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人日语竞赛

 yzsr273 2014-06-08

 刚到日本的那几年,参加过三次外国人日语演讲比赛,有幸都得了奖。文章是自己写的,语法修辞方面日语教室的大谷老师给了很多修改。其实,虽然得了奖,我也知道自己的日语水平并不高,特别是听说方面。我想,主要是文章的内容评委感兴趣,语言发表也比较认真吧。

    下面是我在2001年群马县外国人日语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文章。


                                            《祭》

    那是来日本一年后的事情。暑假回国给妈妈的礼物中放进了一把伊势崎文化节的扇子。我要拿着这把有一个大大的红色“祭”字的扇子,给妈妈讲日本文化节的热闹场面,我想妈妈一定会高兴。但是没想到,妈妈看到这把扇子立刻变了脸色,问我,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完了,我一下想起来在中国是很忌讳这个“祭”字的,特别是老年人,因为这个字只是在葬礼上才使用。我真后悔自己的冒失。然而,为什么在中国葬礼花圈上使用的字,在日本怎么用到了节日里,印在只有喜庆时才穿的衣服上呢?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带着疑惑的心情我查了辞海,在这个大字典里“祭”字除了有祭奠死者的意思以外,还有对过去文化的一种敬意、纪念的意思。而在中国广泛使用的新华字典里,却只有“对死者表示追悼、供奉鬼神”的意思,所以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个意思。

    由此我不禁产生了一个想法。现在,中国、日本都使用汉字,但是很多字发音不同意思也不一致。比如,中文的“手纸”,日语的意思是“书信”;中文的“汤”,日语的意思是“洗澡水”;中文的“娘”,日语的意思是“女儿”;中文的“麻雀”,日语的意思是“麻将”。还有很多。发音不同是没有办法的了,如果把意思统一了,对于经济文化旅游该会带来多大的便利呀。那时就不会因为意思弄错而尴尬了。

    如果追溯到古代,中日两国的汉字的意思基本是一致的。前几天,我到伊香保的水泽观音旅游,在小山上看到了一个诗碑,是日本人作的七律诗,可是看上去简直就和中国人写的一样,让我非常惊奇。可见是时代的变迁,交流的减少才使两国使用的汉字的意思渐渐分开的。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汉字从中国传到日本。经过漫长的岁月,两国的汉字的取意渐渐有了差异。但是,我相信今后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这种差异会逐渐减少。

    虽然是突发奇想,但是往来于中日之间生活的我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
文中说的就是这把扇子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群马县外国人日语演讲比赛最优秀奖  题目《祭》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
前桥市群马会馆 演讲大会入口 2001.1.28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

会序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

出场者名单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

演讲文1(日语)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
演讲文2(日语)

扶桑十五载 <wbr> <wbr>四、外国人日语竞赛

足利市外国人日语演讲比赛准优秀奖  题目《我能吃纳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