器官的活动及健康状况,充其量也只是肉眼观察。 

人体内部体验展(Human Body Experience)就不一样。这个新加坡科学馆和Newman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联办的展览,首次把按实际情况放大制作的多个人体器官带到展览现场,让参观者走进比人还大的器官内部,去触摸、体验和了解它们的功能。展览从本月31日(星期六)开始在新加坡科学馆展出,为期两年。

 

希望启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新加坡科学馆馆长林直明副教授在记者会上说:“我们都很想知道到底人体器官是怎样操作的,但除了X光片和图片说明,我们大都没有机会看到和了解我们体内到底如何运作。这是科学馆首次尝试以人体内部体验这样的概念,推出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多感官体验展,目的是希望启发儿童对科学和生物的兴趣。”

 

Newman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创意总监马克·纽曼(Mark Newman)说,展览被概念化得像个主题公园,参观者得从一个张开的大嘴巴爬进去,然后滑到喉部,爬进静脉和动脉中,甚至被肠道吞食。展览给人非常真实的感觉,肯定叫小孩高兴得不得了。 


展览还利用不断闪烁的灯光、喷雾,密闭的空间,会摆动的地面,有感应的模型,音效、3D视频等装置和科技,来加强展览的真实感和提供有关器官功能的解说。

 

展区主要以人体的五大系统,划分为循环、消化、免疫、神经和呼吸五大展区。入口处是一张6米高的人脸,参观者就从这张大着的大嘴巴,踏着舌头爬进展区。顺着喉咙滑下,就会来到呈褶皱状的声带,轻捏一下这些褶皱,还会发出不同音响。接着,就进入两叶大肺中,大肺还不时发出犹如鼾声般有节律的呼吸声。

 

走着走着,不觉已置身一个诡异的迷宫中,原来我们已身处肺泡和静脉里。然后,你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心脏,听到一阵阵“怦怦”的心跳声。之后是免疫系统,当墙上的模型亮起时,表示免疫系统有病毒入侵,这时你得想象自己是白血球与病毒搏斗。参观者也有机会走进肾脏、大脑和神经迷宫内,了解这些重大器官的功用。

 

参观者被“吞食”、“消化” 

消化系统展区给人的印象最深刻难忘。参观者将在这里体验到被吞食、搅动、消化吸收的全过程。首先,参观者必须从一个闭着的食道口挤进食道中,接着会边走边被食道推挤,就好像食道把食物推向胃部一样。达到胃部之前,会感觉到脚下的走道和满布各种食物的墙摇摆不定,这是模拟胃部在翻腾。然后,就来到地面铺设了水床的胃部。通过一条长形又柔软的肠道后,整个体验展才告一个段落。

 

配合人体内部体验展的举行,科学馆将从7月开始推出一系列教育活动。其中,从消化、液体状物质食糜、胆汁到吸收(DCBA),是一系列试管消化实验工作坊,学生可通过这项活动认识酶的作用及消化系统的其他化学反应。活动还包括以趣味性和戏剧性方式,让学生了解食物变成粪便的过程,并推出一出音乐剧《性细胞》。

 

另有“探索自然的设计”展览 

另外,科学馆本月24日已推出一项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探索自然的设计”(Exploring Nature's Design)。展览将展至824日。这项展览由三个部分组成:

 

机器人动物园:探索大自然创造力的展区,展示八头巨型机械动物。它们的肌肉变成活塞,肠道变成过滤管,脑袋变成电脑,让参观者了解动物如何在大自然生存。修补空间:鼓励“自己动手”。访客将有机会利用一些易得的家居材料来发挥创意,制作发光犀牛、显微镜、LED手镯等。种子雕刻:认识种子雕刻的展区。此项展览的收费加科学馆入门票,成人13元,儿童9元。

 

人体内部体验展 

·531日至2016531

·上午10时至傍晚6 

·新加坡科学馆B展厅 

·门票:成人20元,儿童15元(包括科学馆入门票)



***** 欢迎光临感谢欣赏,小丝祝您欣赏愉快天天幸福快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