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松

 文苑折枝 2014-06-08

                                        庐山松  例文① 状物散文

仲秋游庐山,登五老峰,仰望那峭壁上的苍松,我油然而生敬意!(点题,峭壁上的苍松

那是怎样的苍松呀!远望,就像裱在峭壁上的一幅幅画,又像围绕峰周的一朵朵云。峭壁有了它们,峭壁有了美好的景致;高山有了它们,高山有了鲜活的灵气;空间有了它们,空间有了雄浑的气势。(远观,如云似画

我下意识地接近它们,上五老峰侧仰视,它们树冠几乎是平的,稠密而浓绿,泼墨一般。扭曲着、旋转着,虬枝苍劲,爭著一个劲向阳。树干有的立,有的卧,有的俯,有的仰,又如李白《蜀道难》所描绘的:“枯松倒挂倚绝壁”,不想在这里见了。不过,李白写的是“娥眉枯松”,而我所见的是“黄山劲松”!你看那长在悬崖上的一株,斜伸着,向空中。大抵是它不肯面壁,一心向空中,倾向阳光吧?!

但都遒劲挺拔,其下乃万丈深渊,如横空出世。据说,每一寸树衣上都是伤疤。(由远及近,五老峰侧仰视苍松,树冠,树枝,树干  

我不知道这些松树的种子为什么选择了悬崖,选择了断壁?!然,我知道,峭壁上没有它们,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只是光秃秃的绝壁。飞鸟无处栖身,一切赖以生存在峭壁的生命也会失去庇护,那里便会是一片失去生机的绝地。(跌宕设问,给人以启发、思考,苍松的选择?)

苍松呀!我能想象你们成长的艰辛!也许是一阵狂风把一粒种子刮到这峭壁的缝隙中,你们的生命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再找到泥土,你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中。尽管你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线生命赖以生存的希望却要自己去寻找。你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艰辛”,将苍松意象写深一层

然而,它们求生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它们依靠雨水发芽了,它们依靠阳光长叶了,它们依靠石缝间中的少量的养分扎根了。

我们景仰峭壁上的苍松,我不会忽略苍松下的根系!(过渡,突出松根

那是怎样的松根呀!它们细如绳丝,粗如巨蟒,盘根错节,往往是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坚硬、贫瘠的峭壁,它们延伸着,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崖。有人说,庐山松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庐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大抵根部很深,庐山松才能顽强而坚韧地屹立于岩石之上,才能抵挡狂风,迎接暴雨,最终在难以想象的生存空间中占有自己的生存之地看,视线中的那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似的。

我想象它们扎根峭壁生长的艰辛,没有沃土,只能靠从石缝间孜孜求得的微量养分;没有水分,只能靠把跟扎得深广来获取。大自然给予它们的,有阳光,雨露,但更多的是磨砺、灾难。暴雨冲刷着它们,在它们还是小苗,立足不稳的时候;飓风袭击它们,在它们还是枝干未强劲,不耐曲伸的时候;雷电劈打它们,在它们长成苍劲大树,尽显风采的时候:种种磨砺,皆成现实,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两段写根,凸现根的毅力和意志力

不进深山不识林。不上庐山不识松。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庐山松告诉你,生命凯歌就是靠自己去谱写,去歌唱,去拼搏。从这个意义上讲,庐山松无非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渗透人生哲理,主题又深了一层

观庐山松,不禁吟起想起自己的一生,成诗一首:

小苗破土石缝中,千磨万砺才长成。云遮雾障锁不住,扎根坚韧露峥嵘。(以诗作结,隽永悠长)(1182字)(瑞)

【点评】文章应是具体而微的,写什么像什么,形象可感。文中可见出对庐山松的观察是细腻的,故能状其真景,其中写树冠、树干、树根又不是平板的,详写树根,是由主旨确定的。主旨是赞美苍松乃至一切生命毅力和意志,这样开掘主题不但自然,而且水到渠成,深刻、有启发性。

例文②            人生如树例文② 议论性散文

我常常与一棵棵大树对视,譬如黄山的松、泰山的柏、西湖的柳、家乡的槐。参天的树、婆娑的树、俊逸的树、伟岸的树,树放飞着我的思绪,树检阅着我的人生,我由衷地感到人生如树。
   
人生犹如一棵落定尘埃的树。一粒树种,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鸟衔来的,不管是从高山上随泥沙流淌过来的,还是从大海的波涛里沉淀下来的。不管命运之神把它放在那里、山涯也好、峡谷也罢、黑土也好、红壤也罢,它就会在那里发芽、生根、长成一棵大树。人生也是这样,无论你是呱呱坠地的婴儿,无论你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无论你从那里来,无论你到那里去,你总会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你的一席之地,一块赖以生存的土壤。有了这块落脚谋生的地方,才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人生犹如一棵历经坎坷的树。一棵大树的坎坷经历常常令我感动不已,大凡游览过黄山的人莫不为千姿百态、苍然挺立的黄山松所吸引、所陶醉。如果没有风的裁剪,雪的修饰,如果没有雨的沐浴,霜的浸染,如果没有烈日的烤灼,严冬的磨练,我们能看到那一棵棵历经数百年沧桑而雄姿勃发傲然屹立的巨松吗?人生亦如此,在几十年的人生苦旅中,求知的不易,谋生的艰辛,病痛的折磨,灾害的侵袭,战争的恐怖,亲人的离散,坎坷多舛,命运无常。还有那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时常给人的心头蒙上一层层阴影。因此佛家认为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是受苦受难的,我想人如果没有大树一样的经历,没有大树一样的磨难,又怎能成其为人呢。
   
人生犹如一棵无私奉献的树。在数以万计的不同树种中,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默默地向人类奉献自已的一切。有的用片片绿叶为人类编织浓浓绿荫、有的用阵阵花香去陶醉自然界的一切、有的用累累硕果向大地母亲作出深情的回报、有的用强健的身驱去成就无数高楼大厦。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象大树那样把自已仅有的一份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社会,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古往今来,多少热血男女、多少能人志士、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人类自由平等解放、为了社会进步繁荣发展,不惜血染沙场,马革裹尸,不惜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演绎着犹如大树一样的壮丽人生。
   人生如树,树若人生。人有坚定意志,树有不屈精神;人有桃李满园,树有硕果累累;人有沧桑经历,树有坎坷遭遇;人能置死地而后生,树能化腐朽为神奇;人从远古洪荒走来,树在原始森林扎根。有人的地方必有树,有树的地方多有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树相依,人树相伴。一棵棵大树使我驻足流连,感慨万千。
 
【点评】文中论点鲜明,分论点设置明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章法讲究,语言简洁、老到而不乏文采。文无定法,但文贵有法。这样的文章往往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一见就会眼前一亮,怎会不获得高分呢?(瑞)

                父亲是一棵树 例文③记叙文

多年以前,曾经有过一个爱哭的女孩子。一次,她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就去向她的父亲求教。当时父亲正倚在床边抽烟,接过女儿递过的本子瞧了一眼,口气冷漠地说:你不会自己动脑筋思考。爱哭的女孩那次竟没有哭,她只是默默地接过本子,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小圆柱,然后展开它,用尺子测量出了它的底面周长。那年,她正读小学五年级。
  后来,女孩在她的日记中详细地记述了她的父亲如何在她遇到困难时帮助了她,她的父亲态度是多么和蔼可亲,还亲手制作了一个小圆柱,指点她测量出了圆柱的底面周长。以及她是如何的幸福,如何激动地哭了。第二天,老师在班上宣读了她的日记,表扬她留心生活中的小事并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女孩子却低下了头……
  为了父亲的冷漠,这个爱哭的女孩在心里哭泣了好些年。
  女孩后来在学习上发愤图强,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只是,从此不在向父亲求教任何一道难题,她拒绝同别人交往,甚至封闭了自己那颗年轻的心,在她眼里,世界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光彩,那么阴冷,那么苍白。由于她的勤奋,女孩最终以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跨进了一所理想的学校,握着滚烫的录取通知书,女孩轻吁了一口气。
  浪漫而温情的学校生活逐渐融化了女孩那颗冰封已久的心灵,她开始在人群中微笑了。女孩喜欢文学,并有不少作品在校刊上发表,这些作品中即使出现了忧伤的女孩也有了笑靥。都充满了亮色。

女孩喜欢看书,在阅历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以后,她明白了:尘世中的芸芸众生,皆是有缺憾的。正因缺憾人生才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憧憬,每个人的人生也会因美好的希冀罩上一层淡淡的光晕,平凡的生活因此而温情几许。
  女孩曾无数次的设想,假如他的父亲当时能耐心而和蔼地为她讲解那道难题,她那颗敏感的小心眼该会获得多大的满足呀,那她的人生或许又会是另一种境界。而她的父亲永远也不会知晓多年以前自己的冷漠曾深深伤害了女儿那颗脆弱的心灵。
 女孩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使我颇为震撼。成年后的女孩婚姻十分幸福,然而她童年失却的父爱,却成为她生命里最不愿提及的一页伤痛。女孩对父亲的失望,是父亲巍峨形象在其心目中的轰然倒塌,多年以后,纵使年已花甲的父亲愿重筑那神圣的高塔,又岂是事如他愿的?
  我不知是该为女孩悲伤,还是为她失却的父爱。这些或许皆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女孩梦幻般的记忆力丢失了那枚最心爱的纽扣,那种失却之痛,怎能轻易抚平呢?
  我很想在生活中寻找一种能代表父亲形象的媒体,寻觅许久终不能如愿。烦躁之中,目光无意地掠过窗外那株高大的白杨,不由悄然心动。那枝丫繁茂,树干笔挺的大树不正是父亲形象的最好印证么?它那么坚强,那么秀美,永远伸展双臂,为膝下的孩子遮风挡雨,无论是骄阳似火的酷夏,还是落叶飘飞的残秋,永远那么坚定的守候远方儿女的归来。它的伟岸与柔情,都使我感动。
  我终于可以为女孩揭开心结了,她多年无法释怀的忧伤,是她生命里那株树里缺少了那份她所期望的柔情,那一切,都不是树的错——那只是小树昨日留下的伤口

【点评】父亲是一棵树,寓意深深,读标题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再读文章,“女孩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使我颇为震撼”!“她生命里那株树里缺少了那份她所期望的柔情,那一切,都不是树的错——那只是小树昨日留下的伤口”,这样的结尾,再度给人感动的魅力。文似看山,曲折变化,让人感同身受,历历在目。

附:以“树”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审题】这是一个多义题,审题的难度不大,但不可忽视,因为审题的深浅可以写出立意不同、文体迥异的文章来。这是一个多义题。可以写大自然中的“树”,也可以写人,如:“父亲象一棵撑天的大树”,还可写人生社会某一体念,“人生如树”“毁树容易,种树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文体在高考中常见。如:“桥”“根”“季节”“北京的符号”“我的精神小屋”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